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年 朱元璋发布讨张士诚檄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争不断,战火燃遍了中原大地,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犹如那在惊涛骇浪中漂泊的孤舟,不知何时才能寻得一处安稳的港湾。在这乱世之中,朱元璋和张士诚皆是一方豪强,各据一方,势力颇为雄厚,二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也让这江南之地的局势愈发紧张起来,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只待那一声惊雷,便要彻底打破这看似平静的表象。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二十六年夏四月,时士诚所据,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以故江、淮之间,以次用兵,所过皆下。先是,士诚遣将吕珍攻韩林儿于安丰,杀刘福通。太祖率徐达、常遇春往救,珍败走,以林儿归滁州。至是,太祖乃以檄数士诚八罪,命徐达、常遇春率师讨之。”这一篇讨张士诚的檄文,犹如一支利箭,拉开了朱元璋对张士诚正式征伐的序幕,也让天下人知晓了朱元璋的决心,注定要在这乱世的画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叫赵启,本是应天府里一个小小的文书吏,平日里就在那衙门之中,负责抄写文书、整理卷宗之类的琐碎事务。虽说官职卑微,可身处这乱世,又在这风云变幻的权力中心附近,倒也能听闻不少朝堂内外的消息,对这天下局势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这朱元璋发布讨张士诚檄文之事,起初我只是当作衙门里的一桩大事来对待,却未曾想,它竟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我卷入了这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之中,让我经历了诸多从未想象过的事儿,也见识到了人心的复杂与世事的无常。
  起初,我在衙门里听闻要写讨张士诚檄文的消息时,同僚们都围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
  一位年长些的同僚皱着眉头说道:“这檄文可不是好写的呀,既要把那张士诚的罪过罗列清楚,让天下人觉得咱们出兵是师出有名,又得显出咱们主公的大义,可费心思了。”
  另一个年轻些的同僚却满不在乎地回道:“怕什么,咱这衙门里又不是没有能写文章的人,再说了,那张士诚平日里的所作所为,随便一搜罗,罪过还能少了不成?”
  我在一旁听着,心里也在思忖着,这檄文一旦发布出去,那可就是向张士诚公然宣战了呀,往后这仗怕是要打得不可开交了,也不知道这天下又会变成什么样。
  没过多久,上头便安排了一位颇有名望的文人来撰写这檄文。我有幸能在一旁帮忙研磨墨汁,整理些资料,也算是近距离地见识了这檄文诞生的过程。
  那文人坐在书桌前,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口中还念念有词。只见他写道:“惟兹姑苏张士诚,为民则私贩盐货,行劫于江湖;兵兴则首聚凶徒,负固于海岛,其罪一也……”那一笔一划,仿佛都带着千钧之力,将张士诚的罪行一一揭露出来。
  我看着那渐渐成形的檄文,心中暗自赞叹,想着这文章写得确实厉害,把张士诚批驳得是体无完肤,若是传扬出去,定能让不少人对其心生厌恶,转而支持咱们主公呢。
  待檄文写完,呈上去给主公朱元璋过目后,主公甚是满意,当下便下令让人抄写多份,张贴在各地的城门口、集市等显眼之处,让百姓们都能看到。
  我也参与了这抄写张贴的活儿,跟着几个同僚,带着那抄写好的檄文,来到了应天府的城门口。
  城门口人来人往,百姓们看到我们在张贴东西,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一位老者眯着眼睛,看着那檄文,轻声念了出来,念完后,摇着头说道:“这张士诚,原来做了这么多坏事呀,咱之前还觉得他在那平江府,把地方治理得也还算凑合呢,没想到竟是这般模样。”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却反驳道:“这檄文上说的,也未必全是真的吧,说不定是主公为了出兵,故意编排人家的呢。”
  他这话一出口,周围的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有的觉得有理,有的则觉得张士诚肯定是有问题的,不然主公也不会这般大张旗鼓地讨伐他呀。
  我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想着,这檄文的作用还真是奇妙,一下子就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不过这也正是主公想要的效果吧,让更多的人站在咱们这边,支持这场征伐。
  而在张士诚的地盘平江府里,这檄文也很快就传了过去,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张士诚坐在府中的大堂之上,看着那檄文,气得脸色铁青,把手中的檄文往地上一扔,怒道:“朱元璋这是血口喷人,我张士诚在这江南之地,何时做过这些恶事了?他这般诋毁我,不过是想找个借口来攻打我罢了,真是无耻至极!”
