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七律诗词赞《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赞周易卷七之析》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
青娥爱恋阴阳合,镜听机缘变易奇。
牛癀自然求共处,金姑财富守中规。
传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
以下是对这首七律诗词的诠释: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开篇指出以《周易》哲学来深入探究卷七的内容,其中经典典故所蕴含的奥秘令人兴致盎然,思绪难平。
“青娥爱恋阴阳合,镜听机缘变易奇”:这两句具体阐述卷七中《青娥》的爱情体现了阴阳和谐的理念,而《镜听》所展现的机缘则充满了变化的奇妙。
“牛癀自然求共处,金姑财富守中规”:接着讲述《牛癀》反映了人与自然应寻求和谐共处,《金姑夫》提示对待财富要遵循中正的规则。
“传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最后总结强调传承这种智慧能够千秋闪耀,而天地人之道的哲理在这些典故中得以充分展现。
整首诗围绕对《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这一主题的称赞,简述了其中几个典故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以及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卷七所收录的《青娥》《镜听》《牛癀》《金姑夫》等经典典故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们不仅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蕴含着深刻主题思想和指导意义的文化瑰宝。从周易哲学的深度视角来解析这些典故,我们能够探寻到天地人之道的奥秘,领略古人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
《青娥》这一典故,讲述了一段曲折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从周易哲学的观点来看,爱情中的阴阳和谐是至关重要的。男女双方如同阴阳两极,相互吸引又相互补充。在故事中,主人公们经历了种种波折,最终得以相聚,这体现了阴阳在动态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正如周易中的“否极泰来”,困境达到极点时,往往会迎来转机。而这种转机并非偶然,而是在阴阳互动中积累的必然结果。同时,爱情中的坚持和执着也符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主人公们为了爱情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顺应天道中的积极作用。
《镜听》则以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与人心的渴望。在周易哲学中,“变易”是核心概念之一。镜听所预示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的行为和选择而发生变化。这告诉我们,命运并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着变数和转机。人的内心渴望和意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命运的走向。当我们积极面对生活,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努力时,就有可能改变不利的局面,迎来更好的发展。同时,镜听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冷静,不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以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命运的起伏。
《牛癀》的故事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周易中,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牛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劳动力,其健康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故事中牛的患病,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而人们为了救治牛所付出的努力,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修复关系的愿望。这启示我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过度索取和破坏自然,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保证人类的长久福祉。
《金姑夫》讲述了一个关于财富和人性的故事。从周易的角度来看,财富如同阴阳中的阳,适度的财富能够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幸福,但过度追求财富则可能导致阴阳失衡,引发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财富时的种种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贪婪、自私等负面人性的危害。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财富,遵循“中正”之道,保持内心的平衡和道德的坚守,不让财富成为人生的主宰,而是将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在文化传承方面,这些经典典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它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不断地启迪着后人。周易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这些典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要学会运用阴阳平衡的思维去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要以“变易”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树立“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守“中正”之道,不为名利所迷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高尚。
总之,卷七中的经典典故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天地人之道的奥秘。以周易哲学为钥匙,我们能够打开这些奥秘之门,深入理解古人的智慧,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为我们的人生指引方向,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我们珍视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二、《聊斋志异》中《青娥》《镜听》《牛癀》的原文和白话文故事。
《青娥》原文
霍桓,字匡九,晋人也。父官县尉,早卒。遗生最幼,聪惠绝人。十一岁,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
