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愿随我去洛东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秦羽说罢,他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猛地摔在地上,“啪”的一声,银票散落一地。
  指着地上的银票,高声道。
  “这些银子,是本官自掏腰包,用来资助各位考生的!本官知道,你们寒窗苦读多年,生活不易。这些银子,就当是本官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能安心备考,将来为朝廷效力!”
  考生们看着地上的银票,眼睛都直了。
  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赵公子见状,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没想到,秦羽竟然会来这么一手。
  他冷哼一声,说道:“秦大人,你这是在收买人心!”
  秦羽哈哈大笑,说道:“本官这叫雪中送炭!不像某些人,只会站在一旁冷嘲热讽!这样,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随我去洛东县亲眼看看那里的情况。”
  这华丽公子哥上下打量了秦羽一番,嗤笑道:
  “秦大人,您莫不是失心疯了?让这些天子门生,未来的栋梁之才,去做什么小小的吏员?您可真敢想啊!莫不是洛东县穷的揭不开锅了,要拉这些考生去充数?”
  秦羽也不恼,反而笑眯眯地拱手道:
  “这位公子,想必是出身名门望族吧?不知尊姓大名?”
  “在下赵尚文,家父当朝户部侍郎赵括。”
  赵尚文傲然道,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原来是赵公子。”
  秦羽恍然大悟状。
  “失敬失敬。赵公子所言差矣,本官并非强人所难,只是给各位考生提供一个选择。若是赵公子觉得吏员卑微,大可不必理会。”
  “哼,谅你也不敢!”
  赵尚文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秦羽也不在意,转头对众考生道:
  “诸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如随本官前往洛东县一观,如何?若是觉得不满意,本官绝不强留。”
  一些考生犹豫了,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仕途。
  也有一些考生心动了,秦羽的真诚和热情,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最终,有十几个考生决定跟随秦羽前往洛东县。
  “好!诸位果然是胸怀大志,有胆有识之士!”
  秦**喜过望,大手一挥。
  “出发!”
  于是,秦羽带着这群考生浩浩荡荡地前往洛东县。
  一路上,秦羽向考生们讲述了洛东县的现状以及他未来的发展规划。
  “洛东县虽然地处偏远,资源匮乏,但却民风淳朴,百姓勤劳。”
  秦羽慷慨激昂地说道。
  “本官到任之后,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如今洛东县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欣欣向荣!”
  考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洛东县之行充满了期待。
  进入洛东县地界之后,考生们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道路平坦宽阔,马车行驶平稳如飞,这和他们一路颠簸而来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路为何会如此平整?”
  一个考生惊讶地问道。
  秦羽笑道。
  “此路乃本官亲自设计督造,连接洛东县、青州府和京城,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也促进了商贸往来。”
  考生们纷纷赞叹,对秦羽的才干和魄力佩服不已。
  到达洛东县后,秦羽安排考生们住在县衙。
  并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了县城和周边的乡村。
  干净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
  以及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都让考生们对洛东县的印象大为改观。
  晚上,秦羽在县衙设宴款待考生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个考生壮着胆子问道:
  “秦大人,学生斗胆问一句,您为何如此重视吏员?”
  秦羽放下酒杯,目光深邃地望着众人,缓缓说道。
  “这圣人书中可有教你一方百姓有几何?他们有几亩地?是不是能吃饱?交多少粮,他们能安稳过冬?”
  众人皆说:“没有”
  秦羽又问:“这圣人书中可有教你们,这商贾采买,又几分利?交多少税合适?”
  众人又说:“没有”
  “但为吏,可以知道,官不知民,民不理官,那怎么能政通人和?要管理一地,你要知道这民是什么样的,才能治理不是吗?”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另一个考生问道:
  “大人,您就不怕我们这些人,将来升官发财之后,忘了您的恩情?”
  秦羽哈哈大笑:
  “本官相信,诸位都是有良知的,为什么要记得本官?本官又不需要你们孝敬,只要记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那就够了!”
  考生们感动不已,纷纷举杯敬酒。
  秦羽一番慷慨陈词,说得考生们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为洛东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是,这十几个考生纷纷表示愿意留在洛东县做吏员。
  秦**喜,当即拍板,安排他们到各个部门实习。
  为了让这些“天之骄子”们更快地融入洛东县。
  秦羽又想出一招——“下乡体验”活动。
  他将考生们分成几组,派往不同的村庄,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美其名曰“深入了解民情,体验基层生活”。
  这些考生们平时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得了这乡下生活的“苦”。
  刚到村里,就有人开始叫苦连天。
  “这……这吃的都是什么啊?猪食吗?”
  一个叫李文博的考生,看着碗里黑乎乎的窝窝头,一脸嫌弃。
  他平时在家吃的都是精米细面,山珍海味,这粗粮他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村民们看着这些“娇滴滴”的公子哥儿,都忍不住偷笑。
  村长更是故意逗他们:
  “几位公子哥儿,这乡下生活,可是比不得你们城里啊!要是受不了,就趁早回去吧!”
  李文博一听,顿时来了脾气:
  “我们千里迢迢来这儿,是为了体验民情,学习如何治理地方!可不是来享福的!这点苦算什么,我们一定能坚持下去!”
  秦羽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出面干预,而是躲在暗处观察着这些考生的反应。
  他倒要看看,这些人究竟是真心实意想为百姓做事。
  还是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几天之后,考生们的情况开始有了变化。
  李文博虽然还是吃不惯粗粮,但却学会了自己做饭。
  其他士子也开始慢慢地参与到农活中。
  虽然动作笨拙,但却十分认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