  麾下的将领们也纷纷附和道:“主公莫要生气,这朱元璋分明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咱们可不能被他这檄文给唬住了,定要与他好好较量一番,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张士诚听了,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哼,较量就较量,我倒要看看,他朱元璋能有多大能耐,敢来犯我平江府!”
  于是,张士诚也开始积极调兵遣将,加强城防,准备应对朱元璋的进攻。
  在民间,这檄文的传播更是让百姓们的生活笼罩上了一层阴影。大家都知道,这大战怕是一触即发了,都开始为自己的安危和生计担忧起来。
  我有个远房亲戚,住在靠近平江府的一个小镇上,他听闻消息后,特意跑到应天府来找我,一脸焦急地说:“赵启啊,你在那衙门里,消息灵通,你说说这仗要是打起来了,咱们这些老百姓可咋办呀?我那家里还有几亩薄田,万一被战火波及,可就全完了呀。”
  我无奈地安慰他道:“叔啊,这事儿我也说不准,不过主公向来仁义,若是打下了平江府,应该也会想着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的,您就先别太担心了,看看情况再说吧。”
  亲戚听了,叹了口气,说道:“也只能这样了,只盼着这仗能早点打完,别折腾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了。”
  随着檄文的传播,朱元璋这边的军队也士气高昂,将士们都觉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要去讨伐那作恶多端的张士诚。
  徐达将军站在军营之中,对着麾下的将士们高声喊道:“兄弟们,主公发布的檄文你们也都看到了,那张士诚犯下如此多的罪行,咱们此次出兵,就是要为天下百姓讨个公道,让那江南之地重归安宁,大家都打起精神来,跟着我好好打这一仗,立下战功,也好光宗耀祖啊!”
  将士们齐声高呼,那声音震天动地,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常遇春将军也在一旁说道:“咱们可不能小瞧了张士诚,虽说那檄文把他说得不堪,但他手底下也有不少能打的将士,平江府的城防也颇为坚固,咱们得好好谋划谋划,不能贸然进攻,得打他个出其不意!”
  众将士纷纷点头称是,随后便开始积极地准备起来,操练的操练,筹备粮草兵器的筹备粮草兵器,整个军营都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而我呢,因为之前参与了檄文相关的事务,上司觉得我做事还算靠谱,便又安排我跟着一支后勤队伍,负责给前线的军队运送粮草物资。
  起初,我心里还有些不情愿,想着这后勤的活儿又累又危险,万一在路上遇到敌军的袭扰,那可就麻烦了。可军令如山,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了。
  出发那天,我看着那长长的粮草车队,心中满是忐忑。同行的还有几个平日里相熟的同僚,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况。
  我们沿着官道缓缓前行,一路上小心翼翼的,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有一回,走到一处山谷附近时,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大家顿时紧张起来,以为是遇到敌军了。我吓得手都握紧了腰间的短刀,心想这下完了,要是粮草被劫了,那可怎么向将军们交代呀。
  可等那马蹄声近了,才发现是一支友军的巡逻队伍,大家这才松了口气,纷纷笑骂起来,说这一路上真是太紧张了,草木皆兵的。
  那巡逻队的队长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可得小心着点,这附近虽说暂时没什么敌军,但也保不准会有流寇之类的,可别大意了啊。”
  我们赶忙应道:“多谢队长提醒,我们一定小心。”
  就这样,我们一路磕磕绊绊地往前线送着粮草,虽说遇到了不少小麻烦,但好在最终还是顺利地把物资送到了军队手中。
  前线的将士们看到我们送来的粮草,都十分高兴,纷纷夸赞我们辛苦。我心里也满是成就感,想着自己虽然没在战场上杀敌,但能为这场征伐出一份力,也算是没白走这一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的军队渐渐逼近平江府,双方的小规模冲突也越来越多。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不时传来,那紧张的气氛,仿佛能让人窒息。
  在平江府城里,百姓们更是人心惶惶,大家都紧闭家门,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只有那些守军还在城墙上严阵以待,准备抵御朱元璋的进攻。
  张士诚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越来越近的敌军,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既有着对朱元璋的愤恨,又有着对这局势的担忧,他深知这一战关乎着自己的生死存亡,可事已至此,也只能拼死一战了。