同里有武评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何仙姑之为人。父既隐,立志不嫁。母无奈之。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难之,生郁郁不自得。母恐拂儿意,遂托往来者致意武,果不谐。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会有一道士在门,手握小镵,长裁尺许。生借阅之,道士不与。固请,乃曰:“此镵君家不能用,聊以奉赠。”生觉其言怪,受而谢之。持归,爱不释手,审谛之,则镌有“天宫”二字,喜极,怀之而出。每自念:“此镵能耨(nou)且掘,吾得借此以见青娥,可乎?”因于无人处,依镵所镌,凿石为穴,深数尺,阔容二人。已而自念:“武家闺闼深邃,计将安出?”乃于穴外复凿一窦,潜通武宅。自分足力孱弱,不能至武所,因嵌石窦中,以俟女归。
至夜,武家果举烛入窦。生自窦窥之,见青娥至,暗中捉其佩囊,曳入窦中。青娥大惊,索佩囊不得。既而闻窦中有声,窥之,见一小郎,始知为霍生。乃问:“君何为者?”生曰:“我霍桓也。”青娥曰:“此来何干?”生曰:“慕卿丽质,神魂飞越,恨无机缘,得谐缱绻。今幸得此,愿得永奉箕帚。”青娥曰:“此来必有以教我。”生曰:“但得近卿玉体,死无憾矣。”青娥怒曰:“狂生!我何爱于汝而犯非礼?”言未已,生突前拥抱之。青娥急呼:“婢子来!”婢至,无所见,遂去。生以佩囊授青娥,青娥受而释之。既出窦,女命阖扉。生曰:“卿若有意,当复见访。”女不应。生怅然而归。
逾夕,女果至,责生曰:“我与君无素,何得如此?”生谢过不遑。女曰:“今已如此,当为君图之。”因与订约而去。生喜,数日不复至。母疑之,潜窥其所为,见其常入石窦中,心异之。一日,生至窦,女适在,遽捉其臂曰:“君何往?”生惊而遁。女追之不及。归告母,母往窥之,见女坐窦中,与一少年语。母怒,呼女出,挞之。女泣曰:“母杀儿矣!”母曰:“汝既私相订约,何得复怨?”女曰:“儿与霍生虽有私约,然彼稚齿,未识情事。且此事非儿自主,乃霍生强为之。”母曰:“既如此,何不早言?”女曰:“儿欲言,恐母责儿不贞,故不敢言。”母曰:“今当如何?”女曰:“儿愿从母命。”母乃许之。
生闻女许婚,大喜,具币帛往聘。女曰:“君年未冠,且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敢私许?”生曰:“吾以情告母,母已许矣。”女曰:“既有成言,当待君娶。”生乃去。后女以情告父母,父母许之。
生年十五,入泮。未几,娶女归。夫妻伉俪甚笃。生后举孝廉,仕至某郡太守。
《青娥》白话文故事
霍桓,字匡九,是山西人。他父亲曾担任过县尉,很早就去世了。霍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聪明绝顶。十一岁时,就因为是神童而进了县学。但他母亲过分疼爱他,禁止他走出家门,以至于到了十三岁,还分不清叔伯、甥舅。
同乡里有个姓武的评事,喜好道教,进山修仙一去不返。他有个女儿叫青娥,十四岁,美若天仙。青娥小时候偷偷读过父亲的书,羡慕何仙姑的为人,父亲隐居后,她立志不嫁人。母亲也无可奈何。一天,霍桓在门外偶然看见了青娥。这孩子虽然不懂什么,但就是觉得喜爱极了,却又没法表达;直接告诉母亲,让母亲去求婚。母亲知道这事不可能,故意为难他,霍桓闷闷不乐。他整天想办法,也没个主意。
恰巧有个道士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小镵,长约一尺。霍桓借来看看,道士不给。他再三请求,道士才说:“这镵你家不能用,就送给你吧。”霍桓觉得他的话很奇怪,收下并道谢。拿回家,爱不释手,仔细端详,上面刻着“天宫”二字,高兴极了,揣在怀里出门。常常想:“这镵能锄地也能挖掘,我可以借此见到青娥,行不?”于是在没人的地方,按照镵上所刻,凿石头挖了个洞,深有几尺,能容纳两个人。接着又想:“武家的内宅幽深,怎么办才好?”于是在洞外又挖了一个小孔,悄悄通向武家。自己觉得脚力弱,到不了武家,就把石头嵌在小孔中,等着青娥回来。
到了夜里,武家果然有人举着蜡烛走进小孔。霍桓从洞中偷看,看到青娥来了,暗中抓住她的佩囊,把她拉进洞。青娥大吃一惊,找不到佩囊。接着听到洞中有声响,一看,见是个小郎君,才知道是霍桓。就问:“你干什么?”霍桓说:“我是霍桓。”青娥说:“你来这里干什么?”霍桓说:“爱慕你的美丽,神魂颠倒,遗憾没有机会,能与你亲近。今天有幸这样,希望能永远侍奉你。”青娥说:“你来一定有什么指教。”霍桓说:“只要能靠近你的身体,死也无憾了。”青娥生气地说:“狂生!我为什么要喜欢你而做非礼的事?”话没说完,霍桓突然上前抱住她。青娥急忙呼喊:“丫环快来!”丫环来了,什么也没看见,就离开了。霍桓把佩囊交给青娥,青娥接受后放了他。出洞后,青娥让他关好门。霍桓说:“你如果有意,应当再来探望我。”青娥不回答。霍桓失望地回去了。
过了一晚,青娥果然来了,责备霍桓说:“我和你没有交情,为什么这样?”霍桓不停地道歉。青娥说:“现在已经这样,应当为你想办法。”于是和他订下约定离开了。霍桓很高兴,好几天青娥都没来。母亲起了疑心,暗中观察他的行为,见他常进石头洞,心里觉得奇怪。一天,霍桓进洞,青娥正好在,急忙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去哪儿?”霍桓受惊逃跑。青娥追不上。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去查看,见女儿坐在洞中,和一个少年说话。母亲大怒,叫女儿出来,打了她。青娥哭着说:“母亲杀了我啦!”母亲说:“你既然私自订了婚约,为什么又埋怨?”青娥说:“女儿和霍桓虽然有私约,但他年纪小,不懂情事。而且这事不是女儿主动的,是霍桓强行这样做的。”母亲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早说?”青娥说:“女儿想说,又怕母亲责备女儿不贞洁,所以不敢说。”母亲说:“现在怎么办?”青娥说:“女儿愿意听从母亲的安排。”母亲这才答应了。
霍桓听说青娥答应了婚事,非常高兴,准备了聘礼去求婚。青娥说:“你还没成年,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敢私自答应?”霍桓说:“我把情况告诉母亲,母亲已经答应了。”青娥说:“既然有了约定,就等你娶我。”霍桓这才回去。后来青娥把情况告诉父母,父母答应了。
霍桓十五岁时,进了县学。不久,娶青娥回家。夫妻感情非常深厚。霍桓后来中了孝廉,官做到某郡的太守。
《镜听》原文
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冷暖相形,颇存芥蒂。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
次妇望夫綦切,是岁大比,窃于除夜以镜听卜。有二人初起,相推为戏,云:“汝也凉凉去!”妇归,凶吉不可解,亦置之。闱后,兄弟皆归。时暑气犹盛,两妇在厨下炊饭饷耕,其热正苦。忽有报骑登门,报大郑捷。母入厨唤大妇曰:“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次妇忿恻,泣且炊。俄又有报二郑捷者,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此时中情所激,不觉出之于口;既而思之,始知镜听之验也。
《镜听》白话文故事
益都县有郑氏兄弟俩,都是文学之士。老大很早就出名了,父母常常偏爱他,又因为他而偏爱他的妻子;老二不得志,父母不太喜欢他,于是也厌恶老二的媳妇,甚至不把她当儿媳看待。冷热差别明显,兄弟妯娌之间很有隔阂。老二媳妇常对老二说:“同样是男人,怎么就不能为妻子争口气?”于是就不和老二同睡。于是老二感到愤恨,勤奋用心地思考,也出名了。父母对他稍稍好了些,但还是比不上老大。
老二媳妇盼望丈夫高中的心情非常急切,这一年乡试,她在除夕夜用镜听占卜。有两个人刚起床,互相推让着,说:“你也凉凉去!”媳妇回来,不明白是凶是吉,也就放下了。考试结束后,兄弟俩都回来了。当时暑气还很盛,两个媳妇在厨房做饭给耕田的人吃,热得很苦。忽然有报信的骑马来到家门,报告老大考中了。母亲进厨房叫大媳妇说:“大儿子考中了!你可以凉凉去。”老二媳妇又气又恨,哭着继续做饭。不久又有人来报告老二考中了,老二媳妇用力扔了擀面杖站起来,说:“我也凉凉去!”这时是心中情绪激动,不自觉地说了出来;接着一想,才知道镜听占卜应验了。
《牛癀》原文
陈华封,蒙山人。以盛暑烦热,枕藉野树下。忽一人奔波而来,首着围领,疾趋树阴,掬石而坐,挥扇不停,汗下如流沈。陈起坐,笑曰:“若除围领,不扇可凉。”客曰:“脱之易,再着难也。”就与倾谈,颇极蕴藉。既而曰:“此时无他想,但得冰浸良酝,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楼,暑气可消一半。”陈笑曰:“此愿易遂,仆当为君偿之。”因握手入村。
至家,出藏酒于石洞,其凉震齿。客大悦,一举十觥。日已就暮,天忽雨;于是张灯于室,客乃解除领巾,相与磅礴。语次,见客脑后,时漏灯光,疑之。无何,客酩酊,眠榻上。陈移灯窃窥之,见耳后有巨穴,盏大;数道膜间鬲,如窗棂;棂外软革垂蔽,中似空空。骇极,潜抽髻簪,拨膜觇之,有一物,状类小牛,随手飞出,破窗而去。客觉,奋而捉之,已杳矣。
