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卷五探寻玄秘篇,奇闻轶事蕴真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七律诗词来赞《卷五:探索奇异类故事中天地人之道的奥秘》:
《赞奇道奥秘》
卷五探寻玄秘篇,奇闻轶事蕴真禅。
阴阳交错乾坤里,天地人和义理渊。
古往贤言书内载,今来智慧卷中传。
传承奥秘千秋业,文化光辉耀万年。
以下是对这首七律诗词的诠释:
“卷五探寻玄秘篇”:开篇指出这是对卷五所探索的神秘内容的称赞,强调其独特和引人入胜。
“奇闻轶事蕴真禅”:说明那些奇异的故事和传闻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阴阳交错乾坤里”:提到了周易哲学中的阴阳观念,在天地之间相互交错运行,暗示着宇宙的运行规律。
“天地人和义理渊”:指出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所包含的义理深邃渊博。
“古往贤言书内载”:意味着古代以来的贤能之士的智慧言论都承载在这卷书中。
“今来智慧卷中传”:表示当今之人也能从这卷书中传承到其中的智慧。
“传承奥秘千秋业”:强调传承这种天地人之道的奥秘是一项千秋大业。
“文化光辉耀万年”:总结说明这种文化的光辉能够闪耀万年,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卷五内容的赞美,突出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
一、《从周易哲学探究〈聊斋志异〉卷五奇异故事中的天地人奥秘》
《聊斋志异》卷五中的奇异故事丰富多彩,如“木雕人”“武孝廉”“孝子”“狮子”“阎王”“土偶”“长治女子”“鄱阳神”“伍秋月”“黎氏”“骂鸭”“上仙”“侯静山”“钱流”“郭生”“金生色”“堪舆”“窦氏”“梁彦”“龙肉”等,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世间万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天地人之道。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故事,能为我们揭示出更深层次的奥秘。
阴阳观念在奇异故事中的体现
在《木雕人》中,木雕人的神奇魔力与凡人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木雕人的超凡能力可视为阳,凡人的普通生活则为阴。阴阳相互作用,木雕人的出现打破了凡人生活的平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武孝廉》里,武孝廉的虚伪和石氏的忠贞构成了阴阳对立。武孝廉表面的光鲜和内在的丑恶是阳中之阴,石氏的柔弱外表下蕴含的坚定和正义则是阴中之阳。这种阴阳的交织与转化,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变化思想与故事的情节发展
《长治女子》中,女子命运的起伏多变,从平凡生活到遭遇奇异事件,再到最终的结局,充分体现了周易中“变化无常”的思想。正如阴阳的相互转化,女子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
《伍秋月》的情节更是充满了变数,秋月的生死轮回、与主人公的情感纠葛,都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改变。这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需要顺应变化,灵活应对。
天人合一思想在故事中的反映
《狮子》这一故事中,狮子的出现或许是一种天的警示或象征。人们对狮子的敬畏和应对,反映了人类在天地之间应有的敬畏之心和顺应之态。人类不能肆意妄为,而应尊重自然、顺应天道。
在《龙肉》里,龙作为神秘而强大的存在,其肉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这暗示着人类对未知的、超越常规的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但同时也提醒着人们,要遵循天地间的规律和秩序,不可因贪婪而破坏平衡。
道德与因果在故事中的呈现
《骂鸭》中,偷鸭者身上长出鸭毛,直到他承认错误并悔改,鸭毛才消失。这一情节体现了因果报应的观念,类似于周易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孝子》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孝子的善行最终得到了好的回报。这符合周易中倡导的道德准则,即通过遵循正道、践行美德,来达到和谐美好的人生境界。
从人物命运看命运的无常与可控
《侯静山》中侯静山的奇特经历展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然而,他在面对种种奇异境遇时的心态和抉择,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在命运面前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品德来影响命运的走向。
《钱流》里主人公意外获得财富的过程充满了偶然性,但他对财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又决定了他最终的结局。这表明命运虽有其不确定性,但人的选择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命运的最终归宿。
故事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
《窦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窦氏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弱势群体在不公社会中的无奈。但同时,也展现了她坚韧不屈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抗争,如同阴阳斗争,虽艰难但蕴含着希望。