  而朱元璋这边,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将军一边指挥着军队进攻,一边观察着平江府的城防情况,寻找着攻城的最佳时机。
  徐达皱着眉头说道:“这平江府果然不好攻啊,城高墙厚,守军又颇为顽强,咱们还得再想些办法才行。”
  常遇春点头称是,说道:“嗯,咱们可以试着从几个方向同时进攻,分散他们的兵力,再用投石车等攻城器械破坏他们的城墙,这样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于是,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墙,云梯纷纷架起,将士们奋勇地朝着城墙上攀爬,城墙上的守军则拼命地往下扔石块、射箭,双方打得是难解难分,鲜血染红了城墙下的土地。
  我在后方看着那惨烈的战场,心中既为将士们的英勇感到敬佩,又为这残酷的战争感到悲哀,想着这一场仗下来,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失去性命,多少家庭要支离破碎呀。
  经过一番苦战,朱元璋的军队终究还是占据了上风,平江府的城门被攻破了一道,将士们如潮水般涌了进去,与城内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最终,张士诚的势力被彻底击败,平江府落入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听闻捷报,心中大喜,对大臣们说道:“此番能平定张士诚,这讨张士诚檄文可是功不可没啊,它让天下人知晓了咱们出兵的正义,也让将士们士气大振,往后咱们还得继续收服各方势力,一统天下,让百姓们都过上安稳日子。”
  大臣们纷纷称是,随后便开始安排官员去治理平江府等地,安抚百姓,恢复生产,让这江南之地尽快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领土纷争以及对外征伐等方面的情况,且与1366年朱元璋发布讨张士诚檄文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英国,当时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其国内封建领主割据,时常为了争夺土地、人口等资源发生争斗。领主们之间的纷争往往也是通过发布一些声明或者信件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对方的“过错”,类似于朱元璋发布的讨张士诚檄文,不过这些声明多是基于自身家族利益和封建契约等方面,且传播范围相对有限,主要在领主的领地内以及与之相关的势力范围内传播。在争斗过程中,战争规模较小,多依靠骑士的冲锋陷阵,作战方式较为传统。与朱元璋通过发布檄文,凝聚人心,发起大规模的征伐,且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后续治理举措不同,英国领主间的纷争显得更为局限和短视,体现出不同国家权力结构与对外征伐策略的差异,英国重领主私利主导下的局部纷争,大明则重朝廷统筹下的全面征伐与治理。
  在法国,中世纪晚期的法国,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制度,国王虽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各地的贵族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着很大的权力,同样会因为利益纷争而发生战争。贵族们在准备战争时,也会向自己的附庸和领地内的百姓传达一些对方的“不义之举”,以获取支持,不过这种传达往往比较随意,缺乏像朱元璋讨张士诚檄文那样严谨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宣传。法国的战争涉及多个贵族势力,局势复杂,且战争结束后,贵族们更多地是考虑如何巩固自己家族在新占领土地上的利益,对于地方的整体治理和百姓生活的恢复缺乏系统规划,相较于朱元璋发布檄文后对平定地区进行有序治理,恢复民生等,法国的地方治理显得更为混乱和无序,体现出不同国家治理理念与对外征伐及治理重点的差异,法国重贵族利益主导下的复杂纷争与局限治理,大明则重朝廷主导下的统一征伐与全面治理。
  在奥斯曼帝国,其疆域辽阔,正处于不断扩张的阶段,对外征伐频繁,在出征前,苏丹也会向军队和国内民众宣告征伐对象的“罪行”以及征伐的意义,与朱元璋发布讨张士诚檄文有相似之处,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宣传更多地是基于宗教和帝国扩张的需要,强调对方违背了伊斯兰教义或者对帝国的威胁等。其征伐过程中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精锐的禁卫军,作战方式多样且注重战略战术。在征服新的土地后,采用军政合一的治理模式,派遣帕夏等官员管理地方,宗教在地方治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与朱元璋平定张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