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晾秋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于千岩领着孩子们回去上学,连毛毛都带走了。
毛毛竟然还象征性地流了两滴眼泪,让小寒这颗妈妈心稍有安慰,而多多一脸开心,终于可以去育红班和同学们一起玩啦。
小寒先去了附近的菜站蹲守。
因为是星期一,来买菜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小寒用一条尼龙袋铺在菜站外面的地上,上面再铺上报纸。
她仔细地把手串,手链,小饰品一样一样摆好。
其余的都装在包里,如果有突发事件,她拎起尼龙袋四角就可以跑路。
她刚摆好,手挎竹筐的阿姨就来围观了。
但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
卖到11点,也就卖了12串,一共收入9块6毛钱。
她没气馁,又转战市第一高中。这是锦市最好的一所高中。
高中离她住的地方的还挺远。坐公交车又花了二分钱。
好在学校就在公交车站台后面。
她到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午放学。
她赶紧把东西摆出来。
果然吸引了大部人的驻足。
男孩女孩都有,半个小时内卖了23串。
卖了18块4。
那个用玻璃线编的小马和小蚂蚱比较受欢迎,女孩买了直接挂在钥匙上,当成钥匙扣。
看看校门口没人了,小寒清点了一下,还剩20个。
她不想再卖了,直接拎着去找了卖馒头李大姐。
李大姐已经不卖馒头了,或者说她不亲自卖馒头了,她请了自家的嫂子来帮她蒸馒头头卖馒头,一个月给10块钱。
还好大姐那会儿在,看见她,以为是来要账的,听见她又有新货,赶紧翻看。
一问价格,都要了。
小寒按5毛钱一串的均价批给她了。
再收入10块钱。
这样54条手工品,一共收入38块钱。
原材料的成本极低,最多不超3块钱。
想想家里那一大堆塑料珠子和玻璃丝线,小寒就美的合不拢嘴。
她也没回于千岩那,直接坐上车回家了。
进了院,被院子里堆的土堆吓了一跳。
“妈,这是干啥呢。”小寒婆婆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你爸给你挖地窖呢,你这人口多,给你多存点菜,不然冬日里你吃啥,光腚菜你又咽不下去。”小寒婆婆说。
光腚菜就是葱蘸酱。
“我爸一个人吗?这得多累挺,别累着了。”小寒看着一锹土从下面扬了上来。
“没事,他挖上两三天就能成了。小于说了,晚上回来他也帮着挖。”
“毛毛又上她干妈那了?”
“嗯,路上遇上了,伸着手要去。”小寒婆婆点评:“人小,鬼大。”
小寒笑。
“晚上整点好吃的吧。”
“整啥,买点水豆腐得了,我订呼了。”
俩人正说着话,小寒大哥背上背着一个大麻袋,胳膊上还挎着一个大布袋从院外走了进来。
“大哥,你咋来了?”小寒吓了一跳。
“大婶。”小寒大哥和小寒婆婆打了个招呼。
“哟大刚来了,咋这儿前来了,快进屋上炕。”小寒婆婆热情招呼。
“家里自留地里种了点花生,上午刚收完,我妈就让我送来点,让你和我大叔尝尝。”小寒大哥笑着说。
“快放下吧,你拿这老些干啥!”小寒看他累得满脸都是汗,赶紧上前要接袋子,被他闪了。
“不沉,就是太扎约,不好背。”大哥笑了一下,扛进屋把麻袋放下,再把胳膊上挎着的袋子给小寒。
小寒接过,差点直接摔地上。
大哥哈哈笑了起来。
“快进屋,喝口水。”小寒婆婆招呼。
“大婶,我看当院里扣地窖呢?”大哥往院子里看。
