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M国人要是看到这,会不会无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们的保安人员为了保护工地的安全,与他们发生了冲突。”
  “那场冲突异常激烈,大楼的玻璃都被歹徒砸碎了。”
  “但是我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持。”
  “因为我们知道,这座大楼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我们中国商人的骄傲和象征。”
  赵慕孙和小陶听着余辉的讲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余辉和团队在异国他乡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也更加珍惜眼前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和合作机会。
  在谈及如何有效应对那些军阀、帮派的骚扰时,余辉的眼神变得坚定而果敢。
  “当时,我亲自出面与相关势力进行了交涉,严正告诫他们:
  ‘这里建设的是中国城,是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象征。你们之前若是不知情,我们可以既往不咎,但从此以后,绝不允许你们再来此闹事!’
  那次交涉之后,有了当地政府和警方的支持,以及我们自身的坚决态度,类似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
  谈话间,余辉热情地招呼着赵慕孙和小陶品尝桌上的月饼,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中华传统美食的自豪。
  “这是我们商会自己制作的月饼,希望你们能喜欢。”
  “中国人嘛,讲究的就是个团团圆圆,虽然咱们身在异国他乡,但这份心意可不能少。”
  小陶拿起一块月饼,轻轻咬了一口,立刻赞不绝口:“哎呀,这月饼真是太好吃了!皮薄馅厚,甜而不腻,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余辉听了,笑得更加灿烂。
  “咱们中国的月饼可是有着千年的历史传承呢。”
  “我还特意让人准备了不同口味的月饼,有豆沙的、莲蓉的、还有五仁的,就是希望你们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赵慕孙品尝了一口手中的五仁月饼,随后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那么,在这里,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余辉的神情变得凝重而深邃,他缓缓说道。
  “在阿富汗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因地制宜、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这里的特殊情况确实让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变得异常艰难,其难度或许是国内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这是问题也是机遇。一旦解决成功了,就能拿到在这生存的钥匙。”
  “对过这么多年,我们深刻意识到,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维护中国人的利益,这正是中国城建立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我们不仅要为在阿富汗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的经营环境,还要整合当地资源,形成合力。
  “当中国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能够迅速响应,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的商业活动。”
  在品尝月饼的同时,赵慕孙和小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余辉作为中国商人的热情与周到。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懂得如何照顾人、关心人的好朋友、好兄长。
  余辉又指了下庭院左边,特意布置的绿化。
  “你们看,这庭院里的每一株植物,都是我亲自挑选和照料的。”
  余辉指着四周的花草树木,眼中满是自豪,“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是我对这片土地情感的寄托。”
  赵慕孙环顾四周,感叹道:“这里真是别具一格,既有中国的古典韵味,又融入了阿富汗的本土特色。余辉,你在阿富汗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
  小陶也点头赞同:“是啊,从你在中国城的努力,到这庭院的布置,都能看出你对中阿两国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余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在阿富汗的这段时间,我见证了太多令人难忘的时刻。从最初的艰难适应,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他望着远方的星空,深情地说道。
  “中国城不仅是一个商业的聚集地,更是一个文化的熔炉。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中国的商品和文化,同时也吸收了阿富汗的精髓。现在的阿富汗就像是70年代的中国,到处都是潜力。”
  赵慕孙和小陶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敬意。他们知道,余辉在阿富汗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努力,但他从未放弃,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阿友谊与合作的精神。
  “余辉,你真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赵慕孙由衷地说道。
  “你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中阿友谊与合作的美好未来。”
  “明天时间吗?再带你们参观我的钢铁厂,你们一定会大开眼界的。”
  余辉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他深知,这座钢铁厂不仅是他个人事业的巅峰之作。
  第二天赵慕孙和小陶如约踏入这座位于阿富汗的现代化钢铁厂时,刚进厂区他们的目光瞬间被眼前的散落着的飞机坦克残骸吸引。
  赵慕孙感叹:”美国人要是看到这,会不会无语。“
  小陶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微笑,他轻声回应道。
  “或许吧,但这更是一种无声的宣言。看看这些曾经的战争巨兽,如今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了城市重生的材料,它们不再是恐惧和破坏的代名词,而是阿富汗人民重建家园、追求和平的见证。”
  两人继续前行,每一步都踏在了由废旧钢铁铺就的道路上,这些钢铁曾是战场上冷酷无情的杀手,现在却如同被赋予了新的灵魂,静静地诉说着从毁灭到重生的转变。
  “想象一下,”
  赵慕孙停下脚步,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钢铁残骸,仿佛穿透了时间的迷雾。
  “每一架飞机,每一辆坦克,都见证了无数家庭的离散,无数生命的消逝,它们承载着的是阿富汗人民对美国侵略行为的深深控诉与无尽伤。而现在,在中国人手里它们被拆解、重塑,成为了支撑新生活的支柱。
  “难怪当地人会对中国人更友好,一切有迹可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