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风云再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齐王站在当中,身影略显孤寂。
他知道,自己今日的退让,不仅丢了颜面,更失去了在六国中的威望。
可他别无选择——这正是秦天要的结果。
他站在台阶上,望着远处的残阳,心中五味杂陈。
一旁的谋士低声道:\"陛下,秦王这一招,当真是高明啊。\"
齐王没有说话,只是攥紧了手中那封未拆的信函。
那一封封看似平常的信件,成了斩断齐国与六国联系的刀刃。
如今,他的所有选择都已变得微不足道。
他深吸一口气,尽力平复心情,眼神暗淡地看向大殿外,暮色渐浓,远处的残阳如血般凝固在天际。
心中的愤怒与羞辱交织,几乎让他无法呼吸。
齐国曾是东周的霸主,拥有强大的军力和众多的盟友。
而如今,居然因一封信被逼至如此地步,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和选择的余地。
“陛下……”身旁的谋士再次开口,小心翼翼地道:
“我们是否应当立刻调兵回国,准备应对秦国的可能威胁?那封信的内容,显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齐王沉默片刻,缓缓摇头:
“不用了,今天的局面已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我们与六国的联系已经被切断,单凭这些盟友,恐怕已无力为我所用。”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
“秦天这次可真是精心设计了一场局,原本以为是联手齐国便能制衡秦国,结果却被他一手安排得无处可逃。”
谋士低声叹息:“确实,陛下。若当初我们能够早些与赵国结盟,也许……”
“别说了!”齐王突然打断,眼神冰冷如霜。
“说什么已经晚了。保全齐国的力量,暂时不与秦国作对。”
齐王挥手示意,示意大家准备离开。
楚王站在厅堂正中,目光如炬扫过在座的各国诸侯。
\"堂堂齐国之君,居然被一纸书信就吓得退避三舍,真是...\"
\"诸位,\"他沉声道:
\"齐国既已退缩,我们更要展现出六国联军的决心与力量。这正是我们一雪前耻的最佳时机。\"
诸侯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齐国的退出确实让局势微妙地改变了 - 失去了一个强援,却也让剩下的联军更加团结。
没有了齐国的牵制,他们反而能够更加果断地行动。
\"楚王说得对,\"赵王第一个表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现在犹豫不决,只会让秦国有机可乘。秦天那个人,可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韩王紧接着说道:
\"齐国的退出虽然让我们形势严峻,但也给了我们更灵活的战略空间。
我们不但要对秦国发起强攻,更要联合周边小国,形成合围之势。\"
楚王满意地点点头,大步走向王座旁的沙盘。
沙盘上细致地标注着诸国兵力分布、要塞城防、粮草补给线。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滑过地图,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楚王的声音充满威严,
\"那就立即开始部署。\"他目光如电,扫视众人:
\"此次伐秦,楚国为先锋,诸位为后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接下来的军事会议愈发具体。
楚王展现出了极强的统帅才能,他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在邯郸城与秦国一决胜负。
\"秦天虽然精于战术,但也有致命的弱点,\"楚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他在前线布下了铜墙铁壁,却忽视了后方防御。
一旦我们从邯郸开始进攻,击破函谷关,就能长驱直入,直逼咸阳!\"
诸侯们纷纷赞同这个大胆的计划。
虽然知道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 攻下函谷关后如何维持战线,如何确保补给,都是巨大的挑战。
数日之后,六国联军的旗帜在赵国军营上空猎猎作响。
而此时的秦天,立于咸阳宫高处,远眺东方连绵的群山。
夕阳的余晖给远处的山峦染上一层血色,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白起站在他身后半步之处,神情肃穆。
\"白起,\"秦天的目光依然凝视着远方,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玩味,
\"你觉得五国联军会从哪个方向来攻打我们?\"
白起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陛下,依臣之见,此次联军必然会选择函谷关作为主攻方向。\"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不过,函谷关易守难攻,就算他们调集了六十万大军,想要攻破函谷关,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确实如此。\"秦天转过身,看向身边这位常年征战的大将,
\"那依你之见,他们会把主要粮草囤积在何处?\"
白起眼中精光一闪:\"依臣看来,他们必然会选择邯郸。\"
他走到旁边的沙盘前,指着地图继续分析,
\"邯郸位置居中,既可以就近供应函谷关战事,又可以策应其他方向。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什么?\"秦天似笑非笑地问道,仿佛已经猜到了白起要说的话。
白起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邯郸地处赵国腹地,我军就算想要偷袭粮道,根本不可能突破到那么深的地方。\"
秦天轻轻点头,踱步到沙盘前,目光在各个要塞之间游移:
\"他们都以为我军主力会被牵制在函谷关,殊不知...\"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一个位置上。
白起眼前一亮:\"陛下的意思是...从上党直插邯郸?\"
他仔细思索片刻,神色渐渐振奋起来,
\"如果我军能在他们主力开到函谷关之前,从上党出其不意地杀向邯郸,切断他们的粮道...\"
\"没错。\"秦天的声音依然平静,但眼中已经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五国联军粮草未备,主力未至,正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