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什么?你怀疑我跟大臣小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在那之后的一段时日,朱元璋愈发觉得马皇后有些异样。以往她处理后宫诸事,雷厉风行又不失温婉,可近些日子,却常常独自发呆,眼神中满是忧心忡忡,连平日里最爱的赏花逗鸟之事都没了兴致。
  朱元璋瞧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朝堂之上的烦心事已经够多,如今皇后这般模样,他怎能安心?思来想去,他决定动用自己最为隐秘的力量 —— 锦衣卫。这些人平日里神出鬼没,最擅打探消息,定能查出皇后究竟为何事烦忧。
  没几日,锦衣卫指挥使便匆匆入宫,在朱元璋耳边低语一番。这一听,可把朱元璋惊得瞪大了眼珠,差点从龙椅上跳起来。原来,马皇后竟是怀疑他跟李善长的小妾有一腿!
  朱元璋哭笑不得,心想着这都哪跟哪的事儿啊。他立刻起身,直奔后宫去找马皇后。一进皇后寝宫,就看见马皇后坐在窗边,眉头紧锁,手中的帕子都快被绞成麻花了。
  “皇后啊,你这是咋了?朕瞧你这几日愁眉不展的,可别憋坏了身子。” 朱元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轻柔些,生怕再惊着她。
  马皇后抬眼,见是朱元璋,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旋即又低下头,闷声道:“陛下,臣妾没事儿,您政务繁忙,就别在臣妾这儿耽搁了。”
  朱元璋哪肯罢休,走上前拉着马皇后的手,笑嘻嘻地说:“皇后,你就别瞒朕了,朕都知道了。你是不是听信了什么谣言,以为朕和李善长那老家伙的小妾有私情?”
  马皇后一听,脸颊瞬间红透,像是被人戳中了心事,猛地抽回手,嗔怪道:“哼,陛下既然都知道了,还来问臣妾作甚?这几日,宫里头都传得沸沸扬扬的,臣妾能不忧心吗?”
  朱元璋一拍大腿,赶忙解释:“哎呀,我的皇后娘娘哟,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朕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哪有闲工夫去招惹别人。再说了,李善长那小妾朕统共也没见过几面,每次见面还都是在朝堂议事,一堆大臣围着,能有啥事儿啊!”
  马皇后却还是半信半疑,撅着嘴嘟囔:“那为何这传言传得如此有鼻子有眼的?说什么陛下您前些日子在李善长府上进献美人时,多看了那小妾几眼,还夸赞她风姿绰约。”
  朱元璋这下真是百口莫辩,挠着头回忆了半天,才恍然大悟道:“朕想起来了,那日李善长确实带了一众女眷来谢恩,朕不过是随口夸了句府里女眷知礼,哪晓得就被传成这样。朕当时眼里心里,可都只有皇后你啊!”
  马皇后听他这么一说,神色稍稍缓和,可还是有些不放心:“陛下,您如今是帝王,这天下的美人儿多的是,臣妾年纪渐长,就怕……”
  朱元璋见马皇后欲言又止,眼眶都有些泛红,心里一疼,一把将她揽入怀中,柔声道:“皇后,你这说的是啥傻话。朕与你相识于微时,你陪着朕一路从困苦走来,打下这大明江山。在朕心里,你可不是一般的皇后,你是朕的糟糠之妻,是朕此生最信任、最依赖的人。那些个莺莺燕燕,哪能入得了朕的眼?”
  马皇后靠在朱元璋怀里,听着他这番深情告白,心中的委屈和忧虑消散了不少,但还是嘴硬道:“哼,那陛下可得说到做到,往后离那些大臣的女眷远点,免得再生事端。”
  朱元璋连忙点头:“好好好,朕都听你的,皇后放心便是。”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没成想,过了几日,马皇后又开始愁眉苦脸起来。朱元璋纳闷不已,再次招来锦衣卫打探,结果这次的消息更是让他大跌眼镜。原来,宫里又传出风声,说李善长为了讨好朱元璋,打算把小妾送进宫来。
  朱元璋气得吹胡子瞪眼,当下就想把传谣言的人揪出来严惩,可又怕打草惊蛇,让马皇后更加不安。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李善长府上一趟,把这事彻底说清楚。
  李善长听闻皇上驾临,吓得赶忙率全家老小出门迎接。朱元璋也不废话,一进府就直奔主题:“善长啊,朕今日来,是有一事相问。你可知宫里头最近传得沸沸扬扬,说你要把小妾送进宫?”
