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记忆中的书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回忆过学校和教室,还有试卷考试,还有课堂的故事,除了这些,还有一样不可少,就是书本,尤其80年代左右出生的农村子弟,或者80年代之前出生的农村学生,有没有发现,念书念到初中,然后初中之前的课本和作业本一本都发现找不到的,初中前的每一学年完,上一学年的教材和书本就会消失不见,这也是那个年代比较常见的事,书本用来制作玩具的多,用来上厕所擦屁股的也多,还有做饭生炉子作为易燃材料发火的也多。
  说实话米云还是比较爱惜书本的,初中以来每年的书本都带回老家了,连大学四年的教材都千里搬运回农村老家了,还有台式电脑机也是千里运回农村老家了。至于初中以前的书本确实找不齐一套,米云印象中幼儿园就有书本了,可是父母跟米云说,米云没有上过幼儿班,因为那个年代的政策农村还没有幼儿班。
  米云是听母亲说的,后来政策要求学校要有学前班,校长委托母亲物色幼儿班老师,母亲就在村里物色可以当幼儿班的老师,米云是记得自己上过幼儿班了,可米云父母说米云没有上过幼儿班,三十多年前的事,确实没人能记得清楚了,谁也不知道真相了,米云兄弟从出生就泡在学校七八年,上不上幼儿班没两样,自小在学校吃住长大,村里幼儿班确实没有办几年,但幼儿班老师说换过三四个人,幼儿班老师还是母亲去家访找过来的,找了一个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当时那个学生还不敢去,后来米云母亲做过几次工作后就去上任了,米云也没仔细问,米云只是旁敲侧击的问父母米云哪一年上的幼儿班,几岁上的幼儿班,就是今年过年在家随口一问的。
  米云记得后来那个女老师就嫁到米云家隔壁右边一户,那个女老师一度和米云家的关系很好,米云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上过幼儿班了,米云家右边当时也只有一户人家,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任村支书,也是干了二十年,米云外公干了三十年,差不多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之久,这两位村支书都是国家编制的人,后来的村支书就不算在编了。反正米云父母年纪也大了,记不清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只记得学校换过几个幼儿班老师,具体哪一年也记不清了,学校换了多少个做饭的厨师,米云父母都记不得了,还不如米云十岁的记忆,米云都比父母记得清楚,米云和父母几人各抒己见,然后相互印证,才能勉强确认一下三十多年前的事和人。
  网上看到的,有人说小学一天能过,小学最快乐,初中一去就是一周,开启自力更生的本领了,高中一走就是一个月,加大了独立成长步伐,大学一走就是半年,越来越接近社会,然后入社会打工,一走就是一年一回,至于最后的人生一走就是一辈子,这些说法在米云上学之前的时代还能匹配,现在可能没有那么一样,在90年代之前,那个年代的学生可能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了一周的寄宿学习生活,现在的时代,在一线城市,可能有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可能接触不到独立的寄宿制学习生活,能天天跑通学回家吃饭,二三线城市可能孩子上高中以后就会进入寄宿制生活,根据各个地方的城市和家庭情况,学生的上学方式不同,最相同的可能就是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可以天天回家吃晚饭。
  网上还能看到九十年代的课本,基本上属于80后这一代人的教材,相对于八十年代的课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改版,但是仍然是沿袭了八十年代那一套经典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九十年代老课文引入了一些符合时代特点的课文,这也是教材与时俱进的表现。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课本,九十年代的语文课本都有哪些不同呢,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课本的页面变大了,主页课文内容印刷从黑白变成了全彩,插图部分进行了大胆改进,图片与绘图相结合,课文的选择更有时代性,且纯文化知识性的内容增多,内容量明显比老课本多,要学的内容增加了。
