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牛章冤狱诉炎凉,世态纷纭笔底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七律诗词《从<牛成章>与<冤狱>透视社会万象》:
  《观书有感》
  牛章冤狱诉炎凉,世态纷纭笔底藏。
  情变家中亲意冷,法偏堂下众心伤。
  阴阳失序奸邪盛,道德沉沦正义亡。
  掩卷沉思千古事,何时正气满穹苍。
  诠释:
  “牛章冤狱诉炎凉,世态纷纭笔底藏”:开篇指出《牛成章》和《冤狱》这两部作品诉说着世间的冷暖,纷繁复杂的社会百态都蕴含在作者的笔下。
  “情变家中亲意冷,法偏堂下众心伤”:这两句具体描述了作品中所展现的家庭亲情的变化,亲人之间情意冷淡,以及司法不公导致在公堂之下民众心灵受伤。
  “阴阳失序奸邪盛,道德沉沦正义亡”:从哲学和道德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阴阳秩序的混乱使得奸邪之人横行,道德的沦丧致使正义不复存在。
  “掩卷沉思千古事,何时正气满穹苍”:读完这两部作品后掩卷沉思,想到千古以来类似的事情,不禁发问,什么时候正义之气才能充满天地。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正义回归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概括和思考,反映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一、《从<牛成章>与<冤狱>透视社会万象》
  家庭伦理:在《牛成章》这部作品中,牛成章的人生历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细腻地展现出了家庭内部亲情、爱情与背叛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
  牛成章原本生活在一个看似和睦的家庭中,父母慈爱,兄弟和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中的种种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牛成章与妻子之间的爱情,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中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激情。曾经的山盟海誓,在现实的压力和外界的诱惑下,变得脆弱不堪。妻子的心开始游离,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丈夫的忠诚逐渐被抛诸脑后。
  牛成章的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着各自的困惑和挣扎。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但家庭的纷争却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亲子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得亲情出现了裂痕。
  而牛成章与兄弟之间,也因为财产的分配和家庭地位的争夺,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曾经一起玩耍、互相扶持的兄弟情,在利益的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这些家庭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竞争压力,让人们变得浮躁和功利。家庭中的成员往往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满足,而忽略了亲情、爱情的重要性。夫妻之间的背叛、亲子之间的隔阂、兄弟之间的反目,成为了许多家庭面临的共同困境。
  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家庭中的这些变化和矛盾,是阴阳失衡的表现。阴阳的和谐与平衡是事物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在家庭中,亲情、爱情等正面情感代表着阳,背叛、冷漠等负面情感则代表着阴。当阴阳失调,家庭就会陷入混乱和危机。
  五行学说中,家庭的各个成员和关系也可以对应五行元素。父母为土,承载和滋养着家庭;夫妻为金,需要相互磨合和锤炼;子女为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流动。当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被打破,家庭的和谐也就不复存在。
  司法不公:《冤狱》这部作品如同一把犀利的剑,深深地刺入了司法制度的黑暗角落,无情地揭露了其中的不公与腐败。
