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官家背景曝光,郑芝龙三兄弟进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朱由检走后,惊魂未定的众臣正准备离开,大殿之上又又又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
“来,大家排好队,一个个来…”
众臣:肏!这该死的熟悉感啊…
…
下朝之后,朱由检摸了一把脸上的鼻涕眼泪,无奈道:
“妈的,整天跟这帮子朝臣飙演技,奥斯卡小金人给我来十个都不为过…”
田太在一旁懵逼道:
“陛下,那奥什么卡金人是个什么东西?”
朱由检白了他一眼,问道:
“田太啊,你相信光吗?”
田太闻言更懵逼了,这光有什么好信的?只见他摇摇头,又点点头。朱由检见状,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说道:
“看你那熊样!走,摆驾西苑!让李二去西苑找朕!”
田太还在纠结着朱由检的话,心道:那我是该信呢还是不信呢?见朱由检催促,这才回过神来,引着车驾往西苑而去…
…
到了西苑办事处,朱由检刚坐下,李二就来了,顺便递上了朱由检要的资料。
李二道:“启奏陛下,这名单上的人都查过了,出生很干净,基本没出过宫,家世这一块也没有问题…”
朱由检听完点点头,将资料往边上一放,说道:
“还有呢?”
李二随即递上一份卷宗道:
“这是陛下您让臣查的官家的资料,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朱由检接过卷宗当即看了起来。这时候,魏忠贤由黑暗中走出,来到朱由检身边温声道:
“皇爷…您看那个没用,老奴这边早就为您准备好了,这个比较详细…”
说着,魏忠贤拿出一沓子卷宗,那家伙,比李二送来的厚了一倍不止…
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那一沓子卷宗,心道,这么厚一沓,这老小子是想要看死我吗?
“李二,先退下吧。”
李二:“微臣遵旨…”
李二走后,朱由检将卷宗打开,看了一眼,又转头盯着魏忠贤。魏忠贤咽了一口口水,赶忙解释道:
“皇爷,这…这可不是奴婢弄得。当年先帝封存的时候就是这么多的…”
朱由检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往后一靠说道:
“那你读给朕听吧。”
魏忠贤闻言喉结滚动了一下道:
“皇爷,要不…您还是自己看吧…那个,主要是您自己看清楚一点…”
朱由检道:“不用,朕相信你…”
魏忠贤:“…”
随即,朱由检坐在那里,魏忠贤站在那里,一个读,一个听,相得益彰…
官应震,字肠谷,黄冈人。后迁居薪水(今湖北浠水县)。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任南阳知县,升为户科给事中。任谏官九年,前后上奏有关人才、国本、礼仪、奢俭、宦竖、朋党等二百余疏。神宗称赞他敢于直言进谏。当时朝议增加赋税,其力争减楚赋三十余万。光宗即位,任太常寺少卿。不久辞官归籍。天启年间,屡被召用而不肯赴职。着有疏稿二十余卷、《宛潍政纪》十卷。(今浠水县博物馆存有其所着《官黄门奏议》一书。)
当年先帝预感祸事将近,遂诏其密议,痛呼国将亡于东林,言少帝轻,愎,忧您无法治理好大明,遂托孤官应震。官应震允先帝所请,并承诺,若少帝可用,则助之,若少帝不可用,则明亡后,官家永退士林。
随后官应震回归楚党,突然转向,支持复社,并建闲云楼网罗复社社员,宣扬复社,一时名声大噪。天启年亡。
长子官抚辰,少颖异博学,工诗古文,精天文兵法,天启辛酉元年(公元1621年),首考知县,未就。丁母忧归里,总督徐标举为正保监车,又擢徐州知府皆不赴。天启甲子四年(公元1624年)、崇祯癸酉六年(公元1633年),两中湖北本省副榜。
(历史补充:崇祯壬午十五年(公元1642年),以保蕲城功奉,授江苏淮安府桃源县知县,复任贵州威清道、徐州守、转补任扬州守。
相传官抚辰会道法,明末其保崇祯皇帝12岁的太子,在清军的进逼下退至湖北浠水县城,当时明军节节败退,毫无战斗力,清军追至浠水县城,官抚辰令城门紧闭,并在城东朱店设寅,卯两座山阻拦清军,为破城清军将领在山上看到明军在城中人马涌动,以为是明军主力,清军为寻明军主力决战,决定将浠水县城围住,但等到清军赶到县城,只见两座山不见了,县城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清军迷惑不解,恐鬼神作怪连忙退军。
后来太子因病去世,官抚辰心灰意懒便出家做了和尚,而此时清已灭了明朝。官抚辰出家后云游寺庙之间,清康熙年间念佛合掌而逝。
官抚辰在世嘱咐他圆寂后命人将他的棺材吊在山洞之中,誓死不沾清朝的土地,以示对明朝的忠诚。
