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公司的建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江城集团在接收到林轩的明确需求后,立即组织了一支由资深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工厂设计工作中。
  他们不仅深入研究了林轩提供的生产流程和设备布局要求,还充分考虑了未来生产扩张的可能性,精心设计出了一套既高效又实用的工厂图纸。
  这份图纸不仅详细规划了生产车间的布局,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与高效,还特别设计了宿舍、餐厅等生活配套设施。
  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除了工厂本身,林轩还有着更为宏大的规划。
  他意识到,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办公空间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因此,他决定在工厂区域内再建设一栋现代化的大楼,专门用于公司的办公用途。
  这栋大楼将被设计成集办公、会议、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不仅能够容纳更多的员工,还将配备先进的办公设施和会议系统。
  他计划将公司整体搬迁至新建的工厂区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生产、办公的一体化管理,减少物流和时间成本,还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将为公司创造一个更加集中、高效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产工厂被精心地划分为了几大核心区域,每个区域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与任务,共同构成了这个高效运转的生态系统。
  在其中的母池区域,电藻在这里得到了精心的培育与呵护,它们在富含营养的水中源源不断地繁殖,生成大量的孢子。
  这些孢子如同生命的种子,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与潜力。
  接下来,这些携带着孢子的液体在精密的管道系统中缓缓流动,被精确地分配到了一个个独立的生长池中。
  在这些生长池里,孢子逐渐发育成成熟的电藻,它们吸收着养分。
  进行着光合作用,不断地壮大自己的队伍,为后续的加工生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电藻生长到足够成熟时,它们被再次引导进入生产线。
  在这里,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将电藻与液体分离,并将这些富含电藻的液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处理。
  随后,这些处理后的电藻液体被注入到特制的塑料包装中,每一份都被精确地计量与封装,确保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
  完成打包后,这些装满电藻的塑料包装被整齐地码放在仓库中,等待着被发往世界各地的买家手中。
  林轩站在图纸前,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在他的脑海中,已经能够清晰地浮现出工厂正式投产后那繁忙而有序的工作生活景象。
  他仿佛能够看到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机器轰鸣着,电藻在池中欢快地生长着……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他知道,这个工厂不仅将是他事业的新起点,更将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程建设原本规划的总金额是精确计算后的四亿六千万。
  预定的建设周期是一年,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最佳平衡。
  然而,林轩提出将建设周期压缩至短短的三个月之内。
  这一变动无疑对原有的施工计划和成本预算构成了巨大冲击。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经过多轮深入讨论和精确计算,最终决定增加投资以换取时间的节省。
  于是,工程建设的总金额被调整至五亿三千万,相较于原计划多出了七千万。
  尽管成本有所增加,但对于林轩而言,能够提前近九个月完成工厂建设,抢占市场先机,所带来的潜在收益远超过这额外的投资。
  因此,从长远来看,这笔交易对他来说仍然是划算且具有战略意义的。
  在双方达成一致后,合同迅速签署,首期工程款——二亿六千五百万即刻划入江城建设集团的账户。
  这笔资金的及时到位,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了坚实的财务保障。
  拿到钱的那一刻,江城建设集团立即行动起来,一支浩浩荡荡的工程队伍携带着各种先进的工程机械和设备,迅速进驻施工现场。
  他们深知时间的紧迫性,因此,从第一天起,就采取了三班倒的工作流程,确保施工现场24小时不间断地运作。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白昼,还是星光璀璨的夜晚,工地上总是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江城市政府对林轩旗下的轩海生物公司工厂建设项目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可以说是一路大开绿灯,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扫清了诸多障碍。
  政府相关部门不仅简化了审批流程,还指派了专人负责各项审批手续。
  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大大节省了项目的时间成本。
  与此同时,轩海生物公司内部对于工厂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人力资源部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人招聘,力求选拔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
  采购部门则忙碌于原料的采购和生产线的购置,确保工厂投产后能够立即投入生产。
  法务部门则负责商标的注册等法律事务,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这一系列繁琐而重要的工作,让公司上下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尽管人事部门已经在努力招聘新人以缓解工作压力,但现有的工作量仍然让员工们感到应接不暇。
  林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员工的辛勤付出是公司发展的基石。
  于是,他决定给全体员工加薪,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激励。
  这一举措立即在公司内部引起了热烈反响,员工们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大家更加齐心协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工厂建设的这段时间里,林轩自己也没有闲着。
  他深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特意组建了一个实验室,并委托蒋欣从各大高校聘请了一批优秀的生物学人才。
  其中,他甚至不惜高薪挖来了一位专门研究微生物的程委博士,以加强公司的科研实力。
  程委博士,一位在微生物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今年已届48岁。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享有盛誉的天府微生物研究所担任重要职务,对各类微生物的研究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的学术成就斐然,已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十几篇高质量的论文,赢得了业界广泛的认可与尊重。
  当蒋欣初次找到程委博士,提出以年薪五百万的高薪聘请他加入轩海生物公司的实验室时,却出乎意料地遭到了他的拒绝。
  要知道,在研究院的工作,即便算上各种福利待遇,年薪也远远不到三十万。
  而蒋欣所提出的薪资,几乎是他当前收入的十几倍,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条件。
  然而,程委博士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看似无法抗拒的提议,显示出他对于自己职业道路和学术追求的坚定。
  面对程委博士的拒绝,蒋欣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另辟蹊径。
  她深知,对于像程委这样的学者来说,除了物质待遇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事自己感兴趣且有价值的研究工作。
  于是,她精心准备了一小试管的“电藻”作为诱饵,交给了程委博士。
  这“电藻”是一种全新的微生物物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正是程委博士一直梦寐以求的研究对象。
  当程委博士看到这管珍贵的“电藻”时,他的眼睛立刻放出了光芒,显示出他对这种微生物的浓厚兴趣和深刻理解。
  在得知实验室的组建者正是年轻有为、在业界声名鹊起的林轩后,他更是毫不犹豫地改变了自己的决定。
  他深知,与林轩合作,将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研究平台和无限的可能。
  于是,他立刻同意加入轩海生物公司,并马不停蹄地去交了辞职报告,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新的研究征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