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饿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在辽阔广袤的齐地,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做马永。此人的生活状态简直可以用一贫如洗、惨不忍睹来形容,其品行更是恶劣到了极点,毫无半分道德和廉耻可言。同乡的人们对他的种种作为和不堪的作风厌恶至极,于是带着浓浓的戏谑与深深的鄙夷,给他取了一个饱含讽刺意味的外号 ——“饿鬼”。
  马永已然过了三十岁,可岁月并未给他带来丝毫的转机,他的日子非但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而是愈发地凄惨困窘,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永无出头之日。他身上所穿着的衣物破旧得难以形容,补丁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简直就像鹑鸟那杂乱无章、破败不堪的羽毛,哪里还有半分整洁与体面的模样。平日里,他总是习惯性地将两只手交叉着搭在肩上,像一个孤魂野鬼般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流窜。他全然不顾及旁人的目光和指责,肆无忌惮地抢夺他人售卖的食物,只为了能够勉强填饱自己那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的肚子。人们对他这种毫无道德底线、不知廉耻的行为愤怒到了极点,纷纷对他避而远之,甚至连正眼瞧他一下都觉得是一种侮辱,仿佛他是这世间最令人唾弃、最不堪的存在,根本不把他当作一个正常的、有尊严的人来看待。
  在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位朱叟。想当初,朱叟年轻的时候,就带着他的妻子在繁华喧嚣、热闹非凡的五都集市上努力谋求生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所从事的行业并非光明正大、为人称道的,甚至有些为人所不耻。时光匆匆,当朱叟步入晚年,他怀揣着一颗疲惫且渴望安宁的心,选择回归故乡,渴望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安度余生。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他早年那不光彩的从业经历,当地那些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的士绅们对他投来了诸多指责和诟病的目光,他在众人的议论和批评声中,日子过得颇为艰难,饱受精神上的折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是朱叟的良心受到了深深的谴责,又或许是他在岁月的磨砺中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他开始痛下决心,痛改前非,决心彻底摒弃过去那些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一心向善。他不再重蹈覆辙,而是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地证明着自己的转变。不仅他的品行逐渐变得端正高洁起来,而且还积极主动地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人们亲眼目睹了他如此真诚而坚定的改变,那颗原本对他充满厌恶和鄙夷的心也渐渐被感化,慢慢地收起了曾经的冷眼和唾弃,开始对他稍稍有了些礼貌和尊重。
  在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不平凡的日子里,碰巧遇上马永在集市上故态复萌,又一次做出了令人不齿的行为 —— 抢东西吃却不给钱。这一次,他的无赖行径彻底激怒了店铺的人。众人对他这种屡教不改、毫无悔意的行为早已忍无可忍,决心要给他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让他为自己的无耻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于是将他团团围住,对他苦苦为难,言辞激烈地指责他的过错。就在马永陷入这狼狈不堪、难以脱身的困境之时,朱叟恰巧路过此地。朱叟向来心地善良,拥有一颗慈悲为怀、宽容大度的心。当他看到马永那可怜又可悲的模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怜悯之情。他实在不忍心看到一个人如此落魄和无助,即便这个人是声名狼藉、劣迹斑斑的马永。于是,朱叟没有丝毫的犹豫,挺身而出,主动替马永付了钱,帮他化解了眼前的危机。随后,朱叟又展现出了他超乎常人的宽容和大度。他并没有因为马永过往那些不堪的行为而对他心存偏见和歧视,反而是将马永带回了自己温馨的家中。朱叟不仅没有对马永进行任何严厉的指责和批评,反而慷慨地送给他几百钱,并且语重心长、满怀期待地劝说道:“年轻人啊,这些钱你拿去当作本钱,好好做些正经营生,谋一个正经的生计,不要再这样浑浑噩噩、不知所谓地过下去了。只要你肯付出努力,肯用心去经营,日子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马永从朱叟那里接过钱,千恩万谢之后,便匆匆离开了。
  然而,马永从朱叟那里得到的这几百钱,并没有如朱叟所期望的那样被用于正途,成为他开启新生活的基石和希望。马永离开朱叟家后,依旧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将朱叟的那番苦口婆心和殷切期望放在心上。他不仅没有用心去努力经营生意,反而整日游手好闲,肆意挥霍,将那来之不易的几百钱当作是可以随意浪费的流水。很快,那几百钱就被他挥霍一空,如同流水般消逝得无影无踪。没过多久,他再次陷入了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的悲惨境地,钱又全部花光了,依旧重蹈以往的覆辙,继续在集市上靠着抢夺他人食物来苟延残喘,过着那毫无尊严和希望的日子。而且,马永的内心深处还一直充满了恐惧和担忧,他害怕会与朱叟再次相遇。他深知自己辜负了朱叟的一片好心和信任,无颜面对朱叟那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每当想到朱叟对他的宽容和帮助,他的内心就会涌起一阵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于是,为了逃避这种可能的相遇和内心的谴责,他干脆一狠心,逃离了家乡,跑到了临邑,希望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或者说继续他那堕落、无耻的生活。
