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重册熹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这两大过错,可轻可重,全看太后如何裁决。
以臣妾之见,念在甄氏诞育胧月公主的份上,可以既往不咎。
但甄氏有孕在身,皇上必有晋封之意,那也只能是嫔位。
况且,何况,六嫔中尚有一个空缺,不如先封为嫔,等到甄氏生产之后到时再册封为妃才名正言顺。”
太后细细思量一番,也觉得理应如此,眼角的皱纹渐渐舒展:
“贵妃考虑周全,既然如此,便由你进言和皇上确认此事。”
接着她的目光缓缓掠过沈眉儿的面庞:
“甄氏即将回宫,这件事你心里要有个数。这话哀家本不该急着和你说。
不过如今暄儿也不需要你这个额娘花更多的精力照顾了,后面就把宫务接回去吧。”
沈眉儿低声答道:“臣妾知道了。”
过了几日,沈眉儿将同太后商定好的话转述给雍正。
雍正虽说在甘露寺和甄嬛恩爱之下,曾经答允她会以妃位迎她回宫,可到底也没有下明旨。
沈眉儿的进言又有理有据,无从反驳,便定下了一个嫔的位分重新册封甄嬛。
只是朝臣的不满还是叫雍正有些投鼠忌器,但很快在沈眉儿的推波助澜之下,事情得以完美解决。
一日,景仁宫中,雍正和宜修相对而坐。
雍正郑重说道:
“朕已经想好了,让内务府把永寿宫整修出来,朝臣们反对朕迎废妃入宫,不外是说甄氏是罪臣之女。
汉军旗下五旗出身,出身既不高贵,又不曾诞育过阿哥皇子,就连腹中的孩子也未知男女。
既然出身不高,那朕就给她抬旗,升为满军旗上三旗,赐大姓钮祜禄氏。
没有阿哥,那他往后就是四阿哥的额娘。乃是自请出宫为大清祈福。
如此朝臣们也就没有疑义了。”
左右四阿哥弘历的生母来历向来不为人知,很多人不知道四阿哥的母族是何身份,这也刚好给了甄嬛一个新身份。
而且钮祜禄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地位很是显赫,为满军旗上三旗镶黄旗出身。
地位甚至比乌拉那拉氏还要尊贵。
这个姓氏既出现了像额亦都和遏必隆这般权倾朝野的大臣,圣祖爷的孝昭仁皇后也出自钮祜禄氏。
可以说,前朝后宫,钮祜禄氏的成绩都是很优秀的。
甄嬛本是汉军旗正蓝旗出身,虽说皇上一直强调要满汉一家。
可是无论皇上也好,还是王亲贵族和朝中各方势力们,骨子里还是认为汉人不如满人,还是会对汉军旗有所偏见。
但是甄嬛一旦抬旗,那就不同了。钮祜禄氏是大姓,背后拥有的势力不可小觑。
虽然是抬旗得来的,但终归是成了钮祜禄氏。
如果有一天需要互相支持,得到利益,那么整个姓氏都会支持甄嬛的。
甄嬛赐姓之后便不再是罪臣甄远道之女了,而是典仪官钮祜禄·凌柱家的女儿。
随后雍正又说“莞”字的封号不好,从前为着这个字平白生了许多波折,便又将封号改为“熹”。
熹者,光明也,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是顶吉祥尊贵的字眼。
见皇上说的兴起,一应顾虑都考量的十分周全,宜修只得说道:
“同皇额娘商量过了吗?”
雍正微微一愣,道:
“皇额娘病着,朕不好去打扰。不过这也是惠贵妃的意思,皇额娘一向和贵妃亲厚,想来也不会反对。”
皇后虽还未表态,但此番言论已经悄然传遍后宫各个角落。
倒是敬妃有些坐不住,带着吉嫔过来讨主意。
沈眉儿透出一抹沉着:“皇上是铁了心要接甄氏回去,皇后也未必阻拦得了。”
复笑道,“也是好事,眼下皇后一门心思都在咱们身上,甄氏猝不及防地要回宫,她恐怕也要措手不及。”
敬妃微微沉吟:
“这几年你有了静和,更是一味的躲在永和宫里,照料一双儿女,连宫权都不顾了。
这宫里竟然没一个能与皇后抗衡的人,她也算得意够了。”
富察仪欣微微垂下眼睑道:
“听说皇上不仅要册封甄氏为妃位,还要给他抬旗。”
其实也难怪吉嫔心中不自在,富察氏也是满洲之望族,太祖的第二任大妃亦出自富察一族。
只不过因为吉嫔家中这一支落在了正红旗中,虽后改了编制,可尊贵上到底不如其他的支脉。
不管怎么说,她到底也是出生大姓,生了怀珍以后也只是一个嫔位,若是被甄嬛以这种方式后来居上,她自然不服。
沈眉儿和颜悦色道:
“妹妹虽不是最得宠,却是一直长盛不衰,怀珍又温顺听话,日后定然也会有封妃之日,那甄氏就算回宫,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而且她如今封妃是肯定不成了,只能以嫔位的位分回宫。
吉嫔这才转首宁和微笑。
沈眉儿眸子如浮波漾过,又补充道:
“不过虽然只在嫔位,可是已经生育了胧月公主,如今又有了身孕,生产之后妃位必然是有她一袭之地的,当真是前途无量,皇上必定也是着紧的。”
敬妃眉毛微微一扬,带着一丝瞧好戏的神色:
“宫中现下最得宠的是怡佳公主的额娘贞嫔了,可若是等到了甄嬛进宫,这两朵长的差不多的花儿,不知要怎么使尽手段争夺乾坤雨露了?
只是惠妹妹当真就不管一管吗?”
沈眉儿盈然生出些微温和的笑意:
“自然是管不了的,太后都不反对的事情,咱们何苦去出头棒打鸳鸯,不是惹皇上不快吗?”
敬妃的不动声色道:
“此番太后那么爽快应允甄氏回宫,我猜其实另有一个原因在里头。”
沈眉儿连头也不抬一下,张口回着:
“姐姐是说咱们这位端庄淑和的皇后娘娘吧?”
敬妃也是一笑以对之,都在不言中。
如此在皇帝的坚持,太后和贵妃的不反对下,皇后也无可奈何。
甄嬛重新册封为“熹嫔”回宫的事情便下了旨意,晓谕六宫。
为了给熹嫔安胎,雍正更是安排内务府大修永寿宫,预备改建完之后就接甄嬛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