客大窘,起而谢曰:“实相告:我乃六畜瘟神。适所纵者牛癀,恐百里内牛无种矣。”陈故以养牛为业,闻之大恐,拜求术解。客曰:“余且不免于罪,其何术之能解?惟苦参散最效,其广传此方,勿存私念可也。”言已,谢别出门。又掬土堆壁龛中,曰:“每用一合亦效。”拱不复见。
居无何,牛果病,瘟疫大作。陈欲专利,秘其方,不肯传;惟传其弟。弟试之神验。而陈自剉啖药,殊罔所效。有牛二百蹄躈,倒毙殆尽;遗老牝牛四五头,亦逡巡就死。中心懊恼,无所措手。忽忆龛中掬土,念未必效,姑妄投之。经夜,牛乃尽起。始悟药之不灵,乃神罚其私也。后数年,牝牛繁育,渐复其故。
《牛癀》白话文故事
陈华封是蒙山人。因为盛夏暑热烦闷,他在野外的树下躺着休息。忽然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头上围着围巾,快步跑到树荫下,抓起石头坐下,不停地挥扇,汗水像流水一样淌。陈华封起身坐下,笑着说:“如果把围巾拿掉,不扇扇子也能凉快。”客人说:“脱掉容易,再戴上就难了。”于是和他交谈起来,很是含蓄有涵养。过了一会儿说:“这时候没别的想法,只要能有冰浸的美酒,一道清凉的香气,经过十二重楼,暑气就能消掉一半。”陈华封笑着说:“这个愿望容易满足,我来为您实现。”于是拉着手进村。
到了家,从石洞里拿出藏的酒,酒凉得冰牙。客人非常高兴,一口气喝了十杯。天快黑了,天忽然下起雨来;于是在屋里点上灯,客人这才解下围巾,一起畅谈。说话间,看到客人脑后,不时漏出灯光,陈华封很疑惑。没多久,客人喝醉了,睡在榻上。陈华封移过灯偷偷查看,看到客人耳后有个大洞,像茶杯那么大;几道膜间隔着,像窗户棂子;棂子外软皮垂着遮住,里面好像空空的。陈华封极为惊骇,悄悄抽出发髻上的簪子,拨开膜偷看,有一个东西,形状像小牛,随手飞了出去,冲破窗户飞走了。客人醒来,奋力去抓,已经不见了。
客人非常窘迫,起身道歉说:“实话告诉您:我是六畜瘟神。刚才放走的是牛癀,恐怕百里之内的牛都没种了。”陈华封本来以养牛为业,听了非常害怕,请求他想办法解除。客人说:“我自己都免不了罪责,哪有什么办法能解除?只有苦参散最有效,您广泛传播这个方子,不要有私心就可以了。”说完,告辞出门。又捧起土堆在壁龛里,说:“每次用一合也有效。”一拱手就不见了。
没过多久,牛果然病了,瘟疫大肆发作。陈华封想要独占利益,隐瞒这个方子,不肯传授;只传给了他弟弟。弟弟试用非常灵验。而陈华封自己锉药服用,完全没有效果。有二百头牛,都倒地死了;剩下四五头老母牛,也徘徊着要死。他心里懊恼,不知怎么办。忽然想起壁龛里捧的土,心想也许不一定有效,姑且胡乱投给牛吃。过了一夜,牛都起来了。这才明白药不灵,是神惩罚他自私。后来过了几年,母牛繁殖,渐渐恢复了原来的数量。
《金姑夫》原文:
会稽有梅姑祠。神故马姓,族居东莞,未嫁而夫早死,遂矢志不醮,三旬而卒。族人祠之,谓之梅姑。
丙申,上虞金生,赴试经此,入庙徘徊,颇涉冥想。至夜,梦青衣来,传梅姑命招之。从去。入祠,梅姑立候檐下,笑曰:“蒙君宠顾,实切依恋。不嫌陋拙,愿以身为姬侍。”金唯唯。梅姑送之曰:“君且去。设座成,当相迓耳。”醒而恶之。是夜,居人梦梅姑曰:“上虞金生,今为吾婿,宜塑其像。”诘旦,村人语梦悉同。族长恐玷其贞,以故不从。未几,一家俱病。大惧,为肖像于左。
既成,金生告妻子曰:“梅姑迎我矣。”衣冠而死。妻痛恨,诣祠指女像秽骂;又升座批颊数四,乃去。今马氏称金姑夫云。
《金姑夫》白话文故事:
在会稽有座梅姑祠。这位神原本姓马,家族居住在东莞,还没出嫁丈夫就早死了,于是她发誓不再嫁人,三十岁就去世了。族人建祠祭祀她,称她为梅姑。
丙申年,上虞有个姓金的书生,赴试经过这里,进入庙里徘徊,陷入了沉思。到了夜里,梦见一个青衣人来,传达梅姑的命令召唤他。金生跟着去了。进入祠庙,梅姑站在屋檐下等候,笑着说:“承蒙您的眷顾,我实在依恋您。如果不嫌弃我粗陋笨拙,愿以自身侍奉您。”金生唯唯诺诺答应。梅姑送他说:“您先回去。等座位设好,就来接您。”金生醒来后很厌恶这个梦。这一夜,当地居民都梦见梅姑说:“上虞的金生,现在是我的夫婿,应该给他塑像。”第二天早上,村里人们说起梦来都相同。族长害怕玷污了梅姑的贞洁,因此没有听从。不久,一家人都生病了。非常害怕,就在左边给金生塑了像。
塑像完成后,金生告诉妻子说:“梅姑来迎接我了。”穿戴好衣帽就死了。妻子非常痛恨,到祠庙指着梅姑的塑像大骂;又登上座位打了她几个耳光,这才离开。如今马氏族人称呼金生为金姑夫。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上述内容进行的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
在《青娥》的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可视为阴阳的互动。他们所遭遇的波折与最终的相聚,象征着阴阳在矛盾冲突后的平衡与和谐。正如周易所强调的,阴阳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爱情中的甜蜜与痛苦、相聚与分离,都是阴阳力量此消彼长的表现,而最终达到的美满结局则是阴阳平衡的实现。
对于《镜听》,其预示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人的选择对命运的影响,体现了阴阳的动态变化。镜听所给出的初始预示可视为一种潜在的阴性能量,而人的积极行动和意志则是阳性能量的展现。当人的阳性能量足够强大并与阴性能量相互作用时,就能够改变命运的走向,实现阴阳在新层面上的平衡。
变易思想:
《牛癀》中牛的患病与救治过程反映了事物的变化无常。牛的健康状况从良好到患病是一种变,人们努力救治使其恢复又是一种变。这与周易中的“变易”思想相契合,即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需要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适应和引导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金姑夫》中,人物对财富的态度和财富带来的影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最初对财富的渴望到因过度追求而导致的人性扭曲,再到最终对财富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对待,这一系列的变化展示了人生境遇和心态的转变。
天人合一:
《牛癀》的故事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牛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患病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人类依赖牛进行农业生产,却未能给予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照顾,导致了牛的疾病。这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否则将会遭受自然的反噬。
中正之道:
在《金姑夫》中,人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和行为应遵循“中正之道”。过度追求财富导致的贪婪和道德沦丧偏离了中正,而...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为您解析:
《清平乐·周易析卷七》
阴阳有道,卷七深藏妙。青娥镜听皆言奥,牛癀金姑意表。
天地人共相依,机缘变易难知。智慧传承千古,心明哲理无欺。
《如梦令·论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青娥爱情殊,镜听机缘变数。休负,休负,天地自然同路。
《菩萨蛮·解周易卷七秘》
人间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青娥爱牵肠,镜听运无常。
牛癀思共处,金富循规度。奥秘在其中,传承岁月匆。
《浣溪沙·探卷七之奥》
卷七篇章奥理藏,青娥情事韵悠长。镜听奇异梦中央。
牛癀自然求睦处,金姑财富莫痴狂。易中真谛永流芳。
不知以上内容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您还有其他想法或修改意见,请随时告诉我。
诠释:
《清平乐·周易析卷七》
“阴阳有道,卷七深藏妙”:开篇指出周易中阴阳的运行规律,而卷七里的典故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和奇妙之处。
