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晚清末年,群英荟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苏州之美,美在意境,景如水墨点画,物尽唯美诗意,入夜时分,更添风韵迷人,漫出独有迷离姿色。
  而远在他乡的陶阿顺,此刻,却毫无心情观赏这一绝佳美景。
  他在码头边上焦躁地来回踱步,期间频频抬头,望向那灯烛辉映的官船,他的内心极度烦躁且不安:
  “这传信的人都进去那么久了,咋会连个回音都没有?莫非?是这官老爷收钱不办事,想要耍赖不成?!”
  陶阿顺越想越急,一联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不仅落了空,且回去后交不了差,免不了还要受一顿重责。
  恰好此时,船中又传出了阵阵喧嚷的哄笑声,好似那船中官员都在嘲笑他的愚蠢傻气。
  嗨呀!真个是越思越气!
  陶阿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他将双腿岔开,双手撑腰,如市井骂街般,站在码头上,指着官船大声嚷嚷:
  “船上的官老爷,你既然拿了咱家的银子,怎么着也得给个回话或者收条啊!不然小的怎么好回绍兴府上,向老爷交差呢?!”
  在陶阿顺朴实无华的认知里,这科场行贿,就如同在早市买菜,一手交钱,一手就得拿货。
  他小小的脑袋瓜子里,哪里会想得到,这里面竟有这多弯弯绕绕。
  客船中,考官们正与苏州地方官相谈甚欢,气氛融洽至极,而陶阿顺的这一嗓子就像一颗大石子儿,猛地扔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巨浪。
  一时间,大家神态各异,苏州地方官们转过头,假装欣赏湖中美景,而考官们则尴尬地抓耳挠腮。
  “你这大胆刁民!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在这里大声喧哗!公然污蔑我家大人!”
  方才传信的侍卫脸色铁青,走上船头,厉声呵斥,试图阻止陶阿顺继续在那里撒泼吵闹。
  谁知,这陶阿顺不懂借坡下驴,反而怀揣着更大的不满,满心以为这是殷如璋在故意刁难羞辱,于是,他的声音也就越发洪亮起来:
  “殷老爷啊!小的受老爷所托,千里迢迢送来书信银两,您收了银子,却不给个准信,这回去之后,就不怕京城的同僚耻笑您吗?!”
  几个眨眼间,岸边就已聚拢了不少看热闹的稀奇百姓,他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放声议论,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对着官船指指点点。
  有了百姓的撑腰鼓气,这陶阿顺的叫骂也就越来越肆无忌惮:
  “我家老爷好歹也是你的同僚好友,你竟这般不讲道理,甚至还想死皮赖账!
  这天底下,有你这样做官,做朋友的吗?!”
  “这个混账东西!简直是目无王法了!”
  苏州知府见事情闹大,再也无法稳坐其间了,他怒气冲冲走出船舱,指着陶阿顺的鼻梁,大吼一声:
  “来人啊!将这狂悖之徒,给我立马拿下!”
  话音刚落,几个侍卫便一拥而上,将陶阿顺拍倒在地。
  围观群众眼看着势头不对,赶忙含胸低头,讪讪离去了...
  为防在场苏州官员说三道四,地方百姓流言蜚语,殷如璋板着脸,将名帖信函直接递给副考官王仁堪,请他代为打开。
  王仁堪一番推辞后,只得打开信套,抽出信函,一看之下,脸色顿时大变。
  只见信纸上写着“宸忠”、“茂育”四字,这是与主考官约好的“暗号”。
  届时,考生周伯宜只需将“宸忠”、“茂育”四字写进考卷,殷如璋便可进行识别,信套中,还有一张印着“白银壹万两”的日昇昌银票,这自然便是事成之后的相应酬劳。
  殷如璋见密已泄,忽地拍桌而起,一把扯过周介孚亲笔的信函和银票,一同递给苏州知府:
  “知府大人,科场舞弊,乃是国之重罪,本官从未拆看来信,不知多年好友,竟是如此糊涂!如今人证物证俱在,请大人将下书者严查到底,以证本官廉明心迹!”
  事情闹到这般地步,已是无法转圜。
  苏州知府只得默默接过物证,心头暗叹:
  “这周介孚真是坎坷一生,好不容易混了个京官当当,这下可好,派了这么个蠢货前来办事,作弊不成反遭殃,把自个儿,也都给搭进去了。”
  周介孚在当地还算耳目通透,官府还未正式下令,他便得到风声。
  这一击,堪比五雷轰顶!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多年来的苦心经营,竟然就这样栽在了一个下人手里。
  知事情败露,官场已容不得他,慌乱之中,他只得携着家眷仓皇出逃。
  然而,成也此事,败也此事,增考这事儿既然是光绪钦定的,手下人自然不敢怠慢,经过层层传达,此案很快便惊动了朝廷。
  消息传到光绪帝耳中,把他气得不轻,他亲自握笔,下旨严斥:
  “科场乃正直圣洁之地,是国家选才根本,岂能容下此等污秽之人?!
  着,浙抚衙门立即彻查此事,万万不可寒了莘莘学子之心,务必要还天下读书人,一个公道!”
  浙抚嵩骏、杭府陈璚受旨后,不敢怠慢,很快便将案情给查了个水落石出。
  证据确凿后,官府将通缉告示贴满江南各城,一时间,引得满城风雨,众说纷纭。
  周介孚得知此案已得御批,再躲,也无益处,便只得在外逃了几月后,回到省城杭州,自首归案。
  审讯结果很快报上朝廷,光绪本想着要将此事顶格处罚,以儆效尤,狠狠杀杀这科场舞弊的歪风邪气。
  可当光绪亲手拿到刑部递上的案件卷宗时,他愣住了,呆住了,甚至可以说是,瞠目结舌了!
  彼时的清朝法律中,还存有“留养”制度,对判处死刑的罪犯,刑部会对其子孙后代,进行详细核查,并将档案一并装入卷宗。
  最终,光绪沉默良久,才将朱笔一挥,批下了“斩监候”三字。
  这斩监候类似于死刑缓期,期间还可根据表现而酌情减刑,这也意味着,周介孚算是暂时保住了一条性命。
  在场众人无不匪夷所思,光绪明明龙颜大怒,杀意已决。
  可转眼之间,他便犹豫不决,收回成命,只是喃喃低语了一句:
  “晚清末年,果真是,群英荟萃呀…”
  之后,他便给周家后人,留得了一丝生机。
  多年以后,卷宗里的“长孙周樟寿”,也针对此事,作出了心得感悟: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