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学庄水库流域中至镇的两河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两河村:扶贫攻坚下的乡村蝶变》
  在中国广袤农村大地,有着无数个平凡却蕴藏巨大力量的小村落。它们或因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或因缺乏有效引导与支持机制而难以实现自身发展潜力。然而,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曾经落后封闭的乡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位于日照市五莲县中至镇东北方向2公里处的两河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关心关怀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两河村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主旋律,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扶贫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具体来看:
  草莓采摘产业作为当地主打项目之一,依托扶贫资金投入130万元流转土地30亩建设6个冬暖式草莓大棚,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专业户承包运营。这样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又能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多方共赢局面。据统计,仅该项目每年就能带来13万元固定收入,其中超过一半直接用于贫困户分红,剩余部分归村集体支配使用。此外,在示范效应带动下,周边农户也开始积极参与草莓种植,目前已有11个草莓大棚分布于两河及其周边区域,总面积达到70亩左右,预计可年产鲜果20万斤。
  与此同时,光伏发电项目同样成为两河村经济增长点和亮点。借助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6万元扶持力度,该地区成功建立起一座装机容量达21.6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稳定创收2.6万元。这部分资金同样遵循合理分配原则,即按比例分别流向贫困户和村集体账户。
  除了上述两项主要举措外,两河村还在土地流转领域寻求突破。借助县“突破莲西”绿化工程项目的东风,全村范围内共计流转土地700余亩,包括“四荒”、路沟堑在内的集体土地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以上,此举无疑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每年至少新增8万元纯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各项扶贫工作过程中,两河村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比如,在樱桃大棚内安排6户贫困户参与日常维护作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化栽培技术流程,并逐步掌握相关技能要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还能从根本上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避免出现“返贫”隐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扶贫成果得以长效维持和稳步扩大,中至镇政府创新推出了扶贫资产资源管理和资产收益扶贫“四三三”工作法。简单来说,这套机制旨在明确界定各方权责边界,确保经营户、村集体和贫困户之间利益平衡,进而实现精细化分配、科学化监督和规范化运营。据统计显示,2019年度两河村及其他受益村庄通过扶贫项目累计创收290余万元,惠及对象覆盖1656户、2979人,平均每人增收额度超过700元。
  综上所述,《两河村:扶贫攻坚下的乡村蝶变》,详细记录了这个曾经贫穷闭塞小村庄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实现全面振兴、迈向富裕康庄大道的心路历程。通过实施草莓采摘、光伏发电、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产业扶贫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基本生存和发展难题,还极大提升了当地经济综合实力和社会治理效能。更重要的是,两河村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正确性,为全国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和参考样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