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刘伯温:一定有这么一个人,找到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这天,
刘伯温府上,
汪广洋带着新任的礼部尚书李信,礼部尚书赵瑁,刑部侍郎胡桢,工部侍郎徐本正等人来请教,也让刘伯温见一见新的六部班子。
而之前杨宪用的那几个,杨思义、陈宁等人,因为上次金陵园嫖娼的事,已经被免了。
刘伯温一时还没有从杨宪案缓过神来,一想到朝政就感觉惊心动魄。毕竟,杨宪是他的门生,感情一向很好,却被老朱五马分尸,实在是太惨了。
这几日回想起来,杨宪总是想扳倒蓝玉,却屡屡功败垂成,实在也让人莫名其妙。
照理说,
蓝玉这种人,应该很容易对付,却想不到步步领先,自己一方反而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刘伯温是何等人?
这个把月他一直在想:突然被交到都察院的杨宪罪证,是谁在背后收集的?又是谁交上来的?
想来想去,
他始终没有头绪。都说是扬州的百姓自发交来的,他是打死也不信。从各种角度分析,都一定是淮西的人在背后早就收集好了,就等着这天爆出来呢。但要说到具体的,他是一点都猜不出来。
这时,
他见这批信任的官儿,个个谨慎畏惧,也不由得感慨,心想:这一把老朱干得太狠,倒是把江南士绅给吓坏了……
正思忖间,
汪广洋也说到了这里:
“恩师,如今人心涣散啊,学生收到很多信,许多人都不想当官了,甚至都不让子弟科举了。唉,学生主持中书省,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嗯嗯,
刘伯温点点头:
“你们要吸取教训!杨宪那样是亘古未闻啊,皇上的处罚已经很轻了!你要跟他们说清楚,这是咱们自己的错!”
嗯嗯,
汪广洋等人纷纷点头。
刘伯温又问:“你们有没有打听到?杨宪的罪证到底是什么人交到都察院的?”
“呃,恩师啊,我们也不知道啊。到处打听,那是谁也不知道!都说那天忽然就摆在了都察院大堂里!如此罪证,谁敢隐瞒?于是就送上去了。”
唉!
刘伯温也是头大,喃喃自语:
“到底有个什么人背后?这人也太可恨了……”
汪广洋脱口说:
“恩师,不就是李善长嘛!”
不料,
刘伯温却摇头,
“不是……李善长不会干这个的,一定还有别人……”
“那就是蓝玉?”
刘伯温还是摇头:
“蓝玉也不会干……”
“那到底是谁啊?是不是皇上啊?”
说到这里,
大家都脸色突变。
刘伯温还是摇头:“皇上也不知道……一定有这么一个人,你们要瞪大眼睛到处看,一定要把这个人找出来!”
嗯嗯,
这时,
大家都骂起来——
“什么人啊!太可恨了!”
“阴险鬼!”
“躲在暗处啊!”
“到底什么人啊?”
“想想怎么害怕啊……”
“这人要是抓住来,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
“……”
……
与此同时,
李善长府上,大家的心思也差不多。
胡惟庸大惑不解:
“相国,那些罪证真的是别人扔进院子的?”
李善长被他们问了十七八回,已经有点窝火了,瞪眼说:“惟庸!难道老夫会说假话?我说了!都是有人扔进来的!”
呼!
众人一下子懵逼。
冯胜又问:“相国,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李善长回忆一下:
“大半年前吧……呃,应该是拂晓之际,有人从院子外扔进来的……”
哦,
大家一想:拂晓之际,连打更的都睡了!那是什么人啊?这时机瞅得也太毒了!这个本查不出来啊!
付友德骂了一嘴:
“阴险鬼!小人!”
“对!混蛋啊!”
“害人精!”
“借刀杀人嘛!”
“……”
一群人跟着骂。
胡惟庸看得更远,悠悠说:
“这事儿啊,咱们要跟刘伯温通个气,让他知道不是咱干的!否则以后这中书省就永无宁日了……”
嗯嗯,
李善长点点头:
“惟庸啊,你去一趟,就实话告诉他吧。”
“学生遵命。”
……
与此同时,
苏尘也收到了反馈——
【叮!】
【恭喜宿主第一次完成老六反杀任务!】
【特别奖励:暗桩】
卧槽了?
什么呀?
打开一看,
【暗桩,就是情报人员,宿主目前拥有2000人,可分布各地,渗透各种地方,帮助宿主收集情报。】
哇擦了!
这个牛逼大了啊!
苏尘立刻发现了暗桩的好处——
可以把这些人放在各个地方,比如刘伯温、李善长、各地藩王的府上,当一个不起眼的下人,甚至还有可能渗透到老朱的锦衣卫体系里,随时掌握锦衣卫的动态!
于是,
他立刻就着手实施,把2000暗桩分布到了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等人的府上。
这些暗桩都是非常牛逼的,通过很常规的渠道,进入到了这些场景里面。
又把一批暗桩分布到了各大酒楼、妓院、花船,乃至商号、皇庄里。
接下来,
又是藩王府、
寺庙,
码头,
边境,
派出这些暗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反杀!
让他们搜集各类人物的把柄!
……
往后几天,
苏尘也把辣椒和烟草种了一些。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个把月,想想还没见过蓝玉呢,别又搞出什么幺蛾子,到时候被人盯上。
对于时局他倒是很清楚的——
杨宪倒台后,老朱继续用汪广洋,汪广洋之后又是李善长,然后是刘伯温也当了两年,最后是胡惟庸,然后就废除宰相了。
不过到那时候,人也杀得差不多了,没几个活着的。最狠的蓝玉案之后,功臣就杀光了。
不过呢,
蓝玉现在肯当老六了,所以以后多半就没有蓝玉案,而是会有一个其他的案子,把淮西勋贵一网打尽。
眼下嘛,
汪广洋还要当两年,李善长退居二线,也不太管事。这段时间最大的风险,应该是转到了皇族这边了。
因为就在半年前,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一起就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