  李善长一听,吓得 “扑通” 一声跪地,连连磕头:“陛下,臣冤枉啊!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荒唐事。定是有人故意挑拨臣与陛下、皇后的关系,望陛下明察啊!”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诚惶诚恐的模样,心中也知晓他大概率是被冤枉的,便缓和了语气:“善长,你起来吧。朕自然是信你的,只是这谣言已经扰得皇后心绪不宁,你可得帮朕想想办法,把这事儿平息下去。”
  李善长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忙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配合。臣回去就严查府里下人,看是哪个不长眼的在外面胡言乱语,一旦查出,严惩不贷。”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你尽快办妥。朕的皇后要是再有个什么闪失,朕唯你是问。”
  从李善长府里出来后,朱元璋又赶忙回了宫,去给马皇后报信。马皇后得知朱元璋为了自己亲自跑这一趟,心里满是感动,可嘴上还是不饶人:“哼,那陛下可得盯紧了,别让这事儿再有后续。”
  朱元璋笑着应下:“一定一定,皇后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可谁能料到,这谣言就像那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几日,又有新的版本传出来,说朱元璋和李善长的小妾暗中私会,还被宫里的小太监瞧见了。
  这下马皇后彻底怒了,她径直找到朱元璋,双手叉腰,质问道:“陛下,这事儿到底要闹到什么时候?您到底还管不管了?”
  朱元璋也是头疼不已,他苦着脸说:“皇后啊,朕比你还急呢。朕已经让锦衣卫日夜彻查,可这造谣之人藏得太深,一时半会儿还真揪不出来。”
  马皇后冷哼一声:“哼,臣妾看呐,陛下要是真没这心思,旁人哪敢乱传。”
  朱元璋见马皇后又开始胡思乱想,赶忙拉着她坐下,赌咒发誓道:“皇后,朕对天发誓,若真有这等事,朕就…… 朕就不当这皇帝了!”
  马皇后见他发这么重的誓,也有些慌了,忙捂住他的嘴:“陛下,您胡说什么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
  朱元璋握住马皇后的手,认真地说:“皇后,朕是真心想让你安心。朕这就下旨,严查后宫,但凡有再传谣言者,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说做就做,朱元璋当即拟旨,派专人在后宫清查。这一查,还真查出了些端倪。原来是后宫一位不得宠的嫔妃,嫉妒马皇后得宠,又想着借此打压李善长,便暗中指使宫女太监四处散播谣言。
  朱元璋得知真相后,雷霆震怒,当即下令将那嫔妃打入冷宫,涉事的宫女太监也全都杖毙。经此一事,后宫总算是消停了下来,再没人敢乱嚼舌根。
  马皇后得知真相后,心中满是愧疚,她拉着朱元璋的手说:“陛下,是臣妾不好,轻信谣言,还让您如此费心。”
  朱元璋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傻皇后,你这说的是哪门子话。你是朕的心头肉,你的事就是朕最大的事。只要你能开心,朕做什么都值得。”
  从那以后,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感情愈发深厚。他们携手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共同守护着大明江山。而那些曾经的谣言风波,也成为了他们日后回忆中的一段笑谈,让这深宫里的日子多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岁月悠悠,朱元璋依旧每日忙于朝政,马皇后则在后宫操持诸事,偶尔两人也会像寻常夫妻一般,在御花园里漫步闲聊,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他们的故事,在这紫禁城的红墙黄瓦间,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传颂千古。
  自从平息了那阵恼人的谣言风波后,宫里着实安稳了好些时日。朱元璋每日依旧忙于朝堂政务,批阅如山的奏章,与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而马皇后呢,在后宫把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闲暇时便带着宫人们做些女红,或是督促皇子公主们的学业,夫妻二人各司其职,倒也相安无事。
  一日,朱元璋在御书房处理完政务,正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些奇异的画面 —— 前世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竟都是些关于火药制造与运用的知识。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中暗自思量:这火药若是能在大明好好钻研一番,日后不论是用于开山修路,还是保家卫国,那可都有着莫大的用处!
