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正和之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正和之变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书,它可分为上册与下册。
上册所载是慕容青弦被疯狂撕咬、陷入绝境的惊险历程;下册则是讲慕容青弦如何从至暗时刻中崛起,绝地反击,扭转乾坤,成就一段英雄传奇。
正和四十年,大景朝堂之上阴云密布,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局势剑拔弩张。“正和之变”,在混沌的局势中一触即发。此变不仅成为大景国运的关键转折点,更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景,燕,赵三国的历史长河中激起汹涌波涛,引发了一系列深远的连锁反应,其影响之巨,超乎想象。
太子柏瑞泽,在燕国“夜者”李明仪的蓄意蛊惑与煽动下,失去了理智,悍然发动了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在死寂阴森的夜晚,太子率珞紫曦的亲信部队悄无声息地突袭宫廷。宫中禁军首领是珞紫曦的旧部 ,是以他们毫不费力,在睡梦中便被迅速制服景成帝,墨云公主、小皇孙等一众皇族成员,转瞬间便成为了太子的阶下囚,被幽禁于少阳宫中,生死未卜。
太子彻底撕下了伪善的面具,露出真面目,以铁血手段对朝中异己展开了疯狂的清洗与迫害。
慕容青弦,这位曾经为大景国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原本应当成为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和民族的英雄。他乃是慕容承泽的次子,年纪轻轻便已成为一名威震四方的少年将军。
此前,尽管慕容青弦成功地与赵王达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口头退兵协议,但这一壮举不仅没有让他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奖赏,反而引来了太子的深深嫉恨。而那阴险狡诈的李明仪更是在一旁不断地煽风点火、疯狂撺掇,使得太子对慕容青弦起了必杀之心。
面对太子的步步紧逼和蓄意谋害,慕容青弦奋起反抗。最终,寡不敌众的慕容青弦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含恨远走离岛。
可是,太子并未善罢甘休,他派出众多爪牙继续追杀慕容青弦,李明仪死死咬住其不放,一路穷追不舍直至离岛。幸而老天开眼,就在慕容青弦命悬一线之际,鬼医莫云飞出手相助,助他成功逃脱了敌人的捕杀。
与此同时,李明仪不为人知的“夜者”身份也意外曝光,他竟然掳走了慕容青弦深爱的恋人秋兰,仓促逃回燕国。
时光匆匆,两月已逝,伤愈的慕容青弦率领其追随者悄然返回盛京,与朝中忠义之士——工部尚书王兰州、盛京都尉上官颖、天才捕快苏瑾等人汇合,为那些在太子暴政下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们带来了希望。
慕容青弦单独去见了太子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持者珞紫曦,向其展示了太子和李明仪多年来所行龌龊之事的人证与物证,成功策反了珞紫曦。
此时的盛京,已然沦为一片人间炼狱,大街小巷处处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息,刀光剑影闪烁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令人胆战心惊。慕容青弦身披坚甲,手持利刃,冲锋在前,身先士卒。
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慕容青弦尽显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与过人的智慧谋略。他巧妙地运用各种战术,声东击西,虚实结合,令太子的军队防不胜防,阵脚大乱。
他太子的军队虽人数众多,但实则是一盘散沙,军心涣散,人心不齐,很多士兵只是迫于形势才无奈追随太子。
于是,他一方面派人暗中散播太子篡位的不义之举以及种种恶行,让太子的军队心生疑虑,军心浮动;另一方面,对那些摇摆不定的士兵采取招安政策,晓之以理,承诺只要他们弃暗投明,便既往不咎,给予他们重新做人、报效国家的机会。
在他的恩威并施之下,太子的军队逐渐瓦解,战斗力锐减,纷纷倒戈相向。
最终,慕容青弦斩杀太子于承极殿前,那日,慕容青弦傲然而立,手中长剑寒光闪烁,剑上的血迹尚未干涸,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目。
太子的残党已被肃清,那些曾经追随太子为非作歹的势业,此刻皆噤若寒蝉,纷纷伏地求饶,不敢再有反抗,犹如丧家之犬般狼狈不堪。
慕容青弦的目光冷峻而锐利,缓缓扫视着众人,而后大声说道:“今日,我便要让天下人知晓,此贼的累累罪行!”
“其一,我慕容家族在乌木堡之战中,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奋勇抗击外敌,为守护我大景江山不惜舍生忘死。那是一场惨烈而悲壮的战斗,我慕容家的儿郎们,毫无惧色,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然而,这贼子却心怀叵测,为一己私利诬陷忠良,颠倒黑白,致使我慕容家族蒙冤受屈,众多英烈含恨九泉!他们的血不能白流,这份冤屈今日必须昭雪!”