“青娥镜听皆言奥,牛癀金姑意表”:提到《青娥》《镜听》充满奥秘,《牛癀》《金姑夫》也有着深层的表意。
“天地人共相依,机缘变易难知”:强调天地人相互依存,而其中的机缘变化难以完全知晓。
“智慧传承千古,心明哲理无欺”:说明这些智慧历经千古传承,若能内心明白其中哲理,就不会被迷惑。
《如梦令·论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常常想着对卷七进行深入领悟,在周易的道理中追溯根源。
“青娥爱情殊,镜听机缘变数”:指出《青娥》的爱情与众不同,《镜听》中有机缘和变数。
“休负,休负,天地自然同路”:表达不要辜负,天地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和道路。
《菩萨蛮·解周易卷七秘》
“人间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人间的各种事情都遵循着周易的规律,卷七里的典故包含着真切的意旨。
“青娥爱牵肠,镜听运无常”:《青娥》中的爱情让人牵挂,《镜听》里的命运无常。
“牛癀思共处,金富循规度”:对于《牛癀》要思考人与自然共处,对待《金姑夫》中的财富要遵循规则和适度。
“奥秘在其中,传承岁月匆”:奥秘就存在于这些典故中,传承的岁月匆匆而过。
《浣溪沙·探卷七之奥》
“卷七篇章奥理藏,青娥情事韵悠长”:卷七的篇章中隐藏着深奥的道理,《青娥》的情事韵味悠长。
“镜听奇异梦中央”:《镜听》的奇异之处犹如在梦幻之中。
“牛癀自然求睦处,金姑财富莫痴狂”:《牛癀》启示我们与自然求和睦相处,面对《金姑夫》中的财富不能痴迷疯狂。
“易中真谛永流芳”:周易中的真谛永远流传芬芳。
五、《从<聊斋志异>卷七经典典故探寻天地人之道的奥秘》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奇幻的故事、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卷七中“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柳生”等经典典故,更是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智慧。运用周易哲学的观点来深度解析这些典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其中关于天地人之道的奥秘,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仙人岛”的故事中,主人公王勉误入仙境,遭遇了种种奇幻的经历。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王勉初入仙境时的惊喜,如同乾卦中的“初九,潜龙勿用”,意味着在新的境遇中,应保持谦逊和谨慎,不可贸然行事。然而,王勉却因自恃才华而骄傲自大,最终惹恼了仙人,被驱逐出境。这正如乾卦中的“上九,亢龙有悔”,警示人们在顺遂之时,若不能保持清醒和谦逊,过度张扬,必将招致悔恨。
仙人岛中的仙境与人间的对比,也体现了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仙境的美好与人间的纷繁复杂形成鲜明的对照,正如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人生既有顺遂如意的时刻,也有艰难困苦的阶段,只有认识到这种阴阳的变化,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颠道人”的故事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颠道人看似疯癫,却能洞察世事,预知未来。他的存在犹如周易中的“太极”,混沌未分,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颠道人的行为不受世俗常规的束缚,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世间的真相。这种超越常规的智慧,与周易中“变易”的思想相契合。
周易强调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观念。颠道人用他的颠狂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提醒人们要以灵活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规则和成见所束缚,而颠道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突破常规,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胡四娘”的故事则反映了人情冷暖与命运的无常。胡四娘在家族中备受冷落,但她始终坚守内心的善良和坚韧。这与周易中的“坤卦”精神相呼应,坤卦象征着柔顺、包容和忍耐。胡四娘以坤德之美,默默承受着外界的压力,最终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同时,胡四娘的经历也揭示了世间的因果报应。她的善良和忍耐最终得到了回报,而那些曾经轻视她的人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与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观念相符。它告诫人们要秉持善良正直的品德,相信善恶有报,只有遵循天道,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柳生”的故事则着重探讨了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柳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自己和他人的命运。在周易哲学中,命运并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人的努力和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命运的走向。
柳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不断努力和把握机遇的结果。这正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励人们要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同时,柳生在帮助他人时,也体现了周易中的“厚德载物”精神,拥有宽厚的品德,才能承载更多的福报。
通过对《聊斋志异》卷七这些经典典故的周易哲学解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之道的奥秘。天地运行有其规律,人在其中应顺应天道,遵循自然法则,同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挫折与机遇。
这些典故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至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用周易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聊斋志异》这样的经典作品,应当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传播,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聊斋志异》中“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的原文和白话文故事:
仙人岛
原文:
