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之东南荡寇17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刘掌门此时也恢复了理智。
  他只是想教训云清清,却没想过要她的命。
  无论怎么说她也是杀了昏君的英雄,在武林和民间声望极高。
  如果她死在自己手里,就算是误杀,那也会引来不少非议。
  而他的刀法杀意过盛,达到巅峰时他自己都很难控制住。
  稍有不慎,云清清便会死在他手里。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自己认输。
  他不由劝道:“云女侠,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你必输无疑。
  如果再打下去,恐怕很难和平收场,你还是认输吧!”
  回应他的是一道剑光。
  一道看上去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剑光。
  但也只是看上去……
  刘掌门只觉双目一阵酸楚,仿佛被什么锐利之物刺激,泪水竟不自觉地滑落。
  四周观战的众人亦是如此,纷纷抬手揉眼,待视线再次清晰之时,云清清的剑尖已稳稳贴在了刘掌门的颈侧。
  而他的长刀,则孤零零地插在几步开外,尘土微扬。
  这一瞬的变故,快得令人咋舌,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悄然截断,又猛然接续。
  刘掌门无暇顾及颈边的凉意,只是目光炯炯,死盯着云清清,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与敬佩:“这一招,何名?”
  “鬼神惊。”
  “一剑鬼神惊吗?果然好名字!也确实当得起这个名字!”
  刘掌门长叹一声,神色复杂:“这一战我输的不冤!
  首先便是轻敌大意,这本就是江湖大忌。
  然后便是畏首畏尾,无法发挥出全部实力。
  不过,纵然我没犯错,也不过是输得更体面一点而已!”
  周围众人亦是沉浸在那一剑的余韵之中。
  那一剑,是极致的收敛,将所有的杀意与剑意深深埋藏,外表朴素无华,内里却蕴藏着惊天动地的力量。
  云清清显然与刘掌门同属一招流的大家。
  但她的这一招,却已超越刘掌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她胜得如此轻易。
  论武功,她已经有资格角逐天下第一了。
  如此实力,够资格当这个武林盟主了。
  人群中,一人率先反应过来,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敬畏:“参见盟主大人。”
  此言一出,如多米诺骨牌般,众人纷纷效仿,齐声高呼:“参见盟主。”
  就连刘一刀——这位天下前五的高手,云清清的对手,也不得不低下头:“参见盟主。”
  至此,云清清算是真正登上了武林之巅。
  当上武林盟主之后,云清清便带着人去见了那位戚承辉将军。
  他看上去确实很不凡。
  身高体壮,一双浓眉之下的双眸锐利无比,脸部轮廓刚硬。
  身上隐约可感受到浓重的煞气,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令人望而生畏。
  武功也是非凡,离掌门级也就差一线。
  因为有胡天成的吩咐,戚承辉热情的款待了云清清。
  “云女侠,多谢你救了胡大人。”
  戚承辉声音中满是感激。
  云清清惊叹,“胡大人连这事都告诉你了吗?他对你可真是信任。
  你不在意我杀了昏君吗?
  不过,戚将军你的人品倒也确实值得信任!”
  这位戚将军可是曾经说出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也是一位心怀天下的人物。
  在他的心里,真正忠心的恐怕更多的是百姓。
  他之所以当上将军,都是因为昏君搞事,将三面的异族都惹了……
  戚承辉勉强挤出一抹笑容,“胡大人的事大多都没有瞒着我。
  我们的关系比外界想象的还要深。
  只是,他终究是严党的人,知道自己迟早没有好下场,所以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
  如此,他日如果他倒台了,也不会牵连到我。
  按照他的说法,大日月可以没有他胡天成,却不能没有我戚承辉。”
  云清清不由赞叹道:“胡大人还真是忧国忧民。
  不过他的话倒是没有错。
  戚将军你是千年一遇的将才,而大日月的情况已经差到极致,有亡国之兆。
  如果没有你这种将才,将来恐怕会生灵涂炭。
  他愿意牺牲自己保住你恐怕就是看透了这点!”
  历史中正是戚承辉平定了东夷和北蒙。
  至于南蛮,被张橘政想办法解决了。
  两人又聊了一阵,谈及了一些对武林中人的安排。
  斥候是可以完全用武林中人替换,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戚承辉还提出了将武林中人融入他的鸳鸯阵里面。
  对付东夷最大的难题,便是普通士兵难以抵挡东夷武林高手的凌厉攻势,从而导致阵型被破。
  如果一个阵法能有两个武林中人,一个负责拿盾牌防御,另一个在内阵丢暗器,这便能稳住鸳鸯阵,极大减少损失。
  除此之外的武林中人可以训练成弓箭手。
  武林中人内力深厚,射箭距离又远,持久力又强,远非普通弓箭手可比的。
  甚至厉害的还可以当狙击手用,精准打击敌方关键目标。
  云清清便带头转职了弓箭手。
  她的箭法超强,以后可以当个古代的狙击手。
  其他人也各自找了自己适合的位置。
  比如武当派,他们最适合当盾手。
  论及防御,天下也没几个比他们更强的了。
  而唐门这种玩暗器的门派就适合藏在阵中甩暗器。
  还有些轻功高强的……适合当传讯兵。
  斥候毕竟不是比轻功,而是比武力。
  双方狭路相逢勇者胜。
  干掉对方的斥候,就可以肆无忌惮查探了。
  这也是之前东夷异族惯用的手段,非常好用!
  没有斥候,你连被包围了都不知道!
  戚承辉练兵加上整合武林人士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山令港最终战也开打了。
  不过云清清却不在前线,而是在后方州安城,以防东夷贼寇偷袭。
  有了武林中人做斥候,戚承辉对东南贼寇情况了解较多。
  在山令港不远处便有一支一万人的东夷贼军。
  他们攻打山令港,贼军定然会支援。
  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等戚承辉收拾了山令港的东夷贼军,他们迟早也逃不了。
  所以他们一定会拼命攻打州安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