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有余依地的趋近(十一)《悲心无尽处,众生皆蒙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有余依地的趋近(十一)《悲心无尽处,众生皆蒙恩》
  在那遥远的边境小镇,战火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残垣断壁依旧诉说着往昔的惨烈。阿明,一位年轻而坚定的修行者,身着朴素的布衫,徒步走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透着无尽的悲悯。
  这一日,阳光刺目地洒在废墟之上。阿明在小镇的临时救助站里,遇见了一位名叫哈桑的难民。哈桑身材消瘦,衣衫褴褛,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他坐在角落里,仿若被整个世界遗弃。阿明的心猛地一揪,那悲心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缓缓走向哈桑,蹲下身子,轻声问道:“朋友,你还好吗?”哈桑抬起头,空洞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后是无尽的苦涩:“我失去了一切,家园没了,亲人也都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阿明轻轻握住哈桑的手,那触感粗糙而冰冷,他用心去感受哈桑内心深处的痛苦,就如同那痛苦是自己所经历的一般。“哈桑,不要放弃希望。我会陪着你,我们一定能重建生活。”阿明的声音坚定而温暖。他带着哈桑来到自己暂居的小屋,拿出干净的衣物和食物递给哈桑。“先吃点东西,换身衣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夜晚,阿明与哈桑坐在屋外的石凳上。阿明讲述着自己修行中的感悟,试图从心灵上慰藉哈桑。“在《瑜伽师地论》的修行里,我领悟到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虽你如今遭受苦难,但这或许也是命运给予我们成长与觉醒的契机。就如同我在修行‘有余依地’,虽已接近解脱,但仍心系众生的苦乐。”哈桑静静地听着,眼中渐渐有了一丝光亮。“阿明,我不太懂你的修行,但你让我觉得,生活或许还有希望。”
  然而,在这个小镇上,并非所有人都理解阿明的善举。当地的一些居民,因自身资源匮乏,对阿明照顾难民的行为产生了抵触。一位名叫阿里的老者找到阿明,皱着眉头说道:“阿明,我们自己都过得艰难,你为何还要把有限的物资分给这些外来者?这对我们不公平。”阿明看着阿里,心中明白他的担忧与不满。“阿里爷爷,我理解您的顾虑。但在我心中,众生平等,他们如今遭受苦难,我们若能伸出援手,不仅是帮助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善缘。这也是我修行路上的一部分,我在‘有余依地’的修行中,需破除对自我利益的执着,将悲心施予一切众生。”阿里听了阿明的话,虽仍有些不解,但也不再言语。
  在救助哈桑的过程中,阿明内心也并非毫无波澜。他时常在深夜里静坐冥想,观照自己的内心。他深知,自己的悲心虽能帮助他人,但有时也会因过于投入而产生疲惫与困惑。“我这样做,究竟是出于纯粹的悲心,还是内心深处想要证明自己修行成果的欲望?”阿明在内心深处不断地拷问自己。但每当看到哈桑逐渐恢复生机的面容,他又觉得,无论如何,帮助众生总是没错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哈桑在阿明的帮助下逐渐走出了阴影。他开始主动参与小镇的重建工作,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也慢慢缓和。而阿明,在这一过程中,对“有余依地”的修证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明白,悲心不仅仅是对众生苦难的同情与救助,更是在这救助过程中,对自己内心的净化与升华。
  与此同时,阿明也关注到了小镇周边动物们的苦难。他发现,因战争的影响,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一些家养动物也被主人遗弃,在街头流浪挨饿,甚至遭受虐待。阿明心中的悲心再次被触动。他开始在小镇上积极倡导动物保护,四处奔走相告,向人们讲述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们的痛苦也值得被关注。
  阿明组织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动物保护团队。他们在小镇的边缘为流浪动物建立起了庇护所,用简易的材料搭建起一个个小窝,为受伤的动物提供治疗。有一次,他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狐狸,它的腿被捕兽夹夹伤,眼神里满是恐惧与痛苦。阿明小心翼翼地将小狐狸抱回庇护所,亲自为它处理伤口。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小狐狸对生存的渴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保护动物的决心。
  然而,动物保护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些猎人认为阿明他们的行为断了自己的生计,对他们产生了敌意。有一天,阿明在森林里设置保护动物的警示标识时,遇到了一位名叫巴希尔的猎人。巴希尔手持猎枪,满脸怒容地对阿明说:“你这些外来的人,凭什么管我们这里的事?这些动物就是我们的猎物,你们这样做,是要让我们饿死吗?”阿明看着巴希尔,心中虽有些害怕,但依然坚定地说:“巴希尔大哥,我知道你们以打猎为生,但如果我们过度捕杀动物,生态平衡将会被破坏,最终受苦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我在修行中明白,众生平等,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巴希尔不屑地哼了一声:“什么修行,什么众生平等,我只知道我要养活我的家人。”说完便转身离去。
  阿明望着巴希尔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他知道,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他不会放弃。回到庇护所后,他看着那些被救助的动物们,心中默默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将动物保护工作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有余依地”的修证又有了新的感悟。他意识到,修行不仅仅是在个人的内心世界里寻求解脱,更是要在与众生的互动中,在面对利益纠葛与冲突时,坚守自己的悲心与善念,以达到真正的“有余依地”境界,即虽仍在世间,却能超越世间的烦恼与执着,将慈悲与智慧洒向每一个角落,让众生皆能蒙恩于这无尽的悲心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明的动物保护团队逐渐壮大,他们与一些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取得了联系,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与资源。小镇周边的动物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动物得到了救助与保护。而阿明,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中,不断地在生活与修行中穿梭,将《瑜伽师地论》中“有余依地”的境、行、果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的故事也在小镇上流传开来,感染着更多的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去追寻内心深处的慈悲与善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