王勉,字黾斋,灵山人。有才名,屡冠文场,心气颇高,善诮骂,多所凌折。偶遇一道士,视之曰:“子相极贵,然被‘轻薄孽’折除几尽矣。以子智慧,若反身修道,尚可登仙籍。”王嗤曰:“福泽诚不可知,然世上岂有仙人!”道士曰:“子何见之卑?无他求,即我便是仙耳。”王乃益笑其诬。道士曰:“我何足异。能从我去,真仙数十,可立见之。”问:“在何处?”曰:“咫尺耳。”遂以杖夹股间,即以一头授生,令如己状,嘱合眼,呵曰:“起!”觉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飞,潜扪之,鳞甲齿齿焉。骇惧,不敢复动。移时,又呵曰:“止!”即抽杖去,落巨宅中,重楼延阁,类帝王居。有台高丈余,台上殿十一楹,弘丽无比。道士曳客上,即命童子设筵招宾。殿上列数十筵,铺张炫目。道士易盛服以伺。少顷,诸客自空中来,所骑或龙、或虎、或鸾凤,不一类。又各携乐器。有女子,有丈夫,有赤其两足。中独一丽者,跨彩凤,宫样妆束,有侍儿代抱乐具,长五尺以来,非琴非瑟,不知其名。酒既行,珍肴杂错,入口甘芳,并异常馐。王默然寂坐,惟目注丽者,然心爱其人,而又欲闻其乐,窃恐其终不一弹。酒阑,一叟倡言曰:“蒙崔真人雅召,今日可云盛会,自宜尽欢。请以器之同者,共队为曲。”于是各合配旅。丝竹之声,响彻云汉。独有跨凤者,乐伎无偶。群声既歇,侍儿始启绣囊,横陈几上。女乃舒玉腕,如掐筝状,其亮数倍于琴,烈足开胸,柔可荡魄。弹半炊许,合殿寂然,无有咳者。既阕,铿尔一声,如击清磬。共赞曰:“云和夫人绝技哉!”大众皆起告别,鹤唳龙吟,一时并散。道士设宝榻锦衾,备王寝处。王初睹丽人,心情已动,闻乐之后,涉想尤劳。念己才调,自合芥拾青紫,富贵后何求弗得。顷刻百绪,乱如蓬麻。道士似已知之,谓曰:“子前身与我同学,后缘意念不坚,遂坠尘网。我不作文字交,故不为子露底蕴,何由自悟以败吾道规?今相会不久,宜早退,恐魔障一至,则堕落无底。”王乃伏地流涕,求为弟子。道士却之曰:“晚矣!”遂送归。至家,已然身卧榻上,家人云:“病七日矣,惟心头未冷。”王回顾道士已杳。自此志意消沉,愧悔欲死。又以真仙之乐,尚不及人间,犹妄求作佛,真愚极矣!后随友人外出,路傍见一长髯道人,观之似曾相识。趋而拜问,则是仙人岛主。岛主笑曰:“子志意既荒,何不再游?”王自惭失志,不敢复言。道士曰:“尔不能作仙,且作贵官。”乃以手向王脑后拍之,曰:“速去!”王如梦方醒,而身已在京都。会试中式,成进士,授江南通判。数年,迁侍御。王以忤权贵,谪戍辽阳,数年始归。至家,值次子殇,夫妇相向而哭。忽有一少年入,袍服华整,视之,乃长子也。惊问所自,答云:“父去后,儿忽梦一道人,以手拍儿脑后曰:‘速去!’儿觉身已在京,会试中式,授行人司副。后以功绩擢御史,今奉命巡按江南。”王大喜,然自念富贵虽有,而仙缘已绝,终不能如跨凤美人之乐也。
白话文:
王勉,字黾斋,是灵山人。他很有才名,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名列前茅,因此心气很高,喜欢讥讽骂人,对很多人都有过欺凌和折辱。偶然遇到一个道士,道士看了看他说:“你的面相极为显贵,但是被‘轻薄的罪孽’折损得差不多了。凭你的智慧,如果能回心转意修道,还可以登上仙籍。”王勉嗤笑道:“福分确实不知道在哪里,然而世上哪有仙人!”道士说:“你为何见识如此短浅?别无所求,我就是仙人。”王勉更加笑他胡说。道士说:“我有什么奇异的。能跟我走,真仙数十位,可以立刻见到。”王勉问:“在什么地方?”道士说:“近在咫尺。”于是用拐杖夹在大腿之间,把一头递给王勉,让他像自己那样做,叮嘱他闭上眼睛,喝道:“起!”王勉觉得拐杖粗得像能装五斗米的口袋,腾空呼呼地飞起来,悄悄摸了摸,上面鳞甲密密麻麻。他又惊又怕,不敢再动。过了一会儿,道士又喝道:“停!”随即抽出拐杖,王勉落在一座巨大的宅院里,重重楼阁,像是帝王的住所。有一座高台,高达一丈多,台上有十一间宫殿,宏伟壮丽无比。道士拉着王勉上去,马上叫童子设宴招待宾客。殿上排列着几十桌酒席,铺张得让人眼花缭乱。道士换上华丽的衣服等候。不一会儿,各位客人从空中而来,所骑的有的是龙、有的是虎、有的是鸾凤,各不相同。又各自带着乐器。有女子,有男子,有的光着两只脚。其中只有一位美丽的女子,骑着彩凤,宫装打扮,有侍女替她抱着乐器,长约五尺多,不是琴也不是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酒开始喝起来,珍贵的菜肴错杂摆放,吃起来甘甜芳香,都不是平常的食物。王勉默默地安静坐着,只是眼睛注视着那美丽的女子,心里喜爱她,又想听她演奏音乐,暗自担心她最终也不弹一曲。酒喝完了,一位老者提议说:“承蒙崔真人的高雅邀请,今天可以说是盛会,自然应该尽情欢乐。请把乐器相同的,合在一起组队演奏乐曲。”于是各自搭配组合。丝竹之声,响彻云霄。只有骑凤的女子,乐伎没有和她配对的。众人的声音停歇后,侍女才打开绣花的袋子,把乐器横放在几案上。女子于是舒展洁白的手腕,像弹筝的样子,那声音比琴响亮好几倍,激烈时足以开阔心胸,柔和时能让人销魂。弹了约半顿饭的时间,整个宫殿寂静无声,没有人咳嗽。弹完,铿锵一声,如同敲击清脆的玉磬。大家都称赞说:“云和夫人的绝技啊!”众人都起身告别,仙鹤鸣叫,龙吟声起,一时间都散去了。道士安排了珍贵的床榻和锦被,让王勉就寝。王勉起初看到那美丽的女子,心里就已经动了,听了音乐之后,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想到自己的才学,自然应该很快获得高官厚禄,富贵之后还有什么得不到的。片刻之间,思绪纷乱,像蓬草和乱麻一样。道士似乎已经知道了,对他说:“你前世和我一起学习,后来因为意念不坚定,就坠入尘世的罗网。我不和你作诗文之交,所以不向你透露底细,你怎么能自己领悟从而破坏我的道规?现在相聚时间不长,应该早点回去,恐怕魔障一来,就会堕落得没有尽头。”王勉于是趴在地上流泪,请求做道士的弟子。道士拒绝他说:“晚了!”于是送他回去。到家时,已经自己躺在床上,家人说:“病了七天了,只有心头还没凉。”王勉回头看道士已经不见了。从此意志消沉,羞愧悔恨得要死。又想到真仙的快乐,尚且比不上人间,还妄想成佛,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后来跟着朋友外出,路边见到一个长胡子的道人,看上去好像曾经见过。快步上前拜见询问,原来是仙人岛的主人。岛主笑着说:“你的意志已经荒废,为何不再去游玩?”王勉自己惭愧失去了志向,不敢再说。道士说:“你不能成仙,暂且做个贵官。”于是用手在王勉脑后拍了一下,说:“快去!”王勉像做梦刚醒,而身体已经在京城。参加会试考中,成为进士,被授予江南通判的官职。几年后,升任侍御。王勉因为得罪权贵,被贬谪到辽阳戍边,几年后才回来。到家时,正赶上第二个儿子夭折,夫妇相对而哭。忽然有一个少年进来,穿着华丽整齐的袍服,一看,原来是长子。惊讶地问从哪里来,回答说:“父亲离开后,儿子忽然梦见一个道人,用手拍儿子的脑后说:‘快去!’儿子觉得身体已经在京城,会试考中,被授予行人司副的官职。后来因为功绩提升为御史,现在奉命巡视江南。”王勉大喜,然而自己想到富贵虽然有了,但是仙缘已经断绝,终究不能像那骑凤的美人那样快乐。
颠道人
原文:
颠道人,不知姓名,寓蒙山寺。歌哭不常,人莫之测,或见其煮石为饭者。会重阳,有邑贵载酒登临,舆盖而往,宴毕过寺,甫及门,则道人赤足着破衲,自张黄盖,作警跸声而出,意近玩弄。邑贵乃惭怒,挥仆辈逐骂之。道人笑而却走。逐急,弃盖,共毁裂之,片片化为鹰隼,四散群飞。众始骇。盖柄转成巨蟒,赤鳞耀目。众哗欲奔,有同游者止之曰:“此不过翳眼之幻术耳,乌能噬人!”遂操刃直前。蟒张吻怒逆,吞客咽之。众骇,拥贵人急奔,息于三里之外。使数人逡巡往探,渐入寺,则人蟒俱无。方将返报,闻老槐内喘急如驴,骇甚。初不敢前,潜踪移近之,见树朽中空,有窍如盘。试一攀窥,则蟒在内,而人之首已出窍外矣。不敢逼,两两相视,久之,蟒终不下咽。人亦不出,又久之,人忽昏眩,仆地。众惊救,而客已死矣。未几,寺焚,无复遗趾。
白话文:
有个颠道人,不知道他的姓名,住在蒙山的寺庙里。他时而唱歌,时而哭泣,没有规律,人们都猜不透他,有人曾见他把石头煮来当饭吃。正逢重阳节,有位本县的显贵带着酒登山游览,乘车打伞而来。宴会结束后路过寺庙,刚到门口,就见颠道人光着脚穿着破僧衣,自己撑着黄伞,模仿帝王出行时的喝道声出来,意在近乎戏弄。显贵感到羞惭恼怒,指挥仆人们追赶打骂他。颠道人笑着后退跑开。追得急了,他扔下伞,众人一起把伞扯破,伞的碎片都变成了鹰隼,四散飞开。大家这才感到害怕。伞柄变成了一条大蟒蛇,红色的鳞片闪闪发光。众人喧哗着要逃跑,有一同游览的人制止说:“这不过是迷惑人眼睛的幻术罢了,哪能吃人!”于是拿着刀径直上前。蟒蛇张开嘴愤怒地迎上去,把这位客人吞了下去咽了。众人害怕,簇拥着显贵急忙奔跑,在三里之外才停下休息。派几个人去小心地前去探查,逐渐走进寺庙,发现人和蟒蛇都不见了。正要回来报告,听到老槐树里喘气声急得像驴叫,非常害怕。起初不敢上前,偷偷地靠近槐树,看见树腐朽中间空了,有个像盘子那么大的洞。试着攀上去偷看,只见蟒蛇在里面,而人的头已经伸出洞外了。不敢靠近,双方互相看着,过了很久,蟒蛇始终不往下咽。人也不出来,又过了很久,人忽然昏眩,倒在地上。众人吃惊地救他,而客人已经死了。不久,寺庙被火烧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胡四娘
原文:
