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年 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天下早已是大乱之象,各路诸侯割据称雄,烽火连天,百姓们在这乱世中艰难求生,如那风中残烛,不知何时才能盼来太平之日。那长江一带,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相互对峙,此前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更是爆发了惊心动魄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兵败身死,可其残余势力仍盘踞在一些地方,犹如未被拔除的荆棘,依旧威胁着朱元璋的地盘,也阻碍着天下走向一统的步伐。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二十五年春正月己巳,徐达为左相国,李善长为右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谕中书省曰:‘中原未平,军旅未息,吾尝设两相国,以统诸将,今事有绪,宜建官僚,以治庶务。’于是置诸司官属,定礼仪,立盐法、茶法,及钱钞法,开铁冶,定鱼税,中外事粗具。夏四月,常遇春徇襄、汉诸路。五月乙亥,平章政事胡美请还乡里,许之。六月,邓愈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秋七月乙丑,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刘基为太史令。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养子扩廓帖木儿,以兵攻孛罗帖木儿于大同,孛罗帖木儿举兵犯阙,杀丞相搠思监,遂留皇太子于营,而自还大同。九月,常遇春攻赣州,熊天瑞固守不下。冬十月,遣起居注吴琳、魏观以币求遗贤于四方。十一月,扩廓帖木儿奉皇太子还京,自为太傅、左丞相,寻诏削其官,以河南王居洛阳。十二月,徐达围赣州,熊天瑞出降,遂定江西诸路,于是朱元璋命诸将攻灭陈友谅余部,以绝后患。”这一场针对陈友谅余部的清扫之战,关乎着朱元璋势力的稳固,更是其迈向天下的重要一步,注定要在这乱世中掀起一番波澜。
我叫王二牛,本是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城里的一个普通渔夫,平日里就靠着在那长江之上打渔为生,日子虽说过得清苦,倒也还算安稳。可这连年的战乱,让这长江之上也没了往日的平静,时常能瞧见战船穿梭,硝烟弥漫,我这打渔的营生也愈发艰难了,而我也在这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的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事儿,见识了那乱世里的人间百态。
起初,听闻朱元璋要发兵攻灭陈友谅余部,江州城里的百姓们都人心惶惶的。大家聚在一块儿,私下里议论纷纷,都不知道这仗一打起来,自家的生活会变成啥样。
我在江边修补渔网的时候,隔壁的老渔夫刘大爷凑过来,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二牛啊,这朱元璋又要打仗了,咱这江上怕是更不安生了呀,往后还能不能安心打渔,可就难说了。”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回道:“刘大爷,咱这小老百姓能有啥办法,只能盼着这仗早点打完,不管谁赢了,只要能让咱继续过安稳日子就行啊。”
而在朱元璋的阵营里,将领们正忙着调兵遣将,做着战前的准备。
徐达将军站在营帐之中,对着麾下的将士们高声说道:“兄弟们,那陈友谅虽已兵败,但他的余部还在负隅顽抗,若不将其彻底剿灭,日后必成大患。此次出征,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为主公扫平这最后的障碍,也好让这一方百姓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听将军号令,定将敌军剿灭!”
常遇春将军也在一旁补充道:“大伙都莫要小瞧了这些余部,他们也是憋着一股劲儿呢,咱们得小心应对,不可莽撞行事。”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随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粮草、兵器,检查战船,那营地之中一片忙碌景象。
我有个侄子,名叫小虎,年纪轻轻的,却一心想着参军报国,听闻要出征的消息后,便跑去参了军。我知晓后,赶忙去军营里找他,想劝他回心转意。
我拉着小虎,焦急地说:“小虎啊,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儿呀,你年纪轻轻的,万一有个好歹,可让叔咋活呀,你还是跟叔回家吧。”
小虎却一脸坚定地回道:“叔,我不怕,我听闻朱元璋主公是个仁义之人,跟着他打仗,那是为了早日平定天下,让咱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我要是能在战场上立个功,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您就别劝我了。”
我看着他那倔强的模样,知道劝也没用,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叮嘱他一定要小心,可心里却始终揪着,担心他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随着大军开拔,战船沿着长江浩浩荡荡地驶向那些陈友谅余部盘踞的地方。我站在江边,望着那远去的战船,心中满是担忧,默默为小虎他们祈祷着,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
朱元璋的军队先是来到了一处陈友谅余部据守的小城,那小城虽不大,可城墙还算坚固,敌军凭借着城防,准备死守。
徐达将军下令围城,先切断了小城与外界的联系,意图困死城中的守军。然后派出使者,向城中喊话,劝他们投降,说只要放下武器,朱元璋主公定会宽大处理,可城中的敌军却拒不投降,还在城墙上对着使者破口大骂,扬言要与城池共存亡。
徐达听了使者的回报,皱着眉头说道:“哼,这些人冥顽不灵,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了,传令下去,准备攻城!”
