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二皇子登基,草原部落发兵,边关急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崔文心身影一闪,瞬间出现在那手掌附近。
  袖袍一陡,周围的残骸都被他浑厚的内力震飞,露出被掩埋的周景行。
  此时的周景行浑身衣衫破烂,身上还有多处乌黑的伤口正在往外渗着鲜血。
  “疯子!真特娘的是个疯子!”
  “赵鼎我cNm!”
  周景行咧嘴喘着粗气,双眼有些朦胧的睁开。
  他怎么都没想到,这赵鼎竟然会在自己的寝宫底下埋着火药!
  这就是一个为了皇位不择手段的疯子!
  “诶?!”
  “老子竟然没死?!”
  “这都没炸死老子?!莫非统子爷觉醒了?!”
  周景行下意识甩了甩遮住自己视线的凌乱头发。
  这一动,直接牵扯到了身上的伤口,疼的他嗷嗷直叫。
  “不对!”
  “没声儿啊?!”
  “统子爷?统子爹?”
  周景行下意识喊了两声。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周景行愣愣出神,眼角的余光瞥见似乎有个人站在自己身旁。
  他抬头一看,发现崔文心正一脸愕然的盯着他。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话,结果崔文心扭头就冲着姬影等人喊道:
  “快把太医院的院正给我绑过来!这小子脑子被炸坏了!”
  听到声音的姬影连忙赶过来查看,正好对上周景行那有些社死的眼神。
  我要不还是死一死吧...
  周景行默默躺好...
  “这小子没事,估计就是劫后余生的胡言乱语,不必在意。”
  “姬司主高见!”
  周景行顺坡下驴。
  “看,我说这小子没事吧。”
  姬影有些好笑的说道。
  崔文心眉头一挑,有些疑惑的问道:“刚才的爆炸如此猛烈,你小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没有内力护身,又身处爆炸中心,在崔文心看来,周景行无论如何没有存活下来的可能。
  周景行躺在地上连连摇头,“我也不知道。”
  “不过在我即将昏迷的时候,我感觉到似乎有一股力量护住了我,这才没让我被那恐怖的冲击撕碎。”
  他说的是实话。
  当时已经几近昏迷的他的确感到有一股力量保护了自己,不过他并不清楚那股力量的来源。
  他还以为是自己的系统到了,所以刚才才会那样喊...
  周景行一脸生无可恋。
  自己要是有个统子爹,也不至于落得现在这个下场啊...
  “不用猜了。”
  姬影忽然开口。
  周景行只觉自己胸口似乎有东西在颤动。
  下一刻,一块破碎的司主金令从他怀里飞了出来,落到姬影手里。
  “当初我把金令交给影三的时候,顺手在里面留下了一道内劲。”
  周景行瞬间恍然。
  “您老给我留有保命手段,为什么不让影三顺便告诉我啊!”
  周景行略带埋怨的说道。
  姬影尴尬咳嗽一声,目光心虚的望向别处。
  “年纪大,忘了。”
  他并没有说谎。
  这件事,他是真忘了。
  “我觉得您还忘了一件事...”
  周景行幽幽开口。
  “啊?有吗?老夫应该没有那么健忘才对。”
  姬影有些诧异的反问。
  “您忘了叫太医...”
  周景行说完,两眼一闭,直接昏死过去。
  ......
  嘉阳十五年深秋。
  二皇子赵弘手持传位诏书荣登大宝,改年致弘。
  拜崔文心为太师,恢复其内阁首辅官职。
  恢复姬影皇城司司主职位,并擢升内阁阁老。
  恢复周平远兵部尚书职位,卫国公爵位,拜左柱国,官至从一品。
  当晚所有参与宫变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就连周景行,也被赵弘封了一个男爵爵位。
  但权力更迭,向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
  崔文心重新掌权之后,立刻便对钟归元等大皇子残余势力进行了一番大清洗。
  钟归元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诛灭九族。
  刚上来的刑部侍郎张海为同谋,灭三族。
  所有跟大皇子有关的人几乎都遭到了清洗。
  周平远亲自率领铁甲军,金吾卫,还有禁卫军三支军队抓捕,长安附近的涉案官员没有一人能够逃脱。
  几日时间里,长安外的刑场都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就在百姓们人心惶惶的时候,致弘帝下令将这些官员家中的钱财换算成粮食米面,按照家中人口发放给全大夏百姓,朝廷分文不取。
  就这一个举动,瞬间让百姓对这位刚刚登基就大动屠刀的致弘帝感恩戴德。
  百姓大多都是淳朴的。
  只要能够每天吃上一顿饱饭,穿上一身暖衣,再有一间屋子遮风挡雨,他们才不会管那个位置上坐着的那位是否手上沾满鲜血。
  尤其是在经历过嘉阳帝长达十五年的祸害之后,致弘帝的举动,让他在百姓的心里一下变得高大起来,纷纷感慨致远帝乃是天降圣君。
  只是百姓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力排众议去做的。
  皇城,崇德殿内。
  崔文心紧了紧衣服,放下手中奏折。
  在他左侧,赵弘身穿龙袍坐在案牍之上,提笔批阅。
  “陛下...”