程孝思,剑南人,少惠能文。父母俱早丧,家赤贫,无衣食业,求佣为胡银台司笔札。胡公试使文,大悦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招至家,与诸郎游处。年十四,督学案临,被黜。胡公乃以长子之女妻之。及笄,偶过长者曰:“程郎如冠玉,何久不奠雁?”胡夫人及女皆大怒,谓:“程即贫贱,不仰岳家,奈何轻中!”长者犹诃谴不已。胡公闻,遽往责夫人曰:“汝不善处闺门,乃至此!”夫人唯唯,不敢出一语。胡公乃自诣女曰:“此我得意人,何可轻慢?”女唯唯。公退,女犹含怒。及程试,不利,夫人曰:“固知此隶不就!”女闻之,益怒,曰:“翁以我为不能下他耶?”越日,公谓女曰:“程生非久贫贱者,曷稍假以颜色?”女曰:“不然。彼即贵,于我何加?彼即贱,于我何损?”公曰:“非汝所知。”一日,公忽谓程曰:“汝盍归省!”程以乏资辞。公曰:“吾已备之。”赠数十金。程归,数日而返。夫人及诸郎咸谓:“去即不来矣。”逾年,程果不至。夫人曰:“曩言验矣。”又逾年,忽报程郎入都,且携妇来。夫人曰:“未必然。”俄而,门外车马阗咽。女趋窥之,则一美妇人,华妆而入。众惊视,则胡氏也。入门拜姑嫜,皆悚惕不敢仰。夫人曰:“谁教汝来?”女曰:“闻父有命,不敢违。”问:“程郎安在?”曰:“途中遇盗,暂归迟滞。”女入室,见妆奁甚盛,珠翠盈箱,而衾褥皆新,喜曰:“此足以报吾姊矣。”诸郎闻之,皆有惭色。程至,拜谒丈人。胡公喜曰:“今日方不负吾婿。”由是,程名大噪,远近争来缔姻。胡公皆弗许。未几,程以进士授翰林,迎妻入都。女为诸郎妇所讪笑,恒郁郁不乐。程曰:“勿以群小介意。”后数年,程升侍读,夫人亦封赠。诸郎以其贫时见凌,至是皆有惭色。
白话文:
程孝思,是剑南人,年少聪慧能写文章。父母都早早去世,家里极其贫困,没有维持生计的职业,请求给胡银台做文书工作。胡公试着让他写文章,非常高兴,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啊。”把他招到家里,让他和各位公子交往相处。程孝思十四岁时,督学来视察,他被罢黜。胡公就把长子的女儿许配给他。等到女子成年,偶然碰到长辈说:“程郎面容如玉,为何长久不送聘礼?”胡夫人和女儿都很生气,说:“程郎即使贫贱,不仰仗岳家,怎么能轻易说中!”长辈仍然不停地斥责。胡公听说后,急忙前去责备夫人说:“你不善于处理内室之事,竟到了这种地步!”夫人唯唯诺诺,不敢说一句话。胡公就亲自对女儿说:“这是我得意的人,怎么能轻慢?”女儿也只是唯唯答应。胡公离开后,女儿仍然含着怒气。等到程孝思考试,不顺利,夫人说:“本来就知道这奴才不会成功!”女儿听到这话,更加生气,说:“父亲认为我不能嫁给比他差的吗?”过了一天,胡公对女儿说:“程生不会长久贫贱,为什么不稍微给他点好脸色?”女儿说:“不是这样。他就是富贵了,对我有什么增添?他就是贫贱,对我有什么损害?”胡公说:“不是你能懂的。”一天,胡公忽然对程孝思说:“你为何不回家探望?”程孝思以缺乏资金为由推辞。胡公说:“我已经准备好了。”赠送了几十两银子。程孝思回家,几天就回来了。夫人和各位公子都认为:“走了就不会来了。”过了一年,程孝思果然没回来。夫人说:“以前说的应验了。”又过了一年,忽然有人通报程郎到了京城,并且带着妻子来。夫人说:“未必是真的。”不久,门外车马喧闹。女儿跑去偷看,只见一位美丽的妇人,盛装进来。众人惊讶地看,原来是胡家的女儿。进门拜见公婆,大家都敬畏不敢抬头。夫人说:“谁让你来的?”女儿
《柳生》原文
周生,顺天宦裔也,与柳生善。柳得异人之传,精袁许之术。尝谓周曰:“子功名无分,万钟之赀,尚可以图。然尊阃薄相,恐不能佐君成业。”未几,妇果亡。家室萧条,不可聊赖。
因诣柳,将以卜姻。入客舍坐良久,柳归内不出。呼之再三,始出,曰:“我日为君物色佳偶,今始得之。适在内作小术,求月老系赤绳耳。”周喜问之,柳曰:“甫有一人携囊出,遇之否?”曰:“遇之。褴褛若丐。”曰:“此君岳翁,宜敬礼之。”周曰:“缘相交好,遂谋隐密,何相戏之甚也!”柳曰:“君勿言,自当有验。”
周归,果见一妪控驴来,逆而唁之。妪下驴,便问:“此宅伊谁?”周告之。妪喜曰:“柳生,乃吾婿也,当入为婿贺。”周延入,妪视其室,曰:“此馁毙之儿,而欲尅馁鬼耶?”见女未妆,曰:“乞妇装来,为娘子解秽。”周妻难之,妪不顾,付女妆梳已,乃去。
周以柳言,少为款洽。妪归,遣一婢送衾褥来,居然大家媪也。少顷,女亦亲至,谓周曰:“身无完衣,愧作新妇。”周曰:“娘子神人,何以此言相辱?”女曰:“自顾无倾城姿,不堪奉贵人。聊以暖床,望勿嗔也。”周益为慰解。女俯眉承睫,殷勤臻至。
越日,妪来,曰:“新娘宜归宁,可携婿往。”周从之。至家,妆奁丰盛,而女之寡姊与二女弟俱在,貌皆陋。妪为设席,诸女妇列坐。周窃意新妇必美,及瞻首,容色亦犹人耳。及归,独处一室,女忽笑曰:“痴郎何福,不费一钱,得此佳妇。”周惊问之,女曰:“适见诸姊妹,貌皆类我,我遂羞死。而君视我,犹不甚恶耶?”周益加敬爱。
由是,里中诸豪争赂妪,求女为媳。妪概不应。后以多金赂柳生,柳生为委曲说项,妪乃许之。
未几,周卒,女奉嫠姑,抚孤子,勤苦操作,家以小康。
《柳生》白话文故事
周生是顺天府官宦人家的后代,和柳生交好。柳生得到异人的传授,精通袁天罡、许逊的法术。曾对周生说:“你功名上没份,万贯家财,还可以图谋。但是你的妻子相貌薄福,恐怕不能辅佐你成就事业。”不久,周生的妻子果然去世了。家庭变得萧条,生活困苦不堪。
周生因此去拜访柳生,想要让他帮忙占卜婚姻之事。进入客舍坐了很久,柳生进内室不出来。再三呼喊他,才出来,说:“我每天为你物色好的配偶,今天才找到。刚才在里面施小法术,求月老系上红绳呢。”周生高兴地询问详情,柳生说:“刚有一个人带着行囊出去,你遇见了吗?”周生说:“遇见了。衣衫褴褛像乞丐。”柳生说:“这是你的岳父,应当尊敬礼待他。”周生说:“因为咱们相交友好,就谋划这种隐秘之事,为何这样戏弄我呢!”柳生说:“你别说话,自然会有应验。”
周生回家,果然看见一个老妇人骑着驴前来,迎上去问候她。老妇人下驴,便问:“这宅子是谁家的?”周生告诉了她。老妇人高兴地说:“柳生,是我的女婿,应当进去为女婿祝贺。”周生请她进去,老妇人看了看屋子,说:“这要饿死的孩子,还想娶饿死鬼吗?”看见女子还没梳妆,说:“讨件妇人的衣服来,为娘子去除秽气。”周生的妻子感到为难,老妇人不管,给女子梳妆打扮完,就离开了。
周生因为柳生的话,稍微对老妇人热情款待。老妇人回去后,派一个婢女送来被褥,婢女俨然是大户人家的老女仆。不一会儿,女子也亲自来了,对周生说:“我身上没有完好的衣服,惭愧做你的新媳妇。”周生说:“娘子是神人,为何说这样的话来羞辱自己?”女子说:“自己看自己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配不上贵人。姑且来为你暖床,希望不要嗔怪。”周生更加安慰她。女子低眉顺眼,十分殷勤。
过了一天,老妇人来,说:“新娘应当回娘家,可以带着女婿前往。”周生听从了她。到了家,妆奁丰盛,而女子的寡姐和两个妹妹都在,相貌都很丑陋。老妇人设席,众女眷依次坐下。周生暗自认为新媳妇一定很美,等到抬头看,容貌也只是一般人罢了。等到回家,独自在一个房间,女子忽然笑着说:“痴郎有什么福分,不花一分钱,得到这样好的媳妇。”周生惊讶地问她,女子说:“刚才看到各位姐妹,相貌都和我相似,我简直羞死了。而你看我,还不觉得很丑吗?”周生更加敬爱她。
从此,乡里的各位豪强争相贿赂老妇人,求娶她的女儿做媳妇。老妇人一概不应。后来用很多钱贿赂柳生,柳生替他们委婉求情,老妇人这才答应。
不久,周生去世,女子侍奉婆婆,抚养孤儿,辛勤劳作,家境因此小康。
《鬼令》原文:
教谕展先生,洒脱有名士风。然酒狂,不持仪节。每醉归,辄驰马殿阶。阶上多古柏。一日,纵马入,触树头裂,自言:“子路怒我无礼,击脑破矣!”中夜遂卒。邑中某乙者,负贩其乡,夜宿古刹。更静人稀,忽见四五人携酒入饮,展亦在焉。酒数行,或以字为令曰:“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赢一锺。”一人曰:“回字不透风,口字在当中;口字推上去,吕字赢一锺。”一人曰:“囹字不透风,令字在当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赢一锺。”又一人曰:“困字不透风,木字在当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赢一锺。”末至展,凝思不得。众笑曰:“既不能令,须当受命。”飞一觥来。展即云:“我得之矣:曰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众又笑曰:“推作何物?”展吸尽曰:“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锺!”相与大笑,未几出门去。某不知展死,窃疑其罢官归也。及归问之,则展死已久,始悟所遇者鬼耳。
《鬼令》白话文故事
有个教谕展先生,洒脱有风度,但酒后张狂,不讲礼仪,常醉归后骑马在文庙殿阶奔驰。一日,他骑马撞树而死。某商人夜宿古刹,见展先生与四五人携酒来饮。酒过几巡,众人以字行酒令,轮到展先生时,他起初想不出,后来说出“曰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锺”,引得众人发笑,之后他们一同出门。商人起初不知展先生已死,后得知其死讯,才明白所遇是鬼.