  随着1990年前后,老课本的逐步离开校园,新课改的试行任务大多落在了九十年代课本教材上,全国也不是都是一样的教材了,有了很多的区域性地方版本,但还是以人教社的这套更为经典。
  翻开九十年代的这套语文教材,既保留了许多的经典老课文,比如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猫钓鱼》、《猴子捞月亮》等,也加入了一些新元素,也比较受学生的喜欢。
  翻开九十年代老课本,让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它的古诗课文部分,在古诗课本里,插图与古诗配合得非常和谐,甚至课本不惜用整版的插图来表现一个古诗的意境,有如一个展开的优美国画,让人非常难忘。
  九十年代的课本插图占了课文的很大一部分内容,这样做实际上有试用的性质,因为如果从古诗的课文来看,图与文这样配还算合理,因为古诗本身需要境界去展现,但是一篇普通的课文,竟然也用了整篇幅的插图,这个就有点喧宾夺主了,实际上对课本内容的帮助不是很大,而且插图与课文的契合度并不是很高,这个不好过多评价,设计排版者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九十年代的课文既有优点,也有一些改进当中的遗憾,不能求全责备,历史局限性在,80后基本上都是用的这几版教材。
  小学四年的教材,米云确实不知道都去哪里了,也许是被老鼠啃食了,也许是用来上厕所了,那个年代还没有推广普及卫生纸,科技没那么发达,初中以前都是用的书本擦屁股,高中阶段也是如此,大学阶段才有所改变,大学阶段也才有互联网的普及,还有平时做饭,发火用的也是书本,然后再添木材。书本最多的用处就是用来制作各种玩具,这绝对不夸张,在80和90年代,物质条件相对比较匮乏,纸质玩具制作起来简单,木头和铁皮制作玩具比较消耗功夫和精力。米云记忆中木头制作的工具也就只有木头枪,木头刀剑,木头弓箭,而且米云也就只各弄了一把玩具,第二个都没材料和精力做出来,铁皮玩具更是少见。
  小时候的那个年代还是纸质玩具的天下,米云记忆中,有拍年画,拍烟纸牌卡片,主要是硬白沙烟纸盒,拍四角和三角包,尤其四角包和三角包比较普及,米云估计整整玩了三四代人,从60后玩到90后,而且纸质的三角包和四角包又有十几种不同的玩法,可以组合各种玩具来玩,纸包可以当筹码来玩,玩其他游戏,输赢也是纸包来作为筹码。
  在米云的家乡,三十多年前,米云记忆中一般都是三角包作为筹码币,有用石头片的,铁皮片的,也有用农药瓶子盖的,有丢铅球式的游戏方式,也有玻璃弹珠的游戏方式,有手榴弹模式,各种竞技组合模式,人的聪明才智无限,可以随意指定任何一种游戏规则,也可以创造新的游戏规则,反正那个年代也没得其他东西玩,把书本纸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要能想到的,都能极力实践。
  米云也不知道父辈们是怎么用书本纸玩游戏的,只记得米云十年间玩过的书本纸张为材料的游戏,一直从小学玩到初二阶段,也不知道同时期的全国小朋友怎么用书本纸张玩游戏,拍四角包,玩纸飞机和纸手枪,纸船,纸灯笼应该是全国都统一玩过的游戏玩法,米云前面章节就有提及过,这里就不介绍玩法了,以前回忆介绍的不详细的,可以做点补充穿插,因为过去玩过的游戏,以后可能都不会再出现了,已经完全被淘汰出局了,也就是90年代之前出生的小孩还会留下一点记忆。
  米云记忆中,有三种游戏还是老师在课堂上教的,没记错的话,就是折纸船,折纸灯笼和折猪蹄(东南西北)这三种纸质玩具课堂上公开教的官方游戏,小时候有一阵子风靡全校,制作起来也加单,比较文雅,前面两种可能全国普及多点,猜东西南北的名气和玩法冷门点,小时候大家都靠这个算卦,猜字谜那时候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据说至少有50种快失传的折纸游戏,不光我国有,全世界都有折纸游戏,看来米云小时候玩的纸质游戏,也不全是因为物质匮乏的贫穷原因,也有其它层次的原因在,看学校和老师的态度。
  折纸是小孩子们的最爱之一。是幼小时候最能体现动手能力的一种方式,一张平静的纸,三折两折的,就变立体了,能跳能飞了。
  香港纸艺学会会长的陈超颖说:折纸能锻炼人的综合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脑。
  比如学习折纸需要用眼睛看折叠的过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记住过程;在折的时候,你要亲自动手,其间遇到问题,还要仔细去想刚才别人是怎么叠的。
