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江南反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自朱棣与徐妙云的婚事尘埃落定后,大明皇室似乎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然而,朱元璋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件大事萦绕不去,那便是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制,以解大明财政之困。
  一日,早朝之上,朱元璋神情庄重,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欲推行一条鞭法,以银两为税,简化税制,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增加朝廷财政收入。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改革措施感到震惊和不解。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一位身着官服的老者站出来,他是江南一带的财阀沈万三的族亲,沈万山。他弓着身子,语气中带着几分惶恐,“一条鞭法一旦实施,我等江南财阀必将损失惨重,还请陛下三思。”
  沈万山的话音未落,另一位官员也站了出来,他是江南丝绸商会的会长李富甲:“陛下,江南乃大明赋税重地,若贸然改革税制,恐会引起商贾不满,进而影响朝廷在江南的统治。”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他看向沈万山和李富甲,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尔等只知自身利益,却不顾国家大局。朕推行一条鞭法,乃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有何不可?”
  沈万山见状,连忙跪下磕头:“陛下息怒,臣等并非不顾国家大局,只是此事关乎江南数百万百姓生计,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李富甲也跪倒在地,附和道:“陛下,臣等愿为朝廷效力,但请陛下不要以牺牲江南商贾的利益为代价。”
  朱元璋看着跪倒在地的群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拍案而起,大声喝道:“朕乃天下共主,推行一条鞭法乃是为了国家大局,尔等竟敢妄加阻挠,莫非是要与朕作对?”
  群臣闻言,皆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再言语。然而,沈万山却并未退缩,他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陛下,臣等并非要与陛下作对,只是此事关乎江南稳定,还请陛下不要急于求成。”
  朱元璋怒目而视,指着沈万山说道:“你等江南财阀,平日里仗着财富横行霸道,如今却来阻挠朕的改革大计。朕告诉你,一条鞭法势在必行,尔等若再阻挠,休怪朕不客气!”
  沈万山被朱元璋的喝斥吓得一哆嗦,他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再言语。然而,他的心中却充满了不甘和愤怒。他知道,一旦一条鞭法实施,他沈家在江南的财富和地位必将受到严重冲击。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官员站了出来,他是户部尚书张三笠。他拱手说道:“陛下息怒,臣有一言,愿为陛下分忧。”
  朱元璋看向张三笠,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点了点头,示意张三笠继续说下去。
  张三笠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陛下推行一条鞭法,乃是为了国家大局,臣完全赞同。然而,江南财阀势力庞大,若贸然改革,恐会引起剧烈反弹。臣建议,陛下可先行在部分地区试点,待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松。他看向张三笠,眼中带着几分赞赏:“张卿言之有理,朕便依卿所奏,先行在部分地区试点一条鞭法。”
  张三笠闻言,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这是自己为朝廷效力的好机会。他连忙磕头谢恩,然后转身退下。
  然而,沈万山和李富甲等人却并未因此松一口气。他们知道,虽然一条鞭法暂时未在江南实施,但朱元璋的改革之心已决,他们必须想办法阻挠。
  一日,沈万山在家中宴请李富甲和其他几位江南财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沈万山便开口说道:“诸位,如今陛下推行一条鞭法之心已决,我等必须想办法阻挠。”
  李富甲闻言,眉头紧锁:“沈兄有何高见?”
  沈万山沉吟片刻,说道:“我等可联合江南各地商贾,上书朝廷,请求陛下收回成命。同时,我们还可暗中资助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等说话。”
  李富甲闻言,点了点头:“沈兄此计甚妙,我等便依计行事。”
  于是,江南各地的商贾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联名上书朝廷,请求朱元璋收回推行一条鞭法的成命。同时,沈万山等人也暗中资助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不断阻挠朱元璋的改革计划。
  然而,朱元璋却并未因此动摇。他深知,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只要坚定信念,便一定能够成功。他不断派遣官员前往各地宣传一条鞭法的优点,同时加强对反对者的打击力度。
  一日,朱元璋在御书房内召见了张三笠。他神情庄重,目光如炬,显然对一条鞭法的推行极为重视。
  “张卿,如今一条鞭法在各地的试点情况如何?”朱元璋问道。
  张三笠拱手回答道:“陛下,如今一条鞭法在各地的试点情况良好,百姓负担减轻,朝廷财政收入增加。然而,江南一带的财阀却不断阻挠改革,使得改革进度受阻。”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这些江南财阀,真是可恶至极!朕必须想办法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张三笠闻言,心中一动:“陛下,臣有一计,可助陛下打击江南财阀。”
  朱元璋看向张三笠,眼中带着几分期待:“张卿有何妙计?”
