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华北省唐山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对于黄河的治理建议和规划,东营府的官员们都觉察到这是天大的功德,他们不遗余力的计划和安排会在以后的规划图中上述朝廷。
  洪源大帝与张为道等人继续北上,一些打算深远的商贩在洪源大帝没有离开东营府的日子里早早的备好了货,就等着歌舞团启程,然后启程跟随。
  在进入华北省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一座宽敞的大路上很多人都在排着队走,张为道等人的队伍也不得不慢了下来,跟随着排队来到近前。
  只见宽阔的路上建立着六个门洞,门洞的每个窄房里都坐着两个人,前后都有士兵站岗,来往的行人路过门洞交钱。
  洪源大帝等人有点懵,弄不懂什么情况,张为道耐心的解释道“大伯,这个是省界收费站,每个省界都有”
  洪源大帝听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他环顾四周,发现每个门洞上方都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华北省界收费站”。他不禁感慨,这不仅是对过往行人的一种税收,也是对省界的一种象征。
  “看来,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秩序。”洪源大帝低声对张为道说。
  张为道点头回应:“是的,大伯。这些收费站是省与省之间经济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维持地方治安的一种手段。”
  随着队伍缓缓前行,洪源大帝注意到,虽然人们排队交费,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他不禁对这里的管理感到满意。
  “这里的管理倒是井井有条。”洪源大帝赞叹道。
  张为道微笑着说:“是的,大伯。这些收费站的存在,虽然给行人带来了一些不便,但也保障了省界的安全和秩序,在收费站的不远处就是军营所在地,有效的控制着每个省的关隘。”
  终于轮到他们的队伍通过收费站了。张为道从马车上拿出准备好的银两和路引通行证,递给了坐在窄房里的收费员。有士兵拿着路引仔细检查每个车辆,根据路引说明查点人数。收费员仔细数了数钞票,然后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可以通过,并没有因为他们是皇朝歌舞团而有什么特殊照顾。
  穿过门洞,洪源大帝深深地吸了一口华北省的空气,感到一种新的开始。
  张为道与他的父王张北元,平西王张北云还有洪源大帝等骑着大马的侍卫随从们看着路两边房屋,规划的整齐的房屋和街道,以及远处的农田,都显示出华北省的繁荣与秩序。
  张为道 道“大伯,您看,这里的农田都是按照最新的农耕技术来耕种的,产量比往年提高了不少。”张为道指着不远处的农田说道。
  洪源大帝点头称赞:“确实不错,这里的百姓看起来生活富足,这与你们的治理是分不开的。”
  “是的,大伯。自从大陆一统,我与师兄弟们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我们还特别重视教育和医疗,每四个村庄设立一座医馆和学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每个病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洪源大帝听后更是把自己当年彻底信任张为道和他的师兄弟们的决断没有做错,坚信自己的大胆决策。他知道,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仅在于军事和经济,更在于百姓的幸福感和国家的凝聚力。
  “你们做得不错,这些年辛苦你们了,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大陆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即使没有进入封神榜的资格,我也无怨无悔。”洪源大帝说道。
  张为道接着说:“大伯,您不必纠结天界之事,我们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的一生,不必进入天界差”“我们前面就是唐山府城了,进入府城后我们先放松一下,让家人们逛逛这唐山府城吧。”
  洪源大帝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继续前行,不久后,一座雄伟的城池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城墙高耸,城门大开,人来人往,显得十分热闹。
  随着队伍缓缓进入唐山府城,洪源大帝和他的随行人员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所吸引。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色旗帜随风飘扬,小贩的叫卖声和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图景。“大伯,这唐山府城是华北省的商贸重镇,各地的货物都在这里集散。”张为道一边引导着队伍,一边向洪源大帝介绍。洪源大帝环顾四周,看到了不少新奇的商品和手艺人,他对这里的繁荣感到十分满意。“这里的商贸活动确实活跃。
  唐山府城的市集是华北省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之一。街道两旁,商贾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带来了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各地特产,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使得唐山府城成为了一个商贸繁荣的宝地。
  唐山府城不仅是商贸的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汇聚地。城中的书院学堂书声琅琅,培养着未来的士人和官员。戏台上,传统戏剧民歌轮番上演,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文人墨客在茶楼酒肆中吟诗作对,交流思想,使得唐山府城的文化氛围异常浓厚。
  宗教寺庙和道观遍布城内外,香火鼎盛,是信徒们朝拜和祈福的圣地。每逢庙会,城内外的寺庙更是人声鼎沸,信徒们携带着香烛纸钱,祈求神灵的庇佑,同时也是文人墨客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
  唐山府城的街道热闹非凡,就像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一样,街道上张灯结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舞龙舞狮,欢歌笑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各种小吃摊、杂耍表演、摊位购物吸引着众多过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唐山以其精美的陶瓷、织锦、金银器等手工艺品闻名,城中的工匠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制作出一件件令人赞叹的艺术品,使得唐山府城的手工艺品成为了城中的一大特色。
  洪源大帝等人随走随看随聊着,突然,他们的目光被一座宏伟的建筑所吸引——唐山府城基金会。这座建筑不仅是府城的地标,也是当地慈善和公共事务的中心。基金会的成立旨在促进地方发展,支持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同时也是筹集和分配治理省内各府县等大型项目资金的平台。“大伯,您看,那就是唐山府城基金会。”张为道指着那座建筑说道。又着重介绍了基金会的用途和意义。现在中央皇朝除了基本各省上缴的税款外,都是省内财富自由支配,自行治理,大大的减轻了国家的管理负担。各省都有不知什么背景的大型商会组织建立基金会,还有其他小型的慈善机构,遍布各县。
  洪源大帝的目光在唐山府城基金会的建筑上停留了片刻,他能感受到这座建筑所承载的重量和意义。他转向张为道,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张为道,这样的基金会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吗?”洪源大帝问道。
  张为道恭敬地回答:“明面上是的,由地方上的富商和士绅发起,他们深知国家治理的不易,愿意出资出力,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洪源大帝点头,他深知民间的力量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这样的组织,对于朝廷来说,是极大的助力。它们不仅减轻了朝廷的负担,还增强了地方的自我管理能力。”
  张北元也插话道:“道儿,这些基金会对我皇朝有着很大帮助吧”
  张为道 道“父亲,咱们先走走看看,等去到休息处我再与叔伯介绍基金会的作用。”
  洪源大帝一行人继续在城中漫步,他们看到了许多由基金会资助的公共设施,如学堂、医馆、桥梁等。
  “看来,这些基金会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洪源大帝感慨道。
  张为道回答:“是的,大伯。它们不仅在经济上有所作为,还在文化和教育上有所贡献。比如,基金会资助的学堂,让许多贫寒子弟有了读书的机会;资助的医馆,让百姓在疾病面前不再无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