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与汤正信的交易,盐商名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汤正信:“张大人,以我的罪名,我的家人也跑不了被抄家和流放的罪名吧。”
张伟:“你也多年当官的人了,你难道不知道,流放和流放也可以完全不一样的?
更何况了,你的家人现在离审判,和执行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他们可都还要待在扬州的。”
汤正信惨然一笑道:“不是不知道,然后当官当久了,不习惯自己有一天会被当犯人对待。
你想知道什么你就问吧,不过我提前跟你说,有些事你知道多了对你没啥好处。
我知道你的恩师是刘副相,不过扬州这里的很多事,刘副相也不一定敢处理。“
张伟:“你就不劳你操心了,你只管回答我的问题就行。
如果本官觉得有用,就会让你的家人好过一点。“
汤正信:“你问吧。“
张伟:“这次扬州盐乱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汤正信:“老夫说就是那几个贪婪的蠢货,害的你信不信?
他们那怕把十万两的提产费贪掉九万两,只发一万两给那些盐工,盐工们也不至于敢起来造反。“
张伟:“你别嘲笑他们是蠢货,明知道他们是蠢货你还敢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们去办,本官觉得你也不怎么样。“
汤正信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是啊,是啊,我也是蠢货啊。
可是你知道吗,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处处小心,事事提防。
心怕哪一步走错了就毁了自己,可是官当久了,太平日子过久了,警惕心会慢慢松懈的。
哈哈,我现在跟你说,你也不会明白的。”
张伟知道汤正信说的都是真话,看来警惕心一点也不能松懈。
该坚持的原则什么时候也要坚持到底,特别是官越当越大,越当越久。
不然自己未必不会有汤正信这样的下场。
张伟问:“扬州的盐业就这么脆弱吗,十万银两子没发,盐工就要起来拿命闹事。
淮安盐场有近一万盐工,就算十万两银子全部发下去,一人也才十两银子。”
汤正信:“才十两银子,张大人也很久不知道民间疾苦了吧。
对那些盐工来说,十两银子能让他和家人们多活两个月。
能多挣十两银子,盐工们再怎么辛苦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更不会有人起来反抗官府的。“
张伟:“苏北的盐通行天下,身为盐工不应该这么穷才对。
这其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汤正信:“怎么张大人想给盐工们当青天大老爷,你知道这盐业之利都被谁分走了吗?“
张伟略微一想,大概就明白了:“朝廷的特许经营费让盐商背上沉重的成本,盐价官府还要管控,不能卖的特别高。
各个地方官府还要收税,盐商自己还要赚一点,这样就只能去勾结盐官和盐监去压榨盐工了。“
盐工为什么不跑?因为盐工都是一些没有地的农民,在农业社会没有地的农民,他们是没有任选择的权利的。
汤正信:“你自己都能想通,何必还来问老夫。“
张伟:“本官想给这场盐乱找几个罪人,你说哪些人出来当这个罪人好呢?“
汤正信:“本官不就你们找的罪人吗?还有那苏北的巡盐使老刘,我那个蠢学生东台县县令,
还有淮南盐场那批盐官和盐监,还不够给这次盐乱担罪?“
张伟:“你不觉得还缺点什么吗?扬州府内公认最有钱的盐商,吃着盐业最多利润的盐商怎么一个都没事?“
汤正信:“你绕了这么久,原来是想问这个,你想知道盐商中那家最好弄是吧。“
张伟:“那不一定,也可以是那家民愤最大,最容易成为盐工和普通民众的出气口。“
汤正信:“扬州城称的上大盐商的有近二十家,他们每一家都有深厚的背景。
有的干脆是某些势力的代言人,但要说那好拿捏的就是乔家和梅家。
这乔家的靠山是前副相文成功,文相辞官后人走茶凉,有很多人都准备对他们家动手了。
这梅家是皇次子信王的舅家,信王本身不得势,梅嫔又早就没了,要不是他们家一直低调不惹事,应该早就没了。
要说这名声最差,让普通盐工和老百姓恨的牙痒痒的,非董家莫属了。
不过这董家可不好惹,他们家祖上本就是开国功臣之一。
当今董家的家主与开国九公之一的郑国公府如今的国公爷正是嫡亲的表兄弟。
老夫给你提供了三个人选,各有优劣,老夫的诚意够了吧。“
张伟:“本官知道了,本官会先派人去了解情况,如果你说的一切属实,本官肯定会让你的子女好过一点的。
“本官还有一个问题,扬州府那几位同知和通判如果单纯从能力来看,谁最能干?”
汤正信:“张大人这点相人之术都没有,这还要来问老夫?”
张伟:“本官的主职是苏北行省的左参政,扬州这边的事本官只想快刀斩乱麻,没时间去慢慢了解。”
汤正信:“要闯要拼自然是府同治谢子欣,要稳要面面俱到通判黄东山,刑名之事刘应比较在行。
其他人要么迂腐,要么无能,都不堪重用。”
张伟:“好了,本官明白了,你今天讲的情况本官自然会派人去验证。
如果都属实,本官会给你的家人一些优待,如果你胡说八道刻意欺骗本官,后果你懂的。”
张伟虽然知道汤正信不太可能骗他,但对于这种官场老油子的话,张伟是一定都会查证再说。
反正何经历,周师爷还有带来的两个亲随张伟都放出去打探消息了,
何经历,周师爷找官方的人公开的去打探,两个亲随则深入民间,从底层百姓的角度去收集消息。
忙了一天的张伟回到府衙,赵灵菲赶紧上来服侍张伟。
赵灵菲边伺候张伟边更换常服,边和张伟说:“老爷,这内衙里面剩下的三十多名奴仆和杂役妾身只留下了十个人。
整个内宅目前只有我们几个人在东院这里活动,留十个人绰绰有余了,其他的等夫人她们过来再说。”
张伟:“行,就听你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