《黎氏》中对人性的贪婪和欺骗进行了批判,主人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最终自食恶果。这提醒人们要克制欲望,遵循道德规范,否则将陷入阴阳失衡的困境。
堪舆与环境的关联
在《堪舆》这个故事中,堪舆之术所涉及的地理环境与人的命运关系,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人类生活的环境(地)与人自身(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适宜的环境有助于人的发展,而人的行为也会对环境产生作用,这体现了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卷五的这些奇异故事,通过丰富多样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周易哲学中的阴阳、变化、天人合一等观念。它们不仅带给我们奇幻的阅读体验,更让我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道德的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故事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断启发着后人对天地人之道的探索和领悟。
二、《聊斋志异》中“木雕人、武孝廉、孝子、狮子、阎王”的原文与白话文:
《木雕人》
原文: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被犬身,便令跨坐。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白话文:商人白有功说:“在泺口河上,看见一个人背着竹篓,牵着两条大狗。从竹篓里拿出一个木雕美人,高一尺多,手和眼睛都能转动,装扮艳丽如同活人。又用小锦垫披在狗身上,就让木雕美人跨坐在上面。安置好以后,呵斥狗快速奔跑。木雕美人自己起身,表演解马等各种杂戏,踩在马镫上藏到马腹下,弯腰贴在马尾巴上,跪拜起立,灵活多变没有差错。又表演昭君出塞:另外取出一个木雕儿,插上雉尾,披着羊裘,骑着狗跟在后面。昭君频频回头看,披羊裘的小孩扬鞭追逐,真像活人一样。”
《武孝廉》
原文:武孝廉石某,囊赀赴都,将求铨叙。至德州,暴病,唾血不起,长卧舟中。仆篡金亡去。石大恚,病益加,资粮断绝。榜人谋委弃之。会有女子乘船,夜来临泊,闻之,自愿以舟载石。榜人悦,扶石登女舟。石视之,妇四十余,被服灿丽,神采犹都。呻以感谢。妇临审曰:“君夙有瘵根,今魂魄已游墟墓。”石闻之,哀哭求生。妇曰:“我有丸药,能起死。苟病瘳,勿相忘。”石洒泣矢盟。妇乃以药饵石,半日,觉少痊。妇即榻供甘旨,殷勤过于夫妇。石益德之。月余,病良已。石膝行而前,敬之如母。妇曰:“妾茕独无依,如不以色衰见憎,愿侍巾栉。”时石三十余,丧偶经年,闻之,喜惬过望,遂相燕好。妇乃出藏金,使入都营干,相约返与同归。石赴都夤缘,选得本省司阃,余金市鞍马,冠盖赫奕。因念妇腊已高,终非良偶,因以百金聘王氏女为继室。心中悚怯,恐妇闻知,遂避德州道,迂途履任。年余,不通音耗。有石中表,偶至德州,与妇为邻。妇知之,诣问石况。某以实对。妇大骂,因告邻党。邻党吊慰悉集。妇抗声曰:“曩吾以君义,故冒耻相从。今诸君垂问,何忍缄默。实告诸君:此人初丧偶,吾怜其贫,委身相事。不意狼心狗肺,遽蓄新妇。古人云:‘受恩不报,非君子。’与世人不仇,亦非丈夫。吾已蒙耻而来,岂复艾乎!须令反榇,别醮而去,乃可耳。不然,刚刀白练,幸赐见随!”闻者咋舌,而妇无惧色。邻党惧妇颠沛,劝石纳妇。石踌躇未决。妇入厨下,持刀将自刎。石惧,乃归原金,而听其归。妇以金置几上,曰:“此不义金,君既得官,安用之!”呼石曰:“而仍去,后勿复言念我。”石大败,惭而出。归舟经德州界,见妇人从数骑,按辔徐行。视之,妇也。石大怖,避于道旁。妇自车中窥见石,令骑缚至车前,骂曰:“负心贼!试思富若贵何所自来?我与尔夙有姻缘,故冒嫌相从。今尔贵而忘贱,负心若此!然我亦不欲与尔讼于官,亦不愿与尔言于众,尔第还吾金而己!”言已,抽刀欲下。石大惧,顿首谢过。妇掷刀于地,纵马而去。石归,魂魄丧失,若有所失。后数日,忽暴卒。
白话文:武孝廉石某,带着钱去京城,准备谋求官职。走到德州,突然生了重病,吐血不止,只能躺在船里。仆人偷了他的钱跑了。石某非常愤恨,病情更加严重,钱粮都断绝了。船夫打算抛弃他。恰好有个女子乘船,夜晚来临停靠,听说了这件事,自愿用自己的船载石某。船夫很高兴,把石某扶到女子的船上。石某看那女子,四十多岁,穿着华丽,神采依旧动人。他呻吟着表示感谢。女子仔细查看后说:“您向来有痨病的病根,现在魂魄已经游离到坟墓之间了。”石某听了,悲哀哭泣请求活命。女子说:“我有药丸,能起死回生。如果病好了,不要忘了我。”石某哭着发誓。女子于是用药喂石某,半天后,觉得稍微好了些。女子就在床上提供美味的食物,殷勤照顾超过了夫妻。石某更加感激她。一个多月后,病完全好了。石某跪着向前,尊敬她如同母亲。女子说:“我孤独没有依靠,如果您不因为我容颜衰老而嫌弃,愿意侍奉您。”当时石某三十多岁,丧偶已经一年多,听了这话,高兴满意超出期望,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女子拿出藏着的金子,让石某去京城活动谋求官职,约定回来一起回家。石某到京城攀附关系,选上了本省的武官,剩下的钱买了鞍马,衣帽显赫。因为想到女子年纪已经大了,终究不是好配偶,就用一百两银子聘了王氏女子做继室。心中惶恐害怕,怕女子知道,于是避开德州的道路,绕路去上任。一年多,不通音信。有石某的表亲,偶然到德州,和女子是邻居。女子知道了,去询问石某的情况。表亲如实回答。女子大骂,于是告诉邻居。邻居们前来慰问都聚集在一起。女子高声说:“以前我因为您有义,所以不顾羞耻跟随您。现在各位来询问,怎么忍心沉默。实话告诉各位:这个人刚丧偶,我可怜他贫困,委身侍奉他。没想到他狼心狗肺,很快娶了新妇。古人说:‘受恩不报,不是君子。’和世人没有仇恨,也不是大丈夫。我已经蒙羞而来,难道还能忍耐吗!必须让他送回棺材,改嫁离开,才行。不然,刚刀白练,希望能跟着我!”听的人都咋舌,而女子没有害怕的神色。邻居们害怕女子颠沛流离,劝石某接纳女子。石某犹豫不决。女子走进厨房,拿刀要自刎。石某害怕,就归还了原来的金子,听凭她回去。女子把金子放在桌上,说:“这是不义之财,您既然得了官,哪里用得着!”喊石某说:“您还是走吧,以后不要再想念我。”石某非常羞愧,出来了。回船经过德州境内,看见女子带着几个骑马的人,勒住缰绳慢慢走。一看,是那女子。石某非常害怕,躲在路边。女子从车里看见石某,让骑马的人绑到车前,骂道:“负心贼!想想富贵是从哪里来的?我和您向来有姻缘,所以不顾嫌疑跟随您。现在您富贵了就忘记贫贱,负心到这种地步!然而我也不想和您在官府打官司,也不想和您在众人面前争论,您只归还我的金子就行了!”说完,抽出刀要砍。石某非常害怕,磕头认错。女子把刀扔在地上,骑马走了。石某回去,魂不守舍,好像丢了什么。几天后,突然暴死。
