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滕王阁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高考的第二天,6月8号,第一场考的是语文。
  周硕阅读面很广,积累足够,刷的题又多,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阅读题和古诗文题根本阻挡不住他的脚步。
  就在别人还在做第二大题的时候,周硕已经干到第四大题的作文题了。
  这次的创作题出乎意料的贴合时宜,主题居然是送别。
  “高考之后,相处数年的同窗好友,就将奔向五湖四海,天各一方。对于各奔前程的同窗好友们,我们应当送上美好的祝福,请以离别为题作一首诗。现代诗歌不得少于12行。(20分)”
  周硕看到题目,心想这你们不是炸了吗?古往今来,送别诗词能与王勃相比的,简直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
  “这样会不会有点太欺负人了?”
  周硕心里这么想着,但还是毫不犹豫的在空白的答题卡上写下了:
  “《送窗友赴云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泛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原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周硕用在这里,把名字改一下,那也没什么问题。
  第一二句,说的是长安城被三秦之地拱卫的景象,以及长安到四川之间遥远路途中中的五个渡口。
  用在王勃送杜少府上任的背景中,那就是实写。
  用在周硕这里,那就是虚指,意在表现同窗好友们天各一方,路途遥远。
  “宦游”本意是指为求做官或因做官而在外奔走的人 ,本来如果引申一下,用在这里看作是事业,那也没有问题。
  但周硕为了严谨,还是把“宦游”改成了“泛游”。
  也没有什么问题。
  写完创作题,那就是作文题。
  看到作文的题目,周硕又惊了。
  尼玛这不是让他逮着王勃一个人薅吗?
  首先作文题一般会给出两个题,让考生任选其一作答。
  第一题是雷打不动的议论文题,给了一段材料,让考生结合材料、自行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议论文。
  这次高考给的题目还行,是文化传承类,讲述了榫卯结构的智慧,让考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周硕看完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写出彩,于是打算看看第二个选择。
  第二题就文体不限了,基本上选就是给出一个范围,让考生自行发挥。
  而这次的题目,是:
  “龙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灿烂历史长河中,因劳动人民的匠心,文人骚客的吟咏,留下无数名胜古迹,如岳阳楼、醉翁亭等等,数不胜数。”
  “请以龙国任一名胜古迹为背景,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晰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50分)”
  周硕看到题目,几乎第一反应,脑子里跳出来的就是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
  因为他之前真的和叔叔婶婶堂姐一家人去过滕王阁,这个世界虽然没有王勃,但阎公集会仍然存在。
  阎都督早为他的女婿准备了一篇妙文,没有了王勃,这位阎公的佳婿便如他所期望的一般,借此文一举成名。
  滕王阁也因此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古迹保存了下来。
  堂姐那年高考结束,周硕刚好也是中考结束,两个人都放了暑假。
  堂姐恰好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叔叔便决定大出血一把,带着全家自驾到处逛逛。
  路经南昌,听说那边有个滕王阁,他们一家人还特意去看了一下。
  周硕还记得当时他在滕王阁看到了那篇阎公佳婿所写的《滕王阁序》仿作,就锁在滕王阁大厅的玻璃展台内。
  一般这种小景区,是不会放真品的,都是请高手临摹,然后做旧,然后才供人欣赏。
  周硕思考了一下,还是在题目一栏写下了“滕王阁序”四个字。
  “癸未年秋,与亲友共游滕王阁,见阎公佳婿旧作,列然其上。遥想唐时阎公雅集,不胜心向往之,故试作此《滕王阁序》。”
  写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题记,便有了合情合理的出处,《滕王阁序》中的一切,便解释得通了。
  然后,周硕才开始写正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某,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周硕写下最后一个字,忍不住长长呼出一口气。
  高考是不能透露姓名的,任何可能识别身份的东西,都会被判定为作弊,所以周硕才将“勃,三尺微命”改成了“某,三尺微命”。
  这样,就算再严格的阅卷老师,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周硕写完,抬头看了一眼挂在黑板上方的表,才过去一个半小时。
  高考最多只能提前三十分钟交卷,还有整整一个小时。
  周硕于是便欣赏起这篇《滕王阁序》来。
  真不愧是千古第一骈文,再读一遍,周硕仍旧为王勃的天才横溢所震撼。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现场作就。
  单说这工整的对仗,华丽的辞藻,信手拈来的典故,以及轻而易举创造成语的才华,便足以让龙国五千年上下百分之九十的文人汗颜!
  更别提文中对宇宙、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所传达的高洁品质和志向,更是多少诗人求而不得的!
  千古第一雄文,实至名归!
  再加上周硕那一手漂亮的楷书,相信一定能给这个没有王勃平行世界带来足够的震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