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人菜脾气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毕竟,修习邪功,就是跟整个修真界为敌。
既然如此,那么通过修真界名门正派心法锻造出来的精元,就不该存在。
逍遥王在学了黑衣人的功法之后,才知道,原来,通过修炼邪功是没办法学会引气入体,没办法凝成精元的,邪功必须要建立在通过名门正派心法成为修士的基础上。
而刚才,他还使出了飞砂走石,伤及了无辜。若是把这些杀孽算进去,或许,他甚至要付出自己的生命。
不过,容麟的精元终究是被自己毁掉了。以他现在这样的状态,估计没多少时日可活了,他也算报了当年的夺妻之仇。
明明是他跟曾丽莎青梅竹马,容麟竟然觊觎莎莎的美貌,仗着自己的太子身份要娶莎莎为太子妃。
也罢,他能报了仇,这种手足相残的事情又不用被史官记入史册,他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逍遥王睁开眼睛,对着唐国公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这个说法。
唐国公又看向皇上。
容麟本来是瞪大眼睛准备瞧瞧这些大臣要如何对待他、如何对待曾丽莎的,但他没有想到,首先是白锦瑟将他安排到了皇位上,让众人知道,他这个皇上还是能做主,有话语权的。
紧接着,便是唐国公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说法。
怎么说呢,他就觉得吧,不仅是下面的百官赞成,就连他本人,也是支持的。
否则,要怎么解释他精元被毁的事情?总不能说他的精元被自己的皇兄给毁了吧?
万一要是有那种好奇心强的后人,再去计较精元为什么被毁、怎么被毁的细节,再牵扯出他喜欢上皇兄所爱的女子,以及为了自己的妻子去谋夺臣子的精元,还有得知皇兄修炼邪功却故意隐瞒,最终还被皇兄用邪门功法毁了精元的事,这一桩桩一件件,让他的脸该往哪儿搁?
所以,如今把自己精元被毁的原因归结到带领群臣反抗曾家余孽的事情上,至少显得他足够英勇。
哪怕精元被毁,作为皇帝,他容麟好歹是制止了曾家余孽的谋反,怎么说,也算是有成绩有贡献的。
容麒和容麟此刻,已经完全忘记了曾丽莎也姓曾的事实,他们只觉得,唐国公口中的“曾家余孽”,指的仅仅是曾苗以及他所带领的那些曾家曾经的暗卫和下人而已。
容麟看着法阵中的逍遥王只能点头,内心无比喜悦。
经过那么久的休息,他已经缓过劲来了,也不再咳嗽了。
于是,他用他觉得很是威严的声音说道:“朕同意唐国公的说法。”
可听进容麟耳朵里的,却是一个苍老得不能再苍老的声音,而且无比暗哑,跟威严根本没有一丁点关系。
这,确定是他的声音吗?他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再回想起刚才的声音,内心一激动,又被呛到了,再次剧烈地咳嗽起来。
逍遥王在法阵中听到皇上的声音,疯狂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容麟,你居然也会有今天!哈哈哈哈!”
容麟自己是看到了逍遥王对自己的嘲讽和大笑。
他变得异常愤怒,扶着内侍的手就想用力站起来,跑到法阵那边扇逍遥王两巴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残存的一丝灵气又跑出去了一半,所以他比刚才又更苍老了一些,连站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
内侍看着皇上这副模样,内心摇摇头,真是人又菜,脾气又大。
人家逍遥王现在虽然被困在法阵中,但好歹精元还在,依旧是渡劫期的修为,拥有着几千年的寿元,所以可以放肆地笑,疯狂地大喊大叫。
可皇上也不看看自己什么状态?!
精元早就被毁了,若是安安静静地当个老男人,经脉内的灵气还不会那么快就离开体内,或许还能支撑着他好好过个一段时间。
可他偏不!
先是大喊大叫让六位祖师爷灭了逍遥王。这也能理解,毕竟要为自己报仇,适当疯狂一些也是应该的。
不过紧接着,又是不同意侍女把曾丽莎带回寝宫,又是不同意白锦瑟主持朝议的。现在更加好,竟然还想以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年人的血肉之躯,去教训一个正值壮年的渡劫期修为的修士。
这就不叫疯狂了,这叫神经病啊!
生怕癫狂的皇上自己做不到,下一步就是安排他去做,内侍只得小声劝慰道:“皇上,您现在还是九五之尊,何必跟被困在法阵之中的阶下之囚一般见识?再说了,群臣都还在底下看着呢!”
听了内侍的话,容麟终于没有继续挣扎,而是用他自认为霸气的姿势,睁大眼睛盯着下面百官的一举一动。
得到了皇上和逍遥王的肯定,唐国公刚才的话就算是全员通过了。
之后,今天大殿内发生的所有事情,对外都有了一个正式和统一的说法,并且,史官在记入史册的时候,也大概知道该怎么动笔了。
倒不是说这些史官会罔顾现实,完全按照唐国公给出的答案来进行记录。
在有了君臣都认可的说法之后,他们就会侧重写这部分的内容,而其他的事情,将会寥寥几笔带过。
不过,若是真的有人想要探究这一切的起源,也能从另外一本史册上发现,皇上容麟这一生,只有皇后一人,膝下无儿无女。
再往前,就能查到,曾丽莎是曾家家主的大女儿,从小跟容麟的皇兄容麒青梅竹马。那些喜欢脑补的人,自然就看到了一出夺人所爱的戏码。
紧接着,发现曾家谋逆,被先皇满门抄斩之时,因为容麒和容麟的求情,曾丽莎得以留下性命,却被先皇毁了精元。于是,智商比较高的人,就会去想为什么曾丽莎作为一个普通人,竟然能活几百年。
再然后,就会有人想,为什么大殿之上有了一个渡劫期修为的逍遥王,曾家的余孽竟然还能毁了皇上的精元?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是误伤?是见死不救?还是故意而为之?
于是,事情的真相就会在不停地追问中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