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由心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们从小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性提出本恶。性本恶“的观点出自荀子《性恶篇》。荀子认为,人在出生之时,本性是恶的,随着外界的引导而变化。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对比小时候的我们,我们都天真的以为人之初性本善,其实长大了我更加认可荀子的性本恶的观点。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到一条评论,“人本身是恶的,只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掩盖了先天的恶。”不是被这条观点洗脑,而是仔细的想了想,似乎有些道理,毕竟从小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显得尤为重要,要么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当我们年幼无知的时候,父母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其实就是在约束我们的行为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当我们觉得打了别人,父母会说:“不能这样打别人,这是不对的。”我们知道了打人是错的。而对于我们本身我们会打人,并不是不会。无论这个打人是发自内心的恶还是善,这个都是我们本身所拥有的,而对于打人来说,它本质是恶,并不是善。
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这个人变坏了,如何如何诸如此类的。试想一下,人是食物?是事物?会随着外界的影响而变化?并不是,人是有思维能力的,无论大小都有判断能力。婴儿会因为别人给了他食物或者对他好,而自然而然的对一个人好。我们会因为周边的人和事判断是否和一个人做朋友。而对于判断好坏来说,一个人如果本质是好的,即使外界再如何的影响和变化,也丝毫不会改变一个人本质,能改变的只是一个人目前的行为和看法,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本质。
例如抗战期间的那些英雄们,他们因为利益、武力、环境改变了自己为国效忠吗?而那些叛徒、汉奸,无论敌人是否利诱,都会选择出卖同胞利己。这就是本质的缘故。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本质是好的,无论怎样的变化,都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初衷,都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而坏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把自己的坏展现地淋漓尽致。
我相信一句话,一个人的好是有上限的,而一个人的坏是没有下限的。我们永远不知道你遇到的人能够坏到什么程度,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因为这种人本质就是坏的,就像植物烂了根,只是表面的光鲜隐藏了骨子里的恶。
得与失,不过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得,也不会有纯粹的失。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当你认为得到时,可能你正在失去其它东西。当你觉得失去时,或许你已经得到另一些东西。我不是一个学佛法之人,但是我觉得佛法的一些理论是值得人们深究的。很多人认为诵经、抄写经书就是学佛,其实这里面不是简单的经文的背诵,而是需要人生阅历、学识和感悟才能领会的到精髓。浮于表面的学习,不过是拿着自己理解的利己面去自我安慰,自我赞美。认为自己是行善积德,自己在为自积福。试问,佛的初衷是为了像一些打着佛法、善良的旗号发源的吗?细节看人品,细节看人心。真正的积福和善良是发自内心的举动,不是得知结果而浮于表面的自我陶醉。有人沾沾自喜,捐了多少钱,做了多少善事。试问你仔细的回忆过你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你是否做过恶,是否你所谓的善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恶,或者弥补自己的恶呢?或者你所认为的大善,不过是在一点点的弥补你做的恶,还没有达到可以持平的状态,只是在填补你的坑。
从过往的人和事,悟出了很多道理。很多时候,人们总以为自己一时的占了上风就开始沾沾自习,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认为自己的恶只是在为了自己过的更好,别人和自己无关,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恶当做可能有一天的恶报来看待。熟不知,天道有轮回,又能绕过谁?自己积善因结善果,恶会知道会不会在你认为最幸福的时候回报给你报应,谁也不得而知。就像说的,也许你觉得你赢了的时候,可能等待你的是无比惨痛的代价,而当你意志消沉以为一切都灰暗的时候,等待你的也许是光明。
深有感触的就是一个老奶奶,年轻的时候各种争抢、算计和妯娌争的不可开交,便宜占了、苦没受,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人生赢家。谁知道年老之后,老公50多岁就瘫痪一直几十年,孩子50多岁就炒股精神出了问题,大孙子快40还找不到老婆。自己七八十岁就瘫痪卧床不起一直到去世。
善不是为了得到,而是可能在不经意中一直冥冥之中保护着你,让你能够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哪怕是平淡的一生也没有太多的波折,而不是肆意妄为的恶,然后过着过山车一样的生活,起起落落。回首一生痛比乐多,悲哀至死。
人生就像拆盲盒一样,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而我们能决定就是自己的盲盒是惊喜还是潘多拉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