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养鸡第一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周恒引进了几台超巨型的孵化机,一台单次就能孵化五万只蛋,完全可以满足现在的需求。
  现在手头宽松,一台大型机几万块钱,根本不叫事儿。
  提前招好的人手,现在就派上了用武之地,虽然忙,但并不乱,毕竟周恒已经有过一次大型孵化的经验,现在总量虽然翻倍,但人手足,也忙得过来。
  每天无非是到各家去捡蛋,登记数量——当初签合同时,村里人只负责养殖,鸡和鸡蛋全部都是周恒所有。
  现在各家每天捡好鸡蛋后,专门有人负责接收登记,鸡蛋需要放几天后孵蛋最好,所以每天的批次需要票房。
  活儿不难,只是数量大,需要仔细。
  这么多事务,刘文林总负责,周恒也参与其中,这一阵的确过得很忙。
  二代鸡开始孵化了,意味着过不久,鸡蛋孵出来后,三代鸡的养殖也正式开始,周边几个村的支书们都有些急不可耐了,提前过来探探风,打探一下接下来怎么做,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来到龙溪村,就让这些村支书们羡慕,大家都是一样的村级单位,一样的山村,看看人家改造成这样,又漂亮,住着又舒服,还天天有游客前来光临,增加村民的收入。
  酸啊。
  自己村有这样的条件就好了。
  但是现在他们还得求着龙溪村,跟着办点养殖,慢慢起步。
  不管怎么说,美好的明天在向他们招手,只要抱紧了龙溪村,抱紧了这个养殖项目,他们也有翻身的一天。
  周恒现在是又要忙孵蛋事宜,又要忙接待他们,真是分身乏术。
  21天后,第一批小鸡孵出来了,三天后,正式开始分散养殖。
  第一天的出小鸡量就很可观,达到了七万多只,后面每天的数量都会增加。第一批先按每户每天三百只的数量送到各家,以让他们逐渐开始适应批量数目的养殖。
  由负责该村的人员负责登记数目,每天运小鸡的车都很繁忙。
  而关于养殖的各项注意事项,都早就在签合同时就说明了的,后面各负责人员也都去讲解了多次,现在入手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问题不大。
  主要是农村人对养鸡都不陌生,现在虽然数量大了,但是冲着收入着想,也会认真加以对待。
  周恒租了几辆卡车,每天一辆辆卡车载着啾啾叫的小鸡苗,驶向周边各村去,然后分发至每户,以完成每户五千只的平均养殖数量。
  那场面,对于整个市镇来说,都是不小的。
  市里和镇里再次表示了对周恒的支持,特派了几个人员过来视察和慰问,以及新闻小组的宣传。
  一个养殖户,带动全村、再带动周边村的村民致富,将闲置山林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这本来就是值得肯定和宣传的事情。
  甚至省电视台也派新闻小组过来采访了,这几天,省和本市的各大新闻电视台上,都是周恒的身影。
  他这种和别的大企业开工不同,因为是实实在在的造富了村里乡邻,所以省市在宣传上面,也是不遗余力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实质性问题——补贴。
  如此的养殖数目,市里也会相应给周恒开一些方便之门,补贴各项都是优先级。
  轰轰烈烈的养鸡行动还在继续,镇上通往村里的主道上,已经竖起了一块市里特发的横匾:“养鸡第一镇”。
  本镇上已经有七个村开办养鸡了,可不就是货真价实的“养鸡重镇”了么。
  周恒站在市里亲自找人打造的牌匾下,与市镇里的领导们站成一排,照了几张相,这样的新闻同样也是占据了本市新闻好久。
  作为一个山村养殖户,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网红,周恒可算是获得了最大的殊荣。
  本市大概没有不知道周恒的人了,就算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肯定知道龙溪村有一个养殖大户,让周边村全都跟着一起干起来了,是个实实在在的了不起的人物。
  与此同时,周恒的粉丝量也超过了二百万。
  当他与市镇领导们,站在一起拍照的短视频上传至网络上时,粉丝们也是一阵心生感慨。
  从最初关注他开始,一直看他每天摸鱼捉虾,要么作为村霸吃遍全村,就这么一不小心,他的养殖事业就摊得这么开了。
  时间过得真是快。
  弹幕上各种祝福之声。
  毕竟关注周恒的,平时也欣赏到了心目中不错的田园视频,哪怕没有花费买过他的产品,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而如果品尝过他的养殖产品后的人,都知道他必定有今天。
  靠着质量说话的人,就是能这么硬气,就是这么能发展起来。
  那些试图山寨他的网店们,没有一个人能有他这么成功。
  趁着这股热度,周恒开通了二代鸡的网店销售与村里美食中心的品尝业务。
  原先一代鸡的价格在很多人的眼里都太高,二代鸡就大大增加了可接受的人群,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这边周恒的动作不小,既是在自己的视频网站上宣传,又是省市里帮他新闻宣传,另一边,来自大洋彼岸的爱德华也联系上了他。
  作为全美总代理二代鸡的最大客户,前期大额的代理费都出了,就等着卖货赚钱了,现在看周恒这么风光,二代鸡也已经长大,那十万只鸡的订单也是时候交付了啊!