一时间,各种攻城器械被推了出来,投石车将一块块巨石朝着城墙上砸去,那震天的轰鸣声,吓得城中的百姓们纷纷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城墙上的敌军也不甘示弱,用弓箭、石块回击着,双方一时间陷入了僵持。
常遇春见状,亲自率领一队精锐士卒,扛着云梯,朝着城墙冲去,口中高呼:“兄弟们,跟我上,冲进城去,剿灭敌军!”
将士们呐喊着,奋勇向前,可城墙上的防守实在严密,敌军不断地往下倒油、扔火把,云梯被烧着了不少,不少将士们纷纷跌落下来,受伤惨重。
这一场攻城战,从白天打到了黑夜,那小城之下,堆满了双方将士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土地,可小城依旧未被攻破。
我侄子小虎就在这攻城的队伍之中,他跟着战友们一次次地冲向城墙,身上也挂了彩,可他咬着牙,依旧不肯退缩。
夜里,趁着休战的间隙,小虎坐在营帐里,看着自己受伤的手臂,心中也有些害怕,可一想到白天战友们那奋勇杀敌的模样,又燃起了斗志,暗自想着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早日平定天下,这点伤算不了什么。
而在城中,那些守军们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可他们的将领依旧在鼓舞着大家,说道:“弟兄们,咱们可不能投降啊,若是投降了,那咱们的家人可就都没活路了,咬咬牙,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能等来援军了。”
可援军哪有那么容易等来呀,朱元璋的军队攻势越发猛烈,经过几日的苦战,终于找到了小城防守的薄弱之处,一举攻破了城门。
将士们如潮水般涌了进去,与城中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在街巷里回荡着,那场面,真是惨烈无比。
小虎跟着队伍在街巷里穿梭杀敌,他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满是悲愤,手中的刀挥舞得更加用力了,只想多杀几个敌军,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最终,城中的敌军被全部剿灭,那小城也落入了朱元璋的手中。徐达将军下令安抚百姓,张贴告示告知大家不要惊慌,会保障大家的安全,让百姓们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百姓们一开始还有些害怕,可看到朱元璋的军队并没有烧杀抢掠,渐渐也就放下了心来。
我听闻小城被攻破的消息后,赶忙打听小虎的情况,得知他只是受了些轻伤,还活着,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可又心疼他受了伤,想着等他回来,一定要好好给他补补身子。
攻克了这一处小城后,朱元璋的军队继续朝着其他陈友谅余部盘踞的地方进发,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不少据点。
可在攻打一处水寨时,又遇到了难题。那水寨建在湖中,四周都是水域,敌军的战船在寨前摆开阵势,堵住了入口,而且他们熟悉水情,在湖中设下了不少障碍,让朱元璋的战船难以靠近。
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将军站在船头,观察着水寨的情况,商讨着破敌之策。
常遇春皱着眉头说:“这水寨不好攻啊,贸然进去,怕是要中了他们的埋伏,得想个法子先把那些障碍清除了才行。”
徐达点头称是,说道:“嗯,咱们可以派些水性好的士卒,趁夜摸过去,悄悄把障碍清除掉,然后再用火攻,打乱他们的阵脚,这样或许能有胜算。”
于是,军中挑选了一批水性极佳的士兵,组成了敢死队,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水中,朝着湖中那些障碍游去。
我侄子小虎也自告奋勇地加入了这支敢死队,他想着自己从小在江边长大,水性好,定能为这次行动出份力。
他们在水中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剪断绳索,搬开礁石,可敌军也有所防备,不时地有巡逻的小船经过,好在敢死队的士兵们都机灵,一次次地躲过了巡查,终于把大部分障碍都清除掉了。
随后,朱元璋的军队准备好了火船,趁着风向有利,朝着水寨冲了过去。火船在湖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借着风势,迅速朝着敌军的战船蔓延而去。
敌军顿时大乱,忙着救火,躲避火船,根本无暇顾及防守。
常遇春看准时机,大喊一声:“兄弟们,杀啊!”便率领战船冲了过去,与敌军展开了水上大战。
一时间,湖面上火光冲天,喊杀声、战船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战况十分激烈。
小虎在战船上,奋勇杀敌,他瞅准一个敌军,用力一刺,将对方挑入水中,可还没等他缓过神来,一个敌军从侧面扑了过来,两人在船上扭打起来,好在战友及时赶来,帮忙把那敌军解决了,小虎这才逃过一劫。
经过一番苦战,水寨的敌军被打得大败,纷纷投降,朱元璋的军队又取得了一场胜利。
随着不断地征战,陈友谅的余部被一点点地剿灭,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也越发稳固。