《甄后》原文:
洛城刘仲堪,少钝而淫于典籍,恒杜门攻苦,不与世通。一日,方读,忽闻异香满室;少间,佩声甚繁。惊顾之,有美人入,簪珥光采;从者皆宫妆。刘惊伏地下。美人扶之曰:“子何前倨而后恭也?”刘益惶恐,曰:“何处天仙,未曾拜识。前此几时有侮?”美人笑曰:“相别几何,遂尔梦梦!危坐磨砖者,非子耶?”乃展锦荐,设瑶浆,捉坐对饮,与论古今事,博洽非常。刘茫茫不知所对。美人曰:“我止赴瑶池一回宴耳;子历几生,聪明顿尽矣!”遂命侍者,以汤沃水晶膏进之。刘受饮讫,忽觉心神澄彻。既而曛黑,从者尽去,息烛解襦,曲尽欢好。未曙,诸姬已复集。美人起,妆容如故,鬓发修整,不再理也。刘依依苦诘姓字,答曰:“告郎不妨,恐益君疑耳。妾,甄氏;君,公干后身。当日以妾故罹罪,心实不忍,今日之会,亦聊以报情痴也。”问:“魏文安在?”曰:“丕,不过贼父之庸子耳。妾偶从游嬉富贵者数载,过即不复置念。彼曩以阿瞒故,久滞幽冥,今未闻知,反是陈思为帝典籍,时一见之。”旋见龙舆止于庭中。乃以玉脂合赠刘,作别登车,云推而去。刘自是文思大进。然追念美人,凝思若痴。历数月,渐近羸殆。母不知其故,忧之。家一老妪,忽谓刘曰:“郎君意颇有思否?”刘以言隐中情,告之。妪曰:“郎试作尺一书,我能邮致之。”刘惊喜曰:“子有异术,向日昧于物色。果能之,不敢忘也。”乃折柬为函,付妪便去。半夜而返曰:“幸不误事。初至门,门者以我为妖,欲加缚絷。我遂出郎君书,乃将去。少顷唤入,夫人亦欷歔,自言不能复会。便欲裁答。我言:‘郎君羸惫,非一字所能瘳。’夫人沉思久,乃释笔云:‘烦先报刘郎,当即送一佳妇去。’濒行,又嘱:‘适所言,乃百年计;但无泄,便可永久矣。’”刘喜,伺之。明日,果一老姥率女郎,诣母所,容色绝世,自言陈氏;女其所出,名司香,愿求作妇。母爱之,议聘;更不索资,坐待成礼而去。惟刘心知其异,阴问女:“系夫人何人?”答云:“妾铜雀故妓也。”刘疑为鬼。女曰:“非也。妾与夫人俱隶仙籍,偶以罪过谪人间。夫人已复旧位;妾谪限未满,夫人请之天曹,暂使给役,去留皆在夫人,故得长侍床箦耳。”一日,有瞽媪牵黄犬丐食其家,拍板俚歌。女出窥,立未定,犬断索咋女。女骇走,罗衿断。刘急以杖击犬。犬犹怒,龁断幅,顷刻碎如麻,嚼吞之。瞽媪捉领毛,缚以去。刘入视女,惊颜未定,曰:“卿仙人,何乃畏犬?”女曰:“君自不知:犬乃老瞒所化,盖怒妾不守分香戒也。”刘欲买犬杖毙。女不可,曰:“上帝所罚,何得擅诛?”居二年,见者皆惊其艳,而审所从来,殊恍惚,于是共疑为妖。母诘刘,刘亦微道其异。母大惧,戒使绝之。刘不听。母阴觅术士来,作法于庭。方规地为坛,女惨然曰:“本期白首;今老母见疑,分义绝矣。要我去,亦复非难,但恐非禁咒可遣耳!”乃束薪爇火,抛阶下。瞬息烟蔽房屋,对面相失。忽有声震如雷。已而烟灭,见术士七窍流血死矣。入室,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刘始告母。妪盖狐也。异史氏曰:“始于袁,终于曹,而后注意于公干,仙人不应若是。然平心而论:奸瞒之篡子,何必有贞妇哉?犬睹故妓,应大悟分香卖履之痴,固犹然妒之耶?呜呼!奸雄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已。”
《甄后》白话文故事
洛阳的刘仲堪,年少时愚钝但沉迷典籍,闭门苦读。一日,他读书时忽闻异香,随后一位美人带着宫妆侍从前来。美人说他曾因直视自己而受罚,刘仲堪才知她是甄后,自己是刘桢转世。甄后与他对饮,还给他喝了水晶膏,之后两人共度良宵。甄后离去时,送他玉脂盒,此后刘仲堪文思大进,但因思念甄后日渐消瘦。老妪帮他送信给甄后,甄后送一女子司香给他为妻,司香称自己是铜雀台旧妓,因犯错谪人间。一日,一瞽媪牵黄犬至其家,犬咬司香,刘仲堪欲杀犬,司香阻止,称犬是曹操所化。两年后,因刘母怀疑,请来术士,司香离去,术士身亡,刘仲堪才知老妪是狐仙.
《宦娘》原文:
温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虽逆旅未尝暂舍。客晋,经由古寺,系马门外,暂憩止。入则有布衲道人,趺坐廊间,筇杖倚壁,花布囊琴。温触所好,因问:“亦善此也?”道人云:“顾不能工,愿就善者学之耳。”遂脱囊授温,视之,纹理佳妙,略一勾拨,清越异常。喜为抚一短曲,道人微笑,似未许可。温乃竭尽所长,道人哂曰:“亦佳,亦佳!但未足为贫道师也。”温以其言夸,转请之。道人接置膝上,裁拨动,觉和风自来;又顷之,百鸟群集,庭树为满。温惊极,拜请受业。道人三复之,温侧耳倾心,稍稍会其节奏。道人试使弹,点正疏节,曰:“此尘间已无对矣。”温由是精心刻画,遂称绝技。后归程,离家数十里,日已暮,暴雨莫可投止。路旁有小村,趋之,不遑审择,见一门匆匆遽入。登其堂,阒无人;俄一女郎出,年十七八,貌类神仙。举首见客,惊而走入。温时未偶,系情殊深。俄一老妪出问客,温道姓名,兼求寄宿。妪言:“宿当不妨,但少床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少旋以烛来,展草铺地,意良殷。问其姓氏,答云:“赵姓。”又问:“女郎何人?”曰:“此宦娘,老身之犹子也。”温曰:“不揣寒陋,欲求援系,如何?”妪颦蹙曰:“此即不敢应命。”温诘其故,但云难言,怅然遂罢。妪既去,温视藉草腐湿,不堪卧处,因危坐鼓琴,以消永夜。雨既歇,冒夜遂归。邑有林下部郎葛公喜文士,温偶诣之,受命弹琴。帘内隐约有眷客窥听,忽风动帘开,见一及笄人,丽绝一世。盖公有一女,小字良工,善词赋,有艳名。温心动,归与母言,媒通之,而葛以温势式微不许。然女自闻琴以后,心窃倾慕,每冀再聆雅奏;而温以姻事不谐,志乖意沮,绝迹于葛氏之门矣。一日,女于园中拾得旧笺一折,上书《惜余春词》云:“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女吟咏数四,心悦好之。怀归,出锦笺,庄书一通置案间,逾时索之不可得,窃意为风飘去。适葛经闺门过,拾之;谓良工作,恶其词荡,火之而未忍言,欲急醮之。临邑刘方伯之公子,适来问名,心善之,而犹欲一睹其人。公子盛服而至,仪容秀美。葛大悦,款延优渥。既而告别,坐下遗女舄一钩。心顿恶其儇薄,因呼媒而告以故。公子亟辩其诬,葛弗听,卒绝之。先是,葛有绿菊种,吝不传,良工以植闺中。温庭菊忽有一二株化为绿,同人闻之,辄造庐观赏,温亦宝之。凌晨趋视,于畦畔得笺写《惜余春词》,反覆披读,不知其所自至。以“春”为己名益惑之,即案头细加丹黄,评语亵嫚。适葛闻温菊变绿,讶之,躬诣其斋,见词便取展读。温以其评亵,夺而挼莎之。葛仅读一两句,盖即闺门所拾者也。大疑,并绿菊之种,亦猜良工所赠。归告夫人,使逼诘良工。良工涕欲死,而事无验见,莫有取实。夫人恐其迹益彰,计不如以女归温。葛然之,遥致温,温喜极。是日招客为绿菊之宴,焚香弹琴,良夜方罢。既归寝,斋童闻琴自作声,初以为僚仆之戏也,既知其非人,始白温。温自诣之,果不妄。其声梗涩,似将效己而未能者。爇火暴入,杳无所见。温携琴去,则终夜寂然。因意为狐,固知其愿拜门墙也者,遂每夕为奏一曲,而设弦任操若师,夜夜潜伏听之。至六七夜,居然成曲,雅足听闻。温既亲迎,各述曩词,始知缔好之由,而终不知所由来。良工闻琴鸣之异,往听之,曰:“此非狐也,调凄楚,有鬼声。”温未深信。良工因言其家有古镜,可鉴魑魅。翌日遣人取至,伺琴声既作,握镜遽入;火之,果有女子在,仓皇室隅,莫能复隐,细审之赵氏之宦娘也。大骇,穷诘之。泫然曰:“代作蹇修,不为无德,何相逼之甚也?”温请去镜,约勿避;诺之。乃囊镜。女遥坐曰:“妾太守之女死百年矣。少喜琴筝,筝已颇能谙之,独此技未能嫡传,重泉犹以为憾。惠顾时,得聆雅奏,倾心向往;又恨以异物不能奉裳衣,阴为君吻合佳偶,以报眷顾之情。刘公子之女舄,《惜余春》之俚词,皆妾为之也。酬师者不可谓不劳矣。”夫妻咸拜谢之。宦娘曰:“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温如其请,又曲陈其法。宦娘大悦曰:“妾已尽得之矣!”乃起辞欲去。良工故善稳,闻其所长,愿以披聆。宦娘不辞,其调其谱,并非尘世所能。良工击节,转请受业。女命笔为给谱十八章,又起告别。夫妻挽之良苦,宦娘凄然曰:“君琴瑟之好,自相知音;薄命人乌有此福。如有缘,再世可相聚耳。”因以一卷授温曰:“此妾小像。如不忘媒妁,当悬之卧室,快意时焚香一炷,对鼓一曲,则儿身受之矣。”出门遂没。
