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点对点绿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这里以后就是我们自己的花海了。”
  章蔚岚回复道,“等姐姐回去,它们也能长得更茂密些,到时候我们一起赏花。”
  “好,我这边修理进度不算快。根据说明书完全搞不清楚问题在哪里,所以准备将机器全部拆成零件重新组装,过程中或许能发现问题所在了。”
  “姐姐,可以打电话吗?”
  “好呀,你想打就给我打,一个人在这里也挺无聊的。”
  章蔚岚的消息刚发出去不久,便接到了来自严菲菲的通讯请求。
  接通电话后,对方看到章蔚岚新剪的短发,一时间有些愣神,“章姐姐,你……”
  “怎么啦,还能认出来我吗?”
  “认得认得,姐姐变得更好看了,让我有些震惊。姐姐你坐在地上干什么?”
  画面中,章蔚岚背靠刚插好的生态检测仪,面朝沼泽盘地而坐。手中拿着笔在思考着什么。
  “我在想……”她眯起眼睛边思考边说道:“既然现在地球上沙漠化严重,沼泽这种湿润的地形是不是也变得比较濒危了。光从我们种植植物的角度来看,这种地形的植物成活率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
  “现在‘围沙’项目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如果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我认为对沼泽地形的保护也很有必要。”
  她在目光所及的范围内进行着对面前沼泽的规划,“如果能跟李科统院士一起规划就好了,现在这样,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过了五十年不知道有些知识还能不能跟得上时代。”
  “姐姐,我认为有必要。第二阶段本身就是点对点进行绿化。除了对关键的城市进行绿化外,便是对特殊的地形进行专门关照。这种很容易能养活植物的地方肯定是首选的关照对象……但我听章姐姐的意思,是想将沼泽的绿化并列到第一阶段成为支线?”
  严菲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章蔚岚点点头,“再拖下去,类似的地形可能会消失。毕竟沼泽跟江河湖泊不一样,只要有水循环它们能撑很长的时间。”
  “嗯,但方泰宁那边只会将数据进行传输,假如罗布泊基地不知道我们的流程,只将这些数据当成第二阶段的资料保存起来呢?”
  对于严菲菲担忧的这点,章蔚岚同样也不知所以然,“那就只能让那个老东西帮忙转告了。我们采集的数据他肯定要仔细检查,如果我们自己写信件,他可能还会怀疑有猫腻给拦下。这也是我不敢将现在的情况放在数据里偷偷传回地面的原因。”
  “希望他还能有一点身为院士的良知和责任心吧。”
  章蔚岚叹了口气,随即拿起笔来竖在自己眼前,“以这条竖线为分界线。往左一边,我准备种一千平方米的丛林沼泽,往右一边的话,可以种出一千平方米的淡水沼泽。目前地球上虽然生态被完全破坏,但沼泽地形中必然还存在很多腐败的植物尸体和微生物。”
  “这些都能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关键要关注的是气候与光照的数据以及各种植物的生长周期。”
  “但是也不急,可以慢慢规划。最近几天先把那批树木种好。”
  章蔚岚心里有了底儿,她在纸上写写画画,将大致的流程记下来,“菲菲,你那边食物还够吗?”
  “还有很多呢。”
  “好,再忍几天,等姐姐把这些树的种子种好就回去看你,到时候还得回基地拿一趟沼泽地形的种子。”
  “不用担心我哦,章姐姐。”严菲菲擦了擦落在面罩上的机油,“姐姐比我更辛苦,我尽量快点修好这些机器,去帮你的忙!”
  接下来的半个月,章蔚岚可谓是劳累到了极限。
  她在“腾云”号降落的位置种满了白皮松,又在种植广玉兰的周围种下了天竺桂,沿着沼泽外围,她一路种满了铁杉、花旗松、窄叶竹柏、百日青等各种亚热带常见的树木。当最后一台生态检测仪被插入土壤后,章蔚岚重重地松了口气。
  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只觉得自己现在的情绪与天气完全不匹配。
  如果现在是黄昏就好了,那种昏暗的阳光加上收工的情绪,心底的成就感会被塞得满满当当。
  奈何这小星球只有正午和正夜。在这套特殊的天体运行规则下,章蔚岚已经许久没再看到过日出和晚霞了。
  “好歹是都种完了。半个月……比预期的时间要慢了很多。不过也还好,‘绿水青山’计划本身就是需要时间堆砌与好几代人一起努力的漫长过程,如果急于求成那我岂不是跟方泰宁一样了么?”
  她站在小山坡上,俯视着自己这么久的辛勤成果。
  现在来看,完全看不到任何劳作过的迹象,除了那几个生态检测仪在闪烁着微光外,似乎根本就没人来过这里一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回想起计划六年来的种种,章蔚岚忍不住叹息,“大海的实验成果,需要身为后来人的我进行最终的采集。今天虽然我种好了这些植物,但也不知道能采集多少次数据。总之,最后完整的数据还要交给‘开天’五号、‘开天’六号的宇航员来进行采集了。”
  “兜兜转转几代人为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我也不过是千千万万位科研人员的其中之一。方泰宁你又怎么敢想着独自揽过这全部的功劳。你能承受得住吗?”
  愚公移山不单单是一个故事,更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的真实写照。
  或许只有经历过癌症,淌过岁月长河的章蔚岚才能更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
  “大海,看到我面前毫无生气的沼泽了吗?用不了两年,这里便会生长出一片嫩芽。再过几年,这里也会绿树成荫,充满生命的气息。可能到时候我们都已经老了,等我们走不动路,躺在床上的时候,看到电视机里播报着后辈又在计划上取得什么新的突破,相信我们都不会忘记现在经历的种种。”
  “如果他们能在进行实验的某一刻,感谢我们现在为其打好的根基,相信我们的晚年生活会更加幸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