第2章 模糊记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重生为张角的我,虽身处襁褓之中,意识却因前世对历史的熟知而不断翻涌。
公元 145 年,东汉汉冲帝刘炳的永嘉元年,这一年,整个东汉王朝就如同暴风雨中飘摇的孤舟,四处都涌动着不安的暗流,各类事件层出不穷,将本就动荡的局势搅得越发混乱不堪,而这一切,都宛如一幅描绘乱世的画卷,徐徐展开在历史的舞台之上。
梁冀立质帝
永嘉元年(145 年)正月,本就年幼体弱的冲帝刘炳没能扛住病痛的折磨,驾崩而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朝廷陷入了一片紧张与忙碌之中。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于是,梁太后赶忙征召清河王刘蒜和渤海王刘鸿之子刘缵至京师,一场关于皇位继承人的激烈角逐就此拉开了帷幕。
太尉李固,那可是朝堂上一位刚正不阿、心系社稷的重臣,他心里清楚,如今这朝廷内外忧患交加,若想让国家安稳下来,必须得有一位年长且有贤能的君主来主持大局。所以,他力主立年长的刘蒜为帝,觉得刘蒜心智相对成熟,或许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决断力,整顿朝纲,让东汉王朝重新焕发出往日的生机。
然而,梁冀却有着自己的盘算。他身为外戚,在朝堂之上已然权势滔天,多年来一直把控着诸多朝政事务,哪里肯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呢?他深知,一旦立了年长的刘蒜为帝,这位有着自己主见的王爷必然不会任由他继续专擅朝政,那他苦心经营的权势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所以,梁冀一心主张立年仅八岁的刘缵为帝,在他看来,刘缵不过是个年幼的孩童,好掌控得很,只要把刘缵扶上皇位,他就能继续躲在幕后,操纵着朝廷的大小事务,继续享受那无上的权力带来的荣华富贵。
就这样,在皇宫之中,梁冀与梁太后暗中定策。那宫墙之内,气氛压抑而又诡秘,梁冀凭借着自己与太后的亲属关系,不断地游说、施压,最终让太后也站在了他这一边。于是,年幼的刘缵就这样被推上了皇位,成为了汉质帝。
可这刘缵,别看年纪小,却聪明伶俐,十分早熟。他虽身处皇位,却也能隐隐察觉到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知晓梁冀的专权跋扈。有一次,在朝堂之上,看着梁冀那嚣张的模样,刘缵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愤懑,竟当着众人的面,对着梁冀说了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这一句话,可谓是石破天惊,让梁冀又惊又怒,也为他日后对刘缵痛下杀手埋下了伏笔。
整个朝廷,在梁冀立质帝这一事件之后,表面上看似依旧维持着往日的秩序,可实际上,外戚专权的情况愈发严重,朝堂之上的忠臣们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而民间百姓们,也在这越发混乱的局势下,日子过得越发艰难了。
张婴再次起事
同样是在永嘉元年(145 年)正月,远在广陵郡(今江苏扬州)的大地上,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曾经已经投降朝廷的张婴,再次举起了反抗的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事。
张婴本就是个有血性、重情义的汉子,当初他之所以选择投降朝廷,也是出于无奈,想着能为手下的兄弟们谋个安稳的出路。可谁知道,朝廷并没有兑现当初承诺的善待他们的条件,反而对他们诸多猜忌、打压,赋税依旧沉重,百姓们的生活依然困苦不堪。看着身边的乡亲们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张婴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了。
他振臂一呼,召集起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重新拿起武器,率兵开始了反抗。他们先是攻杀了堂邑(今江苏六合北)的令长,那一场战斗,可谓是异常激烈。堂邑的官兵们本以为张婴已经归降,早就放松了警惕,哪能想到他会突然杀回来呢。一时间,堂邑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百姓们纷纷躲在家中,惊恐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张婴的义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拿下了堂邑。
紧接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朝着江都(今江苏扬州)等地进发,所到之处,令长们要么望风而逃,要么被义军斩杀。张婴带领着义军迅速占据了广陵,在这里,他们竖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吸引了周边众多对朝廷不满的百姓纷纷前来归附,义军的队伍也越发壮大起来。
朝廷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赶忙派遣中郎将滕抚率领大军前来镇压。滕抚那也是久经沙场的将领,他率领着装备精良的官军,气势汹汹地朝着广陵赶来。
