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中国是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朱瞻基疑惑问道:“林先生,您是说我忽略了一件事?”
林煜咧嘴一笑:“对,你忽略了,我大明不仅是叫大明,它也是中国,是华夏大地。”
朱瞻基闻言更加疑惑:“林先生,这与大明是中国有什么关系?”。
林煜说道:“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你得先回答我,中国为何叫做中国?”
中国为什么叫做中国?
听到这个问题,朱瞻基下意识就想回答“天下之中”,但旋即又觉得不对。
不光是因为这太简单了,还是林煜之前所绘制的世界地图,给朱瞻基开阔了眼界。
在那幅地图里面,大明的面积虽然不算小,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且也不在天下的中心。
可不是“天下之中”,那中国又为什么叫做中国呢?
于谦尚在思索。
朱瞻基选择更简单粗暴的方法:“林先生,为何中国叫中国?”
对于朱瞻基把问题抛还给自己,林煜倒也不觉生气,直接回答:“中国为何叫中国?就是字面意义上,中国为天下之中。”
嗯……嗯?
朱瞻基和于谦俱是一愣,这不就是他们起初想到的答案吗?
不过旋即,朱瞻基注意到了林煜嘴角的笑意,他瞬间意识到“天下之中”是答案没错,但肯定不是全部的答案。
林先生只说了字面意义,那实际的含义还没说呢?
果不其然,林煜很快就接着说道:“天下之中,就是中国的字面含义。不过,这只是中国一词最初的字面含义,往后面肯定不能这么理解,或者说不能全部这么理解。”
朱瞻基立刻摆正了坐姿,准备好好听听中国到底为什么要叫中国。
林煜说:“先说中国这个词的最早出处,其源于西周克商以后,迁都商王朝的洛邑,并铸青铜器,上刻: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民。’”
这话说的通俗点,就是周武王打败了商纣以后,便铸造青铜器昭告上天,今后自己就准备宅在商朝的旧都“中国”,在这里统治天下了。
嗯,老宅男了。
《左传》对这一段也有记载:“昔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把象征天下的九鼎都带过去了,这也明确表明西周确实是要迁都到殷商的老巢了。
而迁都的洛邑,最终还是由周武王的心腹弟弟周公建成,因为武王克商三年后就去世了,留了个小娃娃周成王啥事也干不了。
这个洛邑在当时叫成周。
如今嘛,叫洛阳。
再看《尚书·梓材》中对于周公的记载,对“中国”最初来历也有进一步佐证:“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这里面不但提到了皇天托付“中国”的人民与疆土,还提到了周王朝的先王。
先王具体指谁已经无从考证,可能是周武王,也可能是周文王。
不过,后世的学者倒是从清华简里找到过一篇周文王的遗训,里面提到周文王临终前嘱托儿孙:“昔前轩辕宝,必受之以中。”
说白话就是要想真正得到天下,就必须攻占殷商(殷商也叫中商)这个天下中心,如此才能成功夺取天下共主的地位。
换言之,西周足足耗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加周成王三代,才终于成功迁都于洛邑,开始正式的“宅兹中国”而统治天下。
往后,中国为天下之中的概念,从西周一直延续到了春秋都未曾改换。
《诗经》中就有诗书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说的便是西周以“中国”为中心,而辐射绥靖四方的独特政治结构。
有点“神圣大周帝国”的味道了。
朱瞻基听着林煜所讲的这些“中国”历史,其中的《尚书》、《左传》、《诗经》他都有系统性的学习过,但对于这里面的理解,却从来没有这么细致入微。
于谦倒是领会很快,好歹也是浙江省的“高考状元”,对于科举必考题的四书五经,肯定比朱瞻基这个太子要来的更为熟悉。
“林先生,也就是说,商周时期,中国都一直停留于天下之中,甚至是一座洛邑城。因为在商人、周人的眼里,洛邑便是天下之中,也就是中国之城。”
林煜点头:“可以这么理解,西周中国的‘国’字,里面就有着口与戈。口代表城池,戈代表武力,二者相合,便是需要武力保卫的都城,也就是西周与殷商两代共有的成周洛邑。”
“这个观点一直到汉朝之前,都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为什么是汉朝?”朱瞻基疑惑问道。
林煜淡淡说道:“因为汉朝人喜欢较真,他们经过地理上的测绘,发觉成周洛邑压根不在天下之中,顶多算是山海经里划定的天下中心。”
朱瞻基不由一愣,这也过于简单粗暴了点。
林煜忽又笑了笑:“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春秋中后期,周桓王被郑庄公射了一箭。”
“这一箭不仅射到了周桓王的肩膀,也射到了‘中国’的肩膀。自此以后,周天子不再具备天下共主的权威,‘中国’也不再能够担当起天下之中的地位责任。”
“随着诸侯裂土封王,逐渐形成实质意义上的战国局面,孟子才正式提出‘中国’作为‘华夏’的代名词。从这时开始,‘中国’在名义上,便不再纯粹作为周王朝都城的代表,而是能够与华夏等同。”
可以说,孟子是先换掉了“中国”的名,而汉朝人则进一步给洛邑的“中国”致命一击。
朱瞻基听得一愣一愣的,一个“中国”还有这么多门道。
“中国”在字面意义上的暂时“消亡”,居然只是因为周桓王肩膀被郑庄公给射了一箭。
等等……
于谦忽地抬起头来:“林先生,若‘中国’为‘华夏’代名词,那‘华夏’又是什么意思?”
不是,你搁这套娃呢搁这套娃?
朱瞻基批脸一垮,听个“中国”都够他迷糊的了,又扯一个“华夏”,这两者难道不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吗?
好吧!
也不能算是一个。
毕竟,大明与中国在实质意义上等同,但明显又是相互分开。
大明可以是中国,但中国不一定得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