在这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让人欣慰的事儿。比如,一些原本跟着陈友谅的士兵,投降后,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把他们编入了自己的军队,让他们继续为平定天下效力,这些士兵们感激不已,都想着要好好报答主公的不杀之恩,作战时格外勇猛。
而且,在攻占的地方,官府开始组织百姓恢复生产,重新开垦荒地,修缮房屋,集市也渐渐热闹起来,百姓们的生活慢慢有了盼头。
终于,经过数月的征战,陈友谅的余部被彻底攻灭,长江一带再无大的威胁,朱元璋的势力更加强大了,离统一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我侄子小虎也在这场征战中成长了许多,立了不少战功,他回到家后,我看着他那成熟了许多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慨,既为他平安归来感到高兴,又为他经历了这么多的战火洗礼而心疼。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领土纷争以及势力兼并等方面的情况,且与1365年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英国,当时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其国内封建领主割据,时常为了争夺土地、人口等资源发生争斗。各个领主都有着自己的城堡和领地,彼此之间战争不断,就如同朱元璋与陈友谅这般势力相互对抗。不过英国的战争规模相对较小,多是局部地区的冲突,而且战争的方式也较为传统,主要依靠骑士的冲锋陷阵。在领主占领了新的土地后,治理方式也比较简单,大多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征收赋税、管理百姓,缺乏像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后那样有系统的治理举措,去恢复地方的生机与稳定,体现出不同国家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理念的差异,英国重领主私利主导下的简单治理,大明则重朝廷统筹下的综合治理。
在法国,中世纪晚期的法国,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制度,国王虽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各地的贵族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着很大的权力,同样会因为利益纷争而发生战争。法国的战争往往涉及多个贵族势力的联合与对抗,局势更为复杂。在占领土地后,贵族们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家族的利益,通过分封土地、赐予特权等方式来巩固统治,对于地方的整体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善考虑较少,相较于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后重视恢复民生、发展经济等多方面的治理,法国的地方治理显得更为短视和局限,体现出不同国家治理理念与地方治理重点的差异,法国重贵族利益主导下的局限治理,大明则重朝廷主导下的全面治理。
在奥斯曼帝国,其疆域辽阔,正处于不断扩张的阶段,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周边地区,与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有相似之处。不过奥斯曼帝国在征服新的土地后,采用的是军政合一的治理模式,派遣帕夏等官员去管理地方,这些官员既掌握军事大权,又负责民政事务,同时伊斯兰教在地方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神职人员会协助进行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德规范的引导等。而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后,侧重于恢复汉族的传统统治模式,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发展农桑工商等,体现出不同民族宗教构成与地方治理方式的差异,奥斯曼重军政宗教结合下的地方治理,大明则重传统儒家理念主导下的地方治理。
在威尼斯共和国,作为商业城邦,其对外扩张主要围绕着海上贸易和商业利益展开,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控制贸易据点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威尼斯对于新获取的地区,主要是从商业角度去进行管理,制定有利于自身商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