  当然,数目巨大,也不可能一次性就交完的,还是得一批一批的来。
  与爱德华共同代理二代鸡的彼得,本身就是全球大型食品采购商,各种代销渠道早已开通,进出口的流程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二代鸡350每只,光这一个客户的订单,就是三千多万。
  再加上周恒本身有的那些客户们,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二代鸡虽然不如一代鸡那么绝佳,但质量依然能算得上非常优质,而且价格更容易被顾客们接受。
  价格相对低些后,周恒的客户明显多了起来——现在国民的消费力不可小觑的,什么样价位的消费群体都不少,一顿饭一千多块钱,已经不被多么放在眼里了。
  可以说,只要质量能值那个钱,就会有人买单,并且愿意为之当自来水。
  线下订单量明显加大后,周恒的出货车队也随之增加,不再是徐端阳一个人单跑了。
  销售方面,周恒没有做赊帐的先例,只要出货了的,都是直接结帐的,赊帐太麻烦,他不愿意搞那种事情。
  又不是卖不出去的货,何必呢。
  而他有了钱,当然也不会欠着村里养殖户的钱——只要按质保量出货的,全部如数结款,村里人一个个都是眉开眼笑的。
  出货先从现鸡开始,家家紧着大的出货,出货的数量都有登记,与养殖数目放在一起,还剩余多少一目了然。
  出货多少,就结多少钱,第一批结到款的村民,老刘家出了第一个一百只现鸡,三万五千块钱,一分不少的到帐,而且后续还等着陆续出货呢。
  这么好的事情,那真是比过年都开心。
  周恒真是说到做到,去年第一批决定跟着他干养殖的,这会儿都有牛可吹了。
  作为一个真能给村里人带来财富的人,周恒被全村视为神人一般,在周边附近也几乎成了传奇。
  而对于周恒来说,成为周边最大养鸡专业户,四周漫山遍野上,全都布满了他的“周氏养殖”的土鸡,本镇成为了“养鸡第一镇”,他的品牌计划,走出了第一步,也是很大的一步。
  对现在这样的局面,他还是很满意的。
  而且他的名气也逐渐扩散了开去,前期的口碑也很硬实,接下来就是他打造产品知名度的时候了,为三代鸡的销售作准备。
  不着急,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来。
  现在,他也是身家过亿的有为青年了。
  孙计安都特意抽个空,过来为他祝贺——那个上任第一书记在这里鞠躬尽瘁了一年,也确实有了感情。
  他现在主要还是羡慕,在走马镇去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建树,除了把修路的申请拿下来了,别的都还在原地踏步。
  走工业致富的路子,显然是不可能的,想说发展果园、茶园,却一时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经济项目,而且主要是穷,村民手里都是一干二净,干什么都无法开始。
  近乎完全等着张嘴喂的程度。
  所以,在每天徒劳抓耳挠腮之际,他就想到处走走,回来再看看。
  当初他升职宴上,跟周恒随口的一句玩笑话,想让周恒把羊的养殖也干到全村、乃至全镇,他现在倒真是放在心里了。
  瞧瞧,周恒现在把养鸡的大业,不就开拓至周边这么多村吗?
  这里原本也都是一穷二白的地方,有了这个致富项目,经济一下子就活了起来,附加干旅游也是有声有色的,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他现在也想这样啊!
  周恒听着他叫了这半天的苦,静静的当个听众,然后说道:“走,请你吃鱼去。”
  孙计安苦着脸,说道:“合着我跟你说了这半天,你完全没放在心上啊?”
  周恒笑道:“我怎么没放在心上?我这不是请你吃鱼、安慰你么。说得我的鱼就不是好东西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