“嗯呐,人口多,又都是孩子,不乐意光吃酱,你叔就寻思给她挖个窖,多存点菜。”
大哥点点头,就往院外走。
“哎,她大哥,你歇会啊。”小寒婆婆赶紧跟在后面。
大哥只是憨憨笑笑,看窗台下立着一把铁锹,抄起来,就走到地窖口。
“叔,我大刚,我下来和你一块挖啊。”
“哎哟,大刚来了,不用下来了,土池连壕的,我再挖两天就能整完。”小寒公公的声音从下面传来。
大哥也只是打个招呼,直接就蹦了下去。
“妈,你看这花生,可真新鲜,咱晚上煮点吃,再拿油炸点花生米,给我爸整个下酒菜。”小寒叫她婆婆。
她婆婆凑过去,把手伸进麻袋里,来回搅和了一下说:“今年的花生长的可真好。这估计一半都给你拿来了。你过年回你妈那说一声,下回少拿点来,年年都来送,还送这老些,种一回花生,自己家人没落着几颗。”
“不能吧。”小寒随口说了句。
“咋不能,你妈说来着,也就种了不到一亩,这最少拿了一多半过来。”
小寒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说:“这是她的心意,既然她给了,咱们就乐乐呵呵地收,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孝顺她有的是地方。这个咱们一家一半吧,你多拿点吧,还有老二一家呢。”
“也是这个理儿。你不是张罗要做酱吗?我看看能不能把花生也加进去。”
“哎哟,那可太好了。”
两人说着闲话,凑在灶坑边干着活。
先是洗了一大盆花生,先放进锅里煮上,农村人也没啥太好的调料,加了点花椒和一小瓣大料开始煮。
这个时候还没有精盐,都是大粒盐,扔进去一小块,齐活。
再剥花生米,准备油炸。
“你给毛毛干妈送点过去,我订呼了一小盆水豆腐,你看看人家还有没有,多整点。”小寒婆婆说。
“也行。”小寒看锅烧开了,捡个小筐,装了满满一筐,提着去了黄嫂子家。
黄嫂子正在喂毛毛吃鸡蛋羹。
“哪来的花生?”
“我大哥来了,给拿来的。”小寒接过碗继续喂毛毛。
黄嫂子接过筐,倒进自家的土篮子里。
“你大哥来了,你这水豆腐不够了吧。”
“可不,还有剩的没,给我加点。”
“别人没有,你还能没有。”黄嫂子笑了。
不一会儿端了一大铝盆来。
小寒付了钱,黄嫂子收的也大方。
毛毛不愿意和她妈回家。
把黄嫂子喜得眼睛都笑眯了。
小寒出了院子,碰上了放学回来的小果。
背着军绿色的小书包,系着红领巾,看着特别精神。
“哎哟,咱家小学生放学了。”
“妈妈。”小果甩掉一起的同学,快步跑了过来。
“今天学啥了?”
“学拼音了。”小果轻拉着小寒的衣角。
“学会了没?”
“学会了,等下黑我给你念啊。”
“中。”
小寒婆婆捞了一小碗花生让小果尝味儿。
小果洗了手,坐到炕上,一边吃花生,一边看书。
五点多于千岩带着牛牛和多多回来了。
俩人先是趴到地窖口和大舅舅说话。
这种血脉至亲好像是从身体里不由自主散发出来的。
于千岩把布袋交给小寒,也抄了把铁掀下去干活,因为加了个壮劳力,速度加快了不少,这会儿已经需要顺着梯子下去了。
于千岩买了一刀五花肉。
里面还有一瓶高粱白酒。
他不知道大舅哥要来,也没有特殊准备。
小寒把肉切了一大半,准备炖酸菜,剩下的切丝炒豆角。
土豆白菜炖粉条。
泡了不少木耳,炒鸡蛋。
红烧萝卜块,炖大豆腐,一大盆水豆腐。再煮一大锅高粱米饭。
这是今年新收的高粱米磨的,很多人家粮食早都不够吃了,都是和大队借的,冷书记就先收了一批早熟的高粱磨了,借给大家伙,等秋收了再一道算。
虽说没啥硬菜,但也说得过去。
秋荷回来,二话不说接过锅铲开始炒菜。
“这两天忙啥呢?”小寒坐在灶坑前烧火。
