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给你来点阴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蒙古六盟,皇太极上一次号令蒙古逐步之后重新会盟之后,对蒙古诸部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大的改革便是建立了蒙古六盟。
  皇太极将原本支配各大部落的蒙古黄金家族单独剥离出来,成立了蒙古八旗,也将他们的权利从蒙古各部落当中收了回来。
  重新任命了蒙古族中其他的部族来担任各部落的首领,同时让各部队的首领会盟,每个盟选出一名盟主,六个盟组成了内札萨克蒙古六盟,也就是内蒙古名字的由来。
  其地域东至吉林、西至甘肃及贺兰山、厄鲁特界,南至盛京、直隶、察哈尔、山西、陕西界,北至黑龙江。
  外蒙古则组成了喀尔喀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三音诺颜部、扎萨克图汗部为首的四盟,也就是后世称呼的内六盟外四盟。
  排名第一的是哲里木,为蒙古语的音译,科尔沁等十旗会盟地,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该盟东临吉林、黑龙江辖区,西界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南靠沈阳,北接黑龙江辖境。
  土默特等五旗会盟地,在土默特右旗(今辽宁北票)。东临锦州府,西接昭乌达盟,南靠宁远边墙。
  该盟凡二部五旗: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喀喇沁左旗、喀喇沁右旗和喀喇沁中旗,有佐领三百二十。
  对蒙古逐步进行了重新的划分,权责进行了明晰,同时更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一次皇太极就打算把他们拉出来遛一遛了。
  济尔哈朗也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抬起头说道:“科尔沁和喀喇沁都可以出一部分人手,锡林格勒和乌兰察布那边可以出大部分人手。”
  皇太极缓缓的点头说道:“让多铎用点心,按照你说的办。”
  济尔哈朗缓缓的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告诉多铎,攻打明朝声势造的要足,但是不要太过于深入这一次,要让那些蒙古人听话。如果有谁不听话,整训他们才是最要紧的,明白吗?”皇太极眯着眼睛说道。
  “大汗放心,我知道。”济尔哈朗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要不我跟着一起去吧?”
  皇太极沉吟了片刻之后点点头说道:“既然你想去那也好,你跟着去,还有一件事情,洪承畴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投降?”
  “暂时没有投降的迹象。”济尔哈朗摇了摇头说道。
  “没有就算了,先不用管他,”皇太极冷笑的一声说道,“让范文程派人联系杨嗣昌,就说咱们愿意和谈,愿意用洪承畴换回人质。”
  济尔哈朗猛的抬起头说道:“现在这个时候?”
  皇太极缓缓的点头说道:“没错,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杨嗣昌想拿这份功劳,那咱们就把这份功劳给他,咱们和大明也就先不打仗了。”
  “李刚到了边关,我要让他没有用武之地。如果他率兵攻打咱们,那就是他轻启战端,明朝的皇帝都饶不了他们。”
  济尔哈朗眼睛一亮说道:“大汗英明,即便杨嗣昌不管这件事情,让李刚来管,李刚如果拒绝和谈,肯定也会得罪明朝当中那些想要和谈的官员。”
  “这不是关键,”皇太极摆了摆手说道,“张献忠和李自成闹得这么大,蒙古人又在边关寻衅,明朝皇帝答应的可能性很大,李刚如果真反对,他就会成为眼中精肉中刺。”
  “蒙古人那边继续动手?”济尔哈朗迟疑的说道,“不是和谈吗?”
  “蒙古人动手和咱们有什么关系?”皇太极冷笑的说道。
  “大汗英明。”济尔哈朗连忙说道。
  “明朝人不是有句俗话吗?叫做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咱们一边让多铎去骚扰他的后方,给他捣捣乱,让明朝的边军没法平定叛乱,让他们的造反闹起来。”
  “一方面给李刚找点麻烦,一举两得的事情,最终无论有什么收获,都是咱们的收获,终归是不亏的。”
  “我明白了。”济尔哈朗低头答应道。
  大明,山海关。
  李茂将手中的文书放下,脸上露出了一抹冷笑说道:“朝廷上的这些人真的是一点脸面都不要了,现在又把李刚给抬出来了,早干什么吃了?”
  看了一眼自己的文书,杨嗣昌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的局势,到了这个地步还说这样的话有什么用?咱们还是收拾一下,赶快走吧。”
  “收拾收拾,刚来才多久?”李茂转过头说道,“朝廷就应该让李刚去平乱,以李刚的手段,区区反贼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够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
  摇了摇头,杨嗣昌苦笑着没有说话。
  朝堂上的那些人对李刚的提防之心可太重了,首先便是以文抑武,在朝堂上的文官看来,李刚的地位已经足够高了,不能够再给他重用了。
  再让李刚得到重用,那就翻了天了。
  其次便是李刚不好控制,李刚本人太能打了,率着几千人马就能追着皇太极跑。一旦让他去平定叛乱,招抚并用,很短时间内他的实力就会得到极大的膨胀。
  自己在宣大的时候看过李刚的招募政策。
  让李刚去安顿那些难民,难民必然会成为李刚的死忠,这还不是关键的,关键是李刚到了地方之后,恐怕不会和他们和光同尘。
  地方的事情错综复杂,怎么能让一位武夫插一脚?
  这些事情李茂不是不明白,杨嗣昌也不是没有解释过,只不过李茂对此颇为不以为然,甚至对朝堂上那些人破口大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两个人正在对话之时,外面响起了急切的脚步声,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两个人抬起头见来人身穿盔甲腰带宝剑,面色有一些发红,留了一抹胡须,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
  “见过部堂大人,见过李先生。”吴三桂见到杨嗣昌之后,连忙行礼道。
  李茂摆了摆手,杨嗣昌则是笑着说道:“今天把你叫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朝堂的调令已经下来了,我要带着人回去清剿叛军了。”
  “对你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安排,如果你想跟我走,你可以带着手下的人马跟我一起离开山海关,清剿叛军对你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在我的手下,我也不会苛待你,好好干几年,官位肯定会有提升。如果你不想离开山海关,那就继续留在山海关,我相信新来的大人也会重用你的。”
  吴三桂心中一动,一时之间陷入了两难。
  说实话,跟着杨嗣昌离开辽东,吴三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己清剿农民军肯定能够立下很多的功劳,将来肯定能够升官发财。
  问题在于祖大寿被俘之后,自己家在辽东的利益都需要自己来维护和扞卫,如果自己走了,自己手下的人自己家的这些人怎么办?
  可如果不走辽东的局面未必会有什么变化,皇太极真的很难打,朝廷上一时半会恐怕恢复不了元气征讨皇太极。
  “你不用有太多的顾虑,”杨嗣昌笑呵呵的说道,“朝廷派来坐镇蓟辽的是李刚,他曾经是我的属下,我会向他保荐你,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会重用你的。”
  “当然了,以你的能力,即便不用我说什么,他也会重用你,李刚此人知人善任,这个难得的人物。”
  “李刚?”吴三桂抬起的头,脸上露出了几分震惊的神情说道,“可是上一次大胜皇太极的李刚?”
  “没错,就是他。”杨嗣昌笑呵呵的说道,“李刚还真是大名鼎鼎,谁都听说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