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案(96)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北宋年间,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点点金光,街道两旁的桃花竞相绽放,几位侠士齐聚在汴京的一处茶馆中。包拯,绰号“包青天”,威名赫赫地坐在最上首,面色凝重,心中思索着最近发生的一桩离奇案情。
  “包大人,您如何看那贪腐案?”展昭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剑眉微皱,目光如炬,似是在压抑心中的怒火。
  “我觉得此案并不简单,背后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包拯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缓缓说道。他的声音如同寒冬中吹起的北风,坚毅而果断。
  此时,公孙述搓了搓手,脸上布满了皱纹,却显得十分机灵,“听闻此案的受害者是一位名叫苏月的女子,她因父亲被人陷害而被迫变卖家产,最后沦落至今。她的遭遇令人心痛!”
  “那苏月到底何人?”王朝插嘴道,他的身份是一个公正的捕快,方脸大碗,在江湖上颇有威望。
  “她乃是丰州的商人之女,一位足智多谋的女子。她的父亲被诬陷贪污,却从未得到清白,最终病死在监狱之中。此案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复杂,令人堪忧。”包拯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已然做好了调查的决心。
  “我们该如何着手?”马汉双手放在桌上,神情严峻。
  “先去找那个苏月小姐,听她亲口讲述事情经过。”展昭说着,已经起身,直向门外走去。
  几人在汴京的街道上行走,细长的影子拉得老长。春日阳光明媚,温暖的风拂过脸颊,却让人心中感到一丝寒冷。走过蜿蜒的小巷,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古老的院落,院外种满了丁香花,弥漫着淡淡的芳香。包拯走向门口,轻轻敲响了门。
  “谁?”门内传来略显颤抖的声音。
  “我乃包大人,带着几位侠士,前来了解你的案情。”包拯开口道。
  “请进。”门吱呀一声打开,苏月站在门口,脸色略显红润,秀气的身材秀丽,仿佛一朵不期而至的花朵,肌肤如凝脂,眼眸如深潭,似乎在对面前的几位侠士充满了畏惧与期待。
  她邀请众人入内,轻声道:“几位大人、侠士,我……我真的无从说起。”说着,眼中泛起了泪花。
  包拯神色严肃,直接问道:“苏姑娘,请你先将事情经过一一向我们道来。”
  “我父亲曾是丰州的一位商贾,生意兴隆,无奈有心人对他心怀不轨,设计陷害,于是将他诬告贪污公款,最后连累我全家。后来,他在监牢中得了重病,常常喃喃自语,最终不治而终。而我,一夜之间成了乞儿,惟有卖掉家产为生。”苏月说着,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可如今你为何还会在此处?难道没有人愿意为你发声,为你讨回公道?”包拯问道。
  她微微撩起一缕飘散的发丝,声音如同蚊吟,“我们家族之人,早已被贪官污吏打压,谁还敢为我伸冤?”
  “此案背后必有猫腻,我们一定会替你讨回公道!”展昭语气坚定。
  听至此,苏月的脸色忽而一亮,似乎看见了一丝希望。她连忙掏出一封信,颤抖地道:“这是我父亲临终前给我的信,里面提到了一桩交易,他曾参与重修丰州的水利工程,却遭人陷害……”
  包拯接过信纸,细细端详,眉头越发紧锁。信中记载的内容更为复杂,其中提到了一位名叫邵知府的官员,暗示他与多个商贾勾结,散布谣言以收取贿赂。
  “邵知府!”包拯低声自语,似乎发现了更深层次的事实,“可凭此无凭无据,未能断然下定论。”
  就在此时,随访的公孙述忽然眼前一亮,“包大人,这信中提到过的那次水利工程,是否可以追查相关的往来账目,以及参与的各方?”
  “正是此理,公孙兄不可放过任何细节。我们当即去查!”包拯说罢,几人立刻动身,直奔邵知府的衙门。
  邵知府身材微胖,穿着华丽,正与一名随扈交谈,见到包拯一行人,脸上掠过一丝不快,但仍强作笑容,“包大人来此何事?”