  想到这儿,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叫来心腹太监,吩咐道:“去,给朕悄悄寻些精通炼丹、药理的道士,还有手艺精湛的铁匠进宫,记住,动静要小,莫要惊扰了旁人。” 太监领命而去,朱元璋则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启的火药研制大业。
  没几日,人都悄悄集齐了。朱元璋把他们安置在皇宫一处偏僻的院子里,还派了重兵把守,严禁外人靠近。一切准备妥当,他便一头扎进院子里,和这些工匠们整日捣鼓起来。
  起初,研制过程并不顺利。火药的配比稍有差池,不是燃不起来,就是爆炸过猛,把院子里的试验器具炸得七零八落。工匠们吓得面如土色,纷纷跪地请罪,朱元璋却丝毫不气馁,大手一挥道:“都起来,继续!朕就不信了,这火药能难倒咱!”
  这边朱元璋整日泡在火药堆里,那边马皇后可就纳闷了。好几日都不见朱元璋的踪影,问太监们也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马皇后心中起疑,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
  这一日,马皇后带着几个宫女,悄无声息地朝着那神秘院子走去。还没靠近,就听见里面时不时传来 “噼里啪啦” 的声响,吓得宫女们花容失色,纷纷劝阻道:“皇后娘娘,这声响怪异,怕是有什么不祥之物,咱们还是回去吧。” 马皇后却不为所动,神色坚定地说:“本宫倒要看看,陛下在这儿搞什么名堂。”
  待到走近院子门口,守卫的士兵见是马皇后,想要阻拦却又不敢,只得硬着头皮通报。朱元璋听闻马皇后来了,心中暗叫不好,赶忙迎出门来。
  “皇后,你怎么来了?这儿危险,快快回去。” 朱元璋满脸堆笑,试图把马皇后劝走。
  马皇后瞥了一眼院子里弥漫的硝烟,还有满地的狼藉,眉头紧皱,质问道:“陛下,您这些日子不见人影,原来是躲在这儿。这到底是在干什么?莫不是在弄什么会危及自身、祸乱宫廷的玩意儿?”
  朱元璋挠挠头,嘿嘿一笑:“皇后啊,朕这是在干大事呢!朕凭借前世记忆,知晓这火药要是研制成功,对咱大明可是益处无穷啊。你看,开山挖矿、修筑工事,以后都能事半功倍,还能造出厉害的火器,保我大明边疆安稳。”
  马皇后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前世记忆?陛下,您莫不是累糊涂了,说些什么胡话。这火药易燃易爆,万一出了差错,伤到陛下可如何是好?”
  朱元璋拉着马皇后的手,耐心解释道:“皇后放心,朕心里有数。你瞧,这些工匠们都是朕精挑细选的,咱们已经摸索出些门道了,只差最后几步。你且信朕一回,过不了多久,定能让你看到成果。”
  马皇后见他说得信誓旦旦,又瞧了瞧周围工匠们忙碌的身影,虽心中仍有担忧,但还是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陛下既然心意已决,那臣妾也不多劝。只是您千万要保重龙体,莫要让臣妾整日提心吊胆。”
  朱元璋连连点头:“一定一定,皇后放心回宫吧,等有了好消息,朕第一时间告知你。”
  马皇后带着宫女们离去后,朱元璋又一头扎进研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调整配比,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院子上空升起 —— 火药研制成功了!