  到了临邑之后,马永的日子依旧没有任何起色,依旧是一片黯淡无光、毫无希望的景象。有一天夜晚,寒风凛冽,冰冷刺骨,他无处栖身,无奈之下只好在学宫里借宿,寻求一个能够遮风挡雨、暂时安身的地方。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夜晚的气温低得让人难以忍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冰封在了一片寒冷的死寂之中。马永为了在这极度寒冷的环境中寻求一丝温暖,竟然胆大包天地摘下了学宫里圣贤塑像头上的珠串,然后用这些珠串来烤学宫里的床板。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圣贤的极大亵渎和不尊重,是对学术尊严和神圣信仰的粗暴践踏。学官得知此事后,怒发冲冠,气得满脸通红,额头的青筋暴起,眼神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他觉得马永的这种行为简直是无法无天、丧心病狂,是对学术和尊严的严重践踏,绝对不能轻易饶恕,必须要给予他最严厉的惩罚,以正学风,以敬圣贤。马永看到学官那愤怒得几乎要失控的表情和坚决要惩罚他的态度,顿时吓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如纸,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他深知自己这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可能会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于是,他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苦苦哀求学官能够高抬贵手,大发慈悲,赦免他的罪过。他一边哭泣,一边抽噎着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意为学官做任何事情,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只要能够弥补自己这次犯下的过错。学官听了他的这番话,心中略微一动。他原本燃烧着怒火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和思考。他想到或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从马永身上得到一些好处。于是,学官那原本愤怒得几乎扭曲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他假装思考了片刻,然后装作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暂且饶过了马永,放他离开了。
  马永离开学宫后,并没有因为这次的侥幸逃脱而心生感激和悔改之意。相反,他更加变本加厉,绞尽脑汁地寻思着如何能够更快地谋取钱财,满足自己那永远也无法填满的私欲。他经过一番仔细的探查和打听,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在寻找猎物一般,终于发现有一个学生家境颇为富裕。于是,他那贪婪的心思又开始蠢蠢欲动,如同一条饥饿的恶狼看到了肥美的羔羊。马永厚着脸皮登门拜访,那副贪婪无耻的嘴脸让人看了就觉得恶心。一见到那个学生,他便毫不客气地强行向他索要钱财,那蛮横无理的态度仿佛他才是这世界的主宰。为了达到目的,他故意使用各种挑衅和激怒的手段,言辞粗俗,行为恶劣,试图让那个学生失去理智,做出冲动的行为。那学生原本是一个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知书达理的人,但面对马永这种无休止的挑衅和无理要求,最终还是被激怒了,失去了原本的冷静和理智。而马永看到学生被自己成功激怒,心中暗自得意,那扭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阴险的笑容。他竟然丧心病狂地拿起刀划伤了自己,然后诬陷是学生所为,并跑到学官那里添油加醋地告状,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学官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秉持公正,查明事情的真相,反而被贪婪蒙蔽了双眼,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他趁机勒索那个无辜的学生一大笔贿赂,试图从中大捞一笔,满足自己那无尽的贪欲。学生为了避免遭受更严重的惩罚和麻烦,无奈之下只好屈服于学官的压力,给了学官丰厚的财物。学官得了好处之后,这才心满意足地免去了对学生的处罚,让这件事情草草了结,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让其他的学生们得知后,大家都对学官和马永的卑鄙行为感到无比的愤怒和不齿,心中的怒火燃烧得如同熊熊烈火。他们觉得学官的贪婪和马永的无耻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绝对不能就这样轻易放过他们,必须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于是,学生们决定团结起来,如同汹涌的浪潮一般,一起到县衙去告发此事,希望能够得到县令的公正裁决,还他们一个公道,还学术一个清净。县令听闻了学生们的告状后,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他那严肃的面容上透露出坚决的决心。他决定亲自彻查此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定要还原事情的真相,还学生们一个公平正义的结果。经过一番深入细致、抽丝剥茧的调查和审问,县令终于查明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马永故意寻衅滋事,恶意诬陷学生,试图从中谋取私利。