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飞回故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上一世重生之前,卓群抓的最后一个专题报道,就是《回顾国内房地产的三十年》。
  他所掌握的新闻知识让他清楚的知道,1997年,国内房地产行业已经临近历史性的拐点。
  如今的房地产价格处于历史最低谷底,国内房地产公司的经营也举步维艰,多数都是亏损的。
  主要原因就是社会还在实行福利分房政策。
  但很快就会不一样了。
  因为1998年7月3日,国家会宣布全面终止福利分房。
  与此同时,住房分配货币化也正式开始。
  而这,就是引爆国内房地产业全面繁荣的起始。
  此后,全国房价即将一飞冲天,京城、沪海、花城将是一马当先的领头羊。
  所以卓群未来所要做的,就是好好用这段时间空档,尽可能的买下京城地理位置最好,升值空间最大的稀缺性房产。
  如此,卓群最终的投资标的也就显而易见了。
  他瞄准的既不是什么CBD高档公寓,也不是中央别墅区的别墅。
  而是买一个就少一个,永远无法复制或再建的四合院。
  在这事上,其实根本不用琢磨,就知道稳赚不赔。
  因为只要来简单计算一下四合院的升值空间就知道答案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价值观存有很严重的问题。
  不光商业房地产整体行业遭遇困境。
  老百姓也都偏爱楼房,不爱平房,爱新房,不爱旧房。
  所以平房的价格很低,尤其是老房子。
  一平米平房价格才一千多块,几十万、上百万就能买下个不错的院落。
  可到了二十年后呢?
  四合院起步价那都是几千万啊。
  几个亿、十几亿的价码都属稀松平常。
  粗算一下,几百倍的涨幅。
  均摊到每一年就是增值十倍以上。
  这么看的话,这百分之四十的利息又算得了什么?
  说起来,京城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了。
  故事讲得是有一个京城人,1997年看准了吊装行业的潜力。
  他就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然后全款买了两台二十五吨吊车。
  他自己开一台,让司机开一台,去工地淘金。
  自此风餐露宿,辛苦节俭,全年无休,足迹遍布全国。
  等到二十年过去,此人的固定资产终于达到了三千万。
  可当他两鬓斑白,意得志满的回到京城,再想赎回老宅时却彻底傻眼了。
  他居然发现当年自己卖掉的四合院,中介挂牌价儿已经是两个亿了。
  所以当时,这位就瞅着那两个亿的标价哭了……
  此外,除了确定的价格巨幅增值之外,把钱投在四合院上还有其他的诸多好处。
  一是所有投资品种里,房产是最实在,也最让人放心品种。
  不但值钱,能居住,能出租。
  而且好保存,也好衡量行情价值。
  它绝不像翡翠和文玩字画那样虚。
  什么真的假的,什么水头,什么种,都任人评说,各有见地。
  要是一旦碎了、裂了、丢了,那就完蛋了,一文不值。
  房子的价值多少,关键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
  而且京城LC区的房还自带学区房属性。
  哪怕房子再破,即使到了住不了人的地步。
  可只要没塌,手里有老房契在,依然比金子值钱。
  由此完全可以预见,完成原始积累的卓群走出这一步,就等于永远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今后的财产一定是以亿为单位来算的,已经彻底跑赢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二来,正因为房产价值好衡量。
  那么卓群即使用所有的钱买了四合院,也并不耽误他在投机市场继续用钱赚钱。
  因为不动产还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当主人有需求的时候。
  还可以把这些房子通过抵押方式,置换出现金来。
  说白了,这就等于变相加了资本杠杆啊,这又有多么的好呢?
  资本的游戏,其实就是这么玩的。
  当然,即使如此,投资买房的事也并不急于一时。
  因为时间有的是,如今又是现金为王的买方市场。
  卓群大可以在这一年里,慢慢的精挑细选,优中选优。
  而与之相比,眼下倒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得先办了。
  那就是回家。
  别忘了,今年的春节,由于炒作邮票到了垦节的时候,卓群就没能回家过年。
  这还是他长这么大头一次,他的父母自然因此放心不下,多加惦念。
  所以到了这一学期,他们便屡屡打电话来到“民大”的宿舍,询问卓群的情况。
  而以卓群的情况,当然不可能第一时间接到电话。
  如此一来,每一次都是卓群得到哥儿们报信后,再打电话回家的。
  可以说完全是靠402那个哥们儿挖空心思的掩饰,他才勉强向家里隐瞒了自己被学校劝退的事实。
  再加上卓群回电话的时候,总是拒绝父母再给他寄生活费。
  声称自己在校外找到了很挣钱的兼职工作。
  他的父母必然会因此更加生疑。
  那么今年的暑假,无论怎样,卓群都必得回家走上一趟,给父母一个合理的解释。
  否则身为小学教师的父亲,和在家赋闲的母亲现在可都有时间。
  哪怕就是砸锅卖铁,他们也会筹钱来京城来找他问个究竟的。
  当然,从其他角度来说,无论是重生之后,对父母年轻容颜的期待和怀念。
  还是变成富人之后,迫切希望能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过上阔绰的日子。
  这些念头也无不促使着卓群希望尽快回到老家去。
  于是在和许老板提前打好招呼之后,又在京做了一番采购和准备。
  卓群便在1997年的7月11日,从首都机场蹬上了飞往桃仙机场的飞机,奔赴生他养他的那个工业城市。
  不得不说,虽然已经无数次往返故里,但卓群还是第一次有幸“打飞的”回家。
  他乘坐的这架客机型号是空客321。
  虽然只是中型客机,但由于他订的是是商务舱,机组提供的服务比经济舱好太多了。
  舒适的座椅,能够放低平躺,大得像个卧床。
  专门负责服务这片区域的空乘服务人员更是漂亮得惊人。
  尤其她们蹲下来询问客人需求的时候。
  那明媚的微笑和平视的眼神,不免让卓群的心里有种麻酥酥的舒适感。
  所以这种感受很奇妙,就像他今生在永乐请客,去赛特购物,在贵宾楼摆阔的初体验一样。
  很有点让人按捺不住的小兴奋,还略有点局促和不安。
  再加上马上要回家的期待,与思念家人的情绪。
  是以自从坐上飞机开始,卓群就根本就没有躺下过。
  他的头总是歪向窗口,不停地向外张望,或是低头看着他新买的雷达手表。
  透过那号称“永不磨损”的手表表盘,一分钟一分钟倒数着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