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道阻且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就是在姚名成内心反复纠结的这半刻钟时间里,吴东从背后柜子里取出许多草纸。
“这些都是我之前写的,梦中仙人所赐诗词,你把它们全感悟完,在你说的那名传录上刻下,应该能直接步入儒道绿心境界吧。”
“这么多……感悟哪有那么容易,体会感悟也得我自身阅历达到,有所经历才能有所感悟啊。”
姚名成脸上无奈苦笑道,内心却是颇为感动吴东此举。
“你先前不是问我,我因为什么事情而纠结吗?我现在告诉你,因为武穆遗志。”
“武穆遗志?武穆……岳武穆?”
吴东闻言稍稍愣神,随即反应过来,在宋朝能跟武穆二字挂钩的,貌似也只有他。
不对,严格意义上算,应该是说能用武穆来代指的,只有他。
“武穆遗志怎么了,你在纠结要不要追随岳武穆的志向吗?收复中原,抗金北伐?”
“差不多,你也知道岳武穆的事?”
姚名成嘴角苦笑更甚,不过除此之外,他还为吴东对武穆遗志的了解而感到些许诧异。
难不成吴东以前也喜欢听说书先生讲有关岳武穆的故事?
“我当然知道,岳武穆是何等人物,你想追随他的志向,抗金北伐……啧!”
聊到追随岳武穆的遗志,吴东顿感有口难言,咋舌不止。
大宋朝自岳武穆北伐失败以后,几乎再无重大北伐胜利,直至后面蒙元崛起,宋朝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接连三次隆兴北伐,开禧北伐,嘉定北伐……尽管是他那个世界的历史。
据他原身记忆可知,这个世界的大宋朝,不说百分之百相同,最起码也有百分之七八十与原来世界历史相同了。
难保未来不会像原来世界历史那般重演。
“是否追随武穆遗志,对我来说那么纠结的原因在于,我是武穆子孙,是他们口中少将军流传于世的唯一血脉。”
声如惊雷震人心,吴东久久不能平。
“你是武穆子孙……少将军,岳云的独生子?你不是郭汝他堂弟吗?姓岳。”
听他提起郭汝堂弟这回事,姚名成心中尴尬不已,不知该如何开口向他解释,自己当初是骗他的。
“呃……我其实不是郭汝他堂弟,我姓姚,住在郭汝他隔壁的隔壁家。”
“你那天骗我的啊,说你是他堂弟。”
姚名成倍感尴尬点头,尬笑道:“我怕你知道我是谁,到时候跟我爹娘聊天时候,不小心说漏嘴,让他们知道我偷跑出门。”
“好吧,我说你怎么和郭汝要来找我借帷帽,还让他别说漏嘴。”
“你难道不记得我了吗?我听郭汝说,你以前经常带着我一起玩。我还以为,那天我骗你,你其实早就知道我是谁。”
“呃……可能过去太久了,我记不太清。”
涉及到吴东接收原主记忆,接受的不太完整一事,他赶紧找个理由糊弄过去。
“我记得少将军岳云他有两个孩子啊!怎么说是他独子,还有他们?他们是谁。”
言归正传,听姚名成介绍自己身份,吴东心中百思不得其解道。
是这方面历史出现偏差了吗?
然而他却无法开口明说,只因岳武穆子孙下落之事,不是他一个市井小民该知道的。
他能认字写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你知道少将军岳云,却不知岳武穆当初所统帅的十二军中,有许多人仍以完成武穆遗志为己愿,暗中组成新的背嵬之士。
正是这群背嵬之士,他们为了让我免受流放岭南之苦,将我同真正姚家子做交换。
我也是今天中午才知道自己身世真相。”
听闻如此秘辛身世,吴东用脚想也能猜到:“他们想让你成为他们新的统帅,带领他们完成武穆遗志?”
姚名成颇感脖颈处沉重点头,仿佛肩上背了座大山那般。
事实也差不多,武穆遗志,岳家军往日战死冤魂,如今守候之人的期盼,外加北境沦丧之地的那数千万黎民百姓……
不是大山,胜似大山。
更为关键的是,于情于理,这座大山都必须压在他身上,被他扛起来。
“你纠结的问题是害怕自己担负不起这份责任,还是说你认为朝廷如今不该北伐,应该休养生息?”
吴东必须首先搞清楚姚名成这个当事人内心想法,才好向他提供自己的建议。
站在后世之人角度的建议,北伐……当然是有利有弊,不可轻易妄动,否则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二者皆有吧,连岳武穆,韩节夫那等人物主张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落得那般凄惨下场,我何德何能成功?何德何能功成身退?
再者说,没有足够战胜的把握,妄动干戈,只会给大宋百姓带来更深更重的苦难。”
北境中原那边一旦打起仗来,别说直接受到战火影响的大宋遗民,哪怕是南边百姓,他们同样绝无安宁之日。
可以直接断定的加征税赋,兵役徭役。
“他们让你北伐,完成武穆遗志,有没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思路,总不能直接搞起义吧。”
吴东脑海当中回忆着前世,岳家背嵬军自武穆逝去以后,貌似没有在历史长河里再闹出什么大的波澜。
更别说起义,造反这类弥天大祸事。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个世界历史出现了偏差,或者是姚名成口中说的背嵬之士……
他们将自己隐藏在幕后搞起义,北伐。
“他们的想法是干预立储,将他们认可的一位具备雄才大略,雄心壮志的皇子给推上大位,从而再行北伐。”
“干预皇室立储……先不说这风险多大,他们怎么就敢确定,自己看人眼光足够准?”
这想法听起来是要比直接起义,北伐来的高明很多,但仔细一想,吴东觉得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姚名成摇了摇头,“你觉得我应不应该跟他们搅合在一起,全心全力图谋北伐?”
“不好说,这条路很长,也很难,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草率做决定,更不应该听别人教你怎么做,你要遵从你自己内心的决定。
去外面走走看看,你现在才多大年纪,见过多少事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吴东又开始了他自认为最有道理的劝说方式,先是引经据典,再用反问句加强感情。
“红尘炼心吗?我是不是该去北境那边看看,看看岳武穆他们眼中需要拯救的黎民百姓,再看看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
姚名成口中念叨着,吴东说的意思好像跟他师父说的没两样。
“嗯,从南往北走,我也想跟你一起去看看外面的百姓,看看大宋朝壮丽山河。”
吴东眼神里适时流露出向往之意,来此大宋朝走一遭,岂能不经历一番波澜壮阔的冒险历程。
当然,建立在冒险基础上的前提是安全。
“你可得好好研习诗词,争取早日踏入绿心长青境界。到时候有那实力,我就可以跟着你游山玩水,不必担心遇到危险。”
姚名成若有所思点了两下头,脸上同样出现向往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