县令对马永的这种恶劣行为感到极为愤怒,他那紧锁的眉头和严厉的目光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他觉得马永的所作所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和良心,更是对法律和秩序的严重践踏,必须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于是,县令毫不犹豫地下令杖责马永四十大板,每一板都带着正义的力量,以惩罚他的罪行。同时,还给马永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让他在众人面前示众,以示惩戒,让所有人都知道作恶的下场。可怜的马永在遭受了这番严厉的惩罚后,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如同被暴风雨摧残的花朵。仅仅过了三天,他那原本就虚弱不堪、千疮百孔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一命呜呼了,结束了他那罪恶且不知悔改的一生。
  就在马永死去的这天夜里,朱叟在睡梦中看到了一个奇异而又令人惊讶的场景。只见马永穿戴整齐,身佩官服,一副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的样子,走进了他的房间。马永的脸上带着一丝愧疚和诚恳,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悔恨和自责。他望着朱叟,语气沉重地说道:“我马永此生辜负了您对我的大恩大德,一直以来都无以为报。我深知自己的过错和罪孽,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痛苦。如今我特地前来,就是为了报答您的恩情,希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弥补我在人间所犯下的过错。” 朱叟听了马永的这番话,心中感到一阵惊讶和疑惑。还没等他完全反应过来,马永的身影便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如同烟雾般消散无踪。朱叟猛然从梦中惊醒,他的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要跳出胸膛。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睡衣也被汗水浸湿。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从隔壁房间传来的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那哭声清脆而响亮。朱叟连忙起身前去查看,发现他的小妾恰巧在这个时候生下了一个儿子。朱叟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孩子或许就是马永的转世。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叟给这个孩子取名叫马儿。
  马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得并不如其他孩子那般聪慧机敏,反应总是慢半拍。他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速度也比同龄人慢了许多,在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令人欣慰的是,马儿对读书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决心。尽管他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刻苦努力,一遍又一遍地研读那些经典的书籍和文章,常常挑灯夜读,废寝忘食。二十多岁的时候,朱叟为了儿子的前途,可谓是操碎了心,用尽了心思。他四处奔波,不辞辛劳,寻求各种关系和帮助,竭尽全力地为马儿的未来谋划。终于,在朱叟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马儿得以进入县学,迈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为他的未来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后来有一次,马儿参加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为了能够心无旁骛地备考,他住在了一家旅店里。白天的时候,他感到有些疲倦,身心俱疲的他便躺在床上休息。无意中,他看到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旧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众多的主题和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其中有一篇关于 “犬之性” 的四句题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马儿看了之后,心中暗自感到一阵恐慌和担忧,他觉得这题的难度颇高,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同难以跨越的高山。但出于对考试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还是强打精神,振作起来,认真地读了好几遍这篇文章,并且努力将其牢记在心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没想到,当他怀着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心情进入考场的时候,竟然惊喜地发现试卷上恰好遇到了这个曾经让他感到头疼、让他绞尽脑汁的题目。马儿心中大喜过望,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感到自己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受到了命运的垂青。赶忙将之前记住的内容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奋笔疾书,文思泉涌。