“其二,他重用燕国奸细李明仪,李明仪潜伏在我朝,如同一颗毒瘤,肆意搅乱我朝局。他在我大景朝堂之上兴风作浪,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使得我朝上下人心惶惶,政令不通,国家根基遭受重创!此等引狼入室之举,罪不可恕!”
“其三,他妄图控制官员,把持朝政,以达到其独揽大权的野心。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将那些正直敢言、一心为国的臣子打压排挤,安插自己的心腹爪牙,使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国家治理陷入混乱。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将我大景的江山社稷当作他个人的玩物,肆意践踏,毫无顾忌!” 慕容青弦的声音愈发激昂,人们对太子的罪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跟随慕容青弦拨乱反正的决心。
“其四,他竟敢发动政变,幽禁陛下、公主以及小皇孙,毫无人性地迫害那些有识之士,几乎让我大景分崩离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其五,他在李明仪的蛊惑与怂恿之下,丧失道义,悍然抢劫赵国商队,无端挑起两国之间的纷争。此等鲁莽愚蠢之举,全然不顾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死活,将大景置于险境。如今赵国大兵压境,我叶桑城首当其冲,即将遭受战火的洗礼,这一切皆是因这贼子的贪婪与短视所致!我们被迫卷入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难道不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吗?
经慕容青弦安插在太子身边的眼线作证是李明仪在太子耳边不断吹嘘抢劫赵国商队既能获取大量财富,又能借此削弱赵国在大景的商业势力,从而巩固太子的地位。太子被这巨大的利益诱惑,又兼之对自身权力的盲目自信,便轻易地听从了这一谗言,决定动手抢劫。
行动当晚,太子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将领王猛,率领一支精锐但伪装成普通山贼的队伍,埋伏在赵国商队必经的峡谷。当毫无防备的赵国商队进入峡谷后,王猛等人迅速出击,将商队的货物洗劫一空,并残忍地杀害了部分抵抗的护卫,造成了一场血腥的惨案。
在抢劫行动之前,王猛曾秘密与李明仪的亲信龙颜喜在京郊的一处废弃庄子会面,慕容青弦的人暗中跟踪并记录下了这一画面。之后,又在王猛的住处搜出了他与龙颜喜往来的信件,这些信件中详细提及了抢劫计划以及李明仪承诺给予的好处,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证据。
慕容清玄在承极殿前,将这些证据一一展示给众人:“诸位请看,这便是李明仪与太子勾结的铁证!!”众人看到这些确凿的证据,皆对太子和李明仪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愤怒,也更加坚定了跟随慕容清玄拨乱反正、抵御外敌的决心。
“其六,此贼心性残暴,竟滥杀无辜,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当年在麦邦村,他与那李明仪狼狈为奸,为满足一己私利,肆意敛财,竟丧心病狂地私造铁器,全然不顾国法森严与百姓安危。他们在水中下药,让村民有瘟疫的表象,然后以隔离为借口,掳掠五十名无辜村民为其做地下黑工,逼迫他们在暗无天日的工坊中劳作。当事情即将败露之时,他们为了掩盖罪行,毫不留情地将手无寸铁的村民残忍杀害,手段之狠毒,行径之恶劣,简直畜生不如!他们的双手沾满了百姓的鲜血,这等残害无辜百姓、违法乱纪的恶行,罪不容诛!天理难容!”
“如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慕容青弦怒吼道,随即举起手中长剑,猛地斩下了太子的首级,高高举起,让众人都能看清这罪人的下场。“今日,我慕容青弦便要拨乱反正,还我大景一个清明盛世!”
