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英雄赞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谭侨望着老人的脸,缓缓开口:
  “这是...”
  “当初那位郭静华大哥,年轻时的照片。”
  “是我们专程带过来的。”
  “我们,是在甘州庆城,找到了您那位郭大哥的家。”
  “我们现在,已经联系上他的家人了。”
  “他的家人告诉我们说...”
  “您要找的这位郭大哥,其实是一九三零年生人。”
  “在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二年左右,参加了华夏的志愿军。”
  “他在部队里面,是一位卫生兵。”
  “在抗米战争结束之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在战争结束的童年,他也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大概在五五年的时候,他生了他的大儿子。”
  “在六四年的时候,生了他的二儿子。”
  “一直到九零年,他在当地的卫生院退休了。”
  “他的晚年生活得,其实非常幸福...”
  听到这里,李勤忠老人脸上的表情,都还算平稳。
  可谭侨接下来的话,却开始叙述那些令人难以接受的遗憾:
  “但,我要告诉您的是...”
  “您的这位郭静华大哥。”
  “他已经在零三年的那一年,因为突发疾病,而去世了。”
  一下子...
  李勤忠还有些没太反应过来的样子。
  他微微 一侧头,看向了身旁的谭侨,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哪一年?”
  他自上台开始,都一直没有表现出耳背之类的情况。
  更何况,谭侨吐字清晰,声音适中。
  台下的所有人,都听得极为真切。
  绝不可能,出现没有听清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只可能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李勤忠,选择性地错过了这段信息。
  不过,本着负责的态度。
  谭侨还是转过头来,无比认真,也无比低沉地开口重复了一遍:
  “二零零三年。”
  “走的时候,他七十三岁。”
  李勤忠微微张大嘴巴,“哦”了一声。
  随后,并没有立刻说话。
  而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抬头望着照片,久久不曾开口。
  随后,才缓缓低下头去。
  朝着那张照片,重重地鞠了一躬。
  既是向一位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也是向曾经那位亲切的大哥,致以深沉的怀念。
  弯腰,沉默了许久。
  两行清泪,才终于从李勤忠的脸颊上缓缓流下。
  他的手中,一直捧着自己带来的那个红布。
  红布上面,完完整整地摆放着三枚古朴的纪念章。
  看李勤忠老人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了明显的情绪波动。
  谭侨这才稍稍上前,搀扶着他的身子,开口说道:
  “别急,李老。”
  “您刚才不是说过吗?”
  “如果见不到郭大哥的话,也要把这些东西交给他的后人。”
  “是不是?”
  李勤忠老人只是颤抖着身子,一言不发。
  “在我们联系到他的家人之后,他的侄子和孙子,代表他们全家人,特意赶来了云州。”
  “他们都非常地感谢您。”
  “此时的他们,就站在这扇门后。”
  李勤忠老人缓缓回过头去。
  又一次,望向了紧闭着的门扉。
  谭侨与主舞台上的李阳对视一眼,稍稍点了点头 。
  而后,望向大门,开口说道:
  “请再次打开希望之门。”
  随着“咔哒”的声响...
  大门又一次打开。
  年纪不同的二人,从门后缓步走了出来。
  这二位,便分别是郭静华的侄儿与孙儿。
  两代人的坚守,三代人的相会...
  台下的观众们,望着眼前的一幕,顿时无比感慨。
  弹幕之中,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谭侨站在旁边,主动搀扶着李老,迎向了门内走出的二人。
  并站在李老旁边,为李老介绍起了这二人的身份:
  “这位是郭大哥的孙子郭洪甲,这位则是侄儿,郭立民。”
  郭老伸出自己不住颤抖的双手,与眼前的二人紧紧相握。
  神色显得无比激动,眼中满含着热泪:
  “快七十年了...”
  “七十年了...”
  两位后辈,面带着感激的笑容。
  望着眼前的老人,颇有一份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一份情谊,名为传承。
  自从郭静华离开了李勤忠的家,将三枚纪念章作为信物托付给李勤忠之后。
  距今,已经将近七十余年。
  而时至今日...
  那份留存于纪念章中的情谊,终于物归原主。
  稍稍寒暄了一阵后,李阳便将那边的四人招呼了过来。
  在谭侨的引导下,四人一同走回,坐在了沙发上。
  而李勤忠,也小心翼翼地将三枚纪念章,收回到了那个古朴的子弹盒子中。
  又拿来红布,像当初的母亲一样。
  郑重其事地,将其包了起来。
  看着坐在一起,热情交流的两家人。
  李阳望向台下的观众,缓缓开口:
  “时隔近七十年,李勤忠老人一家,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初的陈诺。”
  “把这三枚纪念章,亲手交换给了郭家的后人。”
  “从他的老母亲,再到李老自己。”
  “两代人的心愿,终于完成了。”
  “其实,正是无数像郭静华一样的志愿军战士们。”
  “不顾自身的安危,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才拼来了我们今天的山河无恙,祖国的欣欣向荣。”
  “这些为华夏,为人民而战的英雄儿女们。”
  “我们也将永远铭记。”
  “七十多年前,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肩负人民的重托...”
  “雄赳赳气昂昂,跨入战场。”
  “发扬伟大的自我奉献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历经了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最终,赢得了抗米战争的伟大胜利,锻造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们也相信,这样的精神,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必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在这里,我也想趁着这个机会...”
  “带着大家一起,向那些最可爱的人们致敬。”
  话语过后,全场起立,纷纷鼓起掌来。
  甚至就连许多屏幕外的观众,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面对着电视站起了身。
  胸中的热血,仿佛被点燃。
  英雄的赞歌,仍在耳畔回荡。
  这一份感动,无以言喻。
  但每一个华夏儿女,应该都能体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