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东巡——争论(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尚未待那赵高话音刚落,稳稳地立于一旁的李斯,已然跨步而出。
但见李斯毕恭毕敬地施了一礼后,微微仰头,缓声言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那赵太仆断然绝非心胸狭隘之辈,依微臣之见,想必是那蒙中丞与赵太仆之间存在着些许误会。此等误会或许只是一时之隙,并非不可化解。”
赵高听闻李斯此言,心中顿时诧异万分,心想“这李斯,难道转性了?还帮我说话?”
于是,赵高连忙轻声附和说道:“陛下,李相所言极是,微臣并非心胸狭隘之人。”
见此情形,蒙毅心中暗暗冷笑一声,心中暗道:“这李斯,果真不愧是自己的师叔,如此这般便恰到好处地出来拉偏架了。先是果断地否定,而后又巧妙地肯定,虚实结合,真真是厉害至极。其深谙官场之道,懂得在关键时刻为自己人谋取利益。这些位高权重者的政治手段,当真高明至极。”
上方的始皇帝,原本一直保持着肃穆威严的神情。
然就在听完李斯的这番话语之后,须臾间便渐渐和缓了下来,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思索之意。他微微眯起双眼,似乎在权衡着李斯所言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只闻李斯继而神色凝重地说道:“微臣以为蒙中丞此番行事,实乃为陛下筹谋深远,其用心良苦,乃是为了维护朝廷之稳定,保障陛下之江山社稷,此等功绩不可磨灭,还望陛下明鉴。”
始皇帝微微颔首,沉声道:“李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朕自会斟酌。”
此时,朝堂之上一片寂静,群臣皆屏息凝神。
稍作停顿后,那李斯微微眯起双眸,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又缓缓开口说道:“微臣细细思量,那蒙中丞必定是深切忧虑着这位赵平的这般鲁莽无礼之行径啊,此等行径若是肆意妄为下去,势必会给陛下此次意义非凡的东巡行动带来极大的阻碍,要知道陛下此番东巡的首要目的可是在于安抚天下民心、彰显皇恩浩荡之大计。
而且据微臣了解,这被赵平缉拿的项氏之人,他们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楚地无辜百姓而已,那项氏,作为曾经在楚地声名显赫的大族后裔,对他们施以妥善的安抚之策,对于顺利安抚楚地民心而言,那可真是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益处呀。”
此刻,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李斯,皆惊叹于他言辞之间所展现出的那份沉稳与睿智,仿佛他早已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拿捏得恰到好处。
只见李斯仅用这寥寥数语,便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精准地刺中了整个事件的核心要害之处。
一方面,他明确指出缉拿楚地项氏一族实乃过于莽撞之举,此举若不加以克制,必将引发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是在暗暗敲打赵高。
另一方面,他又巧妙地点明蒙毅之所为,乃是完全契合始皇帝此次东巡的最初初衷,乃是在楚地这片土地上安抚民心的关键所在,是一项极为重要且不容有失的任务。
赵高静静地聆听着李斯的这番话语,起初他还一脸沉思,似乎在仔细品味其中的深意。但随着话语的不断深入,他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起来,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般复杂。
待李斯说完最后一个字时,赵高仿若突然被一道闪电击中,瞬间恍然大悟过来。他这才明白,原来李斯并非是单纯地为自己发声辩解,而是在敲打自己。
这一刻,赵高心中的恼怒之情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瞬间汹涌澎湃而起。
赵高心急如焚,焦躁不安地说道:“陛下,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前番在咸阳蛊惑扶苏公子的定然也是此二人,此二人乃是楚人,定然心怀叵测,居心不良。”
赵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仿佛生怕自己的话被打断。
同时,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皇帝,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支持。
此时,蒙毅拱手施礼,义正言辞地说道:“赵太仆此言谬矣!陛下横扫六合,一统八荒,天下黎民安居乐业,百姓人心思定。日月所照、皆为华夏,江河所至,皆为秦土,如今这天下,乃是大秦之天下,是陛下之天下;这天下的人,皆是大秦的子民,又何来楚人之说?”
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些人对赵高的话表示怀疑,而另一些人则对蒙毅的观点表示赞同。
始皇帝坐在龙椅上,他的表情严肃而凝重。他的目光在赵高和蒙毅二人身上来回扫了一遍,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始皇帝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爱卿所言极是,朕既已统一天下,这天下便再无秦人楚人之分。”
赵高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额头上的青筋也隐隐浮现。
然而,赵高迅速调整情绪,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低头说道:“陛下圣明!方才是微臣一时冲动,胡言乱语,还望陛下恕罪。”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讨好,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不甘。
始皇帝摆了摆手,示意赵高不必多言。
随后,始皇帝的目光扫过赵高和蒙毅,语气严肃地说道:“两位爱卿都是我大秦的忠臣良将,日后切不可再为此事争执。”
随后,始皇帝总结了今天的讨论成果,并对大臣们近期的工作表示肯定。
始皇帝强调说道:“朕东巡之举并非游乐,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天下民情。尔等作为朝廷的肱股之臣,当以国家为重,勤勉政事,不负朕望。”他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让每一个大臣都感受到了他的威严和决心。
众大臣齐声应诺,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仿佛在向始皇帝表明自己的忠诚和决心。
最后,始皇帝宣布散朝。
整个议事厅内的众位大臣齐声高呼“陛下万年!大秦万年!”整个大厅都被这股强大的气势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