  故事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无辜的平民,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冤案而身陷囹圄。司法机关在调查和审判过程中,敷衍了事,屈从于权贵的压力和金钱的诱惑,完全背离了公正和正义的原则。
  证据被篡改,证人被收买,法律的尊严被肆意践踏。无辜者在狱中遭受着非人的折磨,而真正的罪犯却逍遥法外,继续为非作歹。
  这种司法不公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权力的滥用、金钱的腐蚀、道德的沦丧,使得社会的公平正义荡然无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司法制度的不公是阴阳失衡的极端表现。司法本应是维护社会公正的阳刚力量,但当它被黑暗势力所侵蚀,就变成了阴邪的存在。这种阴阳的颠倒,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
  在五行学说中,司法可以视为火,象征着光明和正义。当司法之火被熄灭,社会就陷入了黑暗和混乱,五行的循环也就被打破。
  综上所述,《牛成章》和《冤狱》这两部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家庭问题和司法不公等现象。借助周易哲学和五行学说的深度解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这些问题背后的本质和根源,从而引发我们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
  二、《聊斋志异之卷七·牛成章》的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
  牛成章,江西之布商也。娶郑氏,生子女各一。牛三十三岁病死。子名忠,时方十二;女八九岁而已。母不能贞,货产入囊,改醮而去。遗两孤,难以存济。有牛从嫂,年已六秩,贫寡无归,送与居处。
  数年,妪死,家益替。而忠渐长,思继父业而苦无资。妹适毛姓,毛富贾也。女哀婿假数十金付兄。兄从人贩鬻,途中遇寇,资斧尽丧。归,无所为计,因思业商不行,不如就女寄生,遂往就之。至婿家,外道未通,毛翁先时丧偶,与女共居。婿入,毛公问其来故,忠以实告。翁大怒,婿与女谋,将诳而逐之。
  女曰:“父虽不仁,子不可不义。”婿不得已,留居外舍。毛货殖累千,自奉甚厚。忠日食粗粝,自操井臼,略无怨尤。久之,毛公怜之,呼与共食。忠颇驯谨,操作更勤。翁妪大喜,以婢配之。忠辛勤积金,三年,翁妪不问所自来,尽付于忠,使治产。忠跪拜辞让,愿仍为佣。翁曰:“坐食乌可长也?”忠乃受金,而租房别居。
  女私遗金帛,皆不受。啖以酒食,亦不尝。每早入问安,如事严父。越数年,家渐富,忠仍不娶。女劝之,不听。后毛翁病卒,毛氏子不才,不能守业,货财渐耗。忠乃出资,与之经纪,人皆服其不私。后女卒,忠送葬归,仍返婿家。适被盗,资财悉空,毛氏子遂归宗,而忠亦老矣。
  忽夜梦父曰:“我死后,汝母嫁,生一子,今疾卒,儿流落丐食,汝可收留之。”忠醒,述于妇。妇曰:“此不可信。”忠曰:“死生大事,宁有妄耶?”越二日,果有人牵一儿至,丐于门,貌酷类父。忠恻然心动,携入问之。儿曰:“我母死,无所依,故行丐耳。”忠问其名,曰:“叫牛有章。”忠大惊曰:“汝父在时,曾言有子名有章。”因留宿,讯其所由。儿曰:“父死,随母至淮,母又嫁,后卒。”忠乃抚而泣曰:“我即汝兄也。”因以实告。儿亦大哭。忠乃携归,教以贸易,家渐裕。
  白话文:
  牛成章是江西的一个布商。他娶了郑氏,生了一儿一女。牛成章三十三岁时病死了。儿子名叫牛忠,当时才十二岁;女儿只有八九岁。母亲郑氏不能守节,把家产变卖装入自己腰包,改嫁走了。留下两个孤儿,难以生存。牛成章有个嫂嫂,已经六十多岁了,贫穷守寡无处可去,就和两个孩子住在一起。
  过了几年,嫂嫂去世,家境更加衰败。牛忠渐渐长大,想继承父亲的生意但苦于没有资金。妹妹嫁给了姓毛的,毛家是富商。妹妹可怜哥哥,向丈夫借了几十两银子交给哥哥。牛忠跟着别人去做生意,途中遇到强盗,钱财全被抢走了。回来后,没有办法,想到做生意不行,不如到妹妹家寄住,就去了。到了妹夫家,从外面的道路走还没通报,毛翁之前丧偶,和女儿住在一起。妹夫进去后,毛公问他来的原因,牛忠如实相告。毛公大怒,妹夫和妹妹商量,打算骗他然后赶走他。
  妹妹说:“父亲虽然不仁慈,儿子不能不义气。”妹夫不得已,让牛忠住在外屋。毛家经商积累了上千财富,自己生活很奢侈。牛忠每天吃粗饭,自己打水舂米,毫无怨言。时间长了,毛公可怜他,叫他一起吃饭。牛忠很温顺谨慎,干活更勤快了。毛公和妻子很高兴,把婢女配给他。牛忠辛勤积攒钱财,三年后,毛公和妻子不过问钱是从哪里来的,都交给牛忠,让他去经营产业。牛忠跪拜推辞,愿意仍然当雇工。毛公说:“坐吃怎么能长久呢?”牛忠这才接受了钱,租房子另住。
  妹妹私下送给他金银绸缎,他都不接受。给他酒食,也不吃。每天早上进去请安,像侍奉严厉的父亲一样。过了几年,家里渐渐富裕,牛忠还是不娶妻。妹妹劝他,他不听。后来毛翁病死,毛家的儿子不成才,不能守住家业,财产渐渐消耗。牛忠就拿出钱来,替他经营,人们都佩服牛忠不自私。后来妹妹死了,牛忠送葬回来,仍然回到妹夫家。恰好遇到被盗,财产全空了,毛家儿子就回到本家,而牛忠也老了。
