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震动朝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李猛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啐了一口:
  “娘的,这帮匈奴崽子,今晚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熊熊燃烧的营帐。
  火光映照着他狰狞的笑脸。
  龙泉关上,守将王将军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漆黑的夜空。
  心中忐忑不安。
  他原本以为这八百人是给他用来城防的。
  结果秦羽那小子,居然分了五百主动深入草原!
  秦羽的计划虽然大胆,但风险也极大。
  就区区五百人,又能奈匈奴二十万大军如何?
  就在龙骧营分散飞驰入草原,四处袭扰匈奴后方的时候。
  一匹快马正风驰电掣般地朝着大卫王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这亲兵也是个机灵的,深谙
  “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一路上,他逢城便入,高声唱报:
  “大捷!龙泉关大捷!龙骧营八百勇士,大破匈奴两万大军!”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
  迅速传遍了大卫王朝的各个角落。
  这报捷的骑士,正是王将军派出的传令兵。
  他按照惯例,每到一处城镇,便要入城宣读捷报,以振奋民心士气。
  当然,捷报的内容也经过了“艺术加工”。
  匈奴前锋兵力不过万余,王章为了夸大功绩,直接报成了两万。
  虽然秦羽抵达龙泉关用了五天时间。
  但这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却只用了三天就送到了大卫王城。
  消息传来,王城内顿时炸开了锅。
  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议论着这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听说了吗?龙骧营八百人就打败了匈奴两万大军!”
  “真的假的?这也太夸张了吧?”
  “千真万确!捷报都传回来了!说是匈奴人被打得屁滚尿流,丢盔弃甲!”
  “哈哈哈,这下看那些匈奴狗还敢不敢嚣张!”
  王城内的百姓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这场胜利,无疑给他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金殿上,气氛凝重。
  龙泉关战事吃紧,战报却迟迟未至。
  让一众大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
  “陛下,如今匈奴兵临城下,龙骧营八百将士恐已凶多吉少啊!”
  户部尚书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活像死了亲爹似的。
  “为今之计,只有交出秦羽,方能平息匈奴怒火,保我大卫江山社稷!”
  “是啊陛下,秦羽一介匹夫,如何比得上江山万年?”
  吏部尚书也跟着帮腔,那副谄媚的样子。
  恨不得跪在地上给匈奴人磕两个响头。
  兵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一脸的痛心疾首:
  “陛下,老臣也觉得,秦羽此举太过冒险。龙骧营虽是精锐,但毕竟人数太少。如今战事不明,不如先稳住匈奴,再做打算。”
  杨如云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心中冷笑。这群老狐狸。
  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
  一到关键时刻就原形毕露,恨不得把自己卖了求荣。
  最让她心寒的,莫过于兵部尚书也站在了主和派一边。
  结果匈奴大军压境,他是兵部尚书啊!主管兵马的!
  第一个跳出来劝自己投降。
  “三位爱卿的意思是,要朕向匈奴求和,交出秦羽?”
  杨如云的声音清冷,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户部尚书额头冷汗直冒,颤巍巍地答道:
  “陛下,秦羽此举,实乃不智之举啊!八百人对阵匈奴二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啊!为今之计,只有……”
  “只有割地赔款,向匈奴称臣,才能保住我大卫的江山,是吗?”
  杨如云打断他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吏部尚书连忙附和道:
  “陛下圣明!如今国库空虚,兵力不足,若与匈奴硬碰硬,只怕……”
  他故意顿了顿,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兵部尚书也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老臣也觉得,秦羽此举太过鲁莽。龙泉关乃是我大卫的北大门,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啊!”
  “够了!”
  杨如云一声怒喝,震得整个金殿都嗡嗡作响
  “朕心意已决,谁敢再劝,以通敌之罪论处!”
  三位尚书吓得不敢再吭声,只能默默地跪在地上,心中暗自叫苦。
  杨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中暗骂:
  “这小妮子,倒是比我想象的要硬气。看来,还得再加一把火才行。”
  她正要开口说话,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尖细的喊叫:
  “蓟镇龙泉关急报——”
  杨如云心中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八百龙骧军,难道真的全军覆没了吗?
  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进大殿。
  “宣!快宣!”
  杨如云一脸急切。
  心中暗自思忖:
  秦羽那个小子可千万别辜负了朕的信任!
  一个浑身尘土的传令兵跌跌撞撞地跑进大殿。
  口中高呼:
  “报——龙泉关捷报!”
  “捷报?什么捷报?”
  杨如云猛地站起身来。
  几步冲下玉阶,不顾天家威仪,一把夺过捷报,迫不及待地展开。
  杨如云喃喃念道:
  “前日,末将与匈奴前部两万与于龙泉关接敌激战三日。伤亡逾半,奈何匈奴夜袭龙泉关。末将与敌周旋至天明。有龙骧营秦羽率军八百北出草原,袭匈奴先锋后方,敌军大乱。龙泉关大捷!龙骧营八百勇士,大破匈奴两万大军!”
  捷报上的字迹虽然潦草,却力透纸背。
  “什么?!”
  大殿内一片哗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八百人,打败了两万匈奴大军?
  这怎么可能?
  户部尚书的脸瞬间变得煞白,他哆哆嗦嗦地指着传令兵。
  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你…你胡说!这…这不可能!定是这龙泉关守将虚报战果!”
  吏部尚书也傻眼了,他原本以为秦羽此去必死无疑,没想到竟然打了胜仗。
  而且还是大胜!
  靠山王杨凌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死死地盯着传令兵,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了一般。
  杨如云却顾不上理会这些大臣的反应,她激动地浑身颤抖。
  眼中闪烁着泪光。
  她紧紧地攥着捷报。
  “好!好!好!”
  杨如云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视群臣,高声说道:
  “朕早就说过,秦羽乃我大卫栋梁之才!今日,他以八百勇士,大破匈奴两万大军,扬我国威,震慑四方!朕心甚慰!”
  “陛下圣明!”
  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纷纷跪倒在地。
  高呼“陛下圣明”,以此来表达对女帝的敬佩和忠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