“看看能不能做个冬天穿的拖鞋。”秋荷在于千岩的锅里炖了酸菜,在东边的锅里炖豆腐。炖菜需要时间,盛出来也不会冷的太快,所以先做炖菜。
“好穿好脱,保暖,做到这两点准保受欢迎。”小寒点头。
秋荷点头。
她现在话非常少,除非必要,在家里的话也不多了。
因为做的菜多,七点才吃上饭。
男人们也就一直干,院子里的灯都点亮了。
饭做好,地窖竟然也挖好了。
于千岩把准备好的木头柱子顺下去,在里面顶起来。
地窖口还垒了几块砖头。出来后把盖子盖好。
地窖大功告成。
农村人为啥喜欢要男孩,这就是唯一的理由。
她收养小果,她婆婆没有极力反对,也因为这是男孩,养上几年,就能顶半个劳力了,长到十六七,就能顶大人挣一个工分了。
饭桌上,小寒公公倒了一碗酒,划根火柴点着酒,热了一热酒。
小寒大哥和于千岩是年轻人,直接喝,没热。
于千岩只买了一瓶酒,三个人喝完一瓶,啥事没有。
吃饱喝足,于千岩送老人回家,主要是要拿花生,有点沉。
小寒让她大哥睡牛牛房间,让牛牛和小果暂时来和她睡。
好在她大哥酒量不是特别好,又干了一天活,沾炕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神清气爽地起来,看妹夫准备出门捡粪,他极为震惊,也跟着去了。
吃完早饭,于千岩带着牛牛和多多上学去了,小果自己去上学。
小寒送她大哥去等客车。
到了大道上,看着香酥鸡的店已经开了板,小寒过去买了两只。
是新鲜出炉的,用牛皮纸包着。
“干啥就买两只,钱得省着花。”小寒大哥看她拿着两只鸡,着急了。
“拿着吧,给妈一只再给小伟媳妇一只。孕妇得补充营养。”小寒把鸡塞进他的布袋里,想了想又嘱咐:“妈要是在小伟媳妇那,就是妈和小伟媳妇一只,你家一只。”
小寒大哥笑了。
送走大哥,小寒回来准备晾秋菜。
二妞送来了一大筐的扁豆角。半扎来长,油亮油亮,肉很厚,看着就好。
“挑点嫩的扔酱缸里,剩下的串成长串晒干。”小寒婆婆说。
晒了一天扁豆角,黄艳秋婆婆又给送来了一尼龙袋豆角,她家种的是晚豆角,这个时候也要拉架了。
“拿剪子从一头剪,另一头不要剪断,晾铁丝线上。”小寒婆婆做决定。
豆角太多了两人剪了两天都没剪完。
主要是还有人来剪布条,小寒婆婆得照看着,大多豆角都是小寒自己剪的。
剪了两天,手都磨肿了。
晚上于千岩递了两盒避孕套给她。
这玩意她拿给别人的时候,可能做好心理准备,没啥感觉,当于千岩把这东西递给她的时候,她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于千岩以为她手疼,第二天三点多就回来了,帮着小寒剪豆角。
看着院里铁丝线上挂着密密麻麻的豆角干,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村里每家每户分了六七个葫芦,有大有小,有老有嫩。
小寒婆婆又让她刷葫芦条。
但这玩意不但需要专业工具,它还需要技术。
小寒公公帮她弄了两大簸箕的葫芦条,趁着天好,直接晒在太阳地里。
这几天院子里分外热闹。
各种晾干菜。
到了礼拜天,小寒都顾不上去市里了,因为村里开始发菜,冬储开始了。
她家按人头发了三百斤大白菜。
两百斤白萝卜。
三百斤土豆。
又自己花钱买了五百斤大白菜,二百斤萝卜,六百斤土豆。
红烧萝卜很受欢迎,其实炖骨头也行。
小寒婆婆说冬天办事情的人家多,杀猪的多,能买到不老少骨头,到时候可以炖着吃。
菜窖里基本上就堆满了。
再把晒好的菜干,装进网兜里,挂进菜窖里。
大地里的稻穗黄了,高粱穗子红了,玉米黄了,秋收开始了。
孩子们应景的都放了农忙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