  忽然有一天夜里牛忠梦见父亲说:“我死后,你母亲改嫁,生了一个儿子,如今病得快死了,孩子流落讨饭,你可以收留他。”牛忠醒来,跟妻子说了。妻子说:“这不可信。”牛忠说:“生死是大事,哪能乱说呢?”过了两天,果然有人领了一个孩子来,在门口讨饭,相貌极像父亲。牛忠心中恻然感动,带进来询问。孩子说:“我母亲死了,没有依靠,所以讨饭。”牛忠问他的名字,说:“叫牛有章。”牛忠大惊说:“你父亲在世时,曾说有个儿子叫有章。”于是留他住下,询问他的经历。孩子说:“父亲死后,跟着母亲到了淮河,母亲又改嫁,后来死了。”牛忠就抚摸着他哭泣说:“我就是你的哥哥呀。”于是把实情告诉他。孩子也大哭。牛忠就带他回家,教他做生意,家里渐渐富裕起来。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这首七律诗词《从<牛成章>与<冤狱>透视社会万象》的深度解析:
  1. 阴阳平衡与失衡
  在诗词中,“情变家中亲意冷”体现了家庭关系中亲情的由暖变冷,这是阴阳失衡的表现。原本温暖和谐的亲情(阳)被冷漠和疏离(阴)所取代,破坏了家庭关系的平衡。
  “法偏堂下众心伤”反映了司法公正(阳)被偏向和不公(阴)所破坏,导致社会秩序的阴阳失衡,引起民众的伤心和不满。
  2. 变化与发展
  周易强调事物的变化是永恒的。诗中“牛章冤狱诉炎凉,世态纷纭笔底藏”暗示了社会万象的不断变化。从美好的状态转向炎凉和不公,正如阴阳的相互转化。
  “掩卷沉思千古事,何时正气满穹苍”表达了对未来变化的期待,希望社会能从当前的不良状态转变为充满正气(阳)的理想状态。
  3. 因果关系
  周易认为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阴阳失序奸邪盛,道德沉沦正义亡”说明了阴阳秩序的混乱(因)导致了奸邪横行、正义缺失(果)。家庭中的情变和司法的不公,都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阴阳的失调,从而产生了不良后果。
  4. 和谐与对立
  诗中描述的家庭亲情的破裂和司法的不公正,展示了和谐(阳)与对立(阴)的冲突。原本应和谐的家庭出现矛盾,原本应公正的司法变得不公,这种对立状态反映了社会的不和谐。
  而作者期待的“正气满穹苍”则是追求阴阳和谐、消除对立的理想境界。
  5. 循环与周期
  周易中的卦象和变化呈现出循环和周期的特点。这首诗中,作者反思千古之事,意识到社会的不良现象可能是一个循环周期中的阶段,但仍然怀着希望等待正义和正气的回归,相信这种循环会走向积极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思考,与周易哲学中的阴阳平衡、变化发展、因果关系、和谐对立以及循环周期等观念相呼应,表达了对社会和谐、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聊斋志异之卷七·牛成章》:
  《清平乐·牛成章》
  家逢变故,慈母随风去。孤苦无依生计苦,幸有亲情相护。
  商海波折重重,诚心终得财丰。兄弟重逢泪涌,亲情温暖寒冬。
  《如梦令·牛成章》
  昔日布商身死,子女伶仃孤倚。幸妹助兄资,却遇盗财空矣。天意,天意,兄弟最终相会。
  《菩萨蛮·牛成章》
  牛家儿女多磨难,亲情未断真心伴。商海起波澜,勤劳志不残。
  梦中闻父语,寻弟终相遇。尘世有悲欢,团圆心自安。
  《西江月·牛成章》
  父逝家贫堪叹,母离子幼艰难。从商遇盗梦犹寒,幸妹帮扶无怨。
  终与弟逢泪满,教其贸易财还。亲情暖暖化愁颜,共把艰辛驱散。
  《渔家傲·牛成章》
  布商家破亲情在,牛忠坚毅心难改。商路崎岖遭匪害,从头迈,勤劳致富终无碍。
  梦里父言寻弟崽,街头丐儿兄怜爱。教导从商财帛汇,同欢快,阖家团聚阴霾败。
  诠释:
  《清平乐·牛成章》:
  上阕描述了牛成章家庭遭遇变故,母亲改嫁离开,子女生活困苦,但幸好还有亲情的守护。下阕写牛忠在经商路上波折不断,最终凭借诚心获得财富。兄弟重逢的场景令人感动,亲情如冬日的温暖。
  《如梦令·牛成章》:
  上阕指出牛成章家庭变故后子女的孤苦无依。下阕说牛忠经商遭遇盗贼导致财产尽失,而兄弟最终的相会像是天意安排。
  《菩萨蛮·牛成章》:
  上阕感慨牛家儿女遭遇诸多磨难,但亲情始终相伴。下阕写牛忠在梦中得到父亲的指引,最终与弟弟相会,亲情温暖了彼此。
  《西江月·牛成章》:
  上阕叙述牛忠遭遇家庭贫困,经商失败,但妹妹帮助且自己毫无怨言。下阕写牛忠与弟弟相遇时泪流满面,教导弟弟经商后财富归来,团圆的结局让人安心。
  《渔家傲·牛成章》:
  上阕描绘布商家境破败但亲情仍在,牛忠意志坚定,即便经商遇盗也不气馁。下阕写牛忠梦到父亲的话找到弟弟,教导弟弟经商积累财富,一家人欢快团聚,驱散了过往的阴霾。
  五、《周易哲学视角下的经典典故探析:天地人之道的奥秘》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经典典故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青娥、镜听、牛癀等典故,不仅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天地人之道的奥秘。而当我们以周易哲学的深邃视角去审视和解读这些典故时,便能开启一扇通向古老智慧的大门,领略其中更为深远的意义。
