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书房议事,兵马 为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刘谌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乱世的时候,皇帝不仅不收回武将手里的权利,反而要把这些权利全都下放下去。
让这些武将在本身的职务之外,拥有更多的统兵权利?
难道他们就不担心这些武将会做出什么不能忍之事吗?
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最直观的就是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的时候。
有多少国家都是手下人反了皇帝,夺了龙椅自己做皇帝,然后又被手下最信任的手下人给杀了,江山易主。
可偏偏这些人丝毫不吸取前朝的教训,让这样的事情一遍遍的上演。
那些被杀的皇帝是傻子吗?肯定不是,如果是傻子的话,又怎么可能领兵打仗,又怎么可能会自己当上皇帝?
可为什么他们在成为皇帝之后,不限制手下的权利,然后一遍遍的重蹈覆辙?
这个问题曾经让刘谌百思不得其解。
当刘谌穿越到这个时代,并且自己成为皇帝之后,这个难题立刻迎刃而解。
那就是没办法!
那些皇帝没有办法去限制武将的权利,相反他们还需要这些武将替自己去打江山,守江山。
哪怕这种权利的下放会带给自己灭亡的危机。
因为刘谌现在也面临同样的局面,自己同样也不能限制这些武将的权利。
如今的大汉危如累卵,就连巴东门户永安都落入到了吴国的手里。
但是自己却无法抽调大量的兵马从正面去击败吴军。
别的地方同样也要防备敌人的入侵。
此时的大汉就像是一个内部千疮百孔,但是外面还保持着形状的利剑。
看上去挺唬人的,可刘谌知道,一旦这剑砍下去,碎的肯定是自己。
所以刘谌才不得不做出让罗宪假扮魏军去骗吴军的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刘谌怎么会削减那些武将手里的权利?
更何况自己刚刚才在朝堂上举行了一番改革,让大汉的 官员辞去身上多余的官职,以此来精简国家的官员结构,替大汉省点钱出来。
刘谌心里很清楚,这样的举动必然会引发一定的动荡,庙堂之上倒还好说,这些人虽然位高权重,但大致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可到了地方就不一样了,有多少官员手里直接拿捏着兵权,这就很可怕了。
在事业上升的时候,所有人都能够保持一心,同心协力,但是当事业进入衰败期,甚至是破产期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保持得住 初心?
最起码刘谌自己都保持不住,如果自己不是穿越成北地王,而是穿越成一个普通的官员甚至是老百姓的时候。
刘谌很难 保证自己会不会和魏军拼死一搏,给自己挣出这样一条 活路。
万一自己削了他们手中的权利,他们起兵造反怎么办?
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过,当年昭烈帝驾崩的时候,益州南部不就有数个郡反叛吗?
丞相死了之后,不也有好几个州郡作乱?
虽然最后都被平定,可无形之中也削弱了不少季汉的力量。
本身就实力不足,又被自家人削弱力量,更加的加速了季汉的灭亡。
所以刘谌不敢赌,更不能赌,一旦赌输了,那就是身死国灭。
所以那些武将身上的权利,刘谌一点都不能动。
所以刘谌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言辞拒绝宗预辞去身上的镇军大将军和兖州刺史的职务。
不光是为了安边境守军的心,还要安各州郡那些掌握兵权的人的心。
只是宗预即便是已经人老成精,又何曾见识过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的乱象。
顶多能想到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
于是才会在刚刚进入书房就发出这样的疑问。
刘谌环顾一周,发现在场的这些人脸上都露出了 差不多的 表情。
因为这几个人都注意到了,庙堂之上,所有武将的官职都没有被削减,只有文官的官职被削减了。
“宗卿,你以为朕是在针对谯卿吗?”
刘谌缓缓开口。
宗预摇了摇头,刘谌的用意自己还是知道的。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想要昌盛无非就是两种做法。
开源和节流。
以大汉现在的状态,想要开源基本上是别想了,能做到节流已经很是艰难。
今天朝堂上,官员们辞去的职务,宗预粗略的估算了一下。
一年最起码要为朝廷省下几十万石的粮食。
这些粮食足够支撑一次中等规模的战斗了。
也是直到此时,宗预才意识到之前大汉有多少财政都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人的身上。
所以宗预才会有此一问,这些文官的身上都能省下来这么多的钱,如果连武将的一起算上,那岂不是更大的一笔节流?
“陛下当然不会针对谯司空,只是臣身为诸武将之首,明明已经和陛下说了要辞去多余的官职的事。”
“为什么陛下反而不同意?”
刘谌心中微微一叹:
“宗卿,大汉实在是折腾不起了啊!”
宗预和谯周等人脸上的表情微微色变。
如今魏军已经被击退,占据永安的吴军也已经找到了退敌之法。
为什么陛下反而说出这样的话来?
“宗卿,朕问你,当年孟达为什么要转投曹魏,又为什么会再次投降大汉?”
“夏侯将军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曹魏宗室不当,反而要跑到咱们大汉来?”
“为什么黄权跑到曹魏,反而要替咱们说话?”
宗预眉头微微一皱,开口说道:
“那是因为孟达素有反心,夏侯将军被司马懿逼迫,黄权逃往曹魏实属无奈,而且昭烈皇帝对他恩遇有加,但凡有一点良心,都不会做出对不起大汉的事!”
谯周也点头说道:
“是啊,陛下,我朝以忠孝治天下,和伪朝那帮无德之人不一样,也容纳不下那些无德之人。”
“孟达身死就是他最好的下场,夏侯 将军虽为敌国之人,却为大汉效死,正是被大汉忠孝所感化,至于黄权,形势所迫罢了,但终究还是心向大汉的!”
樊建、陈寿等人也同样点头表示赞同。
刘谌却摇了摇头:
“这不是什么忠孝节义,这是手里有兵和手里没兵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