《孝子》
原文:青州东香山之前,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母股生巨疽,痛不可忍,昼夜嚬呻。周抚肌进药,至忘寝食。数月不痊,周忧煎无以为计。梦父告曰:“母疾赖汝孝。然此疮非人膏涂之不能愈,徒劳焦恻也。”醒而异之。乃起,以利刃割胁肉,肉脱落,觉不甚苦。急以布缠腰际,血亦不注。于是烹肉持膏,敷母患处,痛截然顿止。母喜问:“何药而灵效如此?”周诡对之。母疮寻愈。周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既痊,有巨疤如掌,妻诘之,始得其情。
白话文:在青州东香山的前面,有个叫周顺亭的人,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母亲大腿上长了个巨大的毒疮,疼痛得难以忍受,日夜皱眉呻吟。周顺亭抚摸着母亲的肌肤给她上药,以至于忘记了睡觉和吃饭。几个月了还没有痊愈,周顺亭忧愁焦急得没有办法。梦见父亲告诉他:“母亲的病靠你的孝顺。但这个疮除非用人的肉膏涂抹不能好,你白白地焦急伤心也没用。”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起来,用锋利的刀子割下胁部的肉,肉掉落下来,觉得不怎么痛苦。急忙用布缠住腰际,血也不流出来。于是煮了肉做成膏,敷在母亲的患处,疼痛立刻完全止住了。母亲高兴地问:“是什么药这么灵验?”周顺亭骗她回答。母亲的疮不久就好了。周顺亭每次遮掩着割肉的地方,就连妻子儿女也不知道。痊愈以后,有个像手掌大的巨大伤疤,妻子追问,才知道了实情。
《狮子》
原文:暹逻国贡狮,每止处,观者如堵。其形状与世所传绣画者迥异,毛黑黄色,长数寸。或投以鸡,先以爪抟而吹之。一吹,则毛尽落如扫,亦理之奇也。
白话文:暹逻国进贡狮子,每到一处停留,观看的人围得像墙一样。它的形状和世上所传的刺绣图画中的狮子完全不同,毛是黑黄色,长几寸。有人扔给它鸡,它先用爪子抓着鸡然后吹气。一吹,鸡的毛就全部掉落像被扫掉一样,也是很奇特的道理。
《阎王》
原文:李久常,临朐人。壶榼于野,见旋风蓬蓬而来,敬酹奠之。后以故他适,路傍有广第,殿阁弘丽。一青衣人自内出,邀李,李固辞。青衣要遮甚殷,李曰:“素不识荆,得无误耶?”青衣云:“不误。”便言李姓字。问:“此谁家?”答云:“入自知之。”入,进一层门,见一女子手足钉扉上。近视,其嫂也。大骇。李有嫂,臂生恶疽,不起者年余矣。因自念:何得至此?转疑招致意恶,畏沮却步。青衣促之,乃入。至殿下,上一人,冠带如王者,气象威猛。李跪伏,莫敢仰视。王者命曳起之,慰之曰:“勿惧。我以曩昔扰子杯酌,欲一见相谢,无他故也。”李心始安,然终不知其故。王者又曰:“汝不忆田野酹奠时乎?”李顿悟,知其为神,顿首曰:“适见嫂氏,受此严刑,骨肉之情,实怆于怀。乞王怜宥!”王者曰:“此甚悍妒,宜得是罚。三年前,汝兄妾盘肠而产,彼阴以针刺肠上,俾至今脏腑常痛。此岂有人理者!”李固哀之,王乃曰:“便以子故宥之。归当劝悍妇改行。”李谢而出,则扉上无人矣。归视嫂,嫂卧榻上,创血殷席。时以妾拂意故,方致诟骂。李遽劝曰:“嫂勿复尔!今日恶苦,皆平日忌嫉所致。”嫂怒曰:“小郎若个好男儿,又房中娘子贤似孟姑姑,任郎君东家眠,西家宿,不敢一作声。自当是小郎大好乾纲,到不得代哥子降伏老媪!”李微哂曰:“嫂勿怒,若言其情,恐欲哭不暇矣。”嫂曰:“便曾不盗得王母箩中线,又未与玉皇香案吏一眨眼,中怀坦坦,何处可用哭者!”李小语曰:“针刺人肠,宜何罪?”嫂勃然色变,问此言之因,李告之故。嫂战惕不已,涕泗流离而哀鸣曰:“吾不敢矣!”啼泪未干,觉痛顿止,旬日而瘥。自是改行为善。
白话文:李久常是临朐人。有一次在野外饮酒,看见一股旋风呼呼而来,他恭恭敬敬地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后来因为有事到别处去,路旁有一座高大的宅院,殿阁宏伟壮丽。一个青衣人从里面出来,邀请李久常,李久常坚决推辞。青衣人拦住他,邀请得很殷切,李久常说:“向来不认识您,恐怕有误吧?”青衣人说:“没错。”接着说出李久常的姓名。李久常问:“这是谁家?”回答说:“进去就知道了。”进去后,过了一道门,看见一个女子手脚被钉在门上。走近一看,是他的嫂子。他非常吃惊。李久常有个嫂子,手臂上长了个恶性毒疮,卧床不起已经一年多了。他于是心想:怎么会到这里?转而怀疑是被恶意招来的,害怕得想退缩。青衣人催促他,他才进去。到了殿下面,上面坐着一个人,穿戴像帝王,神情威猛。李久常跪下叩头,不敢抬头看。帝王让人把他拉起来,安慰他说:“不要害怕。我因为过去打扰了你喝酒,想和你见一面表示感谢,没有别的缘故。”李久常心里才安定下来,但始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帝王又说:“你不记得在田野祭奠的事了吗?”李久常恍然大悟,知道他是神,叩头说:“刚才看见嫂子,遭受这样的严刑,出于骨肉之情,实在心里悲伤。请求大王怜悯宽恕!”帝王说:“这个女人非常凶悍嫉妒,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三年前,你哥哥的小妾生孩子时难产,她暗中用针刺在小妾的肠子上,使得小妾至今脏腑常常疼痛。这哪里还有点人性!”李久常坚决哀求,帝王于是说:“就因为你的缘故宽恕她。回去应当劝这个凶悍的女人改改行为。”李久常道谢后出来,就见门上没人了。回去看嫂子,嫂子躺在床上,疮口流出的血把席子都染红了。当时因为小妾不合心意,正在大骂。李久常急忙劝说道:“嫂子不要再这样!今天遭受这样的痛苦,都是平日嫉妒造成的。”嫂子生气地说:“小叔子是个好男儿,而且房中的娘子贤惠得像孟光,任凭你在东家睡,西家宿,不敢说一句话。自然是小叔子能当家作主,难道还能代替哥哥来降服我这个老太婆!”李久常微微一笑说:“嫂子不要生气,如果说出实情,恐怕想哭都来不及了。”嫂子说:“就算不曾偷过王母娘娘箩筐里的线,又没有和玉皇大帝香案前的官吏使眼色,心中坦坦荡荡,哪里有什么值得哭的!”李久常小声说:“用针刺人的肠子,该当什么罪?”嫂子脸色大变,问这话的原因,李久常把事情告诉他。嫂子惊恐不已,眼泪鼻涕一起流出来,悲哀地叫道:“我不敢了!”眼泪还没擦干,就觉得疼痛立刻停止了,十天就好了。从此改恶从善。