  青娥,这个典故中的女子,其形象往往代表着坚韧与执着。在周易哲学中,乾卦象征着刚健、进取,而青娥所展现出的不屈精神正与之契合。她或许在面对重重困难和阻碍时,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如同乾卦中的阳爻,勇往直前,毫不退缩。这种坚定的意志,是在天地之间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力量源泉。从青娥的故事中,我们能体会到,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挫折与困境是常态。但正如周易所教导的,只要保持刚健中正的品质,便能在逆境中崛起,向着目标坚定前行。
  镜听,这一典故则充满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在周易哲学里,变化是永恒的主题。镜听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恰似世间万物的无常变化。而我们要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中寻求答案,就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坤卦所代表的柔顺与包容,提醒着我们在面对未知时,要保持一颗平和、包容的心,不被表象所迷惑,以柔顺的姿态去适应变化,从而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找到出路。
  牛癀这一典故,或许讲述的是关于疾病与治愈的故事。从周易的观点来看,这其中蕴含着阴阳平衡的道理。疾病的产生往往是因为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而治愈则是恢复平衡的过程。正如天地之间,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达到和谐的平衡状态,万物才能蓬勃发展。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时刻关注自身的平衡,无论是身体的健康还是心灵的宁静,都需要在阴阳的调和中得以实现。
  深入探究这些经典典故,我们会发现它们与周易哲学的核心思想紧密相连。周易强调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认为人应当顺应天地之道,遵循自然规律。青娥的坚韧、镜听的应变、牛癀的平衡,无不是在向我们展示,如何在天地之间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迷失在快节奏的生活和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忽略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宝贵智慧。这些经典典故和周易哲学,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们提醒我们,要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修炼内心;在面对变化时,保持冷静和从容;在遭遇挫折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文化传承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这些经典典故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我们有责任将它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领悟其中的真谛。通过教育、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让这些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青娥、镜听、牛癀等经典典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周易哲学为指引,深入剖析其中的主题思想和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天地人之道的奥秘,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的人生赋予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六、“卷七 青娥、镜听、牛癀”的原文与白话文故事:
  《青娥》原文
  霍桓,字匡九,晋人也。父官县尉,早卒。遗生最幼,聪惠绝人。十一岁,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
  同里有武评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何仙姑之为人。父既隐,立志不嫁,母无奈之。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难之。生郁郁不自得。
  母恐拂儿意,遂托往来者致意武,果不谐。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会有一道士在门,手握小镵,长裁尺许。生借阅一过,问:“将何用?”答云:“此劚药之具,物虽微,坚石可入。”生未深信。道士即以斫墙上石,应手落如腐。生大异之,把玩不释于手。道士笑曰:“公子爱之,即以奉赠。”生大喜,酬之以钱,不受而去。
