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有余依地的趋近(十七)《愿力坚如钢,救度志不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有余依地的趋近(十七)《愿力坚如钢,救度志不移》
在那寺庙的禅房之中,阿明在佛像前长跪不起,心中默默立下宏愿:愿尽己所能,救度一切受苦众生,无论前路如何艰难险阻,此志绝不更改。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那是对众生无尽的慈悲与救度的决心所化。
不久后,阿明听闻远方有一个村庄被疾病的阴霾所笼罩。那村庄名叫清平村,地处偏僻的山谷之间,交通极为不便。阿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清平村的路途。他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一些干粮和几本佛经,便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出发了。
山路难行,荆棘丛生,阿明的僧衣被划破了好几处,双手也被磨出了血泡,但他的脚步未曾停歇。渴了,便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就啃一口干粮。历经数日的艰难跋涉,他终于来到了清平村的村口。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凄惨的景象。村子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许多村民们躺在简陋的房屋中,面容憔悴,眼神无光,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阿明心中一阵刺痛,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阿明首先找到了村长,一位面容沧桑的老者。村长看到阿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大师,您是来救我们的吗?这村子不知为何突然爆发了疫病,我们没有钱请医生,也没有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家受苦啊。”阿明双手合十,说道:“村长放心,我定会竭尽所能。”
阿明开始四处奔走,他前往附近的城镇,一家一家地拜访医馆。然而,很多医馆的老板看到他是一个和尚,且来自那个贫困又疫病横行的清平村,都纷纷摇头拒绝。有的甚至对他冷嘲热讽:“你一个和尚,不在寺庙里念经,跑出来凑什么热闹?这疫病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可不会去冒险。”阿明心中虽有苦涩,但救度众生的愿力让他默默忍受。
在一次拜访中,阿明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医生,名叫林萧。林萧心地善良,但他所在的医馆也受到了其他医生的影响,不愿意前往清平村。阿明与他交谈,讲述了清平村村民们的惨状,眼中满是慈悲与坚定:“林医生,那些村民们正处于生死边缘,他们需要您的帮助。我知道此行有风险,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拯救。”林萧被阿明的话所打动,但他无奈地说:“大师,我也想帮忙,可是我一个人力量有限,而且医馆不会提供药材。”
阿明沉思片刻后说道:“林医生,只要您愿意前往,药材之事我来想办法。我会去筹集资金购买药材,哪怕是四处化缘,我也绝不放弃。”林萧看着阿明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大师,那我跟您一起努力。”
阿明又开始为筹集药材资金而奔波。他在城镇的集市上,向过往的行人讲述清平村的遭遇,希望大家能伸出援手。然而,大多数人都匆匆而过,只有少数人愿意捐出一些微薄的钱财。阿明的心中有过失落,但他从未动摇。
有一天,阿明遇到了一位富商的夫人,名叫苏瑶。苏瑶正在集市上挑选首饰,阿明走上前去,向她诉说了清平村的苦难。苏瑶一开始有些不耐烦,但阿明的坚持和真诚逐渐打动了她。她问道:“大师,您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帮助那些村民呢?这与您有什么关系?”阿明微笑着说:“夫人,在佛法眼中,众生平等,他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发愿救度他们,这是我的使命。”苏瑶被阿明的话深深震撼,她说道:“大师,我敬佩您的精神。我可以捐赠一笔钱用于购买药材,但我希望您能为我和我的家人祈福。”阿明点头答应:“夫人的善举定会有善报,我定会为您全家祈福。”
终于,阿明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购买了药材,与林萧医生一起带着医疗团队回到了清平村。村民们看到他们的到来,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明协助医疗团队为村民们治病。他不仅照顾病人的身体,还为他们诵经祈福,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清平村的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许多村民恢复了健康。村长拉着阿明的手,感激地说:“大师,您是我们清平村的救命恩人啊。如果没有您,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阿明笑着说:“村长,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佛法慈悲的庇佑。”
在清平村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阿明又得知了一些偏远地区儿童的困境。在遥远的山区,有许多孩子因为贫困无法上学,他们只能在田间地头玩耍,未来一片迷茫。阿明心中又涌起一股强烈的愿力,他要为这些孩子改变命运。
阿明开始组织慈善力量。他写信给各地的寺庙、慈善机构和一些有爱心的居士,呼吁大家共同关注这些山区儿童。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有些寺庙自身也面临经济困难,无法提供太多帮助;有些慈善机构则对阿明的计划持怀疑态度,担心资金的使用是否透明。
阿明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他亲自前往各个寺庙和慈善机构,详细地介绍自己的计划。他说:“我们要修建学校,聘请有爱心的教师,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用品和生活资助。所有的资金使用都会有详细的账目记录,接受大家的监督。”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寺庙和慈善机构开始纷纷响应。
但是,当阿明来到山区准备修建学校时,又遇到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挑战。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建筑材料的运输成了大问题。而且,当地的一些村民对修建学校也不太理解,他们觉得孩子读书没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回家帮忙干活。
阿明没有放弃,他一家一家地拜访村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述教育的重要性:“各位乡亲,孩子们读书可以学习知识,将来可以走出大山,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也能为我们的村子带来更多的希望。”在他的耐心劝说下,村民们逐渐改变了态度。
对于建筑材料运输的问题,阿明组织村民们和志愿者们一起,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将材料运送到学校的修建地点。他自己也亲自参与其中,不顾身体的疲惫。
在修建学校的过程中,资金又出现了短缺。阿明四处寻找赞助,他甚至将自己寺庙里一些珍贵的法器拿去变卖,以筹集资金。他的弟子们有些担忧地说:“师父,这些法器是寺庙的宝物,您这样做合适吗?”阿明看着他们,说道:“在救度众生面前,这些器物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能让孩子们有学上,一切都是值得的。”
终于,学校修建完成了,教师也聘请到位,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崭新的教室。阿明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凭借着坚如钢铁的愿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为这些孩子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中,阿明始终坚守着自己救度众生的愿力。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通过内心的观照与觉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这些经历视为修行的磨砺。他深知,自己在《瑜伽师地论》中“有余依地”的修证道路上,每一次救度众生的行动,都是对境、行、果的深刻体验与实践。他的愿力在不断地救度中变得更加坚定,他的修行境界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提升,如同那经过烈火淬炼的钢铁,愈发坚韧不拔,而他也将继续在这救度众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永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