三、《聊斋志异》中《土偶》《长治女子》《鄱阳神》《伍秋月》《黎氏》的原文与白话文:
《土偶》
原文:
沂州马姓者,娶妻王氏,琴瑟甚敦。马早逝,王父母欲夺其志,王矢不他。姑怜其少,亦劝之,王不听。母曰:“汝志良佳;然齿太幼,又无出。每见有勉强于初,而贻羞于后者,固不如早嫁,犹恒情也。”王正容,以死自誓,母乃任之。女命塑工肖夫像,每食,酹献如生时。
一夕,将寝,忽见土偶人欠伸而下。骇心愕顾,即已暴长如人,真其夫也。女惧,呼母。鬼止之曰:“勿尔。感卿情好,幽壤酸辛。一门有忠贞,数世祖宗皆有光荣。吾父生有损德,应无嗣,遂至促我茂龄。冥司念尔苦节,故令我归,与汝生一子承祧绪。”女亦沾襟,遂燕好如平生。鸡鸣,即下榻去。如此月余,觉腹微动。鬼乃泣曰:“限期已满,从此永诀矣!”遂绝。
女初不言;既而腹渐大,不能隐,阴以告母。母疑涉妄;然窥女无他,大惑不解。十月,果举一男。向人言之,闻者罔不匿笑;女亦无以自伸。有里正故与马有隙,告诸邑令。令拘讯邻人,并无异言。令曰:“闻鬼子无影,有影者伪也。”抱儿日中,影淡淡如轻烟然。又刺儿指血付土偶上,立入无痕;取他偶涂之,一拭便去。以此信之。长数岁,口鼻言动,无一不肖马者。群疑始解。
白话文:
沂州有个姓马的人,娶了妻子王氏,夫妻感情非常深厚。马氏很早就去世了,王氏的父母想让她改嫁,王氏发誓不再嫁人。婆婆可怜她年轻,也劝她,王氏不听。她母亲说:“你的志向固然很好,但年纪太小,又没有孩子。常常看到有人起初勉强守节,后来却留下耻辱,倒不如早点改嫁,这也是人之常情。”王氏表情严肃,以死发誓,母亲也就听任她了。王氏让塑像工匠照着丈夫的模样塑了一尊土偶,每次吃饭,都像丈夫活着时那样祭奠供奉。
一天晚上,王氏将要睡觉,忽然看见土偶人伸着懒腰走下来。她又惊又怕,回头看时,土偶已经迅速长得像人一样高,正是她的丈夫。王氏害怕,呼喊母亲。鬼制止她说:“不要这样。感激你的深情,地府里酸楚痛苦。一家中有忠贞之人,几代祖宗都有光荣。我父亲在世时做了有损德行的事,应该没有后代,以至于让我年轻早逝。地府念你苦苦守节,所以让我回来,和你生一个儿子延续香火。”王氏也感动得流泪,于是两人像过去一样恩爱。鸡叫时,鬼就下床离开了。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王氏觉得肚子微微动了。鬼于是哭泣着说:“期限已满,从此永别了!”就消失了。
王氏起初没有说出来;后来肚子渐渐大了,不能隐瞒,私下告诉了母亲。母亲怀疑她胡说;但观察王氏没有别的异常,非常疑惑不解。十个月后,果然生下一个男孩。王氏向别人说起这事,听到的人没有不偷偷笑的;王氏也无法为自己申辩。有个里正过去和马氏有矛盾,就把这事报告给县令。县令拘捕审讯邻居,都没有不同的说法。县令说:“听说鬼没有影子,有影子的就是假的。”把孩子抱到太阳下,影子淡淡的像轻烟。又刺孩子的手指把血滴在土偶上,血立刻渗进去没有痕迹;拿别的土偶涂上血,一擦就掉了。因此相信了这件事。孩子长到几岁,口鼻言行,没有一处不像马氏。众人的疑惑才消除。
《长治女子》
原文:
陈欢乐,潞之长治人。有女慧美。有道士行乞,睨之而去。由是日持钵近廛间。适一瞽者自陈家出,道士追与同行,问瞽者:“君自陈家来,见有女郎,年可十七八,携幼子出者乎?”答曰:“无之。”道士曰:“可怪!”因述所遇,瞽者不信,与道士约,历诸其门侦之。
陈女方抱儿乳,瞽者登门,见女颇姿媚,瞽者窃喜,便问:“娘子哺乳,所育何人?”女曰:“吾夫陈某前妻之子。”瞽者问:“君何姓?”曰:“陈。”“娘子贵姓?”女不答。瞽者曰:“奇哉!此子与吾同宗,欲丐一见,可乎?”女曰:“可。”因呼老妪抱儿出。其盲乃能视,抱儿从阶下上,以手扪儿顶曰:“此陈家之胤,君善视之。”陈女以为善相,喜,拜谢。瞽者去,道士仍在门,瞽者述所遇,道士曰:“是矣。但余术未深,当求师导之。”
相去不数武,有老衲趺坐檐下。道士与瞽者见之,膝行而前。老衲问:“何事?”道士以陈氏事告。老衲曰:“此魅也。我所习咒术,正足以治之。”因与俱去。至陈所,陈女正抱儿立牖下,老衲突出,急以木鱼击儿脑,儿惊,坠地而没。陈女大号,瞽者亦惊,问故。女哽咽良久,始述儿乃夫亡后所生,本图苟活,今祸及儿,悲不可言。瞽者大怒,与道士逐老衲,不及而返。既而女病,数日而死。
白话文:
陈欢乐是潞州长治人。他有个女儿聪慧美丽。有个道士来乞讨,看了她一眼就走了。从此每天拿着钵在附近街市上。恰好一个盲人从陈家出来,道士追上去和他一起走,问盲人:“你从陈家出来,见到有个十七八岁的女郎,带着幼子出来吗?”盲人回答说:“没有。”道士说:“奇怪!”于是叙述了遇到的情况,盲人不相信,和道士约定,逐一到各家去侦察。
陈女正抱着孩子喂奶,盲人登门,见女子容貌很妩媚,盲人暗自高兴,便问:“娘子喂奶,哺育的是谁?”女子说:“我丈夫陈某前妻的儿子。”盲人问:“你丈夫姓什么?”女子说:“陈。”“娘子贵姓?”女子不回答。盲人说:“奇怪!这孩子和我同姓,想求见一下,可以吗?”女子说:“可以。”于是叫老妇人抱孩子出来。这个盲人竟然能看见,抱着孩子从台阶下走上,用手摸孩子的头顶说:“这是陈家的后代,你要好好照顾他。”陈女以为他善于看相,很高兴,拜谢。盲人离开,道士仍在门口,盲人叙述了所遇到的,道士说:“就是她了。只是我的法术不深,应当求师父指导。”
相距不远,有个老和尚在屋檐下打坐。道士和盲人见到他,跪着向前。老和尚问:“什么事?”道士把陈家的事告诉他。老和尚说:“这是个鬼魅。我所学的咒术,正好可以治她。”于是一起去。到了陈家,陈女正抱着孩子站在窗下,老和尚突然冲出来,急忙用木鱼敲击孩子的脑袋,孩子受惊,坠地不见了。陈女大声哭号,盲人也吃惊,问原因。女子哽咽了很久,才说孩子是丈夫死后所生,本想苟且活下去,现在灾祸殃及孩子,悲伤得无法言说。盲人非常生气,和道士追赶老和尚,没追上就回来了。不久女子生病,几天后就死了。
《鄱阳神》
原文:
翟湛持,司理饶州,道经鄱阳湖。湖上有神祠,停盖游瞻。内雕丁普郎死节臣像,翟姓一神,最居末坐。翟曰:“吾家宗人,何得在下!”遂于上易一座。
既而登舟,大风断帆,桅樯倾侧,一家哀号。俄一小舟,破浪而来,既近官舟,急挽翟登小舟,于是家人尽登。审视其人,与翟姓神无少异。无何,浪息,寻之已杳。
白话文:
翟湛持担任饶州司理,路过鄱阳湖。湖上有座神庙,停车进去游览瞻仰。里面雕刻着丁普郎等尽忠守节之臣的神像,有一尊姓翟的神像,在最末的座位。翟湛持说:“是我家的族人,怎么能坐在下面!”于是把这尊神像换到上面的座位。
接着登上船,大风刮断了船帆,桅杆倾斜,一家人哀号。不久一只小船破浪而来,靠近官船后,急忙拉翟湛持登上小船,于是家人也都登上。仔细看那个人,和姓翟的神像没有一点差别。没多久,风浪平息,寻找那个人已经不见踪影。