  持归,历试砖石,略无隔阂。顿念穴墙则美人可见,而不知其非法也。更定,逾垣而出,直至武第。凡穴两重垣,始达中庭。见小厢中,尚有灯火,伏窥之,则青娥卸晚装矣。少顷,烛灭,寂无声。穿墉入,女已熟眠。轻解双履,悄然登榻,又恐女郎惊觉,必遭诃逐,遂潜伏绣褶之侧,略闻香息,心愿窃慰。而半夜经营,疲殆颇甚,少一合眸,不觉睡去。
  女醒,闻鼻息之咻咻者,开目,见穴隙亮入。大骇,急起,暗中拔关轻出,敲窗唤家人妇,共爇火操杖以往。则见一少年,酣眠绣榻。细审,识为霍生。推之始觉,遽起,目灼灼如流星,似亦不大畏惧,但腼然不作一语。众指为贼,恐呵之。始出涕曰:“我非贼,实以爱娘子故,愿以近芳泽耳。”众又疑穴数重垣,非童子所能者。生出镵以言其异。共试之,骇绝,讶为神授。女知其情,意亦稍安,乃曰:“此黠郎!不遣,且将为患。”众议送之归。女曰:“彼虽幼稚,而情痴颇重,得婿如此,妾亦无辞。”乃使与生同归,询其邑里,将以车送之。生不肯,女曰:“恐为逻者所获。”生不得已,遂行。女阴嘱勿返,生诺之。
  既至家,竟夕无一言。惟雌伏以待命。母恐其傻,窃忧之,然见其情状楚楚,亦颇安之。女既定情,心益慰,然终不知生居址。一日,女以事入郡,适遇生,既见,绝喜。生因道相思之苦,女曰:“君盍归省?”生以母有慈命,恐不容复来,女曰:“往返跬步耳,何惮而不速归?”生从之。
  生至家,母见之大惊,以为不祥。生略述女意,母益骇,以其言诞妄,弗之信。生乃嗫嚅而前,具述女情。母曰:“此大非礼!人可无媒而娶乎?”生不语,久之,告母曰:“行且聘矣。”母曰:“渠家谁为媒妁?”生不能对。母曰:“痴儿!此乌可恃?”生遂绝念。
  后数日,忽有车至门,女从数婢,皆绮罗,携一榼酒,与母相见,曰:“新妇适归宁,少住即返。”母不知其故,唯唯而已。女径入室,与生相见,笑曰:“君不忆前言之不践耶?”生腼然不敢应。女置酒相款,情意款洽。日暮辞去,曰:“新妇暂归,当复来。”
  数日不至,母颇疑之,往探其门,则空无人矣。至暮,女始至,曰:“家大人颇有嗔责,故暂归省。”母问:“何不偕来?”女曰:“大人犹未许也。”自此往返无间。
  逾年,女忽谓生曰:“郎盍娶我?”生曰:“固所愿也。”女曰:“君但言娶,而不议婚,何也?”生曰:“我非不欲,奈家贫无以为礼。”女曰:“无他,但得君一言耳。”生乃告母,母仍以前言拒之。女曰:“曩已与郎有成言,今复何辞?”母终不许。女怒曰:“我自以诚意待君家,何相负之甚!”遂去,数日不返。
  生思念綦切,乃往寻之。至其家,则门庭如故,而人踪杳然。徘徊久之,怅然而返。后有媒来议婚,生坚辞不肯。母怪之,生述其故。母亦为之叹惋。
  生自女去,神志沮丧,废学失业。值母生辰,舅家来贺,强令入都应举。生不肯,舅强之,乃行。至都,入闱,竟擢高科。舅喜,促归议婚。生以未得女为辞。舅怒曰:“婚姻之事,父母主之,岂容自专!”强为择婚。生不可,遁归。
  抵家,始知母舅已为议婚于大家,女名阿美,颇秀丽。生闻之,涕泣不食。母慰之曰:“阿美良佳,何自苦乃尔?”生不言,终夜涕零。既而婚期逼,母强为饰装,生入房,僵卧不起。母知不可强,乃听之。
  及夕,女舆至,鼓吹阗咽。生自念:“得妇如此,何以生为!”乃蒙被而卧。女入房,见生卧,惊曰:“郎何至此?”生不应。女解衿就榻,抚之曰:“郎病乎?”生仍不应。女乃泣曰:“妾身未得侍巾栉,何遽见弃?”生闻之,心始动,然终不应。女曰:“君果无意乎?”生叹曰:“非无意也,实难忘旧情耳。”女曰:“旧情安在?”生乃述青娥之事。女曰:“此亦佳缘,君何守而不化?”生曰:“非敢守,实不能忘耳。”女曰:“君既不忘,妾愿为君图之。”生喜,起而谢之。
  女乃使人侦青娥,知其已嫁,怃然不乐。生曰:“卿能为我谋,感且不朽。”女曰:“君无忧,妾当为君致之。”越数日,女忽喜曰:“有计矣。”生问其故,女曰:“妾有婢,颇狡黠,能伪作青娥,君试之。”生从其言。婢至,生视之,果貌似青娥,而举止略异。生怅然。女曰:“君姑安之,容徐图之。”
  未几,婢忽病,女曰:“此婢不中用,当另觅之。”乃更使人寻。一日,有老妪携一女至,女貌与青娥无异。生大喜,纳之。女入门,见生家贫,意颇不悦。生慰藉再三,始少安。
  逾月,女忽欲归宁,生许之。女去数日不归,生遣人往探,则空室无人矣。生大骇,怅恨欲死。
  《青娥》白话文故事
  霍桓,字匡九,是山西人。他父亲担任县尉,很早就去世了。霍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聪慧过人。十一岁时,就因为是神童而进入县学。但他母亲过于疼爱他,禁止他走出家门,到了十三岁还分不清叔伯甥舅。
  同里有位武评事,喜欢修道,进山后就没有回来。他有个女儿叫青娥,十四岁,美得出奇。小时候偷偷读父亲的书,羡慕何仙姑的为人。父亲隐居后,她立志不嫁人,母亲也没办法。一天,霍桓在门外偶然瞥见了她。这孩子虽然年幼无知,却只觉得喜爱极了,却不会表达;直接告诉母亲,让母亲去求婚。母亲知道这不行,故意为难他。霍桓郁郁不乐。
  母亲怕违背儿子的心意,就托来往的人向武家转达,果然没有成功。霍桓冥思苦想,无计可施。恰好有个道士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小镵,长度才一尺左右。霍桓借来看看,问:“这用来做什么?”道士回答:“这是挖药的工具,东西虽小,坚硬的石头也能凿进去。”霍桓不太相信。道士就用它凿墙上的石头,石头应声而落,像腐朽的一样。霍桓非常惊讶,拿在手里把玩,舍不得放下。道士笑着说:“公子要是喜欢,就送给你。”霍桓大喜,用钱酬谢他,道士不收就走了。