《宦娘》白话文故事
温如春出身陕西世家,酷爱弹琴。一次在山西古寺遇一道士,其琴艺高超,温如春拜其为师,学成绝技。归途中,温如春遇暴雨投宿一赵姓人家,对宦娘一见钟情,求亲遭拒,只能弹琴度夜.
县中葛公爱才,温如春为其弹琴时,葛公之女良工对他心生爱慕,但葛公因温家势弱不许婚事。良工拾到《惜余春词》,喜爱之余置于案头却丢失,被葛公捡到,因词意放荡欲将良工快嫁。恰逢刘公子求婚,葛公因其轻薄拒绝。温如春庭中菊变绿,且也拾到《惜余春词》,加以批注,葛公见后怀疑是良工与温如春互赠,后经夫人劝说,将良工许配给温如春.
温如春婚后,夜里琴音自动响起,他以为是狐仙,便每晚弹琴授艺。良工听后认为不是狐仙,而是鬼声,于是用古镜照出是宦娘。宦娘称自己是太守之女,死后因喜爱温如春琴艺,暗中撮合他与良工,还做了许多事促成姻缘。宦娘向温如春学琴,学成后离去,留下小像给温如春.
七、《<聊斋志异>卷七典故的周易哲学解析》
阴阳平衡与转化
在《聊斋志异》卷七的这些典故中,阴阳平衡与转化的理念贯穿始终。以“仙人岛”为例,王勉在仙人岛的经历有得意之时,也有失意之刻。得意时如阳盛,失意时似阴盛,阴阳相互交替,展现了人生的起伏。正如周易中所讲,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
“颠道人”的形象看似颠狂,实则是对常规的一种突破,可视为阴阳平衡中的“变数”。他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正常与非正常的固有认知,暗示着阴阳的转化并非总是按照既定的模式,而是存在着意外和突变。
天人合一的思想
“胡四娘”的故事中,胡四娘坚守内心的善良,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体现了人顺应天道,秉持正直善良,最终会得到好的结果。周易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天道行事。胡四娘的坚韧和忍耐,符合天道酬善的理念。
“柳生”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改变命运,也是在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表明,人在天地之间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天地相呼应,达到理想的状态。
变易与不变
从周易的角度看,“仙人岛”中王勉的遭遇不断变化,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落差,都在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然而,不变的是人性中的贪婪和傲慢可能带来的恶果。
“颠道人”的颠狂行为看似无常,但不变的是他对世间真相的洞察和对正道的坚守。这启示我们,在变化多端的世界里,要坚守内心的原则和信念。
因果循环
在这些典故中,因果循环的观念也有所体现。“胡四娘”中那些曾经轻视她的人最终受到惩罚,而胡四娘的善良得到回报,符合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思想。
“柳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之前的善举和努力所积累的结果,也印证了因果循环的道理。
刚柔并济
“仙人岛”中仙人的威严与宽容、“胡四娘”的柔顺与坚韧、“柳生”的智慧与勇敢,都体现了刚柔并济的特点。周易认为,刚柔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综上所述,通过周易哲学的视角来解析《聊斋志异》卷七的这些典故,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天地人之道的奥秘,从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宝贵的启示。
八、用不同词牌名对《聊斋志异》卷七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柳生经典典故进行的解析:
《清平乐·仙人岛》
仙岛缥缈,异境花枝俏。王勉迷途心醉傲,终被嗔驱梦扰。
幻境如梦如烟,醒时方觉堪怜。世事无常多变,浮华过眼云闲。
《如梦令·颠道人》
颠道形骸狂放,世事洞明心亮。超脱俗尘间,妙语真言回荡。
虚妄,虚妄,尘世几人能畅。
《菩萨蛮·胡四娘》
胡家有女心良善,忍羞含辱终无怨。苦尽福来全,德馨名自传。
世情多冷暖,因果皆明见。天道自昭然,善缘终得圆。
《沁园春·柳生》
柳生风华,智计非凡,命运多艰。历世间风雨,心坚志远,扶危济困,义薄云天。
善恶明分,机缘巧握,逆转乾坤勇向前。终如意,享荣华安乐,福满人间。
红尘如梦如烟,须谨记、德行为本渊。叹利名纷扰,人心易变,浮华易逝,真爱难迁。
岁月悠悠,初心莫改,善恶昭彰因果连。当勤勉,守真诚良善,岁岁年年。
以下是分别用不同词牌名对《聊斋志异》卷七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柳生经典典故进行诠释的内容:
《念奴娇·仙人岛》
仙山云绕,岛中景、如梦如诗如画。王勉初临,心醉矣、忘却人间牵挂。翠影摇风,繁花弄月,妙境真无价。骄狂生祸,醒来方晓虚话。
尘世名利如烟,浮华终是幻,何须惊讶。返璞归真,方悟得、平淡才为风雅。意守清虚,情融天地,心海无波泻。此中深意,且留千古佳话。
《渔家傲·颠道人》
颠道形骸随性舞,笑看世间风云怒。世事无常皆有数,心明悟,疯癫却把真机露。
尘世纷纭迷远路,众人皆醉君独步。妙语真言惊众户,灵光护,逍遥自在随风去。
《临江仙·胡四娘》
胡氏门中多冷暖,四娘心善情真。忍羞含辱度晨昏。德馨终有报,苦尽福临门。
富贵荣华皆过眼,唯留仁义长存。人间因果自遵循。善行传后世,美誉永留痕。
《贺新郎·柳生》
柳生才情显。历艰辛、胸怀壮志,志存高远。尘世艰难心无惧,智勇双全应变。善恶辨、真诚为善。困境之中寻机遇,运神机、终把风云转。功就日,笑颜灿。
人间祸福常相伴。守初心、德行端正,自能如愿。天道酬勤从无谬,因果循环可见。看世事、纷繁多变。富贵荣华皆如梦,且珍惜、此刻时光暖。情意在,永相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