  崔文心忽然开口。
  “老师可是有事?”
  赵弘抬起头看来。
  崔文心一时有些恍惚。
  这一幕是何等熟悉。
  当年嘉阳帝刚刚登基之时,他也曾坐在这个位置为其处理政务。
  此刻的赵弘,与当年那个年幼的赵知廷在他的记忆里慢慢重合。
  “无事...”
  崔文心轻轻摇头,“陛下,如今朝廷已经稳定,大皇子余孽也已经肃清,天下民心和陛下的名声,也已经利用那些罪臣的家财收拢。”
  “此时国家稳定,臣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还请陛下莫要忘记了之前答应臣的事情。”
  赵弘眉头微蹙,“老师,您为何如此确定,察尔贡部落会在近期攻打大夏呢?”
  “即使对方真的攻打大夏,咱们大夏能征善战者不知凡几,您又为何要亲自奔赴战场呢?”
  回想起崔文心的条件,赵弘也觉得有些荒谬。
  因为对方的条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也不是什么公侯爵位。
  只是想让赵弘同意,在察尔贡等草原部落对大夏动兵时,让他亲自出战。
  赵弘并不否认自己对崔文心十分忌惮。
  可如今他刚刚登基,没有崔文心在的话,他还真的很难镇得住朝堂上的那些个文臣武将。
  不说别人,就光说周平远和姬影两个家伙,就不是他能轻易对付的。
  姬影虽然把皇城司交了出来,只留了个内阁阁臣的名头。
  可那几个影卫,姬影却没有将他们交给自己。
  哪怕自己后面找他隐晦提起,姬影也是直接装糊涂。
  那可是五个半步宗师啊!
  说他们是皇城司最顶级的力量也不为过。
  虽然现在的皇城司作用依旧不小,可没了那几个半步宗师的影卫,皇城司的实际实力已经大打折扣了。
  周平远就更别说了,一个人,一张嘴,就能让五万铁甲军原地不动。
  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而崔文心对他的威胁更大。
  一个没有什么弱点,能力又强的臣子,哪个皇帝能放心驾驭?
  自己父亲跟爷爷都是很好的例子。
  赵弘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
  在他眼里,崔文心是一定要死的,只是在死之前,他要尽可能多的压榨崔文心的价值。
  面对赵弘的问题,崔文心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回答。
  “陛下,边关急报!”
  一个太监匆忙跑进来,“草原三大部落以察尔贡使团之死为由,趁机联合发兵十五万攻打天门关!”
  “天门关守将庞伟率领部下拼死抵抗,不幸身亡!”
  赵弘闻言瞬间变了脸色,“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
  “消息是八百里加急传回来的,想来...应该是昨日...”
  太监颤颤巍巍开口。
  “三大部落联合么...”
  崔文心缓缓站起身来,“看来他们部落的盐铁和粮食,比我预想的要更加紧张。”
  “陛下...”
  崔文心看向赵弘,躬身行礼,“还请陛下下旨吧。”
  “老臣早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带领大军开拔。”
  赵弘盯着那传信的太监,面色铁青。
  为什么偏偏要在崔文心在的时候进来通报这件事情!
  如果没有崔文心在场,赵弘完全可以偷偷调动辽州郡和荒洲郡的人马先去支援。
  依照天门关的险峻,再加上两郡人马的支援,只要将领不出昏招,三大草原部落基本没有可能攻破天门关。
  这样,他就有足够的理由将崔文心留在身边,慢慢压榨他的价值,最后偷偷铲除。
  可眼下这太监直接把事情摆在了明面上,他根本无法拒绝崔文心!
