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师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心浮气躁之下,杨戬也不练了,上前问他刚拜的师父三首蛟还要多久就能恢复功力。
  玉鼎真人却是义正言辞的跟他念了一大串似是而非的话,在他不耐烦之后最终给出一句了不知道。
  杨戬被噎的够呛,哪里还能有什么尊师重道之意,气闷的只想打人。
  却最终还是忍住气,环胸斜睨着这不着调的他才认下不久的所谓师父,一言不发。
  玉鼎真人却是丝毫不去理他,只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挑眉称他有办法。
  杨戬打定主意不再信他,没好气的不想去理他,却仍是被他唬人的郑重其事引的注目去听。
  玉鼎真人自顾自踱着步,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设想:偷袭。
  他边说边眯起眼慢慢露出一抹狞笑,说到最后,更是得意的笑出了声。
  杨戬却是听的皱了眉,等他话音一落,当即义正言辞的反对,只因为太不光明。
  玉鼎真人翻了个白眼,转头和他对视。
  两人大眼瞪小眼半晌,玉鼎真人才偏头看着卫宁,阴阳怪气的问他到底射不射。
  杨戬当然知道他的意思,被他问的一窒,却是再说不出什么。
  最终还是有些丧气的答应了下来,没办法,为了保命,哪里还能顾得上光明正大。
  也不理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玉鼎真人,杨戬看了一眼卫宁,就一咬牙大步往洞口走去。
  虽然是说的绝绝丧气,他却也没有鲁莽行事。
  师徒俩合着哮天犬走到洞口,探头探脑的看清了形势。
  然后便由哮天犬打头、玉鼎真人断后,蹑手蹑脚的向闭目打坐的三首蛟靠近。
  走到近前,玉鼎真人极有必要的捂住自己的嘴和哮天犬一起后退几步。
  为杨戬将施展的场地腾开,免得再无辜受伤。
  已经是下定了决心,杨戬心中再无挂碍。
  他全神贯注站定后还搓手搓额,以策万全。
  哮天犬最是体贴,蹲下身,紧紧抱住杨戬的双腿,以免他家主人再次被反冲力震得站不稳。
  玉鼎真人也有样学样,站在杨戬另一侧,扶住他的腰身。
  杨戬自是感念,垂手抱了抱哮天犬,又转头冲玉鼎真人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玉鼎真人倒是善解人意,举扇至杨戬面前,然后猛地挥下。
  杨戬紧随其后,猛地朝藏身在石壁后的三首蛟全力射出利芒。
  总算这次早有防备,杨戬只是向后扬了扬,没有摔倒。
  一击即中,三首蛟发出一声惨叫。
  哮天犬当即朝着三首蛟大声吠叫,跃跃欲试的想要冲过去。
  却是被他家主人师徒俩给拼命拽着,逃回了山洞。
  三首蛟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正着,近十个时辰的疗伤成果化为虚无,更是再添新伤。
  直至他们逃的没了影踪,他这才惨呼着,从石壁后爬了出来。
  三首蛟恨的咬牙切齿,也是无力无胆再进洞了。
  他既伤且气,不敢再在这里疗伤。
  如此一来,他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无计可施之下只能在谷口来回踱步,难以决断。
  偷袭成功,杨戬师徒俩都松了口气,暂时不必担忧外敌了。
  自己也可以趁机再多修炼一会儿,好增强自己的能力,以期可以击败不死心的三首蛟。
  洞内,卫宁仍旧入定不提。
  师徒二人相对而坐,闭目悟道。
  一旁哮天犬也有样学样,盘膝坐在台阶上,难得的安静下来,闭目沉思,
  不想最先有所得的不是师徒俩,而是懵懂混沌的哮天犬。
  他闭着眼睛缓声一字一句将杨戬当日许诺的话语重述了一遍,打破了洞内的沉静。
  杨戬不敢置信的率先睁眼去看他,玉鼎真人很快也惊诧的睁眼打量他。
  等他说完,玉鼎真人面色有些诡异的看了看他们主仆二人。
  然后跳起来挪到哮天犬身边,想要好好琢磨他一番。
  巧的是,哮天犬再次重复了一遍之前的话。
  最后一句却是朝着玉鼎真人,直说的他面色诡异,怔在当场。
  玉鼎真人反应过来,少不得奚落哮天犬一番。
  杨戬看的摇头失笑,带了一丝兴奋与欣喜道哮天犬也在悟道。
  不等玉鼎真人惊奇,哮天犬竟是出乎意料的自谦起来。
  如此一来,玉鼎真人先是满怀兴味的调侃了他一句,然后就不服气的不承认哮天犬比他聪明。
  不想,却是被哮天犬一句话给噎了个正着。
  杨戬哑然失笑,玉鼎真人却没有生气。
  而是激动的跑到杨戬面前,感慨哮天犬已不再如之前懵懂无知了。
  哮天犬倒是不负所望,听得此语,当真兴奋的感悟出声。
  可惜,他终究还是成人时间太短,言辞匮乏,竟紧接着引用玉鼎真人口头禅一样自吹自擂的话夸赞自己,然后笑倒在地。
  听的杨戬好笑不已,玉鼎真人则是失望的感慨他又活回去了。
  笑闹一阵,杨戬当即不再耽搁,提醒玉鼎真人赶紧修炼要紧。
  玉鼎真人却是有些没精打采,略带丧气的道他们进度缓慢,终究不是办法。
  杨戬也知道他说的在理,却也是毫无办法。
  刚鼓起的劲也给泄了,颓丧又无奈的点头认可。
  玉鼎真人在一边自顾自筹划出路,却还是进退无门。
  不禁皱眉苦思,边想还一边偷眼打量杨戬。
  最后,他一咬牙,豁出去一般说要教杨戬七十二变。
  杨戬一听,顿时眼前一亮,惊喜不已的连连点头。
  玉鼎真人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当即让杨戬附耳上前,他开始面授机宜。
  师父只口传而不身教,徒弟只得凝神听取、严谨深记、偶尔思量领悟。
  倒是难得两师徒都是全神贯注,一时间倒也无暇他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