《伍秋月》
原文:
秦邮王鼎,字仙湖。为人慷慨有力,广交游。年十八,未娶,妻殒。每远游,恒经岁不返。兄鼐,江北名士,友于甚笃。劝弟勿游,将为择偶。生不听,命舟抵镇江访友。友他出,因税居于逆旅阁上。
镇江有伍姓者,行伍出身,贫不能自存,委身婿家。婿固无赖,侵吞其所有,且虐遇之,妻愤欲死。一日,欲自经,为佣媪所觉,救之不得,因以剪刀自刺其喉,不死,而创甚。伍恐其复死,日遣媪守之。媪出,女自起,拨簪剔目,而自剜其耳,血淋漓满地。媪归,大骇,奔告伍。伍怒挞之,女遂昏厥。媪为之调药敷治,数日始痊。
时王生寓其侧,闻女惨状,心恻然。窥女,容色殊丽,而创痕可怖。一日,女自外来,见王生,秋波频顾,王亦目注之。女忽入室,王亦随之。女曰:“君为谁?”王告之。女曰:“妾伍秋月也。先父名儒,邃于《易》数。妾生时,父为筮,得‘蹇’之‘渐’,曰:‘当为北方之鬼,食于扬州之郭。’及笄,父死,母为妾议婚,不允,将自经,为媪所觉,救而不死。后遇恶婿,几死,幸得不死。今流落于此,君能救妾乎?”王曰:“能。”女曰:“君若有意,夜当梦妾。”王颔之。
是夜,王梦女来,相与绸缪。既醒,益思女,遂往告媪,愿赎女。媪以告伍,伍不许。王乃赂媪,得女归。女感其德,愿奉箕帚。王亦喜,遂与同归。
抵家,女忽不见。王大骇,四觅无踪。至夜,女忽至,曰:“妾为阴曹所追,暂避于此。君勿惧。”王曰:“卿既来,何为又去?”女曰:“君阳气方盛,妾阴气未消,日近君,恐损君寿。今暂别,异日当来。”王信之。
女去数日,王思念甚苦。一夕,忽梦女曰:“妾在冥中,蒙君高义,得更生。然冥司有例,凡再生者,当以十五日为期,否则仍归冥路。今十五日已满,君速备牲醴,妾当来也。”王惊觉,即备牲醴。至期,女果至,与王欢好如初。自是,女昼隐夜出,与王为夫妇。
逾年,王以兄命赴试,女泣别。王中副车,归,不见女。问家人,皆云未见。王大疑,夜复梦女曰:“君别后,为冥司所摄,幸遇父执为解,得免。然自此与君永诀矣。”王惊哭而醒。后王每思女,辄梦之。
白话文:
秦邮的王鼎,字仙湖。为人慷慨有力量,广交朋友。十八岁时,还没娶妻,妻子就去世了。他常常远游,常常一年都不回家。他的哥哥王鼐,是江北的名士,兄弟之间感情很好。劝弟弟不要出游,要为他择偶。王鼎不听,乘船抵达镇江访友。朋友外出,于是租住在旅店的阁楼上。
镇江有个姓伍的人,行伍出身,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入赘到女婿家。女婿本是无赖,侵吞了他的所有财产,并且虐待他,妻子愤恨得想要自杀。一天,想要上吊,被雇佣的老妇人发觉,救她没成功,于是她用剪刀刺自己的喉咙,没有死,但伤口很重。伍某担心她再寻死,每天派老妇人看守她。老妇人出去,女子自己起来,拔下发簪挖眼睛,自己割掉耳朵,鲜血淋漓满地。老妇人回来,非常害怕,跑去告诉伍某。伍某愤怒地鞭打她,女子于是昏厥过去。老妇人给她调药敷治,几天才痊愈。
当时王鼎住在旁边,听说女子的惨状,心中怜悯。偷看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但伤痕很可怕。一天,女子从外面回来,看见王鼎,频频用目光看他,王鼎也注视着她。女子忽然进房间,王鼎也跟着。女子说:“你是谁?”王鼎告诉她。女子说:“我是伍秋月。先父是有名的儒者,精通《易》数。我出生时,父亲占卜,得到‘蹇’卦变成‘渐’卦,说:‘应当成为北方的鬼,在扬州城边进食。’到了十五岁,父亲去世,母亲为我议婚,我不同意,想要上吊,被老妇人发觉,救了没死。后来遇到恶婿,差点死了,幸好没死。现在流落到这里,你能救我吗?”王鼎说:“能。”女子说:“你如果有意,晚上会梦到我。”王鼎点头。
这天晚上,王鼎梦到女子前来,相互缠绵。醒来后,更加思念女子,于是去告诉老妇人,愿意赎女子。老妇人告诉伍某,伍某不同意。王鼎于是贿赂老妇人,得到女子回家。女子感激他的恩德,愿意侍奉他。王鼎也很高兴,于是和她一同回家。
到家后,女子忽然不见了。王鼎非常害怕,四处寻找没有踪迹。到了晚上,女子忽然到来,说:“我被阴曹追捕,暂时躲避在这里。你不要害怕。”王鼎说:“你既然来了,为什么又走?”女子说:“你阳气正盛,我阴气未消,每天接近你,恐怕损害你的寿命。现在暂时分别,他日会来。”王鼎相信了。
女子离开几天后,王鼎思念得很痛苦。一天晚上,忽然梦到女子说:“我在冥间,承蒙你的深情厚义,得以重生。然而冥间有规定,凡是再生的,应当以十五日为期限,否则仍然回到冥路。现在十五日已满,你赶快准备祭品,我会来的。”王鼎惊醒,立即准备祭品。到了约定的日子,女子果然来了,和王鼎欢好如初。从此,女子白天隐藏晚上出现,和王鼎做夫妻。
过了一年,王鼎因为哥哥的命令去参加考试,女子哭着分别。王鼎考中副榜,回家,不见女子。问家人,都说没看见。王鼎非常疑惑,晚上又梦到女子说:“你离开后,被冥间拘捕,幸好遇到父亲的旧友解救,得以脱身。但从此和你永别了。”王鼎惊醒哭泣。后来王鼎每当思念女子,就会梦到她。
《黎氏》
原文:
龙门谢中条者,佻达无行。三十余丧妻,遗二子一女,晨夕啼号,萦累甚苦。谋聘继室,低昂未就。暂雇佣媪抚子女。
一日,翔步山途,忽一妇人出其后。待以窥觇,是好女子,年二十许。心悦之,戏曰:“娘子独行,不畏怖耶?”妇走不对。又曰:“娘子纤步,山径殊难。”妇仍不顾。谢四望无人,近身侧,遽挲其腕,曳入幽谷,将以强合。妇怒呼曰:“何处强人,横来相侵!”谢牵挽而行,更不休止。妇步履跌蹶,困窘无计,乃曰:“燕婉之求,乃若此耶?缓我,当相就耳。”谢从之。偕入静壑,野合既已,遂相欣爱。
妇问其里居姓氏,谢以实告。既亦问妇,妇言:“妾黎氏。不幸早寡,姑又殒殁,块然一身。
《黎氏》的白话文:
妇问其里居姓氏,谢以实告。既亦问妇,妇言:“妾黎氏。不幸早寡,姑又殒殁,块然一身,无所依倚。”谢曰:“我亦丧偶,今幸遇卿,可共百年。”妇曰:“我年齿尚少,又有幼子幼女,累君矣。”谢曰:“无妨,我自能抚之。”遂与同归。
初至其家,子女皆惧,妇温言抚慰,渐相亲近。妇勤苦操作,井臼躬操,谢甚德之。
逾数月,妇忽谓谢曰:“近觉身倦,恐将有孕。”谢喜甚。及期,果产一子。然自此妇渐凶悍,动辄诟谇,子女皆畏之。谢稍拂其意,即怒目相向,摔盘砸碗。
一日,谢友过访,妇箕踞而坐,谩骂无礼。友惭而退。谢责妇曰:“何乃如此无状!”妇反唇相讥,不可理喻。
未几,妇又与邻妇争,竟操杖殴之。谢闻之,怒不可遏,欲逐妇。妇大言曰:“汝敢逐我,我必祸汝家!”谢不顾,驱之出。
妇去数日,家中忽失幼子。谢遍寻不得,忧心如焚。忽一夕,妇携子归,笑曰:“与汝戏耳。”谢怒曰:“如此恶妇,不可留矣!”妇泣曰:“知罪矣,愿改过。”谢念其子幼,姑容之。
然妇终不改,日以恶言相向,家无宁日。谢悔之不及,叹曰:“吾误矣!”