  万一拒绝之后崔文心直接翻脸,他根本承受不起!
  “既如此,那便传朕旨意!”
  “封太师崔文心为远征大将军,率五万铁甲军,一万金吾卫骑兵,一万禁卫军骑兵,还有京师三大营三万精锐,共十万大军支援天门关!”
  “除此之外,辽州郡,荒州郡两地兵马也同受太师节制,前线一切事物包括将领升迁,皆由太师定夺!凡有不遵者,可斩!”
  赵弘袖袍一挥,那股独尊天下的气势让崔文心都不由的为之一愣。
  他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嘉阳帝初次登基时的面庞。
  “臣,遵旨。”
  崔文心恭敬行礼。
  “老师,塞外苦寒,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无论战果如何,朕都会在长安等您归来。”
  崔文心身躯一颤。
  他不知道是赵弘是无心之言,还是有意为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自己内心翻涌的情绪,“多谢陛下关心,臣定不辱使命,平定草原。”
  这话,他从他第一个弟子,也是他视作子侄的一个弟子嘴里听过。
  他倾尽全力培养,可最后,那个弟子却被权力扭曲了心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陛下,老臣有几句唠叨话想要跟您说。”
  崔文心沉默片刻,终归还是开了口。
  “老师但说无妨。”
  赵弘一脸笑意,看上去十分随和。
  崔文心抬起头,盯着他的眼睛。
  他知道这有违君臣礼节,但如今,他也顾不得那么多。
  眼睛能反映人的内心。
  他想看看,赵弘是否会有其他情绪变化。
  赵弘诧异挑眉,“老师?”
  崔文心摇摇头,“无事,边关路远,臣此去,不一定能再回来,所以想多看看陛下的容貌,记在心里。”
  他并未从赵弘眼里看到其他情绪。
  这种情况,再加上赵弘的年纪,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所有的情绪,都被赵弘自己很好的隐藏起来。
  这说明,赵弘的心思很重。
  罢了,当初也是不得已才选了他,如果最后他也变了的话,那就...
  崔文心没再去想,而是拱了拱手叮嘱道:
  “陛下天资聪慧,心思机敏,对朝堂政事的处理不用臣过多教导。”
  “但陛下切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得人者兴邦,失人者亡国。”
  “德高不在圣人言语,而在勤政爱民。”
  “行贱不在小贪小惰,而在残民害民。”
  “望陛下以民为本,励精图治。如此臣即便死于沙场,亦死而无憾。”
  说到最后,崔文心跪地叩首,恭敬的行了一个叩拜礼。
  “老师快快请起!”
  赵弘将崔文心搀扶起来,“老师放心,朕定当以民为本,励精图治,状我大夏,不负老师厚望!”
  他说的十分赤诚,让人听不出任何异样。
  “如此,臣便放心了。”
  “老臣,告退。”
  崔文心迈步走出崇德殿。
  寒风吹打在这位老人的面庞,他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烛火,在这寒风中孤单摇曳。
  “知廷啊...或许这一切,都是老师的错...”
  崔文心凝望乾清宫的方向,眼眶泛红,喃喃低语。
  他又回头看向永宁殿,“希望你能守住本心,如当下一般,勤政爱民,锐意进取...”
  说完,他紧了紧自己的衣衫,头也不回的朝皇宫外走去。
  永宁殿内,确定崔文心离开之后,赵弘眸光落在那报信的太监身上,寒意大盛。
  他冲自己的贴身太监摆了摆手。
  后者立刻会意,提着那太监便离开了。
  任凭那传信太监如何求饶,龙椅上的赵弘都不为所动。
  “或许这一次,是个很好的机会...”
  赵弘看着桌上的战报,一个阴狠毒辣的计划在他脑海中浮现。
  ......
  崔府。
  当崔文心的马车停下来之后,府里的老管家立刻迎了上来。
  “首辅大人,周公子醒了。”
  崔文心眼中闪过一道精芒,“醒的正好,带我去看看他。”
  “这个...”
  管家一脸为难。
  “发生什么事了?”
  崔文心有些诧异的问道。
  “您还是自己看吧...”
  管家让开身子,崔文心顺着对方手指的视线看去,只见眼眶红肿的杜雪梅正站在崔府门口,脸色阴沉又愤怒。
  pS:二合一,不分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