  霍桓拿回家,试着凿砖石,一点阻碍也没有。顿时想到凿穿墙就能见到美人,却不知道这是不合法的。夜深人静时,翻墙出去,一直来到武家。总共凿穿了两重墙,才到达中庭。看见小厢房里还有灯火,偷偷窥视,原来是青娥在卸晚妆。过了一会儿,蜡烛灭了,寂静无声。穿墙进去,青娥已经熟睡。轻轻解开她的双鞋,悄然爬上床,又怕女郎惊醒,一定会遭到责骂驱逐,于是潜伏在绣花褶子旁边,略微闻到香气,心里暗自欣慰。但半夜的折腾,疲惫极了,稍微合眼,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青娥醒来,听到急促的呼吸声,睁开眼睛,看见墙上的缝隙有亮光透进来。大惊,急忙起身,在黑暗中拔开门栓轻轻出去,敲窗户叫家人妇女,一起点火拿着棍棒过来。只见一个少年,在绣床上酣睡。仔细一看,认出是霍桓。推他才醒,急忙起身,目光炯炯像流星,似乎也不太害怕,只是羞惭地不说话。众人指责他是贼,恐吓呵斥他。他才哭着说:“我不是贼,实在是因为爱慕娘子,希望能接近她而已。”众人又怀疑凿穿好几重墙,不是小孩子能做到的。霍桓拿出小镵说明它的奇异。众人一起试验,非常惊讶,惊讶这是神赐的。青娥知道了他的情意,心里也稍微安定,就说:“这狡猾的小子!不送回去,将会成为祸患。”众人商议送他回家。青娥说:“他虽然幼稚,但情意痴迷很重,能有这样的女婿,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就让他和自己一起回家,询问他的籍贯住处,准备用车送他。霍桓不肯,青娥说:“恐怕被巡逻的人抓住。”霍桓不得已,就走了。青娥暗中嘱咐他不要再来,霍桓答应了。
  到了家,整晚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伏着等待吩咐。母亲怕他傻了,暗自担忧,但见他神情楚楚可怜,也稍微安心了。青娥定下情意,心里更加欣慰,但始终不知道霍桓的住处。一天,青娥因为有事进郡城,恰好遇见霍桓,见面后,非常高兴。霍桓诉说相思之苦,青娥说:“你为什么不回家看看?”霍桓因为母亲有慈爱之命,恐怕不容许再来,青娥说:“往返不过几步路,为什么害怕而不赶快回去?”霍桓听从了她。
  霍桓到家,母亲见了非常吃惊,认为不吉祥。霍桓大略讲述了青娥的意思,母亲更加惊讶,认为他的话荒诞虚妄,不相信。霍桓于是吞吞吐吐上前,详细叙述了青娥的情意。母亲说:“这太不合礼法!人可以没有媒人就娶亲吗?”霍桓不说话,过了很久,告诉母亲说:“就要去下聘礼了。”母亲说:“她家谁做媒人?”霍桓回答不上来。母亲说:“傻孩子!这怎么能依靠?”霍桓于是断了念头。
  过了几天,忽然有车来到门口,青娥带着几个婢女,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一坛酒,和母亲相见,说:“新媳妇回娘家,稍住就回去。”母亲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唯唯答应。青娥直接进入房间,和霍桓相见,笑着说:“你不记得以前的话没有兑现吗?”霍桓羞愧不敢回答。青娥摆酒款待,情意融洽。傍晚离开,说:“新媳妇暂时回去,会再来。”
  几天不来,母亲很怀疑,去探访她家,却是空无一人。到了傍晚,青娥才来,说:“家里大人很有嗔怪责备,所以暂时回娘家。”母亲问:“为什么不一起带来?”青娥说:“大人还不允许。”从此往返没有间断。
  过了一年,青娥忽然对霍桓说:“你为什么不娶我?”霍桓说:“本来就愿意。”青娥说:“你只说娶,却不商议婚事,为什么?”霍桓说:“我不是不想,只是家里贫穷没办法准备聘礼。”青娥说:“没别的,只要你一句话就行。”霍桓于是告诉母亲,母亲仍然用以前的话拒绝。青娥生气说:“我自己以诚意对待你家,为什么这样辜负我!”于是走了,几天不回来。
  霍桓思念得非常急切,就去寻找。到了她家,只见门庭依旧,却不见人影。徘徊很久,惆怅地回去。后来有媒人来议婚,霍桓坚决推辞不肯。母亲奇怪,霍桓讲述了原因。母亲也为他感叹惋惜。
  霍桓自从青娥走后,神情沮丧,荒废学业和事业。正赶上母亲生日,舅舅家来祝贺,强令他去京城参加科举。霍桓不肯,舅舅强迫他,才去了。到了京城,进入考场,竟然考中高科。舅舅高兴,催促他回去商议婚事。霍桓以没有得到青娥为借口。舅舅生气说:“婚姻之事,父母做主,哪能自己做主!”强行给他选择婚事。霍桓不同意,逃回家。
  到家,才知道母亲舅舅已经为他向大户人家议婚,女子名叫阿美,颇为秀丽。霍桓听说,哭泣不吃饭。母亲安慰他说:“阿美很好,为什么这样折磨自己?”霍桓不说话,整夜流泪。不久婚期逼近,母亲强行为他打扮,霍桓进房间,躺在床上不起来。母亲知道不能强迫,就听他的。
  到了晚上,新娘的车轿到了,鼓吹之声喧闹。霍桓自己想:“娶这样的媳妇,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就蒙着被子躺着。新娘进房间,看见霍桓躺着,惊讶地说:“郎君为什么这样?”霍桓不回答。新娘解开衣襟上床,抚摸他说:“郎君病了吗?”霍桓还是不回答。新娘于是哭着说:“我还没侍奉您,为什么就被抛弃?”霍桓听到,心才动了,然而还是不回答。新娘说:“您果真无意吗?”霍桓叹气说:“不是无意,实在是难以忘记旧情。”新娘说:“旧情在哪里?”霍桓就讲述了青娥的事。新娘说:“这也是好缘分,您为什么固执不变?”霍桓说:“不是固执,实在是不能忘记。”新娘说:“您既然不忘,我愿意为您想办法。”霍桓高兴,起身感谢她。
