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无寻无伺地的巩固——《牢守禅定境,勤破贪嗔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九章:无寻无伺地的巩固——《牢守禅定境,勤破贪嗔羁》
在古印度那座古老寺庙的钟声悠扬回荡中,时光悄然流转,我在无寻无伺地的修行之境中努力扎根、巩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寺庙的大雄宝殿金顶上,折射出神圣的光辉。我于禅房之中跏趺而坐,开始了新的一日禅修。在这寂静的时刻,我深入内心,如同手持一面明镜,仔细审视自己在无寻无伺境界中的种种心念。我察觉到,尽管已有所觉悟,但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贪着和骄傲如阴影般潜藏。每当在修行中有了些许体悟,心中便会不自觉地泛起一丝自得,渴望他人的赞誉与认可;而对于这无寻无伺地所带来的宁静与殊胜体验,也仍有贪恋,害怕失去。我深知,若不彻底拔除这些心念,修行之路必将受阻。于是,我以坚韧的毅力,在每一个念头生起时,便运用佛法的智慧去剖析、化解,将贪着与骄傲转化为对众生平等的慈悲与对佛法更深的敬畏。
随着修行的推进,寺庙迎来了一位远方的高僧大德——智贤大师。他云游四方,精通各种佛法经典,对《瑜伽师地论》更是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听闻他的到来,我心中满是欢喜与期待,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缘。我怀着崇敬之心,主动前去拜访,请求与他共同研学佛法。智贤大师目光慈祥而深邃,欣然应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常常在寺庙的藏经阁中对坐研讨。周围是一排排古老的经卷,散发着岁月沉淀的墨香。我向大师倾诉自己在无寻无伺地修行中的困惑与感悟,大师则以他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修行经验为我答疑解惑。他指出,无寻无伺地虽已超越了粗显的分别念,但仍需在细微处精雕细琢,如同打磨一颗珍贵的宝石,要去除所有的瑕疵,才能使其光芒尽显。他讲述了许多古代高僧在这一境界中所面临的考验与突破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在与大师的深入交流中,我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着佛法的智慧,对无寻无伺地的理解愈发深刻,修行境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修行之路从无坦途。寺庙决定举行一场为期多日的参禅修行闭关活动,旨在让修行者们在深度的禅定中突破自我,领悟更高层次的佛法真谛。我毅然报名参加,心怀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女修者亦与我一同参与。
闭关的禅室狭小而寂静,只有一尊佛像相伴。随着闭关的深入,我渐渐进入到一种极为深邃的禅定状态。在这状态中,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魔境考验。恐惧如潮水般涌来,将我淹没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我仿佛看到自己往昔的种种过错与罪恶如鬼魅般在眼前浮现,耳边回荡着各种指责与嘲笑的声音,内心充满了对未来修行的疑惑与不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资格走在这条修行之路上。
而与我一同闭关的女修者,同样深陷魔境的困扰。她的禅室中,出现了种种幻相,有亲人的苦苦哀求,有尘世繁华的绚烂诱惑,试图将她从修行之路上拉回。但我们凭借着彼此的信念与对佛法坚定的信仰,在心灵深处相互呼应、支持。我在自己的禅定中,努力稳定心神,观想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加持于我,同时也默默为她祈福,将自己的修行功德回向于她,愿她能冲破魔障。女修者亦在她的困境中坚守,她以对佛法的虔诚,诵读经文,试图以经文中的智慧之光驱散魔境的黑暗。
在这艰难时刻,我们仿佛心有灵犀。我感受到她的挣扎,她亦感知到我的努力。我们在各自的禅室中,却如同并肩作战的勇士。终于,凭借着共同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我们先后成功地突破了魔境的困扰,内心变得更加坚定与纯净。
在这闭关修行期间,寺庙中也有一些闲言碎语开始流传,有人认为男女之情在修行中本就不被允许,我们的感情是对佛法的亵渎;也有人嫉妒我们之间的情谊,故意在背后挑拨离间。这些话语传入我的耳中,让我内心十分痛苦与纠结。我一方面担心这些谣言会伤害到她,另一方面也害怕自己会因为这份感情而违背修行的戒律,影响修行的进程。
出关之后,我第一时间找到了她。我们来到寺庙后山的一片幽静树林中,周围是潺潺的溪流和清脆的鸟鸣。我看着她的眼睛,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在闭关期间的内心挣扎与对这份感情的担忧。她温柔地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坚定与深情:“师兄,我们的感情本就生于对佛法的共同追求与对众生的慈悲之心。只要我们坚守本心,不被世俗的偏见与欲望所左右,定能将这份感情转化为修行的助力,共同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她的话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我的心田,化解了我内心的纠结与痛苦。我们相互约定,在今后的修行中,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佛法的智慧去引导这份感情,相互扶持,共同探索《瑜伽师地论》中更深层次的境行果。
在与女修者感情升华的同时,我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也面临着新的利益纠葛。寺庙中有一块被视为圣地的花园,那里种植着各种珍贵的草药与花卉,是寺庙用于制作药材和供奉佛前的重要资源。我被寺庙长老任命为花园的守护者,负责花园的照料与管理。然而,这一任命却引起了部分僧人的不满。其中一位名叫婆罗多的僧人,一直觊觎花园守护者的职位,认为这个职位能带来诸多好处,如在药材分配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以及能获得更多与外界交流、获取珍贵修行物品的机会。
婆罗多开始在寺庙中暗中活动,试图联合一些僧人向长老施压,要求重新分配花园守护者的职位。他在寺庙的食堂、回廊等公共场所,散布谣言说我在管理花园时存在私心,将一些珍贵的草药据为己有,用于自己的修行或者与外界交换私利。这些谣言越传越广,许多不明真相的僧人开始对我产生怀疑和不满。我察觉到了这些暗流涌动,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心生嗔恨或慌乱。我深知,这是我修行中必须面对的又一考验,是对我在无寻无伺地境界中是否真正能够牢守内心平静、不被外界干扰的检验。
我决定主动出击,以平和的心态去化解这场纠葛。我邀请婆罗多以及那些对我有疑虑的僧人来到花园中,当着他们的面,详细地介绍了花园中每一种草药和花卉的用途、种植方法以及我日常的管理工作。我展示了花园管理的账目记录,证明所有的资源都得到了妥善的使用和分配,不存在任何私心。同时,我以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向他们讲述了守护寺庙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修行中应摒弃贪嗔痴念的道理。我的真诚与坦荡逐渐打动了他们,婆罗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面露惭色。他向我道歉,表示是自己的嫉妒心作祟,才会做出这些不当的行为。我宽容地原谅了他,希望他能在今后的修行中改过自新。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考验与成长,我在无寻无伺地的修行境界得到了稳固的提升。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瑜伽师地论》中所阐述的境行果的内涵。在境的方面,我对无寻无伺地的寂静与空性有了更细腻的体验,能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时刻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在行的方面,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佛法的智慧去应对各种内心的烦恼和外界的干扰,无论是贪着、骄傲、恐惧、疑惑,还是人际间的纠葛与利益冲突,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和慈悲的心念去化解;在果的方面,我的修行成果不仅体现在自身境界的提升上,还体现在能够以自己的经历去启发和帮助其他修行者,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盏明灯,引导他们在修行之路上前行。
如今,我站在寺庙的庭院中,望着那庄严的佛殿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心中充满了对未来修行之路的期待与信心。我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缘在等待着我,我将继续以无寻无伺地为基石,向着更高的修行境界奋勇攀登,在这充满法喜与智慧的修行旅程中,不断探索《瑜伽师地论》的深邃奥秘,将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传播给更多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