  这样就可以使你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
  折纸发源于中国,在日本得到发展。欧洲也有自成一体的折纸艺术。
  19世纪,西方人开始将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折纸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折纸慢慢发展为一项不仅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对于孩子们来说,折纸是一项深受他们喜欢的手工劳动,同时也是一项手眼脑并用的益智活动。
  折纸简单易行,变化多样;花费甚少,收益甚大。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经过折、迭、翻、拉等等手法,瞬间就把一张张薄纸,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一座座漂亮的房屋或者一件件车船玩具。
  在这项创造性地劳动中,活跃了孩子们的生活,训练了孩子们的眼和手,刺激了孩子们大脑和神经的发育。
  在摆弄这些圆形、四方形、三角形的过程中,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高了孩子们的智慧和能力,使孩子们从中锻炼提高,成长进步。
  儿童通过折纸,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十指连心”,通过动手,开发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开发和锻炼,使大脑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
  折纸讲究对称,可以培养孩子的对称性认识;折纸需要耐心,可以锻炼儿童的耐心;折纸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就可以培养儿童的立体感。
  折纸可以折出许多物品来,可以举一反三,会折飞机,就会折飞船,可以培养儿童创造性的能力。
  折纸技巧:
  1、折痕要制作的非常明显,用指尖在折叠处来回划几次。
  2、确保所有的折叠都尽可能的正确,如果折叠有误,那最后的作品就往往不对称或是很别扭。
  3、不要开始就尝试很难的折纸制作,先做一些容易一点,没有很多步骤的。
  4、用大的纸,建议开始时使用A4纸,必要时裁成正方形进行操作,等到熟练的时候就可以用喜欢的小一点的漂亮的纸。
  5、可以使用正反不同颜色的纸,这样可以比较清楚的确认作品的内外。
  6、在进行折纸制作之前先将所有的教程步骤浏览一遍,这样就不会漏掉步骤或是弄混步骤。
  7、多加练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上看到的几乎快要失传的50种折纸游戏大全,有些都是米云小时候也玩过的游戏,这里就不多说,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老师一般也会在课堂推广几个折纸游戏,可能幼小学阶段的老师会推广介绍,幼儿园居多。
  会跳的青蛙,有篷小船,普通小船,双船,帆船,纸花篮,几种纸飞机,纸风车,千纸鹤,纸衣服和裤子,纸灯笼,三角包和四角包,还有一个纸炮仗,这个游戏也几乎失传了,米云一度短暂忘记了这个曾经玩过无数次的游戏,也就是玩的概率高,但是持续时间不长,一轮三四次,几分钟就结束了,再科普一下。
  纸风车是大街小巷最普遍的折纸玩具之一,很多孩子放学都少不了拿着它。“小风车”是少数会“动”的折纸,走路也会转,挂在窗台前也会转,只要有风的地方,它就一直转个不停。
  纸花篮是存在于女孩子之间的手工玩具,叠好各式各样的花篮之后,去路边的草丛中采上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放满整个篮子,或是装满水之后用蜡烛在纸篮下面烧水都是百玩不厌的。
  纸炮仗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但都包含一个内折的部分,当抓紧纸炮用力往下甩时,内折的纸会弹开,造成空气突然震动,就发出了强而有力的爆鸣声响。
  纸炮仗这个玩具能暴露小鲜肉,熊孩子和女汉子的本性。想当年,甩纸炮是仅次于纸飞机的,课本杀手。折好的纸,用力一甩,能够发出“砰”的一声炮响,谁声儿大就倍儿有面子。在学校玩的比较多,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时候玩,过年的时候,没鞭炮玩,就拿这纸炮玩。这些纸质玩具是米云玩过的顺便提一下,比较流行和代表性的简单提下,其他的就此跳过。