  新娘就派人打听青娥,知道她已经嫁人,闷闷不乐。霍桓说:“您能为我谋划,感激不尽。”新娘说:“您别担心,我会为您把她找来。”过了几天,新娘忽然高兴地说:“有办法了。”霍桓问原因,新娘说:“我有个婢女,很狡黠,能假装成青娥,您试试。”霍桓听从她的话。婢女来了,霍桓看她,果然模样像青娥,只是举止略有不同。霍桓很惆怅。新娘说:“您暂且安心,容我慢慢想办法。”
  不久,婢女忽然生病,新娘说:“这婢女不中用,应当另外寻找。”就又派人寻找。一天,有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女子来,女子的相貌和青娥没有差别。霍桓大喜,娶了她。女子进门,看见霍桓家贫穷,心里很不高兴。霍桓再三安慰,才稍微安心。
  过了一个月,女子忽然要回娘家,霍桓答应了。女子去了几天不回来,霍桓派人去探望,却是空房子没有人。霍桓非常惊讶,惆怅怨恨得要死。
  《镜听》原文
  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冷暖相形,颇存芥蒂。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不能如大郑之爱宠也。
  次妇望夫綦切,是岁大比,窃于除夜以镜听卜。有二人初起,相推为戏,云:“汝也凉凉去!”妇归,凶吉不可解,亦置之。闱后,兄弟皆归。时暑气犹盛,两妇在厨下炊饭饷耕,其热正苦。忽有报骑登门,报大郑捷。母入厨唤大妇曰:“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妇错愕不知所从,泣谓小姑曰:“侬家今日,男子不富贵,omba 不凉凉矣!”无何,二郑捷报亦至。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此时,若有斯人从旁觇之,当亦哑然一笑也。
  《镜听》白话文故事
  在益都有郑氏兄弟俩,都是有学问的人。大哥很早就出名了,父母曾经特别偏爱他,又因为他而偏爱他的妻子;二弟郑二比较落魄,不怎么被父母喜欢,于是也厌恶二弟的媳妇,甚至不把她当家人看待。冷热待遇差别明显,心里颇有嫌隙。二弟的媳妇常常对二弟说:“同样是男人,为什么就不能为妻子争口气!”于是就不让二弟和她同睡。于是郑二感到气愤,勤奋用心思考,也渐渐有了名声。父母对他稍微优待照顾些,但终究比不上对大哥的宠爱。
  二弟的媳妇盼望丈夫成功极其急切,这一年科举考试,她在除夕夜偷偷用镜听占卜。有两个人刚起床,互相推让开玩笑,说:“你也凉凉去!”媳妇回来后,不明白这是凶是吉,也就放在一边了。考试结束后,兄弟俩都回家了。当时暑气还很盛,两个媳妇在厨房做饭给耕田的人吃,热得很苦。忽然有报信的骑马登门,报告大哥考中了。母亲进厨房叫大媳妇说:“大儿子考中了!你可以凉凉去。”大媳妇惊愕不知怎么办,哭着对小姑子说:“我家今天,男人不富贵,我就不能凉凉了!”没多久,二弟考中的捷报也到了。二弟的媳妇用力扔了饼杖站起来,说:“我也凉凉去!”这时候,如果有个人在旁边看到,应当也会哑然一笑。
  《阎罗宴》原文:
  静海邵生,家贫。值母初度,备牲酒祀于庭,拜已而起,则案上肴馔皆空。甚骇,以情告母。母疑其困乏不能为寿,故诡言之,邵默然无以自白。无何,学使案临,苦无资斧,薄贷而往。途遇一人,伏候道左,邀请甚殷。从去,见殿阁楼台,弥亘街路。既入,一王者坐殿上,邵伏拜。王者霁颜命坐,即赐宴饮,因曰:“前过华居,厮仆辈道路饥渴,有叨盛馔。”邵愕然不解。王者曰:“我忤官王也。不记尊堂设帨之辰乎?”筵终,出白镪一裹,曰:“豚蹄之扰,聊以相报。”受之而出,则宫殿人物一时都渺,惟有大树数章,萧然道侧。视所赠则真金,秤之得五两。考终,止耗其半,犹怀归以奉母焉。
  《阎罗宴》白话文故事:
  静海有个姓邵的书生,家里很穷。母亲生日那天,他在院里准备供品祝寿,磕完头供品却没了。邵生害怕,告诉母亲,母亲却怀疑他买不起供品故意说谎,邵生只能默默忍受。不久,考官到静海,邵生借钱去应试。途中遇一人殷勤相邀,他跟着去了,只见沿途殿阁楼台众多。进殿后,王者让邵生坐下赐宴,并说前些天路过他家,手下人饥渴吃了供品。邵生愕然,王者表明自己是四殿阎君。宴后,阎君送他一包袱白银,邵生出门后宫殿人物消失,只剩大树。银子是真的,有五两,考试后邵生用了一半,剩下的拿回去孝敬母亲。
  《役鬼》原文:
  山西杨医,善针灸之术,又能役鬼。一出门,则捉骡操鞭者皆鬼物也。尝夜自他归,与友人同行。途中见二人来,修伟异常。友人大骇,杨便问:“何人?”答云:“长脚王、大头李,敬迓主人。”杨曰:“为我前驱。”二人旋踵而行,蹇缓则立候之,若奴隶然。
  《役鬼》白话文故事:
  山西有个杨医生,擅长针灸还能役鬼,他出门时,牵骡拿鞭的都是鬼。有天夜里他和朋友回家,途中遇两个又高又大的人,朋友震惊,杨医生询问,得知是长脚王和大头李前来迎接他。杨医生让他们带路,二人转身快走,杨医生走得慢时他们就站住等候,像奴隶一样。
  《龙戏蛛》原文:
  徐公为齐东令,署中有楼,用藏肴饵,往往被物窃食,狼籍于地。家人屡受谯责,因伏伺之,见一蜘蛛,大如斗,骇走白公。公以为异,日遣婢辈投饵焉。蛛益驯,饥辄出依人,饱而后去。积年馀,公偶阅案牍,蛛忽来伏几上。疑其饥,方呼家人取饵,旋见两蛇夹蛛卧,细裁如箸,蛛爪蜷腹缩,若不胜惧。转瞬间,蛇暴长,粗于卵。大骇,欲走。巨霆大作,阖家震毙。移时,公苏,夫人及婢仆击死者七人。公病月馀,寻卒。公为人廉正爱民,柩发之日,民敛钱以送,哭声满野。 异史氏曰:龙戏蛛,每意是里巷之讹言耳,乃真有之乎?闻雷霆之击,必于凶人,奈何以循良之吏,罹此惨毒?天公之愦愦,不已多乎!