  “我前来调查苏月之父的冤案,若是邵知府有所知情,望不吝赐教。”包拯目光如炬,稳稳地盯着对方。
  邵知府心中暗自不安,嘴角勉强上扬,“那小女子不过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你要调查她,真是无趣。”
  展昭微微皱眉,“若是你无辜,我们纯粹只是查案,莫要紧张。”
  “我岂会害怕?只要我好好办事,没什么好担心的。”邵知府故作镇定,但面上的冷汗流露出他的不安。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其中还有更大的阴谋。你可否将丰州水利工程的所有账目都交给我一看?”包拯不容质疑地说道。
  邵知府心中一惊,却还是答应道:“自然可以,但要一段时日。”
  包拯心知此人定有蹊跷,未在现场多留,转身告辞,决定去丰州调查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几人经过几日行程,终于来到了丰州,借助王朝的关系,查找到了与水利改革相关的人员。
  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数名参与工程的工匠。一番询问,个中大有不同,有工匠揭露道:“这丰州水利工程,表面风光,实则暗藏水患,邵知府于其中暗藏私利,往来账务全数作假!”
  众人心中更觉震惊,包拯决心揭开真相,带着几位侠士逐一追查当时的账目与参与者,结果其间发现了多处不合规范之处,甚至有段账目缺失,足以证明邵知府的贪腐不法。
  此时,苏月亦静静地跟随在他们身后,表尊真相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内心暗涌不已。“我一定要给父亲复仇!”
  经过几日的捉拿与审问,包拯终于将邵知府抓回汴京。在审问之时,邵知府被逼得无路可退,愤怒地咒骂道:“你们这些江湖游侠,何苦对着我发难?我明白的事情多得很,我怎么会轻易被你们牵着鼻子走!”
  包拯冷酷地说:“如今证据确凿,无处遁形。你若不将幕后真相说出,等候你的将是严厉的制裁!”
  面对包拯的强硬态度,邵知府终究扛不住压力,渐渐开始哀求,但情绪却显得极为激动:“我说,我说就是!当初是有人阴险设计,而我只是个工具,真相是在这水利工程的监管上,邵某严苛要求,当日多位官员都是昧着良心来拿这笔贿赂!我不过也是为了自保,求个活路而已。”
  包拯拧紧了眉头,心中清晰的知道,邵知府所语的真相未必全然可信,深吸一口气,暗自盘算。“如此说来,你背后还有可供揭发之人?”
  “是……是那些商贾,他们暗中赞助丰州的水利工程,来往都是与我一起策划。”邵知府喃喃道,声调已被恐惧所淹没。
  “你能否具体指明他们?”包拯眼中闪过一抹期待。
  “我……我也不想说,可是自保的时刻总是我能够被隐匿的……他们也会流传下去,最麻烦也帽子打累。”邵知府说着,面色越来越苍白,显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包拯耐心地宽慰,“邵知府,你若不愿自诩清白,终究我也无法回避你,惟愿你别忘了,再欲善终必须有所选择!”
  邵知府听罢,欲言又止,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抖着声音道出了一些关键的名字,尽管他言语微颤,却是让包拯心中一阵狂喜,原来这其中还涉及多个官员与商贾,更是为反腐之旅揭开了更深层次的蛛丝马迹。
  经过几日的密查与审问,包拯与其事业组的侠士们终于揭开了一个巨大的贪腐网络。那些依附于邵知府之上的商人、官员,个个难逃法网,纷纷被捕入狱,一时间,汴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令无数百姓为之一振。
  最终,为了收拾残局,包拯与展昭等人进行了最后的善后工作,当将冤屈的苏月父亲归还清白时,苏月眼里充满了泪水,恍若春水初融,泛起涟漪,“我父亲在天之灵定亲口感谢你们的。”
  “无须言谢,一切尽在法理之中。若愿拿你些许父亲的古书,以自愿继承光明之路,更是我们的责任。”包拯坚定地说。
  “包大人,难道我们不该向江湖以外的良心,回归于一句承诺么?”展昭提及往昔江湖而道。
  包拯回首,目光远眺,满是自信,轻声道:“正义或许平缓,却终究会涌动着风暴。我们的路,早已铭刻在心,相信必然能够继续铸造光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