最终,凭借着这篇文章,他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表现出色,得了优等的成绩,因此获得了廪膳补贴,这为他的学业和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支持,让他能够更加专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马儿在学业上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前进。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奋斗,他在六十多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 补任临邑的训导一职。然而,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他在任上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让人们对他的期望彻底落空。马儿没有结交到一个真正讲道义、重情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的眼中,只有金钱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抛之脑后。只有当别人从袖子里拿出钱财送给他的时候,他才会立刻露出像鸬鹚一样讨好的笑脸,点头哈腰,阿谀奉承,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和殷勤,那副谄媚的样子让人看了作呕;如果别人没有给他钱,或者没有满足他的物质要求,他就会立刻拉下脸来,表情变得严肃冷漠,甚至充满了凶狠和无情,仿佛换了一副面孔。睫毛仿佛能长达一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胁和不满,好像完全不认识对方一样,那副势利眼的模样让人寒心。偶然有一次,县令因为一些学生犯下的小过错,下令让马儿对这些学生进行稍微的惩罚,以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可马儿却把这当作一个难得的敛财机会,他不仅没有以教育和引导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学生的问题,反而像惩治穷凶极恶的盗贼一样严酷地对待那些学生。他使用各种严厉的手段和惩罚措施,丝毫不考虑学生们的感受和尊严,只是为了从学生或者他们的家长那里获取更多的贿赂和好处,满足自己那贪婪的欲望。只要有来告状的读书人,只要是带着丰厚的钱财来贿赂他,他马上就会满脸堆笑,热情相迎,完全不顾事情的是非曲直和公平正义,将自己的职责和良心抛到了九霄云外。诸生们对他的这种贪婪、无耻和不公的行为实在是忍无可忍,心中的愤怒和不满日益积累,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而马儿年近七十的时候,身体状况开始急剧恶化,每况愈下。他的身体变得臃肿不堪,行动迟缓,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仿佛背着一座沉重的大山。耳朵也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失聪,视听都不再灵敏,与外界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仿佛生活在一个孤独的世界里。可即便如此,他还常常不知羞耻地向别人打听能够让胡须变黑的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自己那早已逝去的青春和容颜,不愿意接受岁月的洗礼和生命的规律。有一个书生向来性格狂放不羁,对于马儿的种种丑陋行径早已心怀不满,对他的贪婪和无耻深恶痛绝。当他得知马儿又在四处寻求乌须药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恶作剧的冲动,想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廉耻的家伙。
  于是,他故意将茜根锉碎,然后谎称这是一种神奇的乌须药,交给了马儿。
  马儿满心欢喜地接过这所谓的 “乌须药”,没有丝毫的怀疑和警惕。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使用这 “神药”,让自己恢复年轻时的模样。
  第二天天亮后,大家一起来看望马儿,当看到他的模样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哄堂大笑。原来,马儿使用了那书生给他的茜根之后,面容变得极为怪异和滑稽,就像庙里所塑的灵官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马儿得知自己被戏弄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原本就心胸狭隘的他,此时更是暴跳如雷。他那浑浊的双眼充满了愤怒和怨恨,脸上的皱纹因为愤怒而扭曲得更加厉害。
  于是,马儿立即下令拘捕那个捉弄他的书生。可那书生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早在夜里就逃走了,不知去向。
  马儿因为这件事情气得怒火中烧,郁结于心。他整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在这样的精神折磨下,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几个月后,他那原本就脆弱不堪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精神压力,最终一命归西,结束了他那充满争议和污点的一生。
  而当地的人们在得知马儿的死讯后,有的感到一丝惋惜,毕竟他也曾在学术上有过一些成就;但更多的人则是觉得他这是自作自受,若不是他平日里贪婪成性、为非作歹,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朱叟在得知马儿的死讯后,不禁长叹一口气。回想起马儿的一生,他心中既有对他早年努力读书的欣慰,又有对他后来堕落行径的痛心和无奈。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马儿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人性善恶、因果报应的一个典型案例,时刻提醒着后人要秉持正直善良的品行,不可因一时的贪欲而迷失自我,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