《金生色》
原文:
金生色,晋宁人也。娶同村木姓女。生一子,方周岁。金忽病,自分必死,谓妻曰:“我死,子必嫁,勿守也!”妻闻之,甘词厚誓,期以必死。金摇手呼母曰:“我死,劳看阿保,勿令守也。”母哭应之。既而金果死。
木媪来吊,哭已,谓金母曰:“天降凶忧,婿遽遭命。女太幼弱,将何为计?”母悲悼中,闻媪言,不胜愤激,盛气对曰:“必以守!”媪惭而罢。夜伴女寝,私谓女曰:“人尽夫也。以儿好手足,何患无良匹?小儿女不早作人家,眈眈守此襁褓物,宁非痴子?倘必令守,不宜以面目好相向。”金母过,颇闻絮语,益恚。明日:谓媪曰:“亡人有遗嘱,本不教妇守也。今既急不能待,乃必以守!”媪怒而去。
母夜梦子来,涕泣相劝,心异之。使人言于木,约殡后听妇所适。而询诸术家,本年墓向不利。妇思自炫以售,缞绖之中,不忘涂泽。居家犹素妆,一归宁,则崭然新艳。母知之,心弗善也,以其将为他人妇,亦隐忍之。于是妇益肆。
里有董贵者,慕妇之色,以金赂媪。媪劝妇从之,妇不从。有某甲,亦以金赂媪,谋挑之。数语,妇即心动,遂与甲通。甲虑事泄,以刃胁妇曰:“不从,即杀汝!”妇惧,从之。甲稔其情,日益狎昵。妇每与甲私会,木媪辄知之。
一日,木媪适至,见妇与甲同寝。媪大怒,奋掌批妇颊,呼甲曰:“尔敢污吾家!”甲惧而逸。妇惭惧,向母哀恳。母怒曰:“汝志不可夺,我言何用?”妇益惧,自缢于房。媪惊觉救之,已死。木媪告于金母,金母讼于官。官鞫甲,甲惧罪,赂官求免。官受其赂,竟释甲。
金母忿不能伸,夜携幼子,潜至妇墓,发冢开棺,欲取妇尸碎之。棺启,妇忽起坐,母子惊怖,弃尸而走。妇呼曰:“我已活矣!”金母不信,趋归。妇从之,至家,入室坐床上。金母大惧,呼邻人视之。妇历述所遇,邻人共为惊喜。
官闻之,以其事诞,笞金母,械妇。妇言:“我感金生色恩,义不受辱,故自缢。及就死,魂遇金郎,携我至冥司,冥王察我无罪,令我复活。”官未信,遣役验之,棺中果无尸。官乃释妇归。妇归家,终不与甲通。
白话文:
金生色是晋宁人。娶了同村姓木的女子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刚满周岁。金生色忽然生病,自己料想必定会死,对妻子说:“我死了,儿子必定要改嫁,你不要守节!”妻子听了,用好话宽慰他,还发誓表明决心,一定守节到死。金生色摇着手叫母亲说:“我死了,劳烦您照看孩子,别让她守节。”母亲哭着答应了。不久金生色果然死了。
木氏的母亲前来吊唁,哭完后,对金生色的母亲说:“上天降下这凶灾忧患,女婿突然死去。女儿太年轻柔弱,今后怎么办?”金母正在悲痛之中,听了她的话,非常气愤,怒气冲冲地回答说:“一定要守节!”木母羞愧地走了。晚上陪女儿睡觉,私下对女儿说:“人都可以做丈夫。凭你的好模样,还愁找不到好配偶?小孩子们不早点找个人家,眼巴巴地守着这个襁褓中的孩子,难道不是傻吗?倘若一定要让你守节,不应该用漂亮的脸蛋去招人。”金母经过时,正好听到这些话,更加恼怒。第二天,对木母说:“我死去的儿子有遗嘱,原本不让媳妇守节。如今既然你们急着改嫁,那就一定要守节!”木母生气地走了。
金母夜里梦见儿子来,流着泪劝她,心里觉得很奇怪。派人去告诉木家,约定等出殡后听凭媳妇改嫁。但是询问算命的,说这一年坟地的方向不利。木氏想卖弄自己来求得改嫁,在服丧期间,也不忘梳妆打扮。在家还是穿着素装,一回娘家,就打扮得焕然一新。金母知道了,心里很不高兴,因为她即将成为别人的媳妇,也就忍耐着。于是木氏更加放肆。
村里有个叫董贵的,爱慕木氏的美貌,用钱贿赂木母。木母劝木氏跟董贵,木氏不同意。有个某甲,也用钱贿赂木母,谋划挑逗木氏。说了几句话,木氏就心动了,于是和某甲私通。某甲担心事情败露,用刀威胁木氏说:“不听话,就杀了你!”木氏害怕,就顺从了他。某甲深知她的情况,日益亲昵放肆。木氏每次和某甲私会,木母总是知道。
一天,木母恰好来到,看见木氏和某甲睡在一起。木母大怒,使劲打木氏的脸,叫某甲说:“你竟敢玷污我家!”某甲害怕逃走了。木氏又羞又怕,向母亲哀求。母亲生气地说:“你的心意不可改变,我说有什么用?”木氏更加害怕,在房里上吊自杀了。木母惊醒过来救她,已经死了。木母告诉了金母,金母告到官府。官府审问某甲,某甲害怕获罪,贿赂官员请求免罪。官员接受了贿赂,竟然释放了某甲。
金母愤怒不能伸张冤屈,夜里带着小儿子,悄悄来到木氏的坟墓,挖坟开棺,想要把木氏的尸体剁碎。棺材打开,木氏忽然坐了起来,母子惊恐害怕,丢下尸体就跑。木氏喊道:“我已经活了!”金母不相信,急忙跑回家。木氏跟着她,到家后,走进屋里坐在床上。金母非常害怕,叫邻居来看。木氏详细叙述了遭遇,邻居们都又惊又喜。
官员听说了这件事,认为这事荒诞,打了金母,给木氏戴上刑具。木氏说:“我感激金生色的恩情,从道义上讲不愿受辱,所以上吊自杀。等到快死的时候,魂魄遇见了金郎,他带我到了阴曹地府,冥王查明我没有罪,让我复活。”官员不相信,派差役去查验,棺材里果然没有尸体。官员这才释放木氏回家。木氏回家后,始终不再和某甲来往。
四、《聊斋志异》中《骂鸭》《上仙》《侯静山》《钱流》《郭生》的原文与白话文:
《骂鸭》
原文: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白话文:
城西白家庄有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子煮着吃了。到了夜里,觉得皮肤发痒。天亮一看,身上长满了毛茸茸的鸭毛,一碰就疼。他非常害怕,却没有办法医治。夜里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的惩罚。必须得到失主的骂,鸭毛才能脱落。”然而邻居老人向来心宽量大,生平丢了东西,从来不在言语脸色上表现出来。这个人骗老人说:“鸭子是某甲偷的。他非常害怕挨骂,骂他也可以警告他以后别再偷。”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坏人。”最终也没有骂。这个人更加窘迫,于是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人。老人于是骂了他,他的病就好了。
