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重点技术实验室负责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只见那根硅棒的顶部,逐渐形成了一段细长而透明的晶体,如同一颗冰雪雕成的钻石,闪着令人晕眩的光。
“成了?”有人忍不住问。
秦宇却摆了摆手,“这只是第一步,看下一个环节。”
接下来的光刻机操作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显微镜对准后,掩膜版的图案通过光敏胶准确地刻蚀到了晶体表面。操作员依照秦宇事先教的步骤,手忙脚乱地调试了几次,最终成功获得了一块完美的硅片。
“这精度……连显微镜下都挑不出毛病!”一个负责检测的技术员声音颤抖着说道。
扩散炉、金属化设备一一完成操作,整个生产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卡顿。最后,当第一批晶体管被从生产线上取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这也太小了吧?”老王捏着一颗晶体管,声音发颤。
“别看它小,它的威力可不小。”秦宇笑了笑,接着指向实验台上的测试仪,“来,大家看好了。”
他将一颗晶体管插入测试仪,按下按钮。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数据:电流响应灵敏、信号传递无延迟,各项性能均超过了国内的现有标准。
“这反应速度,比咱厂里买的进口晶体管还快!”一个技术员惊呼。
“简直是奇迹!”另一个人忍不住喊道。
车间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一群人围着秦宇,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和敬畏。
秦宇却只是淡淡一笑,伸手拍了拍身旁的设备,“这还只是开始。等批量生产上线,咱们的晶体管不仅能满足机床的需求,还能打破国外的垄断!”
……
几天后,秦宇的晶体管生产线正式向工业部开放参观。
工业部刘主任带着几个专家小组一早就赶到了轧钢厂。刚进车间,他就被眼前的场景震住了。
“这就是你说的晶体管生产线?”刘主任指着那几台设备,眼神里充满了不敢置信。他原本以为,秦宇最多也就弄出个实验室级别的小玩意,没想到竟然做出了这么像模像样的生产线。
“刘主任,您别光看外表,看看它的成果吧。”秦宇笑着说道,随后示意操作员启动设备。
“咔哒——”生产线启动的声音响起,像是拉开了一出大戏的帷幕。
晶体生长炉嗡嗡作响,高温下的硅棒缓缓旋转,炉腔内的光线映在每个人脸上,仿佛镀了一层金。
“这温控……居然精准到0.1°c?”一个专家忍不住惊呼。
“这光刻机的对准精度……天哪,这种装置国内根本没有!”另一个专家激动得差点踮起脚尖。
当扩散炉完成了最后的杂质扩散工序,第一批晶体管被送到测试台时,刘主任一把抓起一颗,颤抖着问道,“这……这真是你们厂生产出来的?”
秦宇点了点头,“不仅是我们厂生产的,还是用废旧设备改装出来的。”
“废旧设备?”刘主任的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几个专家一听这话,表情更加复杂,有人甚至忍不住低声嘟囔,“这家伙是天才还是妖怪?”
当测试仪上的数据跳出来时,全场彻底炸了。
“高效晶体管!这种性能,已经达到了国外的第一梯队水平!”一个专家激动得声音都在抖。
“不对,某些参数甚至超越了进口货!”另一个专家补充道。
刘主任的手微微颤抖着,他转头看向秦宇,满脸都是不可思议,“这……这真的全是你一个人搞出来的?”
“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秦宇谦虚地笑了笑,“这背后是咱轧钢厂全体工人的努力。”
刘主任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突然转头对随行的秘书说道,“马上给我拟一份报告,我要向部里申请资源,把秦宇同志独立出来,成立一个实验室!”
随行的专家们纷纷点头附和,“对,这种天才,就应该给他最大的支持!”
“一个实验室怎么够?”刘主任摆了摆手,眼神里带着几分激动,“我要成立一个国家级的项目组,专门围绕秦宇的技术开展研究!”
秦宇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一局,他不仅赢了,还赢得了漂亮。
……
没过几天,工业部的批文就下来了——秦宇被正式任命为“重点技术实验室”的负责人,实验室就设在轧钢厂,直接对工业部汇报工作。
整个厂子都炸开了锅。
“天哪,国家实验室!秦宇这下可真成大人物了!”老王感慨道。
“还用说?这可是咱们厂的骄傲!”另一个工人忍不住说道。
而四合院里,刘海中和阎埠贵听说后,已经气得饭都吃不下了。
“这小子怎么就能这么命好?”刘海中狠狠地抽了一口旱烟,拐杖敲在地上咣咣响。
“命好?他那是踩着咱们头上去了!”阎埠贵阴阳怪气地说道。
……
工业部的支持批文下来的第二天,秦宇便接到了刘主任亲自打来的电话。
“秦宇同志,你的机床项目,工业部已经决定列为一级重点工程。这不是轧钢厂的事了,而是整个国家的事。现在,我正式通知你——从今天起,你将负责组建一条完整的机床生产线,地点我们已经选好了,就在东郊工业区。具体资源和人力,工业部会全力支持。”
听到这话,秦宇握着电话的手微微一紧,心中既激动又有几分沉重。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突破,而是一场关乎国家工业命运的大考验。稍有差池,他就可能辜负整个国家对他的期望。
“刘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挂断电话后,秦宇没有一丝迟疑,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他知道,东郊工业区的机床生产线不仅要生产出五轴联动机床,更要为今后国内工业装备的升级奠定基础。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能有任何疏漏。
第二天一早,秦宇就带着一份详细的生产规划图,赶到了东郊工业区。
东郊工业区是一片荒凉的土地,除了几栋废弃的厂房和堆满杂草的空地,几乎看不到任何成型的生产条件。站在一片杂乱的厂区中央,秦宇的鞋底踩在松软的泥土上,耳边是呼啸的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