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赵公子气度不凡,举止温文有礼,一看便知是常年浸泡在书本中的文人。
郑氏一听他愿意教闺女写字,激动地来回搓手,立刻着手准备起来。
既然人家承认了阿宝这个学生,该有的礼数一样不能少。
林老太也打算将当初林四郎去府学的拜师礼,一模一样准备一份。
腊肉、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是入学拜师必备的束修。
林家人知道赵公子不缺这些东西,再多的金银人家也未必瞧得上,可学生家长的心意却要做到位。
往后说出去,也算给阿宝涨涨面子,毕竟在乡下,能读书习字的女娃,太罕见了。
林四郎的屋子,被征用给祥云练字。
因为闺女个头矮,没法站在书桌旁写字,林老三连夜打了两张矮案几,还有一只竹子做的笔筒,上头雕上几朵飘着的祥云,再用凤仙花汁一染,远远望过去,跟几团热烈的晚霞一般。
早食过后,准备好六礼的林家人,恭恭敬敬站在赵公子门前。
郑氏特地给祥云换上新褂子,红色袄子外套了件粉色夹袄,是凤仙连夜扯了旧棉花,点灯做出来的。
针脚细密,上头的盘扣用的是平安结,可见凤仙费了不少功夫。
赵括昨天听阿大说林家人在准备束修礼,也为他们的重视感动,今天一见阵仗,更是觉得安排手下取的东西十分有必要。
跪在蒲团上的小人儿,小小一团跟包子一样,像模像样端起茶杯,颤颤巍巍举过头顶:“先生请喝茶。”
不知是茶杯太重,还是小手没力气,祥云觉得这个动作难度太大了。
幸好,茶杯很快被面前男人接了过去,再次抬眼时,手心一重。
一本比砖头还厚的书,交到她手上。
这是……先生给的回礼?
她翻了两页,密密麻麻的文字,跟蚂蚁一样盘踞在书本上,书页因为上了年头有些泛黄,边角却整齐工整,可见主人十分爱护。
就听赵括道:“此书是我一位十分尊重的长辈编辑成册的,当年我开蒙用的就是它,今天将它传授给你,盼尓有朝一日能熟记,不枉费长辈苦心。”
林家人虽不清楚这是本什么书,只听是赵公子从前用过的,也知珍贵异常。
祥云捧着书本欢喜不已。
竟是一本记载详细的字书。
所谓字书,就是古时候记录文字的字典。
汇集单字,按某种查字方法编排,并一一注明其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古代人之所以读书难,很重要原因是书本拓印困难,现存于世的典籍,大多靠学子抄书传播,真正排版印刷出来的书,售价昂贵,非普通人家能承受的。
林四郎在六合观书院读书时,祥云也常看到他休息时间在家抄书。
一来可以赚钱,二来练字温习,收益良多。
而其中,字书因为内容量大,且难以背诵,抄录起来困难重重,流传并不广。
世人更多愿意用《千字文》、《百家姓》代替字书,给孩童开蒙。
祥云作为拥有现代思想的年轻人,从小捧着新华字典长大的,更适合字书这类教育方式。
她抱起书本,跟抱着宝贝一样,连声道谢。
拜师后的第一堂课,赵括送给祥云一只新的狼毫笔。
大小尺寸更适合初学写字的孩童,这次,她的小胖手终于能完整,不打颤地写出完整的字了。
紧接着便是随堂测验。
祥云尽可能工整的,将赵括前两日教授的大字,像模像样写出来。
手腕使不出力,想要笔锋是不可能了,一撇一捺却极为认真。
“不错,换了只笔,终于不像毛毛虫爬过一样了!”
听到先生夸赞,祥云歪着脑袋咧嘴一笑:“先生教得好!”
赵括没被她的马屁哄住,坐在祥云面前的矮案牍上,文人墨客必备的羽扇在桌面上轻点两下。
“少贫嘴,我来问你,认识几个字了?”
问题有点难回答,如果是她那个时代,祥云好歹能算得上是高知分子。
一朝胎穿,从头做人,只能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开始。
她想起往日四叔廊下读书时,给哥哥们教授过的诗句,脱口而出:“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进来给二人添置茶水的郑氏,惊讶不已:“阿宝会背诗啦?先生真是奇才!”
赵括也没想到小丫头脱口就是一首诗,词句虽简单,意境却正好适合,转头对郑氏道:“开口就是少陵野老的为农,我这个先生怕是要解佩了。”
郑氏一脸懵,谁是少陵野老?
听着像是在夸闺女聪明,先生为什么要请辞?
“您过誉了,定是小叔在家读书时,教家里几个小子背诗,这丫头听了两耳朵,碰巧就给记下了。”
她说得轻巧,赵括却从中听到一丝骄傲和得意的味道。
刚好天吉和天福两兄弟在院子里追逐打闹,赵括见了招手让他们进来。
又让祥云背了一遍方才的诗句,转头问俩孩子熟不熟悉。
天福年纪小,嘴里还叼着不知从哪来的狗尾巴花,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天吉听着耳熟:“好像听过……又好像没听过。”
赵括也不为难他们,手一挥,放他们走了。
有了两个哥哥对比,越发显出祥云的机敏。
“阿宝聪慧,小小年纪记忆力非凡,真是读书的好料子。”他由衷的欣慰,望向小姑娘的眼神满是赞扬。
郑氏与有荣焉,给先生沏了茶后,满心欢喜地将好消息带给林家人。
林老太操心孙女读书的事,一早上心不在焉,这会儿听到媳妇带来的消息,高兴地直拍腿。
“我就知道送乖孙女读书错不了,咱家阿宝是天上下来的仙女儿,又聪明本事又大。”
林老三听了心里高兴,却也觉得老娘的说法太夸张了:“娘,她就是个女孩子,我不求闺女大富大贵,只要一生平安顺遂就好。”
老话都说,太过聪明的孩子,活不长。
他担心呢。
屋子里,赵括将案牍上的纸张换成了白净匀称的宣纸,纸张光滑细腻。
比先前祥云用的那种边写边掉碎纸屑的草纸,好用得多,连带着看自己写的字都觉得顺眼不少。
一天教学下来,祥云顺利学会了十个大字,其实按照她的能力,再多也能吃得下。
可先生显然不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