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建奴肆虐顺天府,百官上书逼朱由检出兵(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听着范文程分析,众女真旗主皆不以为然。豪格本就对汉人看不上,见到范文程在那危言耸听,豪格轻蔑道:
“汉人向来胆小怯懦,自我大军入关以来,所遇明军皆不堪一击,这些个两脚羊,除了会守城,种地以外一无是处,管他作甚。若是没了城墙作为依仗,他们便是那待宰的羔羊!
况且我金国勇士向来野战无敌,就算被分割开来,明狗想在野外打败我们女真人,无异于痴人说梦。你这狗奴才,不过是在哗众取宠罢了。”
豪格的话引起了场中大部分旗主的共鸣,纷纷轻笑了起来,对于明人的蔑视溢于言表。就连黄台吉也是嘴角微扬,心道,这豪格还算是有点见识,没让他太过失望。
正黄旗额驸纳穆素赞同道:
“大汗,大皇子说的对!我女真勇士野战无敌,那张晓不也是被岳讬贝勒击溃,仓惶败逃蓟州的吗,单靠蓟州城的那些残兵败将,根本不可能拦的住我们!”
多尔衮却是皱着眉头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汗,张晓的宣大军虽然实力不咋地,但若是其一味拖延,还能起到迟滞我军行动的作用的,这蓟州城还是拿在我们自己手里为妙啊…”
济尔哈朗同样忧虑道:
“大汗,如今我大军深处大明腹地,而且至今我等尚未见到明人的勤王之军,明军战斗力虽远不及我女真军,但是对方胜在人多,不得不防啊…”
对于众人提出的意见,黄台吉思忖了一下,拍板道:
“原定计划不变,各部先行在南海子牧马休整,顺便打一番草谷。传令岳讬,尽快击溃当面之敌,最好能攻破顺义或者蓟州。如此无论我等沿蓟州返回遵化,还是沿顺义北上密云都可以顺利出关!
至于莽古尔泰,让他就在遵化一带搜刮资源,看住赵率教部即可。今日议事到此为止,都散了吧。”
众人见黄台吉安排妥当,也都不再提出异议,欣然领命道:
“喳!谨遵大汗之命!”
当众人离开之后,黄台吉发现豪格杵在那还没走,马上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但是他还是别有深意的问道:
“豪格,你不赶紧去准备打草谷,待在本汗这里作甚?”
豪格见四下无人,对着黄台吉一脸气愤的说道:
“阿玛,这个多铎嚣张无度,根本就不把咱们放在眼里,还有他那个哥哥阿济格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何您一直如此放纵他们?”
黄台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多尔衮三兄弟中,多铎最得父汗宠爱,多尔衮能征善战,要不是努尔哈赤死的早,估计这三兄弟的权势还会更大。
皇太极早已视三兄弟为眼中钉肉中刺,但以黄旗如今的实力,尚且无法完全压制其余三大贝勒,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约束力还很强,集权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啊,只能徐徐图之。
此刻,黄台吉对豪格再次生出失望,因为这三兄弟中,多尔衮才是最危险的那个,可是豪格却看不明白…
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自己这个大儿子无论是城府还是智谋都远远不够。若是自己百年之后,豪格绝不可能是多尔衮的对手。念及于此,他的心中不禁动了一丝易储的念头…
黄台吉脑中百转千回,面上却是云淡风轻道:
“好了,多铎本就是先汗最宠爱之人,他嚣张跋扈又不是一天两天了,非常时期,要注意团结。作为镶黄旗旗主,该有的度量还是要有的。去准备吧,本汗这次可要看看,你和众人相比,谁的收获会更大一些。”
“父汗放心,儿臣绝不会让父汗失望的。儿臣告退…”
豪格还想再争辩一下。奈何黄台吉已经没了继续说下去的心思。无奈之下,只能告辞离开…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金军攻德胜门,广渠门受挫,遂移师南海子(南苑),皇太极指挥大军一边牧马休整,一边四处劫掠物资,以战养战。
到到十二月中旬,南海子周边基本被金军搜刮一空,女真大军开始向顺天府周边扩散劫掠,到处烧杀抢掠。
他们遇大城则过,遇村镇则掠,稍有反抗便是个屠村灭寨的下场。一时间,京师周边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被押解的百姓和官绅,一车车的粮食,珠宝,银钱被源源不断的送入女真大营之中。
黄台吉的行动,使得众多的地主豪绅损失惨重,有的地方大族被连根拔起。明廷百官对此十分不满,纷纷上书朱由检,他们一方面指责秦良玉一味防守,不顾城外百姓死活,一方面蛊惑朱由检派军出城打击建奴。
黄台吉通过细作查探,敏锐的发现了京城中的这一变化,于是派人在城中散布流言,宣扬秦良玉勾结建奴,放纵女真人在城外劫掠而不管。一下子,很多不明情况的百姓纷纷谴责起秦良玉来,舆论风向对秦良玉越来越不利…
面对着越来越多求战的折子,朱由检大发雷霆,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一方面,朱由检出动内卫配合白杆军大肆搜捕传播、散布流言者以及女真间谍!抓到的女真细作,一律送到内卫部进行新型刑罚研究。
另一方面,对于上书攻讦秦良玉的官员,朱由检则是下旨,给他们每人发一把兵部生产的刀,然后统统发配至城门前线!
同时朱由检命袁枢主管的《大明时报》紧急刊登评论文章,阐述秦良玉的功绩以及其满门忠烈的故事。明确指出,朝廷不是不想调集重兵与建奴决战,而是苦于国库空虚,群臣又不愿捐款助饷,逼的皇帝无法调集各地明军勤王。
而且京城仅有两万守军,守卫京师安全尚且勉强,根本无力出城与建奴决战。并将近期攻讦秦良玉,以及上书催战的大员名单给公布了出来!同时号召百姓,不信谣,不传谣…
很快,随着新一期《大明时报》的出版,舆论形势又开始一边倒:
“这帮挨千刀的奸臣,不思忠君报国,一天天的就想着陷害忠良,真是该死…”
“原来如此啊,这帮狗日的,差点害俺冤枉了秦将军…”
“就是就是,这秦良玉一家,堪称满门忠烈啊,要说她勾结建奴,鬼都不信…”
“快看,有当官的被押送出城了…”
“活该!呸!我去扔几个臭鸡蛋…”
“你等等,那个人我看着眼熟,好像是你家亲戚啊…”
“呃…是我家亲戚?那我多扔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