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字迹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永璜步履沉重地回到了撷芳殿,他的福晋见状,心急如焚,赶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爷,您这是怎么了?”
永璜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却并未言语,那眼神中满是疲惫,福晋无奈地跟了进去,悉心照料着永璜。
后宫,从来都是个敏感至极的地方,永璜在养心殿外被打的事情,如同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各个宫殿,如瘟疫般蔓延开来。
钟粹宫
纯贵妃早已心急火燎地派人去打听了永璜为何被打,当得知又与萧云有关时,她心中不禁暗喜。
她觉得自己还算聪明,并未对萧云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不然就算有儿子作为依仗,恐怕也难以在这后宫中安然无恙地走到今天。
她清楚地看到,皇上对萧云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亲生儿子的关爱,她的永璋已经十岁了,如今她别无他求,只希望自己的三阿哥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就好。
毕竟皇上如今膝下仅有三子,永琏早已离世多年,永璜又不得皇上喜爱,那自己的永璋不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吗?只要自己不犯错,便有望在这后宫中占据一席之地。
永和宫
愉妃自从晋升为妃位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皇上一面,她心中苦闷不已,本想为皇上诞下龙子,可却事与愿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她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皇上竟然只宣召那些低位嫔妃侍寝,是觉得她们年轻貌美吗?可自己也不算老,她怎么都想不通这其中的缘由,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养心殿
乾隆用一只手拥着萧云,他专注地批阅着那一摞摞奏折,处理着政务的纷繁复杂。
岁月如梭,多年过去,萧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懵懂的小女孩,她始终陪伴在乾隆身旁,对政务也逐渐有了深刻的了解。
而且,由于乾隆总是习惯将她抱在怀中一起批阅奏折,她也展现出了聪颖好学的一面,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会向乾隆请教。
萧云是那样的懂事,她心疼乾隆,望着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不禁柔声说道:“弘历,你看这一本,全是请安那啰嗦的言辞,他怎么就不能少说几句呢?让你看得如此辛苦。”
乾隆听了萧云的话,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个念头,“云儿,那不如你帮朕把这些请安的折子都挑出来,然后在这奏折上写上两个字。”
萧云看着乾隆批奏折多年,自然心领神会,“写已阅吗?”
“对。”乾隆点头应道。
萧云并不觉得这有何不妥,在她心中,这反而是在帮弘历减轻政务负担,让他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于是,她便忙碌起来,在那一堆堆的奏折中仔细翻找着,将所有的请安折子都一一挑出,然后拿起御笔,认真地写下“已阅”二字。
她的字迹如行云流水般优美,足以以假乱真,若不是乾隆站出来说明,恐怕还真难以有人分辨出这笔迹的真伪。
乾隆当初教她的时候也未曾多想,不过现在看来,这样倒也挺好。
就在这时,小路子走了进来,他本是想来提醒皇上用膳的时间到了,小路子从未如此失态过,当他看到萧云竟然坐在皇上的怀里,还拿着笔在批奏折时,他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因为他分明看到萧云真的在拿着笔批奏折。
乾隆正全神贯注地批阅奏折,突然察觉到有人走近,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笔,目光转向门口,只见小路子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乾隆微微皱眉,开口问道:“何事?”
小路子见皇上发问,连忙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纷乱的心绪平静下来,然后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皇上,现已到了用膳的时辰。”
乾隆闻言,转头看向怀中仍在埋头批奏折的萧云,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轻声说道:“云儿,暂且停下,我们先去用膳,这些奏折等用过膳之后再处理也不迟。”
萧云听到乾隆的话,抬起头来,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她轻轻地将手中的笔放在一旁,起身与乾隆一同向膳厅走去。
而此时的小路子,则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着两人离去。
然而,当他看到乾隆对萧云那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二人之间默契十足的互动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惊,他总觉得今日的皇上有些不同,可具体的他又说不上来。
待乾隆和萧云用完膳后,他们稍作休息便又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养心殿。
一进入殿内,乾隆便径直走到书桌前坐下,再次拿起朱笔开始认真地批阅起堆积如山的奏折来,萧云依然坐在乾隆的怀里,重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
有了萧云的加入,乾隆批阅奏折的速度果真如疾风般迅疾,效率更是显着提升,待那堆积如山的奏折被一一批完之后。
乾隆心领神会云儿那贪玩的性子,能陪自己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便带着她缓缓走出养心殿。
他们来到了演武场,这个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涉足的禁地,但对于乾隆而言,云儿是他心中的特别存在,她可以去往任何地方,而骑马射箭这等要事,更是乾隆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是大清的立国之本,每当他闲暇之时,总会带着云儿来到这片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地方。
萧云每次看到乾隆射箭时的英姿飒爽,那俊朗的面容配上那娴熟的技艺,都让她欢喜得如痴如醉,心旌荡漾。
这也是乾隆在明确自己心意后,第一次带她来到此处,而云儿的骑术也极为精湛,而这精湛的骑术还是乾隆亲自手把手耐心教导出来的。
乾隆来到演武场上,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地对云儿说道:“云儿,朕再给你展示展示百步穿杨的绝技如何?”
萧云这次从那精致的荷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铜钱,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弘历,这次我带了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