  张三笠低声说道:“陛下可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江南,彻查江南财阀的违法乱纪行为。一旦查实,便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张卿此计甚妙,朕便依卿所奏。”
  于是,朱元璋派遣了钦差大臣前往江南,彻查江南财阀的违法乱纪行为。不久之后,钦差大臣便查实了沈万山等人多项违法行为,并将他们依法严惩。
  沈万山等人被惩治后,江南一带的财阀势力大减,他们再也不敢公然阻挠一条鞭法的推行。于是,一条鞭法逐渐在各地推广开来,大明税制也得以简化,百姓负担减轻,朝廷财政收入增加。
  然而,就在一条鞭法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之际,却又生出了新的波澜。
  一日,早朝之上,一位身着官服的老者站了出来,他是江南一带的士绅代表钱博文。他拱手说道:“陛下,一条鞭法虽好,但实施起来却极为繁琐。臣建议,陛下可考虑在江南一带实施更为简便的税制,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钱博文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便又是一片哗然。群臣纷纷议论起来,显然对钱博文的建议感到意外和不解。
  朱元璋看向钱博文,眼中带着几分疑惑:“钱卿此言何意?一条鞭法乃朕精心制定之税制,为何要在江南一带实施更为简便的税制?”
  钱博文连忙解释道:“陛下,江南一带商业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然而,一条鞭法却要求百姓以银两为税,这对于那些不擅长经商的百姓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因此,臣建议陛下在江南一带实施更为简便的税制,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他看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群臣纷纷表态,有的支持钱博文的建议,认为江南一带确实需要更为简便的税制;有的则反对钱博文的建议,认为一条鞭法已经过试点验证,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朱元璋听着群臣的议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烦躁。他拍案而起,大声喝道:“够了!朕乃天下共主,推行税制改革乃是为了国家大局。尔等竟敢妄加阻挠,莫非是要与朕作对?”
  群臣闻言,皆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再言语。然而,钱博文却并未退缩,他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陛下息怒,臣等并非要与陛下作对。只是江南一带情况特殊,确实需要更为简便的税制。臣愿为陛下分忧,前往江南一带调研税制改革之事。”
  朱元璋看着钱博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朕便依卿所奏,派遣你前往江南一带调研税制改革之事。待你调研完毕后,再将结果上报朝廷。”
  钱博文闻言,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这是自己为朝廷效力的好机会。他连忙磕头谢恩,然后转身退下。
  不久之后,钱博文便带着调研结果回到了朝廷。他向朱元璋汇报了江南一带税制改革的建议,并提出了更为简便的税制方案。朱元璋听后,觉得钱博文的建议颇为合理,便决定在江南一带实施更为简便的税制。
  然而,这一决定却再次引起了江南财阀和士绅的不满。他们纷纷上书朝廷,请求朱元璋收回成命。
  钱博文提出的江南税制改革方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却触动了江南财阀与士族的根本利益。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长久以来依靠复杂的税制与特权积累财富,一旦税制简化,他们的财源将大幅缩减。面对这一威胁,江南财阀与士族决定不再坐以待毙,而是联手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沈万山在被惩治后,虽元气大伤,但并未完全失去影响力。他暗中联络了李富甲及其他未被彻底清除的财阀,以及江南各地的士绅代表,包括钱博文的几位政敌,共同商讨对策。在一次深夜的秘密集会中,沈万山慷慨陈词:“我等世代居于江南,财富与地位皆源于这片土地。如今朝廷欲以税制改革剥夺我等权益,实乃逼人太甚。唯有团结一致,方能保住我等根基。”
  李富甲补充道:“不错,且不说税制改革,那钱博文提出的方案更是直接针对我等。若此例一开,他日必有更多改革接踵而至,我等将无立足之地。”
  士绅代表之一,赵明辉则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想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我们可联络北元,借其兵力,内外夹击,迫使朝廷撤回改革。”
  此言一出,会场内一片哗然。虽然与北元勾结是大忌,但在生死存亡之际,不少人开始动摇。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众人决定冒险一试,由沈万山负责联络北元,李富甲和赵明辉则负责在江南地区煽动民众,制造混乱,为起兵做准备。
  沈万山深知此行凶险,但他已无退路。他秘密挑选了几名忠诚的心腹,携带重金与密信,北上草原,寻找北元残余势力的踪迹。经过数月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与北元的一位小王子接上了头。
  小王子对沈万山的提议颇感兴趣,他看到了利用江南财阀的力量,恢复元朝昔日辉煌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小王子承诺将派遣一支精锐骑兵,配合江南的起义军,共同对抗大明。同时,他也提出了条件,要求江南财阀在事成之后,不仅要提供大量的金银财宝,还要割让部分领土给北元。
  沈万山权衡利弊后,答应了这些条件。他知道,一旦起义成功,这些暂时的牺牲都将得到百倍千倍的回报。于是,双方签订了密约,沈万山一行带着北元的承诺,悄然返回江南。
  与此同时,李富甲和赵明辉在江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煽动活动。他们利用民间对税制改革的不满情绪,散布谣言,称朝廷不仅要剥夺百姓的财产,还要强制征兵,将江南变成战场。这些谣言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引发了极大的恐慌和愤怒。
  ................
  朱元璋怒了!
  真的怒了!
  都欺负老子是吧!
  等着吧!!
  锦衣卫开始快速集结,派向了各地。
  而朱元璋的三卫亲兵也集结待命!
  此刻!
  朱元璋犹如一把利剑,准备亲自宰了这些造反人!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