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测距仪,火炮精准射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道:“可是,你要如何确定出三角形呢?”
朱桂道:“正是靠刚才您所看的这个测距仪。
刚才您不是发现镜头内的画面,是分成上下两部分不对齐的吗?
在您调整画面对齐的时候,会旋动右手侧的旋钮,您仔细看这旋钮上有指针。
左眼测的是直角,而右手侧的便是锐角。
那么,知道了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一个边长。
那么,我们所观测那一点的距离,就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算出来了。”
“竟然是这样吗?”
计算三角形边长,华夏古代早都有,所以朱桂的介绍众人也并不难理解。
朱元璋道:“你这个测距仪,其实就等于延长了眼睛,再加上的给出了三角形另一个角的角度。”
朱桂道:“正是如此,我们左右两眼相距只有几寸,纵然有视差也很小,无法作为测量工具。
而这个两米长如横杆一样的观测镜,就等于左右两眼相距两米。
另外,观测镜中除了用玻璃做折射成像外,还用上了凸面镜,以放大图像,不然距离远的图像无法看清。” (测距仪原理:Ab两点为左右镜头,c为观测目标位置,已知A是直角以及Ab之间的距离,那么,只要读取b角的度数即可算出A点到c的距离,也即火炮到目标的距离)
朱元璋道:“那你的火炮又要如何确定射程呢?”
朱元璋很快就发现了重点!
用这个光学测距仪,可以让人确定目标的位置。
但是你怎么能让火炮刚好命中那个点呢?
幸好朱桂有准备!
他回京师之前,特意让人跑了一趟远北老巢,可是带来不少东西。
其中就有一门火炮的模型。
他道:“大家请看,这是舰炮十比一的模型,跟咱们大明的洪武大炮有何区别?”
朱元璋和各位大人都围了过来,新奇的看着朱桂的火炮模型。
一位大人说道:“我大明的火炮是口粗屁股小,太子殿下的火炮是屁股粗口小。”
朱桂笑了笑道:“这位大人说得大差不差,但其实不太严谨。
大明的火炮确实从前到后是口大屁股小。
但我这火炮的内膛,从前到后都是一边粗。
而大家所看到炮身后部粗,那只是炮管的后壁较厚,其实炮膛和前面炮口处是相同的。”
“太子的火炮,可以装更多的火药!”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重点。
是啊,炮身后部的炮壁厚,不就能承受更多的火炮爆破吗?
朱桂道:“正是如此,而且我这火炮是固定弹药填药。
比如发射十二斤弹丸的火炮,就是装六斤黑火药。
发射二十四斤弹丸的火炮,就是装十二斤黑火药。
这样火药是固定的量,弹丸也是固定重量,那么弹丸出膛的时候动能也是相同的。
所以,在确定了一个基本参数之后,只要调整火炮的角度,就可以让弹丸打出不同的距离了。
至于调整火炮角度的方式,就靠火炮侧面这个表尺!”
朱桂指向火炮侧面。
众人同时向那望去,只见那个表尺上写着三百到五千之间的数字。
一人问:“想必上面就是射击距离了吧,但为何从三百米起步啊?”
朱桂道:“三百米以下火炮的弹道平直,所以是直瞄距离,不需要表尺。”
朱元璋道:“你这给火炮装药定量,最后装表尺的方法倒是好用。
这样,等于以后炮兵开炮就不是靠蒙了,而是只要计算距离,就能准确的对其进行命中。”
诸位大人也纷纷点头!
古人并不笨,他们没有造出这些东西只是没见过。
给火炮装药定量,装一个表尺,这么简单的事情,朱桂稍加解释大家便都懂了。
而且,把炮身屁股做得厚一点,就能承受更大的爆炸。
这恐怕连小孩子都懂吧?
“殿下的做法真是奇妙!”
“是啊,我等以前怎么没想到,如果想到了,炮兵岂不是百发百中?”
“天哪,殿下的火炮射程达到两千米,两千米外百发百中,这,有谁还能比得过炮兵啊?”
“不止两千米吧,我看殿下这表尺上有五千,莫非能射五千米?
那可就是一万五千尺啊!”
众人闻言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朱桂道:“没那么远,表尺虽然做到五千米,但其实超过三千米就不准了。
所以三千外也是靠蒙的。”
“三……三千米?”
众人都目瞪口呆,诧异的看着朱桂。
难道刚才的两千米试射,还不是朱桂火炮的真实水平?
“三千米射击!”
朱桂再次下达了命令。
麒麟号接到命令远去,大概在三千米左右停下。
嘭!
然后一声炮响,一枚漆黑的弹丸直接划破苍穹,向沙滩上激射落下。
轰隆~
炮弹落在沙滩上,激起一阵沙尘,但并没有命中船只。
这完全在朱桂的预料之中。
就算装上表尺,就算有膛线,就算给火药定量,也不能保证百发百中。
嘭!
嘭!
这时,麒麟号的火炮又开了两发。
两发炮弹夹着雷厉的气势,再次向那艘渔船砸去。
轰隆~
第一发再次打空。
轰隆!
第二发精准命中!
“好!”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没有人会对这次三发命中感到异议。
毕竟,这已经是神话了!
三千米外,可以精准打击目标,这将给未来的战争带来极大变革!
“爆破弹!”
众人的震惊还没完,朱桂便下达了新的命令。
这时,又一枚炮弹从天而降。
明显是又打偏了,然而在炮弹刚刚落地之后,便发出了一声轰鸣。
轰隆!
炮弹刚刚落地就升腾起一片火海。
而他旁边不远处的木船,瞬间被火海撕得粉碎。
“这……”
众人再次目瞪口呆。
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强!真的是太强了!
半晌之后,众人才回过神来。
一人问:“殿下的火炮是如何控制爆破时间的?”
另一人问:“还有要如何点火呢?怎么确保点火后它在炮膛内稳定呢?”
大家并没有对开花蛋表示质疑,因为宋代的震天雷就是开花弹,触类旁通大家并不难想到。
只是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重点。
那就是将开花弹放入火炮发出去,如何固定和如何控制爆炸时间。
朱桂令人拿来一个弹丸,用实物进行介绍:“父皇,各位大人,你们看只要在圆形的弹丸底下设置一个木托,他就不会在炮管里乱转了。”
众人:“……”
众人都无语了,原来就这么简单,在炮弹底下放个木板固定就行了?
而后,朱桂又拿过三根不同的引信。
“这三个是引信,他们长度不同,自然燃烧的时间就不同。
用燃烧时间来控制爆炸距离。
弹丸前面设有一个火门,这引信是可拆卸式的。
我们需要什么时间爆炸,就将相应的引信塞到火门内点燃即可。”
众人再次无语!
原来还是这么简单?
的确如此,如果是后世的击发形式,朱桂恐怕还要费一番口舌解释。
但就是普通的点燃引线,还用得着解释吗?
这些能成为大明高官的人,哪个不是猴精一样的人物,只要稍加点拨,他们便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