  《龙戏蛛》白话文故事:
  徐公任齐东县令时,县衙有座楼用来贮藏菜肴食品,却常被偷吃。家人埋伏查看,发现一只大如斗的蜘蛛,告知徐公后,他觉得奇异,每天派奴婢送食物给蜘蛛,蜘蛛愈发驯服。一年多后,徐公批阅公文时蜘蛛趴在桌上,他刚要叫人取食物,就见两条筷子细的蛇夹着蜘蛛,蜘蛛很害怕。转眼间蛇变粗如鸡蛋,徐公想逃,却雷声大作,全家被震昏。过了会儿,徐公苏醒,夫人和奴婢仆人共七人被雷击死,他病了一个多月也死了。徐公为人廉正爱民,出殡时百姓敛钱送葬,哭声遍野。
  七、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镜听》的深度解析:
  1. 阴阳平衡与变化
  在《镜听》中,郑氏兄弟起初境遇不同,大哥受宠,二弟落魄,这体现了阴阳的失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弟通过努力也获得成功,这反映了阴阳的相互转化和最终追求平衡的趋势。正如《周易》所强调的,事物的发展总是在阴阳的动态变化中寻求平衡。
  2. 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弟媳妇对二弟的激励以及二弟的奋发图强,符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改变局面,实现自身的价值。
  3. 时机与等待
  故事中兄弟俩科举的结果在不同时间揭晓,这如同《周易》中的“潜龙勿用”和“飞龙在天”。在时机未到时,需要默默积累和等待;时机成熟时,便能展现出自身的成就。
  4. 家庭关系中的和谐与矛盾
  家庭中对兄弟俩的不同态度导致了矛盾,这可以从周易的“和而不同”来思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追求和谐,但也会存在差异和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些关系。
  5. 命运的不确定性与把握
  镜听占卜的结果起初令人费解,最终却在不同情境下有了不同的应验,这类似于《周易》中对于命运的看法。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积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命运的走向。
  6. 因果循环
  父母对兄弟俩的偏爱导致了家庭的不和谐,而二弟的努力又改变了局面。这符合《周易》中因果循环的观念,善因结善果,恶因生恶果,人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总之,通过《周易》哲学的视角来解析《镜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世间规律。
  八、用不同词牌名的诗词歌赋对《镜听》进行的解析:
  《清平乐·镜听》
  郑家有弟,冷暖双亲异。落拓心忧妻怨涕,发奋终成名第。
  除夜镜听求祈,未知凶吉心迷。待到功成喜讯,方知命运玄机。
  《如梦令·镜听叹》
  曾记镜听初卜,未解其中深语。待到喜音传,方晓福缘来处。休负,休负,勤奋自能开路。
  《渔家傲·镜听思》
  郑氏儿郎分宠遇,二兄落拓妻忧虑。除夜镜听寻运数,心盼顾,终迎喜讯家门赴。
  世事无常皆变数,人生有志当争赴。莫叹眼前风雨雾,勤思悟,功成自把荣光赋。
  《菩萨蛮·镜听悟》
  寒温相别亲情误,二郑立志功名铸。镜听夜祈祥,吉凶心内藏。
  终传科举捷,妇喜眉梢悦。命运自无常,图强方有光。
  《卜算子·镜听情》
  兄弟不同欢,妇亦忧和苦。镜听求祥岁末时,谜底无人诉。
  名就喜方来,心定愁云去。努力终能改运途,莫把光阴负。
  《苏幕遮·镜听感》
  爱偏分,情有距。郑氏家中,二子途殊遇。次妇含悲祈镜语。暑热炊忙,望讯心如煮。
  捷音传,愁绪去。命运无常,奋发终成誉。世事沧桑皆自驭。莫负流年,功在辛勤处。
  诠释:
  《清平乐·镜听》:这首词描绘了郑氏兄弟在家庭中受到不同待遇,二弟在困境中奋发,最终获得功名。强调了命运的变化和其中隐藏的玄机。
  《如梦令·镜听叹》:回忆起除夕夜的镜听占卜,当时不明白其中含义,等到传来成功的喜讯,才明白命运的机缘所在,告诫人们不要辜负时光,要努力前行。
  《渔家傲·镜听思》:讲述了郑氏兄弟所受待遇不同,二弟通过努力改变局面。指出世事充满变数,人要有志向去努力争取,不要畏惧眼前的困难,要通过思考和感悟去成就功名。
  《菩萨蛮·镜听悟》:说明家庭中亲情因偏爱产生错误,二弟立志改变,除夕夜的镜听占卜吉凶未知。最终科举中榜,让人明白命运无常,只有奋发图强才有光明。
  《卜算子·镜听情》:描述兄弟间待遇差别导致妻子的忧愁痛苦,通过镜听占卜寻求希望,最终传来喜讯,忧愁散去,强调要珍惜时光,不要辜负。
  《苏幕遮·镜听感》:指出家庭中爱的分配不均,二弟媳在悲伤中通过镜听占卜,在炎热中等待消息。最终传来好消息,说明命运无常,要靠自己驾驭,不要辜负时光,成功在于辛勤努力。
  这些诗词歌赋通过不同的词牌形式,表达了对《镜听》故事中命运变化、努力奋斗等主题的感慨和思考。
  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