  工匠们欢呼雀跃,朱元璋更是激动得手舞足蹈,他当即命人将这好消息告知马皇后。马皇后听闻,匆匆赶来,看着满院子的欢庆景象,还有朱元璋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心中的担忧也一扫而空。
  “陛下,恭喜您啊,真让您给研制成功了。” 马皇后笑着向朱元璋道贺。
  朱元璋一把拉过马皇后,走到试验台前,拿起一块火药成品,得意地介绍道:“皇后,你看,这就是咱大明未来的希望啊!有了它,咱们修路搭桥不用再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边疆战士们也能有更厉害的武器御敌。”
  马皇后仔细端详着那黑乎乎的火药,眼中满是新奇:“陛下真是聪慧过人,臣妾起初还满心担忧,如今看来,是臣妾小瞧陛下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这哪是朕一人的功劳,多亏了这些工匠们日夜操劳。朕打算重重赏赐他们,还要在宫里设立专门的火药局,把这火药技艺好好传承下去,让大明愈发昌盛。”
  马皇后点头赞同:“陛下此举甚是英明。不过,这火药如此威力巨大,日后保管、使用可得慎之又慎,莫要落入心怀不轨之人手中。”
  朱元璋神色一凛,郑重道:“皇后所言极是,朕自会安排妥当。这火药关乎大明国运,定要严格管控。”
  随后,朱元璋果真在宫里设立了火药局,召集更多能人异士加入研发。随着火药技术的日益成熟,大明的国力也蒸蒸日上。矿山开采效率大幅提升,道路桥梁修建得愈发坚固快捷,边疆的火器更是让敌军闻风丧胆。
  而朱元璋与马皇后呢,依旧如往常那般,相互扶持,携手走过每一个风雨日子。闲暇时,他们会在御花园里漫步,朱元璋兴致勃勃地给马皇后讲述火药又有了哪些新进展,马皇后则微笑着倾听,偶尔提出些贴心的建议。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痕迹,却从未磨灭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的故事,在这大明宫廷里继续书写着传奇篇章,为后世传颂不已。
  日子一天天过去,火药带来的变革持续在大明的土地上发酵。各地的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专门生产火药相关制品,或用于民用建设,或供给军队。朱元璋时常微服出宫,视察这些工坊,看着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心中满是自豪。
  有一回,朱元璋带着马皇后一同出宫,来到一家颇具规模的火器工坊。坊主听闻皇上皇后驾到,赶忙率众人跪地迎接。朱元璋笑着将坊主扶起,说道:“不必多礼,朕今日带皇后前来,就是想看看咱大明的火器制造如今到了何种地步。”
  坊主忙引着二人参观,一边走一边介绍:“陛下、皇后娘娘,如今咱们这工坊的手艺越发精湛了,这新式火枪不仅射程更远,装填弹药的速度也快了许多,在战场上可是大杀器啊。”
  朱元璋拿起一支火枪,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满意之色:“不错不错,要继续钻研,精益求精。咱大明的将士们有了这些利器,何愁边疆不宁?”
  马皇后在一旁看着,也不禁赞叹:“这火器威力惊人,可也得让将士们熟练掌握才是。莫要到了战时,反倒伤了自己人。”
  朱元璋点头称是:“皇后放心,朕已安排军中定期演练火器作战,确保将士们个个精通。”
  参观完工坊,朱元璋和马皇后走在回宫的路上,街边百姓见了,纷纷跪地欢呼。朱元璋笑着向百姓们挥手致意,对马皇后感慨道:“皇后,你看,咱大明在这火药助力下,愈发繁荣昌盛。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支持与陪伴啊。”
  马皇后微笑着回应:“陛下,这是您英明决策的结果,臣妾不过是在旁略尽绵力。能看到大明如此景象,臣妾也满心欢喜。”
  二人相视而笑,携手回宫。此后的岁月里,他们继续为大明的辉煌添砖加瓦,而那火药引发的传奇,也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流传千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