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一脸茫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项国威,“行行行!我仔细听!你说吧!”
  方汉青接着说,“两个影像的移动速度和实际鱼的速度,在水里尺子读数上看是相同的。
  但实际上,你会看到两个相反的方向速度,一个是另一个的三倍。”
  “为了清楚地看到鱼缸后远处的一个影子,观察者必须站得远一些。”
  “这两个影子相距8.33R,只要我们在足够远的地方看,就可以看到真实的影像。”
  “题目提到远处观察者时,意思是他在观察从不同距离来的光线角度变化。”
  “当观察者离得很远时,尽管有距离差异,他看到的速度会逐渐接近三分之八。”
  ……
  方汉青解释得非常明白,项国威也听得极其认真。
  反观周围几人则一脸茫然。
  “???”
  项国威这才注意到他们的反应,赶紧拿出手机展示了聊天记录。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项国威在请教方汉青解题方法。
  本来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组长和方老师明显看到,项国威是在三分钟前发消息给方汉青的!
  这意味着他在三分钟前给方汉青发了三个问题,而方汉青已经有了解答!
  “呼……!!!”
  前面两题还好,项国威至少给了点思路供方汉青参考,但第三题却是空白一片。
  这是组长和方老师的猜测!
  方汉青说,“第二个问题,你全搞错了。”
  组长震惊,“!!!”
  方老师震惊,“!!!”
  大家定睛一看,问题是这样的:
  一支探险队因船难被困荒岛。
  他们在没有能源的情况下,发现了一种惰性气体。
  这种气体比空气重,压强和温度与周围的空气相同。
  探险队有两个膜片,其中一个只允许那种气体通过,另一片只能让空气透过。
  请问如何设计一个能工作的热机?
  方汉青说,“我就不细说你哪里出问题了,直接讲我的解法。”
  “这里需要用到两个重要定律。”
  “如果容器内有两种气体混合,每种气体的压力等同于它单独存在且占据同样体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的压力。”
  “在一个多气体环境中测出的是所有单一气体分压之和。”
  “如果某种膜能让一种特定气体通过,那么在这种膜两侧该气体的压力是相等的。”
  “我们用可渗透惰性气体的那个膜放在一个管道里,这个管连接气源和活塞下面的圆筒。”
  “等会有个草图我会拍给你看。”
  “另外把允许空气通过的膜片安装在圆筒底部。
  由于活塞下方始终有一个大气压,因此这部分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工作输出。”
  “首先,开启管道阀门1,连通那个可以让气体渗透的膜片。”
  “此时膜片两边气体的压力将保持一致,这样活塞下方就有了同样的压力。”
  “于是圆筒内的总压力将达到二个大气压,活塞就会上升做功。”
  “随后关上阀门1停止动作,再打开阀门2让活塞恢复原位,这期间不会对外做工……”
  最后方汉青补充道,“这个过程并不循环,我们也无需太关注效率问题。”
  “只要有这两个不同的膜就能实现上述功能,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外部真空环境才行。”
  “再来说说第三个问题。”
  最后一道题目如下:
  有一群质量均为m带电离子从p点以相同速度v分散开来(如图所示)。
  这些离子通过垂直纸面的匀磁场b聚焦至R点,p点到R点的距离为2a,要求轨迹是对称的。
  求磁场边界范围。
  方汉青回答说:“答案一会儿发给你。
  但我只写了大致想法以及关键点,如果你觉得不够详细,不妨与班里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
  “叮!”
  很快他就传过来一张照片,里面写明了他的思路步骤:
  “当粒子带有电量q以速度v穿过磁场b时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使其绕成半径r的圆形轨道……”
  “当它们离开磁区域后,会沿着各自的直线路径飞行直至汇聚于一点R。”
  “磁场的实际界限要根据确保所有离子均能在点R聚合这一条件来确定。”
  “具体的数学模型是要找出粒子应从哪些地方离开各自的圆形轨道才能保证所有轨迹线交汇在R处。”
  “每个半径为r圆轨道中心都落在y轴线上。”
  ……
  “涉及一个四次方程,只要在一象限内画出它的图形并关于y轴对折即可。”
  ……
  “假设r小于a即小速度高磁场状态,那磁场无须设定明确边界,任何位置出发都能达到聚焦目的。”
  “若r等于a,无论离子来自哪个方向都将成功汇聚在一起。”
  “好了,就说这么多。
  拜拜,我要登机关闭通讯设备了。”
  项国威赶紧回应道,“好的,谢谢……”
  可是还没说完,对方已快速结束通话。
  “嘟——”
  项国威缓缓抬头深吸了一口气,“嗯……”
  这时顾吉健、吉庆宁、段干赋的目光不断地在项国威、组长和方老师之间来回切换着。
  组长询问道,“方老师分析这个问题仅花费了三分钟时间?”
  项国威点头确认道,“的确如此!”
  所有人都愣住了。
  之前他们认为方汉青只需顺着原有思维给出正确指导就已经相当惊人了!
  毕竟真正的天才常常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事实证明并不是这么回事!
  站在方汉青的角度来看,他还需判断原先的想法是否有误,并排除干扰寻找最佳答案!
  就像前往目的地时中途见到指示牌指向左,实际应该是右一样!
  此外第三题难度更甚!
  可以说在整个竞赛体系中绝对算作顶尖难题级别。
  就连这种难题,方汉青也能轻易解答,总共只花了三分钟。
  他们忍不住惊叹,却想不出任何形容词来描述方汉青的表现!
  两人既激动。
  又振奋。
  还震惊。
  可偏偏说不出口。
  他们想表达,但嘴张了又合,愣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说?
  怎么说呢?
  言语根本无法传达内心的震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