官抚辰之长子纯裔,字硕士,别号顼来,郡庠生,少聪颖,妣(专为亡母称谓)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6年)进士)
二子官抚极,字进之。天启丁卯七年(公元1627年),北京副榜例作优贡考适判,未就。先帝曾夸赞其有大才,可治世兴邦,官应震为了藏其锋芒,命其以荫官入仕。
(历史补充:崇祯庚午三年(公元1630年)、崇祯癸酉六年(公元1633年),复两中副榜,授保定府别驾,因统理紫荆关兵马防卫有功,又破格优叙之。丁外艰起,补贵州贵阳府别驾,叙平苗族二苗功,升平越府同知,后因功升太常寺少卿。为楚党魁首,与齐、浙三党鼎峙,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自己战死四川雅安,生三子,皆为国牺牲。)
三子官抚邦,郡廪生,字绥之,号宻亭,两中湖广副榜,岁进士。天启崇祯丁卯(公元1627年)庚午(公元1630年)副榜,任大冶训导,升四川梓潼县知县。弃官。
官抚邦长子纯仍(1623-1669年),字颐士,邑庠生,参加科试,压死考场,夙有才名,全楚惜之。次子纯滋(1627-1691年),字秀士,1685年,武昌选拔,贡士,翰林院教习(明代选进士入翰林院,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后改设礼、吏侍郎二人。)三子纯佑(1639-1687年),字鸿士,恩选进士,国子监督学,
四子官抚涣,为丫鬟所生,生于万历庚戌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十月二十五日亥时,遵官应震遗嘱入籍。字萃之,廪例监生,太学生,授浙江绍兴会稽县二尹,升海宁卫,会稽知县。因海寇猖獗而殉难,终年35岁。
官家一门六进士,曾盛极一时。
听完魏忠贤的介绍,朱由检嘴张成了o型。崇祯啊崇祯,但凡历史上的你争那么一点点气,黄台吉都会被打出屎来。这便宜老哥妥妥的给他留了一手王炸啊…此刻的朱由检双手颤抖,神情激动,心中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
卧槽!
…
崇祯三年十一月,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三兄弟在李继善的陪同下抵达京城,其子郑森因年幼,留于福建,未能成行。
朱由检并未急着接见他们,而是先让张世泽领着几人去白玉京消费了一波。毕竟像郑芝龙这样的狗大户,不宰他一波,用朱由检的话说就是,朕心难安啊…
末世的大明,虽然百业萧条,但身为首都的北京城仿若没有受到影响,依旧车水马龙,散发着虚假的繁荣。随着迁民计划的进行,人口还在不断地向北京地区涌入,各项需求都在增加,一定程度上又刺激和加速了京畿地区经济的繁荣。
郑芝龙三兄弟一进白玉京,就被其中的奢华和新奇给吸引,沉浸其中,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
白玉京第十层的雅阁之中,郑芝龙三兄弟正袒胸露乳,肆无忌惮的涮着火锅,旁边的桌子上已经高高的叠了一大摞空盘子。郑芝虎一只脚架在板凳之上,吃的满嘴流油:
“大哥,这火锅真他娘的好吃…嘶…带劲!”
郑芝豹嘴里塞满了羊肉,嗡声说道:
“就是就是,这京师就是不一样啊,吃的喝的玩的,跟咱那小地方还真没得比,尤其是那姑娘,嘿嘿嘿…”
张世泽也是一只腿架在板凳上,一手酒,一手肉道:
”几位哥哥尽管吃,京城这一片,吃喝玩乐就没有兄弟我玩不转的,来来来,喝!”
郑芝虎眼看着火锅见底,赶紧又夹了几片肉放进嘴里说道:
“好说好说…嘶…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就是有点不经吃啊,这会儿已经没那个味儿了…”
郑芝龙白了两兄弟一眼,将最后几片肉捞起来放进嘴里,闷了一口酒说道:
“瞧你俩那没出息的样?嘶…小二,再给爷上一个火锅,要辣的!再上个十盘羊肉…”
服务生闻言走过来,搓着手,一脸为难的说道:
“三位爷,咱这天上人间的火锅可是限量版,您几位已经严重超量了,这…这…”
郑芝龙大手一挥,随手就扔了个大金锭子过去:
“现在还超量吗?”
服务生飞快的接过金锭,放嘴上咬了一下,看着金锭上凹进去的整整齐齐的牙印,立马换了脸色,一脸谄媚的说道:
“客官说的哪里话,什么超量不超量的,没有的事!几位尽管吃,火锅管够…小的这就去给您安排!”
张世泽喝了一口酒,猥琐道:
“今个咱就在这歇了,明日咱再去天运阁耍耍。几位哥哥,今晚要不要小弟给几位安排个酒池肉林啊…”
三兄弟对视一眼道:“真的可以吗?”
随即四人都猥琐的笑了起来…
一直到三天后,朱由检下旨召见,郑芝龙三兄弟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白玉京和天运阁。
(取材自,明外史·刘廷元传,明外史·官惟贤传,黄冈县志,平度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