  摔纸包游戏也可以提一下,比较流行又有代表性的游戏,几乎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学校大操场、晒谷坪、院子里的空坪闲地等都可以,时间来说,春夏秋冬都可以玩,夏天一身汗,冬天当煅炼。晴天室外摔,雨天室内摔,乐此不疲。上学时在学校,放学时在路上,回家时在院落里,找一块地方,邀几个小伙伴,就可以玩上大半天。
  如果说,摔纸包游戏还有什么弊端的话,那就是消耗和浪费纸张。那个年代不同于现在,即便是普通的纸张,农村也较难找得到。各类型的书籍纸、作业本、报纸、包装纸和图画类等都可以,那时农村家庭穷啊,纸张算是奢侈品了,哪里有现在这么多的纸张,只好从自己的书籍和作业本找。当年当期的书籍和现用的作业本一般还是不敢撕的,都是把以前用过的教材本和作业本撕下来,充当纸包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玩摔纸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还是要采取措施禁止的。如果把当年用的书本纸张都敢消费掉,那就没好果子吃,老师和家长都不能放过。四角包游戏太废纸了,输急眼了可能会把自己的作业本甚至课本扯了。那时有好多的小伙伴把课本和作业本都撕来折四角板了,常常会被老师家长骂的。甚至免不了的老师一顿柳树条,或者是爹妈的拳脚相加。
  在米云念小学的年代,书本纸张还算比较有用的资源,书本纸张资源缺乏,一般家庭都比较稀缺,米云家还好点,书本纸张那时候确实多,米云父母又是老师,就会多更多的书本,比一般人家庭多,有学生上交的作业本,历年来的作业本和各种试卷,经常会有人来米云家要书本纸张,主要用来上厕所和点火做饭用,因为在90年代,很多农户家的厕所都没有纸张上厕所,用的都是报纸,烟盒纸和树叶,报纸当时在农村也不多,家里没有孩子念书,或者家里的书本少,根本供应不上,不要笑话,2000年前的前二十年确实没有出现卫生纸,至少农村那个年代没有普及,不管去谁家的厕所,墙上的各种缝隙和篮子里面装的就是各种烟盒纸张和各种条据。米云小时候找不到纸张擦屁股的时候,用过树叶,米云家还好点,别的不多,就是书本纸张比一般家庭都多,多的用不完,就是学生每年上交的寒暑假作业都够了。
  书本纸张当游戏筹码的也比较多,这个也消耗的快,一本薄薄的作业本用不了几次,拍四角包和三角包用的居多,因为这个游戏在学校玩的多,回家也玩,周末也玩,寒暑假也玩,整个村子巡游的去玩,所以上一学年的课本教材就成了牺牲品,不管游戏输赢,课本书本都会逐渐供不应求慢慢消耗完毕,一般家庭是留不下前几年用过的书本,就是米云家都不一定能保留住,何况其他普通家庭,米云父母自己教书的教材和用来备课的教材肯定是不会去动,历年来学生做过的作业本和寒暑假作业足够用了。
  以上都是米云小时候比较流行和有代表性的折纸玩具,即便是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买不起玩具,也会动手制作各种仿真玩具。玩具是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玩伴。这些纸折玩具现在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折了,即使童年玩过无数次,再制作也需要网上搜索了,不多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现在的人压力越来越大,睡的越来越晚,活的越来越累,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个感受,不方便多谈,世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终点,到底什么样的终点,才能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不断,这人生啊,有太多的心酸,太多的身不由己,太多的遗憾和无奈,回首望去,轻舟已过万重山,只能向前看,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圣人屈原都没有逃脱世间轮回痛苦,何况我辈普通老百姓,要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面对现实生活的一切,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都会战胜一切困难,达到成功的目的,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