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朝堂上的争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朝堂上,林相丝毫没有因为儿子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妥,反而联合一些大臣对墨家进行打压。他那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着阴毒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林相双手捧着笏板,一脸阴翳地说道:“陛下,此次边城战事失利,墨家难辞其咎。”他的声音尖细而刺耳,仿佛带着无形的利刃,直刺墨家。
那些与他沆瀣一气的大臣们立刻随声附和:“是啊,陛下,墨家在其中恐有重大过错。”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群鸦乱噪,充斥着整个朝堂,那一张张谄媚的面孔令人作呕。
另一位大臣出列说道:“听闻墨家在边城的防务安排上存在疏漏,才导致如此局面。”他微微弓着身子,眼神中满是算计,声音故作沉稳,却难掩其中的恶意。
林相趁机进言:“陛下,应当对墨家问责,以正朝纲。”他的语气强硬而急切,恨不得立刻将墨家置于死地,那迫不及待的模样让人不寒而栗。
皇帝眉头紧皱,沉声道:“说林文龙贪墨叛国案子,你们东扯西扯的意欲何为?”皇帝的声音威严而有力,目光扫视着群臣,试图压制住这股歪风邪气。
林相却不罢休,继续说道:“陛下,墨家近年来势力渐涨,若不加以约束,恐怕日后会生出更多事端。”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挑拨和煽动,企图蒙蔽皇帝的双眼。
又有大臣附和道:“林相所言极是,还望陛下明察。”他们如同跟屁虫一般,紧紧围绕在林相身边,为他摇旗呐喊,那丑陋的嘴脸让人厌恶至极。
朝堂之上,众说纷纭,墨家在林相等人的恶意攻讦下,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那紧张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
言官洪得慰怒怼:“林相这是转移注意力,咱们说的是林文龙叛国一事,何来墨家的错,不要混淆视听!”他那洪亮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充满了正义的愤慨,双目圆睁,怒视着林相,仿佛要将他的罪行一眼看穿。
大理寺卿紧接着说道:“墨家自开国以来世代为国,何来你这一说。林相,你教子无方,叛国害民铁证如山。你还倒打一耙,此事你有没有参与有待查看。叛国之罪一律诛九族。你有何话说?”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字如刀,直刺林相的心窝,神色严肃而庄重,毫无半分畏惧之色。
听到“诛九族”这三个字,朝堂上的大臣们瞬间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吵个不停。
“林相,你这可是犯下大罪了!”一位大臣满脸怒容,手指颤抖地指向林相,声音因愤怒而变得尖锐。
“此事必须严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罪人!”另一位大臣义愤填膺地附和道,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墨家世代忠良,怎能被如此污蔑!”又有大臣挺身而出,为墨家鸣不平,那坚定的语气仿佛在扞卫着真理和正义。
然而,当“诛九族”这一严重后果被清晰地摆在面前时,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大臣们像是被突然掐住了脖子,一个个全泄气了。原本激昂的情绪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和不安。
有人开始悄悄往后缩,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那小心翼翼的动作如同偷油的老鼠,生怕被人注意到;有人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不再吭声,嘴唇紧闭,脸色苍白如纸;还有人眼神躲闪,不敢与他人对视,那惶恐的模样仿佛是做了亏心事被当场抓住。原本喧闹的朝堂,瞬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皇帝扫视着噤若寒蝉的大臣们,脸色阴沉如水,“都给朕闭嘴!”威严的声音在朝堂上如惊雷般回荡,震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再多言,那一张张低垂的脸写满了敬畏与恐惧,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皇帝目光如炬地盯着林相,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林相的灵魂,“林相,你还有何话可说?你儿子林文龙贪墨军饷叛国一事件件确凿,你休要胡言。”皇帝的声音冰冷而无情,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利剑悬在林相的头顶。
林相此时已面如土色,双腿一软,跪倒在地,“陛下饶命啊,老臣对犬子之事确实疏于管教,绝无参与叛国之举啊。”他的声音带着哭腔,身体不停地颤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原本的趾高气昂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无尽的狼狈与求饶。
皇帝冷哼一声,“是否参与,自当严查。若真与你无关,朕自会还你清白,若有关联,休怪朕无情。”皇帝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有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公正。
大理寺卿此时再次进言,“陛下,此事需速速查明,以安民心。”他的声音坚定而沉稳,眼神中透露出对正义的执着。
皇帝微微点头,“此事交予大理寺卿全权负责,务必查个水落石出。”皇帝的语气果断决绝,不容有半分推脱。
“臣遵旨。”大理寺卿领命。他双手抱拳,深深鞠躬,那坚定的姿态表明了他定不辱使命的决心。
“退朝!”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大臣们如蒙大赦,纷纷散去。他们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恶鬼追赶,只留下林相瘫倒在朝堂之上,心中满是惶恐与懊悔。他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眼神空洞,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悲惨的结局。
回到相府,林相如同失了魂一般,径直走进书房,坐在椅子上,双目失神地望着前方。夫人听闻消息赶来,焦急地问道:“老爷,这可如何是好?”林相只是呆呆地摇了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与此同时,大理寺卿回到府中,立即召集了手下的得力干将,开始紧锣密鼓地调查林相之子叛国一案。他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四处收集证据,询问证人。
而在朝堂之外,百姓们也都在密切关注着此事的进展,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听说大理寺卿亲自负责这案子,定能还墨家一个公道。”
“那林相平日里作威作福,这次看他怎么收场。”
“只盼着能早日真相大白,严惩叛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