《上仙》
原文:
癸亥三月,与高季文赴稷下,同居逆旅。季文忽病。会高振美亦从念东先生至郡,因谋医药。闻袁鳞公言:南郭梁氏家有狐仙,善“长桑之术”。遂共诣之。
梁,四十以来女子也,致绥绥有狐意。入其舍,复室中挂红幕。探幕以窥,壁间悬观音像;又两三轴,跨马操矛,驺从纷沓。北壁下有案;案头小座,高不盈尺,贴小锦褥,云仙人至,则居此。众焚香列揖。妇击磬三,口中隐约有词。祝已,肃客就外榻坐。妇立帘下,理发支颐与客语,具道仙人灵迹。久之,日渐曛。众恐碍夜难归,烦再祝请。妇乃击磬重祷。转身复立,曰:“上仙最爱夜谈,他时往往不得遇。昨宵有候试秀才,携肴酒来与上仙饮,上仙亦出良酝酬诸客,赋诗欢笑。散时,更漏向尽矣。”言未已,闻室中细细繁响,如蝙蝠飞鸣。方凝听间,忽案上若堕巨石,声甚厉。妇转身曰:“几惊怖煞人!”便闻案上作叹咤声,似一健叟。妇以蕉扇隔小座。座上大言曰:“有缘哉!有缘哉!”众惊问:“大仙是何人?”答云:“我即此家房东。蒙诸位见招,感甚。但自惭粗陋,未敢与雅士抗礼。幸能夜深相晤,足消万年寂寞。”于是酬酢议论,滔滔不竭。所言皆世外事。
良久,忽闻鸡声。妇惊曰:“秀才辈且至,吾仙人不宜与凡人相见。”即见案上列酒果皆空。振美觉手足皆慵,有不解者。妇曰:“此常情。过此即愈。”振美乃归。越数日,果愈。
白话文:
癸亥年三月,我和高季文到稷下,一起住在一家客店。季文忽然生病了。恰好高振美也跟着念东先生来到郡城,于是商量给他治病找药。听袁鳞公说:南郭梁氏家有狐仙,擅长“长桑之术”。于是一起去拜访。
梁氏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子,显得很柔顺,有狐仙的样子。进入她的房间,里面的套间挂着红色的帷幕。掀开帷幕往里看,墙壁上挂着观音像;还有两三幅轴画,上面画着骑马持枪、前呼后拥的人物。北墙下有一张桌子;桌前有个小座位,高不满一尺,上面贴着小锦褥,说是仙人来了,就坐在这儿。大家焚香列队作揖。梁氏敲了三下磬,口中隐隐约约有话语。祈祷完,恭敬地请客人到外间的床上坐下。梁氏站在帘下,梳理头发托着下巴和客人说话,详细讲述仙人的灵异事迹。过了很久,天色渐渐暗了。大家担心妨碍夜间回去,麻烦她再次祈祷请仙人。梁氏于是敲磬重新祈祷。转身又站着,说:“上仙最喜欢夜间谈话,其他时候往往碰不到。昨天晚上有等候考试的秀才,带着酒菜来和上仙喝酒,上仙也拿出美酒招待各位客人,赋诗欢笑。散去的时候,更漏快要完了。”话没说完,就听到屋里有细碎繁杂的声响,像蝙蝠飞鸣。正凝神倾听的时候,忽然案桌上好像掉下一块大石头,声音很响。梁氏转身说:“几乎吓死我了!”就听到案桌上发出叹息惊讶的声音,好像一个健壮的老头。梁氏用芭蕉扇隔开小座位。座位上大声说:“有缘啊!有缘啊!”大家吃惊地问:“大仙是什么人?”回答说:“我就是这家的房东。承蒙各位邀请,非常感激。只是自己惭愧粗俗丑陋,不敢和雅士行礼相见。幸好能在深夜相见,足以消除万年的寂寞。”于是互相敬酒交谈,滔滔不绝。所说的都是世外的事情。
过了很久,忽然听到鸡叫声。梁氏吃惊地说:“秀才们将要来了,我的仙人不宜和凡人相见。”就见案桌上摆放的酒菜水果都空了。振美觉得手脚都很疲倦,有不理解的地方。梁氏说:“这是常情。过了这阵就好了。”振美于是回去了。过了几天,果然好了。
《侯静山》
原文:
高少宰念东先生云:“崇祯间,有猴仙,号静山。托神于河间之叟,与人谈诗文,决休咎,娓娓不倦。以肴核置案上,啖饮狼藉,但不能见之耳。”时先生祖寝疾。或致书云:“侯静山,百年人也,不可不晤。”遂以仆马往招叟。
至则叟方豉唇奋鬣,谈兵津津。先生因述祖生笃之状。叟曰:“我能活之。”先生骇曰:“仙术可学乎?”叟曰:“是何难!但须静坐,屏去杂念,一意念我,我自来耳。”先生如其言。叟果自至,曰:“君念我久矣,念诚则灵。我感君心,特来相救。但病入膏肓,非人力所能为。姑试之。”乃以手抚生腹,又口吐红丸如弹,纳于生口,移时,生腹雷鸣。叟曰:“行矣。”生忽跃起,奋身而出,家人惊喜,急追之。已失所在。
后有人于市上见之,衣冠楚楚,如贵官然。趋前再拜,问其姓名。曰:“我侯静山也。”言讫不见。
白话文:
高少宰念东先生说:“崇祯年间,有个猴仙,号静山。它借住在河间一位老人的身上,和人谈论诗文,判断吉凶,娓娓不倦。把菜肴果品放在桌上,吃得乱七八糟,但不能看见它。”当时先生的祖父病重。有人写信来说:“侯静山,是个百岁老人,不能不见。”于是派仆人骑马去请那位老人。
到了那里,老人正鼓着嘴唇抖动胡须,津津有味地谈论兵法。先生于是叙述祖父病重的情况。老人说:“我能让他活过来。”先生惊讶地说:“仙术可以学习吗?”老人说:“这有什么难!只需要静坐,摒弃杂念,一心想着我,我自然就来了。”先生按照他说的做。老人果然自己来了,说:“你想念我很久了,想念真诚就灵验。我被你的诚心感动,特意来相救。但病已深入膏肓,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姑且试一试。”于是用手抚摸先生祖父的腹部,又从口中吐出红色的丸子像弹丸一样,放进祖父口中,过了一会儿,祖父的腹部发出雷鸣般的响声。老人说:“行了。”祖父忽然跳起来,奋身而出,家人又惊又喜,急忙追赶。已经不见了。
后来有人在集市上见到他,衣帽整齐,像个贵官。上前再三拜见,问他姓名。说:“我是侯静山。”说完就不见了。
《钱流》
原文:
沂水刘宗玉云:其仆杜和,偶在园中,见钱流如水,深广二三尺许。杜惊喜,以两手满掬,复偃卧其上。既而起视,则钱已尽去,惟握于手者尚存。
白话文:
沂水的刘宗玉说:他的仆人杜和,偶然在园子里,看见钱像流水一样流淌,深宽约二三尺。杜和惊喜,用两只手满满地捧起,又躺卧在钱上。起来再看时,钱已经都没有了,只有握在手里的还在。