到了十一月,两军终于碰面,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官军凭借着人数优势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对义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而张婴这边,虽然士气高昂,可毕竟在武器和训练上比不上官军。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最终,义军渐渐不敌,被官军击破,损失惨重,张婴无奈之下,只能带着残余的兄弟们再次败退。这一次的起事,也就这样宣告失败了。可张婴心中的那股不甘和对朝廷的愤恨,却依旧深深地埋在心底,等待着下一次爆发的时机。
梁并降服诸羌
永嘉元年(145 年)二月,在东汉的边疆之地,又发生了一件关乎民族关系和边疆安稳的大事 —— 梁并降服诸羌。
这些年来,羌人与汉廷之间的斗争一直就没消停过,战火不断在边疆蔓延,百姓们流离失所,大量的军费开支也让朝廷不堪重负。从永和五年(140)开始,这十余年间,汉廷光是用于平定羌人的军费就高达八十余亿,几乎把国家的家底都快掏空了,整个东汉王朝也因此元气大伤,国力日渐衰弱。
而这梁并,身为左冯翊,他深知羌人问题若不妥善解决,边疆就永无宁日,朝廷也难以有精力去应对其他诸多内忧外患。于是,他想出了一招 “招怀” 之策,也就是通过安抚、拉拢的方式,去劝说那些羌人部落放下武器,重新归附汉朝。
梁并亲自前往羌人聚居的地区,他没有带着大批的军队去耀武扬威,而是带着许多的物资、礼品,以及朝廷给出的一些优厚条件。他与羌人的首领们一个个地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诉说着连年征战对双方造成的伤害,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归降,朝廷会保障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或许是被梁并的诚意所打动,又或许是羌人们也实在厌倦了这无休止的战争,诸羌离湳、狐奴等五万余户最终决定复降于汉。就这样,羌人与汉廷之间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了。边疆的百姓们看到战争平息,纷纷松了一口气,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
然而,虽然表面上看似和平了,但实际上,多年的战争已经让双方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根深蒂固,想要真正实现长治久安,还需要朝廷后续花费更多的心力去经营、去弥合这些裂痕才行。
增太学生员额
本初元年(146 年)四月,朝廷做出了一个对文化教育有着深远影响的决策 —— 令国举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明经者诣太学,教授弟子,又令大将军至六百石之官,皆遣子入太学受业,岁满课试。
在那个时代,太学可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众多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原本太学里的学生数量虽说也不算少,但随着朝廷这一诏令的颁布,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各地那些年逾五十、精通经义的学者们,纷纷响应号召,收拾行囊,朝着京师的太学赶来。他们怀揣着传播知识、为国家培育栋梁的理想,想要在太学里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而那些朝廷官员们,从大将军到六百石之官,也都按照要求,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太学。一时间,太学里可谓是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年轻的学子们与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背景的同窗们汇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切磋学问。
太学里每天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各种学术观点在这里碰撞、交融。老师们认真地授课,讲解着儒家经典、经史子集,学子们则如饥似渴地聆听、记录,时不时还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最多的时候,竟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
这一举措,使得太学游学之风大盛,不仅培养出了更多有学识、有素养的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与此同时,太学里也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官员子弟仗着自己的家世背景,在太学里飞扬跋扈,不认真学习,扰乱学风;又或者因为学生数量太多,教学资源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老师们有时候也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时期的太学,依然是整个东汉王朝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