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臣子和士兵,此刻皆被慕容清玄的大义凛然所感染,被他的英勇无畏所折服,纷纷跪地高呼:“慕容将军英明!愿追随将军,保我大景!” 一时间,呼声震天,响彻云霄,慕容清玄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成为了众人心中拯救大景的希望之光,是他们在这黑暗动荡的时期唯一的精神支柱与依靠。
而在宫殿的一角,一支小分队正悄悄地护送着景成帝和墨云公主离开。
景成帝面色苍白,眼神复杂地望着远处慕容青弦的身影。他心中清楚,如今的形势已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自己已无力回天。慕容青弦手握重兵,且在这场政变中赢得了民心,大势已去的他,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点。
他的儿子竟然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简直是罪大恶极!然而,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慕容青弦挺身而出,他的一系列举动虽然被外界解读为是为了争夺权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已经濒临崩溃的国家此时此刻确实急需一位能让人心之所向的精神领袖站出来力挽狂澜,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眼下,整个国家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不安,如果慕容青弦真有能力让所有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一致对外抵御外敌入侵,那么或许还能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度带来一线生机和希望。
景成帝长叹一声,这一声叹息中饱含着无奈、悔恨与悲哀,在小分队的护送下,缓缓离去,消失在宫殿的阴影之中,只留下这充满着血腥与变革气息的承极殿,见证着大景历史的转折,也见证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政变虽已落下帷幕,但大景却并未迎来真的和平与安宁,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景成帝在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变故后,身心遭受重创,心力交瘁,已然无力再掌控这复杂的朝局。在各方势力的权衡博弈与妥协退让下,景成帝无奈下诏,立丽妃即花丽娇双胞胎儿子之一的诺言为帝,泰和帝,国号庆熙。慕容青弦选为摄政王,暂代年幼的皇帝执掌朝政,稳定大局。
诏书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谋算计与利益交换,是景成帝的无奈妥协之举,还是慕容青弦在背后精心谋划的权力布局,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然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谜团,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家。大景还未来得及从内乱的创伤中恢复元气,外部的危机便接踵而至,犹如雪上加霜。赵国迅速调兵遣将,发兵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大景杀来,如乌云压境般兵临叶桑城下。刹那间,大景国内人心惶惶,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与绝望之中,朝不保夕;朝堂之上更是一片混乱,求和与迁都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此时若选择求和或迁都,大景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祖宗基业将毁于一旦,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于是,慕容青弦力排众议,挺身而出,在朝堂上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我们大景的先辈们从乐景山上追踪白虎下山,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打拼下这片江山,历经千辛万苦,方有今日之繁荣昌盛。如今,外敌入侵,我们怎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轻易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我们绝不能重蹈燕国的覆辙,成为他国的附庸与笑柄。唯有拼死一战,方能保卫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百姓,扞卫大景的尊严!”
众人纷纷响应,决心与慕容青弦并肩作战,共御外敌。
礼部尚书王兰州,秋兰的姑父,在这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与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他当机立断,紧急行动起来,凭借着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与人脉,从战事缓和的兰水、梅州等地征调粮草。在他的高效组织与精心安排下,三十万石粮草如同救命稻草般,星夜兼程运往圣京,为这场生死之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解决了军队的后顾之忧。
战争初期,形势对大景极为不利,由于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内乱,大景元气大伤,战力疲弱,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在赵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叶桑城失守,大景军队节节败退,防线不断被突破,赵国大军很快便直逼盛京城下,将盛京城围得水泄不通,盛京城危在旦夕。
慕容青弦与上官颖、苏景、王兰州等人临危受命,肩负起了保卫盛京、抵御外敌的重任。他们日夜坚守在城墙之上,巡查每一处防御工事,及时修补城墙的破损之处,加强城防设施。同时,他们以身作则,鼓舞士兵的士气,严格督战的同时,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共度难关。在他们的激励下,士兵们的斗志逐渐被点燃,纷纷表示愿与城池共存亡,誓死保卫盛京。
花丽娇,从未经历过战争残酷的新晋太后,被眼前的战争场面吓得花容失色,惊慌失措。她数次主张弃城而逃,认为这样或许可以保住自己和年幼皇帝的性命,避免遭受战争的荼毒。但慕容青弦深知弃城的后果不堪设想,一旦弃城,大景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百姓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因此,他严词拒绝了太后的提议,并耐心地向她解释坚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安抚她的情绪,让她明白此刻唯有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才有一线生机。
在这场关乎大景生死存亡的战争中,慕容清玄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大勇、大智慧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他带领着大景的军民,在绝境中顽强抵抗,不屈不挠,与赵国军队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国军队的补给线逐渐拉长,补给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慕容青弦巧妙地运用战术,不断地骚扰袭击赵国的补给部队,使得赵国军队的粮草供应逐渐短缺,士气也开始低落。而大景军队在慕容清玄的鼓舞下,众志成城,愈战愈勇,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终于,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坚守后,赵国军队再也无法承受战争的压力,赵王无奈之下,只得下令退兵。这场关乎大景生死存亡的大战,最终以大景的坚守胜利而告终。慕容青弦也由此在大景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家的中流砥柱与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将被大景的百姓永远铭记,传颂千古。
然而,在这胜利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牺牲与权谋,多少血与泪的交织,他的秋兰今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