《郭生》
原文: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白话文:
郭生是东山邑的人。年少时酷爱读书,只是山村中没有可以请教指正的人,二十多岁了,字画大多错误。之前,家中有狐狸作祟,衣服、食物、器具用品,常常丢失,深受其苦。一天夜里读书,把书卷放在桌案上,狐狸涂得乱七八糟,字迹模糊难以分辨。于是挑选那些稍微干净的辑录来读,仅得到六七十首,心里愤怒却无可奈何。又积累了二十多篇窗课,等待向名流请教。早晨起来,看见被翻摊在桌案上,墨汁几乎把字迹都染尽了。非常愤恨。
恰好王生因为有事来到山里,向来和郭生交好,登门拜访。看见被弄脏的书卷,询问情况。郭生详细诉说苦恼,并且拿出残篇给王生看。王生仔细研读,那些被狐狸涂掉留下的,似乎有深意。又再看被弄脏的书卷,像是冗长繁杂可以删去。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有意这样做。不但不要担忧,应当把它当作老师。”过了几个月,回头看旧作,顿时觉得所涂掉的很正确。于是改写了两篇文章,放在桌案上,来看有什么不同。等到天亮,又被涂了。过了一年多,不再涂抹,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淋漓。郭生觉得奇怪,拿着去给王生看。王生看了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好的篇章可以出售了。”这一年,果然考进了县学。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准备鸡和黍米,供狐狸吃喝。每次买科举考试的范文名稿,自己不选择,只取决于狐狸。从此两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乡试考中副榜。
当时叶公的文章,风雅绝美,家家传颂户户吟诵。郭生有抄本,爱惜至极。忽然被泼了大约一碗多的浓墨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又拟定题目写作,自己觉得满意,却都被胡乱涂掉:于是渐渐不相信狐狸。没多久,叶公因为文体端正被拘捕,又渐渐佩服狐狸的先见之明。然而每次写一篇文章,精心构思,总是被涂污。自己因为屡次名列前茅,心气很高,因此更加怀疑狐狸胡乱行事,就抄录那些洒墨点很多的来试验,狐狸又全都染黑了。于是笑着说:“这真是胡乱来了!为什么以前对而现在错呢?”于是不再为狐狸准备食物,拿了读本锁在箱子里。早晨看见封存得好好的,打开看,只见卷面涂了四画,粗得像手指,第一章画了五画,第二章也画了五画,后面就没有了。从此狐狸竟然安静了。后来郭生一次考了四等,两次考了五等,才知道它的预兆已经在画里寓意了。
五、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这首七律诗词进行深度解析:
1. 阴阳平衡
在“卷五探寻玄秘篇,奇闻轶事蕴真禅”中,“玄秘篇”可视为阴,代表着隐藏、深邃和未知;“真禅”为阳,象征着真理、光明和领悟。阴阳相互依存,通过对卷五神秘篇章的探索,才能领悟其中蕴含的真理。
“阴阳交错乾坤里,天地人和义理渊”,阴阳的交错构成了乾坤的变化,正如故事中天地人关系的复杂多样,只有在这种交错变化中把握平衡,才能理解其中深奥的义理。
2. 变化与发展
整首诗反映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就像“古往贤言书内载,今来智慧卷中传”,从古代的智慧到当今的传承,是一种延续和发展,体现了周易中“变易”的思想。
3. 和谐统一
“天地人和义理渊”强调了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周易中,天、地、人被视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首诗赞美卷五中对这种和谐关系的揭示,认为只有达到这种统一,才能领悟深刻的义理。
4. 循环往复
“传承奥秘千秋业,文化光辉耀万年”体现了一种循环往复的观念。传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文化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闪耀,虽有起伏,但始终延续,如同阴阳的循环交替。
5. 动静结合
诗中在描述对卷五的探索和其中蕴含的哲理时,既有静态的描述,如“奇闻轶事蕴真禅”“天地人和义理渊”,又有动态的表达,如“传承奥秘千秋业”,这种动静结合符合周易中事物既有稳定状态又有变化发展的特点。
通过以上周易哲学的角度解析,这首七律诗词更深刻地展现了对探索天地人之道奥秘的思考和赞美。...
六、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上述七律诗词:
《清平乐·析赞奇道奥秘》
卷篇深探,轶事奇闻揽。禅意真如心底念,天地阴阳皆感。
古贤智慧留笺,今时承继相传。奥秘千秋长在,光辉万载犹燃。
《菩萨蛮·解赞奇道奥秘》
卷中探秘奇篇显,阴阳交错乾坤转。故事蕴真玄,人和天地连。
古言书里见,今智传承现。文化永流传,光辉耀永年。
《如梦令·悟赞奇道奥秘》
探秘卷篇深悟,轶事蕴含真路。天地义渊含,今古智言传度。长驻,长驻,文化辉光无数。
《忆江南·品赞奇道奥秘》
奇篇好,天地义深藏。古往贤言书韵妙,今来聪慧墨香长。奥秘永流芳。
《浣溪沙·思赞奇道奥秘》
卷五奇篇意未央,阴阳义理韵悠长。传承千古慧光扬。
轶事蕴含天地道,贤言铭刻岁时章。文化璀璨永流香。
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